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4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也是何向东的粉丝,平时就很喜欢听何向东的相声,现在可算是见到真人了。

    至于相声俱乐部的那几个家伙,除了听,他们还荣活儿,偷了何向东的包袱段子,再表演给他们这些同学看。

    荣活儿这在行内是犯忌讳的事情,但是对这帮票友,何向东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这帮留学生还兴冲冲地跟何向东说了他们把何向东唱曲的视频剪辑后放到网上帮何向东炒作的事情。

    何向东听的脸都绿了。

    你他娘的,我还得感谢你们呗?

第九百九十八章 这几年

    消息还是传回国内了,现在互联网很发达,百老汇这事儿一出,国内人立马就知道消息了。

    国内人也都惊呆了,敢情还真有外国人来听相声啊,何向东还真是神了。于是,何向东的各大社交媒体都被刷爆了。然后何向东去哥伦比亚大学讲课的事情也传回国内了,这也是一件极其长脸的事情。

    美国站的演出结束了,北美一共六站。美国四站,加拿大两站,演完就结束了。1月份的时候,何向东去完成了加拿大两站的演出,这次演出也同样非常成功,依旧是万人空巷,一票难求。

    回国之后都快过年了,何向东举办了向文社封箱演出,09年的演出就此告一段落。

    紧接着就是10年的春节了,对艺人来说,春节还有一个节目是他们不得不去关心的,那就是春节联欢晚会。

    春晚是一个有神奇魔力的舞台,09年春晚就捧红了好几个艺人,让他们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

    其中之最就要数赵大叔的那个徒弟和那个变魔术的家伙了,这两人在这之前都是籍籍无名,正是因为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所以他们才能在短短十几分钟之间就立地成腕,而后更是直接跻身一线明星,名利双收,他们仅仅用了一晚上就达到了别人用几十年都不一定能有的成就。

    这就是春晚的魔力。

    在09年春晚的影响下,10年的春晚,艺人们的厮杀变得更激烈了,他们也希望自己变成下一个一夜而红的巨星。

    当初江一生是答应帮郑大玉上今年的春晚的,这也是江一生拉拢郑大玉的代价之一。

    只是这个策略注定是要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郑大玉是个相声演员,原先江一生要送郑大玉上春晚的舞台,他就必须得走曲协的路子,让曲协那帮主流相声演员出手帮他。

    之前他跟主流相声界是有很密切的合作的,郑大玉又判出了向文社,想来把郑大玉送上春晚,也不太难。

    可是现在一切都变了,他被高秉生阴了一把,吓得他割肉道歉。他还担心乔雄那几头猪会连累他,于是,他公开单方面停止了和主流相声界的合作,他们现在都还在打官司呢。

    江一生和主流相声界彻底交恶,而且现在主流相声界又跟何向东和好了,他就更加没机会把郑大玉送上春晚了。

    再说今年他都还不敢冒头,他都还在躲风头呢。

    郑大玉也不是小孩子了,他也知道其中原委,所以他连问都没有过去问,他没那么不知好歹。

    10年春晚,如期举行。

    这一年,没有向文社一众演员的身影。

    这一年,春晚也没有捧出来一炮而红的新星。

    ……

    11年春晚,如期举行。

    这一年,何向东第二次登上春晚。他第一次上春晚是06年春晚,时隔5年,他终于第二次又上去了。

    06年的春晚,何向东把自己的相声带给了全国观众,他的相声也一夜而红了,甚至很多餐馆都在用他的段子做生意。

    06年,何向东举办了向文社全国巡演,也正是因为有这一次春晚打底,巡演才能如此成功。

    现在的何向东早就成名立腕很多年了,登上春晚对他来说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非雪中送炭。

    ……

    12年春晚,如期举行。

    何向东没有登上春晚的舞台,向文社的小角儿高有成粉墨登台,这个被何向东力捧的小角儿第一次站上了春晚的舞台。

    这个出生在贫寒农村的孩子,第一次站上了春晚的舞台;这个曾经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孩子,第一次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高有成和管洪在12年的春晚上合说相声《在保安队的日子》,效果极好,高刚龙的演出风格跟所有人都不一样,他是一个把小家子气风格发扬到极致的演员。

