《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4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江一生现在算是明白过来了,要做喜剧节目,单靠那些喜剧明星根本不行,他们习惯了在剧场里面的演出,要他们在电视上扛大旗,他们肯定是水土不服的。

    要做成功电视节目,就得按照电视套路来,还是要选那些观众喜欢看的人。

    所以要想做成功喜剧节目,就一定要把喜剧演员跟当红流量明星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而他江一生现在也正在做这件事情。

    至于欢笑文化要做的节目,早就被他抛诸脑后了,就这样一个小公司,能有什么财力做节目啊?

第一千零七章 第一步

    喜剧界。

    喜剧界也分体制内的和体制外的,体制内的都是各大文工团,他们做的是慰问演出,还有政策宣传之类的。

    体制外的自然就是那些民间剧场了,这种剧场有大有小,像赵家班、向文社还有高俊生的话剧班子,这都算是大班子了。

    还有些班子很小,甚至只有三五个人,他们也不好混。至于那些散兵游勇,那就更难了,都是这里缺个人,他去顶替一场。那里少个人,他去跑一场。

    没人要顶场的时候,他们就要饿肚子了。中国的喜剧人有不少,可真正混出名堂来的,真的没几个。

    但总而言之,喜剧人的舞台都是在剧场里面,不管是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的,都是如此。

    其他的,唯一能让喜剧人登上去的舞台,也就只有是电视台的晚会表演了。

    除此之外,就几乎没有了。

    就连何向东这样的,国内最顶尖的喜剧人,他在电视上做的也是综艺节目,有几次是穿上大褂说相声的?

    就算是他自己的节目,他也只能是抽出一点点时间来说个十几分钟的相声,还不是期期都有。

    多难啊。

    至于那种纯喜剧类型的节目,就更少了。偶尔有办的,那也是赔的惨不忍睹,所以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愿意搞了。

    现在东方台又开始制作喜剧节目,对业界人士来说,他们是嗤之以鼻的,可对那些喜剧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宁跃他们动作很快,短短几天时间,全国的喜剧人都知道这个消息了,众人纷纷而动,都想着赶紧往上海跑。

    其实他们这些喜剧人真的混的很不好,绝大多数人靠着演出都只能是勉强糊口而已,买房买车是想都不敢想,甚至还有些混的惨的,都只能是去外面兼职才够吃饭。

    所以大家都激动了,对大多数喜剧人来说,上电视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奢望啊,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没过几天,节目组就收到了海量的报名信,节目组的人也很激动,这是个开门红啊。

    宁跃他们既然要做喜剧综艺,自然是不能这么被动的,其他喜剧人都是自发报名的,而那些他们早就看中的,则是要他们自己过去邀请了。

    喜剧人的素质参差不齐,谁也不知道主动报名的那些人里面有多少是有真材实料的,如果都随他们自己报名,那这节目也要完蛋了。

    收视的保障还得是看那些真正的高手,节目开始筹备之后,宁跃他们就忙疯了,天南海北地飞,各种犄角旮旯的高手都被他们请出来了。

    喜剧界好一片热闹的景象。

    ……

    转眼已是六月,节目从年初筹备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半年了,该做的准备也都弄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节目录制了。

    节目的模式还是选秀,只不过跟传统的选秀还是有一点区别的,这个舞台以观众的意愿为主,初赛的时候,评委说了算,评委投票,大多数同意就能通过。

    但是复赛和决赛就要看现场观众的了,评委没有投票权,观众喜欢谁,谁就能胜出。

    其实这也是参考了目前最红的选秀综艺模式,才制定出来的新的方式。这恰好也符合了喜剧的本质,那就是观众说了算。

    导师,他们请了三个人,都是国内一线的喜剧大腕,何向东是目前最当红的相声演员;张宏是曾经的小品之王,连续十五年登上过春晚,是春晚的钉子户;马涛,著名的喜剧导演,他可是说是内地喜剧电影的开辟者。

    三个人都是重量级的评委,东方台这次没有拨太多资金过来,他们更多的是资源上的倾斜,资金基本上都是要靠宁跃他们自己去想办法的。

    好在,何向东跟他们是盟友,他也没多要,象征性拿一点就算了。至于马涛和张宏,虽说江湖地位很高,腕儿也很大,但是他们收的钱确实不多。

    现在要价最高的都是那些当红的小鲜肉,人家是流量明星,人家人过来了,流量也自动跟着过来了,节目也就成功大半了,这就是小鲜肉的时代。

    好在评委这部分的费用只占了一小部分,他们能有更多的钱去投到节目里面去。

    不要以为做喜剧节目不花钱,舞台道具,演员的通告费,全都是钱,有些还要请好些群众演员。你以为个个都是说相声的啊,换上一身衣服,站在那儿就能说了?

