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的是石先生和楚城,他们见向文社马上就要复演了,他们也就赶紧过来看看。

    向文社前段时间停业了,他们可急坏了,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他们也安心了不少。

    何向东自然也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两位老先生,石先生还私底下告诉何向东,高秉生之前帮助过他的事情。

    不过石先生只告诉了何向东,高秉生曾经引导老二去攻击江一生雇佣水军的事情,没有说高秉生以江一生的名义去骂方文岐的事,毕竟后面的事情太绝密了,他们都不敢泄露。

    但何向东还是猜到了,先前水军开始辱骂方文岐的时候,何向东就觉得有点奇怪。

    何向东对江一生太了解了,他们毕竟斗了很多年,何向东不相信江一生会下这么一步蠢棋,这件事情太蹊跷了。

    现在一切都明朗了,江一生是被陷害的,陷害他的人肯定就是高秉生,也只有高秉生这样的人物才能想出如此招数来帮何向东破局。

    所以这场比斗,最终的获胜者不是何向东,而是高秉生,高秉生是真正的赢家。

    他阴了江一生,破坏了江一生所有布局,还让江一生吃了一个超级大的哑巴亏,这个哑巴亏差点没让江一生疼死。

    直到现在江一生都不知道他的对手到底是谁,高秉生端坐家中,随手翻云覆雨就把一群人玩的团团转,他是真厉害了。

    何向东现在也猜测是江一生帮他破的局,但是他也没有证据,只是心中有些估计,但事实估计跟何向东料想的也差不多。

    所以尽管高秉生骂了方文岐,但何向东依旧是欠人家一个天大的人情。

    何向东觉得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反正就觉得浑身都不得劲,难受。

    石先生也转达了高秉生想跟何向东见面聊聊的想法,何向东自然也应允了。

    何向东对高秉生的感情很特殊,他不喜欢高秉生这个人,尽管高秉生帮了他。

    委实是高秉生这个人太聪明了,聪明得让人害怕,没有人愿意跟太聪明的人打交道。

    尤其是像高秉生这么聪明又这么坏的人,你被人家卖了,还乐滋滋地给人家数钱。

    乔雄就是如此,乔雄就被高秉生给卖了,可这头猪依然非常感激江一生。这就是妥妥的一个被人家卖了还给人家数钱的主儿。

    何向东也是如此,他对高秉生没有喜欢,可也谈不上厌恶,更多的是警惕,下意识就想疏远高秉生,宁愿他们一辈子都没有交集。

    现在高秉生给何向东发出邀请了,何向东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去一趟的,不管怎么说,人家都帮了自己。

    何向东去的是晚宴,也不是什么特别的馆子,就是一家很普通的炸酱面馆,吃一顿大概也就二三十块钱的样子。

    两人约得地方就是在这里。

    何向东也有好久没有见到高秉生了,高秉生风采依旧,脸上永远挂着招牌式的和煦的笑容。

    这笑容跟江一生招牌式的儒雅笑容有的一拼,恰好这两人又都不是什么好鸟,他们俩算是一类人,只是高秉生比江一生有原则多了。

    到了面馆,闲言碎语,稍微谈了几句,老板很快就把面端上来了,还配了几个不错的凉菜。

    这算是顶配版的炸酱面了。

    高秉生微微笑着,朝着何向东伸了伸手,说道:“何老师,尝尝这炸酱面如何?”

    何向东拿出筷子把炸酱面拌开了,挑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品尝,然后他点点头,说道:“还不错,酱炸的很香,还能嚼到肉粒。面也好,劲道,却又不生分,好手艺。”

    高秉生笑了,自己也夹了一大筷子吃了起来,边吃他边说:“这家面馆是我小舅子开的,我小舅子就是店里的大厨,我一般请人吃东西都是来他这儿,可是久而久之,也没人爱来赴我的局了。”

    何向东呵呵一笑:“可能是炸酱面吃腻了吧。”

    高秉生道:“是啊,可我这不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反正都是要吃饭的。与其把钱让外人挣去,还不如便宜自己人呢。”

    何向东也只是笑笑,他到没有多说话,就是自己吃着面。这餐饭很简单,但是真的很好吃,吃着也自在。

    何向东也胃口大开,足足吃了一大碗面,还让老板给他弄了碗面汤,这叫原汤化原食。

    酒足饭饱之后,老板给他们上了一壶茶,此时已经夜已经深了,店里面也没有顾客了,就他们两个人坐着。

    老板在收拾忙碌着。

    何向东给高秉生斟茶,而后举杯,敬茶一杯。何向东什么都没说,但是高秉生知道他是在感谢自己。

    高秉生也没有矫情,接茶过来,饮尽。

    两人什么话都没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喝了茶,高秉生神色有些失落,他看了看窗外,他们的桌子就在窗户边上。

    窗外有一个小公园,窗户外面就是一个小池塘,夏日的月很亮,虽说照不明漆黑的夜,但在这样的夜,形成这样的景,也别有一番看头。

    高秉生看着窗外,看着窗外的池塘,看着窗外的景,他轻轻说道:“还记得当年的十年大赌吗?”