    这在相声里面属于非常另类的了,可观众却偏偏非常吃他这一套,在登上春晚前,何向东前前后后给高刚龙办了十场个人专场演出,场场爆满。

    单靠他高刚龙个人,他都已经能在北京成功举办商演了,人家观众冲着他的名头都肯来买票了。

    他已然是一个很出色的小角儿了,高刚龙的出色远超过当年的陈军,何向东甚是欣慰,高刚龙没有辜负他的期待。

    也正是因为高刚龙有了如此成就,何向东才决定把高刚龙带上春晚的舞台。

    高刚龙也没有让何向东失望,他在春晚舞台上表演的很好,他一夜而红,全国观众都记住了,向文社有一个说相声的胖演员,他叫高有成。

    12年的春晚,高俊生的团队的人终于打进了这个舞台。这几年,高俊生他们发展的很快,他们的舞台剧已经红遍全国了。

    当年喜剧界被人称为是三分天下,东北是赵家班的天下,京津一带则是向文社的江湖,长江以南则是海派清口的地盘。

    现在赵家班的班主赵大叔年事已高,他已经退出春晚的舞台了。今年春晚也没有见到他们赵家班的身影,赵家班的年轻一辈也没有出现特别出色的人物。

    赵大叔在09年春晚捧红的那个徒弟,现在也渐渐脱离喜剧舞台的演出了,转而投向了影视行业。

    赵家班急需一个能扛鼎的接班人。

    向文社这两年发展的很好,每年都在做国内和国外的巡演,这两年,何向东带着孩子们跑遍了欧洲和澳洲,每次都很成功。乔宇也是名利双收,他们环天传媒也顺利上市了,市值大涨。

    与赵家班不同,何向东还年轻,他才37岁,都没到四十呢,正是壮年时期,何向东依旧是向文社的第一大角儿。

    方文岐相声研习社作为向文社的人才储备基地,这两年为向文社贡献了大批人才,向文社的小角儿虽然还只培养出来高刚龙一个,但想来要不了多久,何向东就能捧出更多来。

    他们不缺人才,缺的只是机会。

    向文社还是一个人才济济生机勃勃的社团。

    陈军这两年一直混迹在小剧场里面,经过上次那件事情之后,他的性格也变了许多,人也沉稳了许多。

    现在给他捧哏的是他的师弟王南康,王南康这两年在舞台上摔打锻炼过后,水平也很不错了。

    两人合作的蛮好的。

    何向东到现在都还没重新开始捧陈军,陈军倒是也稳得住气,一直没跟何向东说什么。

    向文社内部团结,人才济济,外部又没有掣肘,他们跟主流相声界的关系也早就缓和了,这两年向文社发展极快,势头一片大好。

    北方两大喜剧势力的情况也就是这样了,至于那个海派清口,现在已经不成器了,他已经成不了三分喜剧天下的势力之一了。

    取而代之的是高俊生的团队,何向东没有看走眼,江一生也没有看走眼,高俊生在潜心发展多年之后,他的团队已经变成了喜剧界的第三大势力了。

    他们内部现在也是人才济济,编剧、导演、演员,全都是国内最优秀的喜剧舞台演出团队。

    现在他们又登上了春晚,想来在新年之后,他们的发展也会迎来新一轮的井喷。

    何向东甚至觉得高俊生的团队在将来有可能会成为国内最强大的喜剧势力。

    高俊生不是凡人,他的团队也不是凡人。

第九百九十九章 这几年

    这几年,变化很大。

    原先大家在用的社交媒体都是qq和博客,现在博客已经被淘汰了,转而登上舞台的是微博,qq用的人也少了,大家现在都在用微信。

    以前大家都是在用电脑,笨重的台式电脑,家里有个笔记本都算是不错的了。

    可是现在人们都嫌弃笔记本笨重了,现在最流行用的就是智能手机,一机在手,完全能抵得上一台电脑。

    这两年互联网发展的太快了。快的让所有人都跟不上了,各大门户网站建设的很快也很完善,自媒体也都发展起来了。

    传统媒体已经式微了,早些年何向东曾经被江一生舆论封锁过两次,一次是03年,他还没红的时候,还有一个是09年,江一生企图扳倒向文社的时候。

    何向东被人家压得死死的,现在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自媒体发展太快了,何向东的微博粉丝已经有五千万人了,他随便发一条微博就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阅读量。

    传统电视报纸一言决定艺人死活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才华不被蒙尘的时代。

    微博、微信、朋友圈、直播网站、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数不胜数。

    若是何向东在现在这个年代开办向文社,或许他就不用足足坚持八年才让向文社红火起来了。

    也许只要一两年,向文社就能红火了,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快的年代。

    这个时代掩盖不住才华,能被掩盖的全是凡俗。

    ……

    何向东这几年也跟几大视频网站合作过,也录制上传过不少节目,效果都非常不错。

    这几年向文社发展的很好,这几年,何向东做了不少节目,有相声综艺,也有喜剧综艺,还有脱口秀,访谈节目。

    这几年但凡是何向东做的节目,他都会带着高刚龙一起去,高刚龙现在也是一个小角儿了,他在北京已经能独立做商演了。

    虽说离全国乃至全世界做巡演,他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年轻一辈的相声演员,现在腕儿最大的就是高刚龙了。或者说,全中国说相声的,除了何向东,也就是他了。

    这孩子是真的成长起来了。

    这几年向文社发展的也很不错,现在他们已经拥有十二家小剧场了,分布全国。

    每年的全国和世界巡演都在举行,何向东是名利双收。

    现在喜欢听相声的人越来越多了,喜欢向文社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了,民间的相声小剧场也越来越多了,优秀的年轻相声演员也越来越多了。