    节目也要录制了,舞台也都搭建起来了,三个评委也都到上海了。

    东方台也就这档节目开始招商了,拍卖广告位和冠名权,广告位倒是有人来谈合作,可是冠名权却根本没人搭理,那些企业老板们也不看好这个节目。

    消息传出去之后,行内人士更是一片嗤笑,东方台这次做喜剧综艺,想都不用想,又要失败了。

    江一生知道这事儿之后,他也无奈摇头而笑,他更加坚定了他之前的想法,做综艺节目就要请流量明星,不然是不可能做起来的。做喜剧节目也是如此,不过也不怪欢笑文化,谁让他们公司小,没有实力呢。

    东方台的一众领导们的热情也大大受挫,这还没开始呢,就挨了这一个冷门棍,以后可怎么办啊。

    不过幸好,这个节目是和第三方公司合作的,他们大大降低了风险,就算赔了,他们也赔不了多少,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徐涛却还是一副很兴奋的样子,他是这个节目的负责人,副台长亲自挂帅。他也在上上下下调动斡旋着,给《大笑江湖》节目的制作减小了不少阻力。

    现在已经是六月底了,节目录制终于要开始了,演员和评委们,也都来到了上海,就等着明天录制了。

    何向东在酒店里面有些心绪难平,终于要录制了,这是推动喜剧大时代到来的第一步,也是扳倒江一生的第一步,还是把相声推向真正复兴的第一步。

    何向东突然觉得压力很大,复兴相声是他们几代人的梦想,何向东也为此努力了半生。

    经过他们这些热爱相声的人拼了命的努力,相声已经从90年代那样惨不忍睹的低谷中走出来了,但是现在,还说不上是真正的复兴。

    他们还在努力。

    何向东看了宁跃所有的计划,他知道如果宁跃的计划都能实现,那么喜剧的大时代是一定会到来的,而那时,相声也会真正的复兴。

    他们师徒几十年的梦想,也就能实现了。

    明天的节目录制,就是相声走向真正复兴的关键性的第一步,在这种时刻,何向东在心潮澎湃之余,也有着不安和忐忑。

第一千零八章 赵老师

    《大笑江湖》第一期,节目录制。

    上海,东方台。

    三号录影棚。

    舞美已经搭建好了,一个抚胸鞠躬的金色小丑就是节目的标志。这个舞台不大,整个场馆也不大,跟一家小剧场差不多,观众坐满了也就四百人。

    所以这个舞台模式是按照喜剧小剧场那样设置的。

    主持人是东方台的一个并不算很出名的主持人,但是主持人该具备的素质,他全都有。

    演员就位,评委就位,观众就位,导演组就位,主持人就位,所有人都就位了。

    评委席就三个,何向东旁边坐着的就是马涛导演和小品王张宏。

    喜剧圈子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对他们这些顶尖喜剧人来说,喜剧圈子其实不大,就那么几个人,就那么一点事儿,他们彼此都很熟悉。

    何向东跟他们打了招呼之后,也就落座等着节目开始了。

    “五……四……三……二……一……”

    倒计时结束。

    舞台灯亮。

    主持人出场,主持人鞠躬,大声说道:“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大笑江湖》节目录制现场,我是节目主持人周超。欢迎大家。”

    观众掌声起。

    主持人继续道:“今天我们为大家请来了中国喜剧界三位顶尖的喜剧人,他们是著名导演马涛老师。”

    马涛站起来向观众鞠躬。

    主持人接着道:“著名小品表演艺术家,张宏老师。”

    张宏鞠躬。

    主持人道:“还有我们的著名相声演员,何向东老师。”

    何向东鞠躬。

    现在电视台做宣传,都喜欢把人往高了捧,但是何向东却从来不喜欢别人把他捧的太高。

    所以一般他做节目,他都会嘱咐节目组,给他的介绍顶多说到著名相声演员,至于相声表演艺术家或者相声大师,他是绝对不敢往身上揽的,也喜欢别人这么称呼他。

    评委介绍完毕。

    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在我们每位老师面前都有两盏灯,一盏红色,一盏绿色。我们比赛的选手,只有获得两盏及以上的绿灯才能顺利进入复赛。一旦选手获得两盏以下的绿灯,便立即会被淘汰。比赛分成初赛,复赛和决赛,现在初赛开始。”

    规则介绍完毕。

    现场暂停了一下。

    主持人在一旁录了个广告,节目现在还没有冠名商,招商来的广告也只有五个,甚是可怜。

    主持人广告录完,退到了上场门。上场门也有一架摄像机,选手上场和下场,也是会被录进去的,到时候也是会被剪辑播出的。

    第一位选手上场,是一个很精神的小伙子。

    选手上场之后,评委老师会有一个小采访,让他做个自我介绍之类,然后演完了,还会再跟他聊上几句。

    选手上场。

    何向东是第一评委,除了当评委,他还担任半个主持人的。因为台上这三个评委,也就何向东做过节目主持人,他有经验。

    何向东看着那小伙子,问道:“来,先做一个自我介绍。”

    小伙子鞠了一躬,主动先问好:“何老师好,马老师好,张老师好。”

    何向东也笑了:“嗬,小伙子很懂礼貌啊。”

    小伙子接着说:“大家好,我叫葛白,来自长春,是一名二人转演员。”

    何向东点点头:“哦,来二人转演员了。”

    小伙子笑眯眯地看着何向东,露出小迷弟的眼神,然后说道:“何老师,我特别喜欢听您的相声。”

    何向东也来了兴致了:“哦,是吗?”