    何向东点点头,说道:“记得。”

    高秉生道:“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定下的,到现在恰好三年,还不足十年的三分之一,可是答案已经出来了。”

    何向东顿了顿,问道:“那这个答案跟你当初想的一样吗?”

    高秉生突然笑了,他笑的很有嘲讽的意味,他说:“不知道,没想过,我只看,不想。是这样,那便是这样了。”

    何向东默然了一下,无疑,高秉生是个爱相声的人,可他真的跟别人都好不一样。

    “何向东。”高秉生突然又叫了一声。

    何向东一愣,因为高秉生平时都是叫他何老师的,这还是他第一次直呼自己的名字。

    “答应我一件事情好吗?”高秉生转头看来,嘴上似无意说道,可眸子却认真的厉害。

第九百六十八章 卧龙岗散淡的人

    何向东和高秉生相识也有很多年了,高秉生是相声行内一等一的大腕儿,早在好几十年前,何向东就知道高秉生的名字了。

    但是两个人从来都没有交集,在何向东没有走红之前,两人的身份地位无疑是天差地别的,所以何向东连高秉生的真人都没有看见过。

    也是等到何向东走红之后,何向东的交际面才真正扩展开来。但是两人真正的接触,还是要说到云季和谢全离开向文社,高秉生给他们站台,支持他们发展的时候开始的。

    这些年过去了,也发生了许多事情,何向东也曾仔细想过他和高秉生的关系。

    其实高秉生给他下过不少绊子,也挤兑过他很多次,但跟那些人不同,何向东心中竟然对高秉生从来没有过怨恨。

    他只是警惕,不愿意跟高秉生有太多来往,毕竟这个人的心机和手段都太厉害了,何向东不是妄自菲薄,但论到心机和手段,何向东真的远远不是他的对手。

    这段时间,向文社发生了很多大事,最危险的时候,向文社差一点就分崩离析了,何向东心中甚至都做好了流浪江湖的准备了。

    可就是在这种最危急的关头,帮着他破局的竟然还是高秉生。可以这么说,高秉生对向文社有大恩。

    现在高秉生让何向东答应他一件事情,何向东又岂会不答应,这是报恩呐。

    “您请说。”何向东真诚地看着高秉生。

    高秉生悠悠一叹,也不看何向东,就把目光看向窗外,慢吞吞说道:“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就是别让向文社完了。还有……任何地方有黑就有白,有好也就有坏。体制内不全是坏人和废物,倘若有一天,体制不在了,我希望你能对他们包容一点,能帮就帮一把。”

    何向东沉默了好久,他心中突然有些不是滋味,有着说出来的滋味,很难描述,很难形容,他只是觉得鼻头酸的厉害。

    过了良久,何向东才点头:“好,您放心,是人才我就帮,是人才又是好人品,我就欢迎他们来向文社和我们一起发展。”

    高秉生看着窗外,微微颔首。

    面馆里面又陷入了寂静,只有老板在厨房收拾传出来的细微声响。

    又是好半晌过去。

    高秉生看着窗外的那个小池塘已经许久了,高秉生问道:“何向东,你说,池塘里面有鱼吗?”

    何向东答道:“有吧。”

    高秉生回头看何向东,问:“那你觉得你在这池塘里面吗?”

    何向东微微一滞,而后,沉重地点了点头。

    高秉生说道:“池塘好啊,养分多,营养足,只要是肚子大的鱼都能吃的饱。有几条特别厉害的,他就能混的膘肥体壮,变成真正的大鱼。只是,池塘有好也就有坏,你想要在这儿混饭吃,就得守这里的规矩。”

    何向东默然。

    高秉生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他以前脸上挂着的永远都是和煦的笑容,他现在也在笑,可却不是那种招牌式的和煦的笑容。现在的这种笑容,显得更加真诚,让人看了觉得亲切。

    高秉生看着何向东,说道:“何向东,你曾经是一条活跃在山间溪流里面的野鱼,虽说吃的东西很少,但胜在自由。可现在你却是在池塘里面,你吃的都是池塘里面的东西。你既然在池塘里面了,又在享用池塘给你的吃食,你就得守池塘的规矩。”

    “你总不能吃着人家的,喝着人家的,结果还不去理会人家,没有这样的道理,天底下的好事,也不能被你一个人占着。就像西方哲学家说的那样,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何向东,你既然选择了脱离江湖跑马,你既然选择了发展向文社,你既然选择了在这池塘之中,你就不能再像从前那般潇洒自在了。何向东,你不是看不透这一点,而是你不愿意去看透。”

    “你们向文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同样的,放在你们身上的枷锁也会越来越重。我知道你身后有人,我也知道你不愿意去求你身后的那个人。也许那个人会在你危难的时候帮你,可他又能帮你几次,你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的。”

    “何向东,向文社是相声的希望。为了向文社,也是为了相声。何向东,就该去看透了,你也该做出选择了。”