    现在相声已经逐渐走出低谷期了,虽说没有真正到达辉煌,但是比之前些年,就已经好太多了。

    何向东也甚是欣慰,他这些年没有白白奋斗。

    在09年何向东第一次出国做巡演的时候,在站在北京国际机场的时候,他的心境就已经发生变化了,他也不仅仅局限于相声一域了。

    这几年,何向东除了做相声节目,他还积极帮助其他传统艺术发展。何向东在北京开了一家曲艺园子,名叫“玩艺社。”

    以前老观众去听曲艺都说是去听玩艺儿,现在何向东开的这家玩艺社就是以演出曲艺为主的。

    这里面有相声,有评书,也有大鼓,还有一些传统曲艺演出,种类非常丰富,这就是传统的那种老杂耍园子。

    听书轩也一直在做,何向东这些年也投入了不少精力进去,可是听书轩却还是不温不火的,何向东也有些头疼。

    评书不是没有好演员,也不是没有好书目,它缺的是一个好平台。

    戏曲节目,这些年也有不少电视台做过戏曲类的综艺节目,走的都是创新的路子,戏曲跟歌曲结合,歌曲戏唱,戏曲歌唱,用更流行的方式让观众领略到戏曲的魅力。

    何向东也去做过不少档戏曲节目的主持人,这种戏曲节目一般都是那些不是特别出名的电视台做的,而且也没人愿意给这样的节目做赞助。

    这样的节目都是亏本的,也幸好有上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不然连电视台都不愿意去做。

    何向东去做这样的节目,都是分文不取的。他甘愿去做这些事情,他愿意给传统艺术做出贡献。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何向东觉得这就是他应该要承担的责任,这也是一个传统的相声艺人应该要承担的责任。

    传统艺术这些年也就相声有起色,因为相声界出了一个何向东。

    何向东这些年做了不少事情,他没有变成蜘蛛侠,他也不是超级英雄,他还是那个喜欢传统艺术,爱说相声的何向东。

    这两年,也发生了不少事情,张玉树老先生也辞世了,张玉树是何向东的恩人,当年方文岐不愿意拖累何向东,就去了上海投奔了张玉树。

    张家人悉心照料方文岐多年,没说一句怨言,他们是真正把方文岐当做是家人一样看待的。

    何向东也是真正把张玉树当成是家里长辈的,现在他走了,何向东伤心至极。

    幸好向文社里的范文泉还健在,身体还很不错。

    侯三爷在去世四年之后,在11年的时候,遗体终于能入土为安了。唉,真是不容易啊。

    侯三爷这么好的一个人,身后事却办的如此凄凉,何向东也是心寒不已,侯三爷下葬那天,他都没去,他是在清明节才去上坟的。

    他不是不尊重侯三爷,而是不愿意看见那些狗皮倒灶的人和事。

    ……

    这两年,江一生终于渡过阴影了,他没再敢来惹何向东,但是他野心还是没有减弱多少。

    这两年,时代变化很大,娱乐圈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洗牌相当明显。

    传统的那些娱乐霸主的地位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冲击,那些传统媒体仿佛在一夜间都跟不上时代了,原有的综艺节目,电视节目仿佛都被观众给淘汰了。

    大家都很茫然。

    在中国好声音播出之后,大家才发现原来综艺节目还能这么做。

    浙江卫视也凭借中国好声音这档现象级的综艺节目,成功上位,成就了综艺节目的一方霸主。

    娱乐圈动荡很大。

    12年之后,小鲜肉一词频见报端,年轻秀气的小帅哥们频频走上了综艺节目,他们在凭借着极好的面容和公司的优秀炒作手段,在极短的时候内,他们便累积了无与伦比的人气。

    在那些老一辈明星纷纷过气的时候,这些小鲜肉登上了舞台了,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江一生也拼命想跟上这个时代,当年从向文社挖出来的那一批演员,他也没闲置。

    他连续给他们炒作了好长一段时间,给他们做节目,给他们曝光,花钱给他们做演出。

    江一生已经足够努力了,付出的也足够多了,可是收效却还是大不如人意。

    江一生挖角儿向文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当初云季和谢全他就试过,后来郑大玉他也试过,但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

    他捧过向文社的演员,也合作过主流相声界,但不管怎么弄,就是不成器,难道只要离开了向文社的演员就不值钱了吗?难道他们只有待在向文社里面才有价值吗?

    江一生顿觉心累。

    江一生非常想跟上这个时代,他也看出来这个时代了,能看见,可他的腿脚却不听使唤,总是跑不出他想要的效果来。

    这两年他们公司花费巨资签下来好几个当红的小鲜肉来,他相信小鲜肉经济就在眼前了,他能看见,他不想错过。

    这两年,他拍了不少电视剧,也试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