    小伙子赶紧点头:“是的,我每天都听,早起晚睡都听,有什么不开心,晚上睡不着啊,都听您的相声。”

    何向东疑惑道:“晚上睡觉也听?”

    “嗯。”小伙子用力点头。

    何向东嘴里嘀咕道:“那我倒是没找你收钱。”

    张宏和马涛一听全都笑了,那小伙子也有点不好意思。

    “噫……”全场观众都起哄了。

    何向东惊讶地看了四周一眼:“这是大笑江湖,还是相声小剧场,怎么还有喊噫的啊?”

    观众又笑。

    台上那小伙子也在笑,然后说道:“何老师,我是真的喜欢你,我也是冬瓜的一员哦。”

    何向东问道:“那你有去现场听过吗?”

    小伙子有些尴尬,讪笑道:“额……那还没有……”

    何向东扶了扶话筒,朗声说道:“有请下一位选手。”

    “哈哈哈……”

    大家都被逗笑了。

    小伙子赶紧解释:“不是,我们长春没有向文社的小剧场啊,商演的票又太抢手了,根本买不到。”

    何向东赶紧宽慰人家:“没事,孩子。现在你认识我了,那就好办了。不就是买不到票吗,你认识我了,还能担心这个吗。我等下就给你一个黄牛的电话,你就找他去。”

    “哈哈哈……”众人又是大笑。

    敢情您还让人家找黄牛去啊?

    那小伙子也笑个不停。

    何向东一见差不多,然后说:“行了,干点正事吧。来,请开始你的表演。”

    ……

    表演结束,又是一个小采访。

    喜剧演员大多都有一个共性,他们在台上很活跃甚至很疯狂,但是在台下,他们一般都很内敛,甚至比大多数人都要内敛。

    这其实是正常的,台上疯,台下也疯,那就是真的疯子了。喜剧演员把疯狂都放到台上去了,在台下他们自然是更内敛一些了。

    所以大多数喜剧演员,他们上场表演的时候非常逗,金句频出。可是在台下,他们大多都是尬聊了。

    比赛的选手,评委是对他们有两次采访的。上场一次,演出完了一次,这是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的喜剧演员还真没办法做一个很有意思的采访,他们上场的演出都是事先攒好的本子。即兴发挥的,他们还真来不了。

    但何向东不一样,他可是砸挂之王啊,现场抓哏,随口砸挂,这门功夫,他绝对是当世第一。

    演员舞台上的表演,何向东管不了,但是采访这方面,他可是卖了全力的。

    他也想这档节目能做成功,他跟宁跃的利益是一致的。

    所以采访阶段,现场观众都笑的停不下来了,甚至很多采访,比人家选手演出还要好看。

    宁跃也在现场,这档节目就是他们公司做的,看到这一幕,他也笑了。

    请何向东来做评委,果然是个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了。有他在,这档节目的成功率至少能往上翻一倍。

    节目一个接着一个过去,已经录完五个节目了,接下来是第六个。

    “有请下一组选手。”何向东在评委席喊话。

    上场门出来了两个身穿大褂的小伙子。

    马涛导演笑道:“何老板,你们来同行了。”

    张宏也道:“对,终于来相声演员了。”

    何向东也笑。

    两位相声演员来到台前,冲评委和观众鞠躬:“几位老师好,观众朋友们好。”

    马涛导演问道:“何老板,这俩人你认识吗?”

    何向东笑着摇头:“还真面生。”

    马涛打趣道:“那您这人缘也不怎么样啊。”

    何向东也揶揄道:“我这些年啊,尽跟同行交朋友了。”

    “噫……”全场观众发出嘘声。

    众人大笑。

    何向东跟同行吵架打架,都多少次了,没人不知道。至于何向东跟主流相声界和解的事情,演艺圈内部是都清楚的,但是观众就不是太了解了,他们的记忆还停留在从前,媒体炒作的热点也还是在从前。

    他们和平共处了,媒体报道什么去啊,所以这帮媒体都是在煽风点火。

    何向东说道:“相声演员讲究门户师承,我不认识他们,但保不齐知道他们的师门长辈,知道他们是哪一枝儿的。来,报上你们的师承。”

    两个小伙子一听这话,面露难色。

    何向东讶异问道:“海青啊?”

    “那不是。”小伙子回答。

    两人互相使了个眼色,见躲不过去了,只能回答:“我们的师父是赵老师。”

    何向东笑了:“赵本山啊?那你们是唱二人转的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