    闻言,何向东默然久久。

    ……

    两人分别之后,何向东回家,何向东没有让人来接,他只是一个人在路上走着。

    夜,很深了。

    何向东独自在走,路上已经没有行人了,只有街上的车子在呼啸过着。

    何向东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想了多久,忽然间,他在路边看见了一辆老式的二八自行车,一辆很破的,一看就知道是被人丢弃的自行车。

    何向东突然笑了出来,他又想到了当年,当年他初到北京的时候,就是骑着这样的一辆破自行车每天从老向文社到郊区,来回地跑。

    现在想想,自己已经好些年没有骑过自行车了。

    何向东忽然来了兴致,他很想骑一骑这辆自行车。于是,何向东走上前去,也不管车子脏不脏,他翻身就上去了。

    脚下蹬了几下,自行车发出几声悲鸣,嘎吱嘎吱,晃晃悠悠地走了。

    这俩破自行车跟何向东当年那辆有的一拼,就是除了铃铛不响之外,哪儿都响。

    不过何向东当年那辆是有气的,骑着没这么累,这辆是瘪的,不过也正常,毕竟是被遗弃的嘛,怎么会还有人给它打气。

    虽然很累,可是何向东骑得却很痛快,他用力蹬着,一边骑一边笑,一边笑一边叫。

    肆意张狂,如疯如魔。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博古通今。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清,料定了汉家业鼎足三分。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

    何向东上一次这般唱的时候,在13年前,在96年的夏天,在天津,在何向东准备入京闯荡的前夕。

第九百六十九章 我们回来了

    “冬瓜节”相声专场演出。

    大抵每个明星的粉丝都有一个外号吧,大部分粉丝外号都是跟明星名字沾边的,比如李宇春的粉丝叫玉米,李易峰的粉丝就叫蜜蜂了,而何向东,他的粉丝叫冬瓜。

    别的粉丝都是照着人家明星的名字来给自己起外号的,而何向东,估摸着,他的粉丝可能是照着他的身材给起的,毕竟何向东是属于那种冬瓜型身材的男人。

    这种身材才是男人的标杆,非常有看头,而且量大管饱。

    自从何向东走红之后,他的粉丝的外号也就流传出来了,冬瓜之名响了很多年。

    这些年,随着何向东的成长,冬瓜队伍也逐渐壮大了起来,到现在恐怕也有千万之多了吧。

    何向东粉丝基地之一的冬瓜藤,现在也有好几百万的关注量,也因为现在网络舆论的逆转,原先离开冬瓜藤论坛的粉丝又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一大批新人,现在看看,可能马上就要突破千万大关了。

    冬瓜长势喜人啊。

    这次向文社遭逢大难,幸好冬瓜们仗义相助,全民请命,这才让向文社得以复演。向文社能平安度过此劫,他们功不可没。

    何向东办的冬瓜节专场演出就是用来感谢他们的,这次复演演出的第一场就是冬瓜节专场演出,这就是何向东的诚意。

    这次演出,何向东没有选择做商演,而是就在小剧场里面演出。八家小剧场同时开业,何向东和薛果坐镇向文社总部,天桥剧场。

    向文社复演,门票销售异常火爆,各地都挤爆了,尤其是天桥剧场,更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虽说何向东控制了黄牛炒票,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还是有一些票流出去了,只是这次的数量比以往少了许多。

    但是这票价可比任何一次都来的可怕,天桥剧场,平日里卖六十一张的小剧场门票,现在最高已经被炒到了三万一张了,而且有价无市。

    黄牛都被这种高昂的票价刺激的眼都红了,这群人都咬着牙拼了命去收票,可惜都收效甚微。

    因为来买票的观众都是真心想看向文社演出的,而且何向东又出台了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这样流出去的票就更少了。

    其实也是因为流出去的票少,不然票价也不可能被炒到这种地步,财帛动人心啊,黄牛都疯了。

    可何向东却是不管,冬瓜节演出是他感谢衣食父母的演出,绝不能让这帮黄牛给搅了场子。

    只是这种实名购票也不能常用,因为毕竟太不方便了,太耽误事儿了。

    冬瓜节演出也在积极筹备中,何向东在八家剧场都派了得力干将过去坐镇,都是向文社的好角儿。

    何向东自己坐镇天桥总部,跟他在一起的还有高刚龙,何向东既然决定接下来要力捧高刚龙,那自然是要全程带着他的。

    冬瓜节专场演出。

    天桥剧场后台。

    向文社的演员们都在忙活着,现在向文社演员加学员有好几百人,平时也不是太能凑齐,这次演出所有人都到了。

    演员们在积极准备着,学员们都在后台忙活着。

    小高和管洪两个人也在对活儿,这是他们俩凑到一起的第一场演出,需要好好磨合一下、

    小高的舞台风格太跳脱了,台上台下来回地跳,一般人还真镇不住他,但是管洪应该是没问题的。

    何向东坐在一旁,招了招手,叫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