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文岐是无奈了,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何向东,骂了一句:“嘿,老王八。”

    “你爸爸?”

    “诶?”

    “哈哈……吁……”叫好声嘘声响成一片。

    何向东捶着腰,说道:“你爸爸呀比我小几岁,我们一块长起来的。”

    “呵呵……”方文岐干笑了两声,又轻声试探性地喊了一声:“二大爷。”

    “哎……”何向东立马就答应了。

    “一边去。”方文岐一把推开了何向东:“就这句听得见啊?”

    何向东又贱兮兮地回答:“就是这么一阵一阵的。”

    方文岐倒吸一口气,撂挑子不干了:“不学了,不学了。”

    何向东还往前凑,大声问道:“什么?”

    “我说不学了。”

    “你大点声,我听不见。”

    方文岐拿起桌子上的扇子挥了一下,道:“不学了。”

    何向东立马就怂,正经问道:“为什么?”

    方文岐没好气道:“我这吃着亏呢,你说是为什么啊?”

    何向东道:“那咱换一个吧。”

    方文岐问:“换一个什么啊?”

    何向东道:“咱们换一个哑巴打手势,你来那哑巴吧。”

    方文岐倒是不乐意了:“我来哑巴啊?我会说话都吃着亏呢,我要是不会说话,我不得死在台上啊?”

    何向东道:“那怎么着?”

    方文岐道:“你来那哑巴。”

    何向东道:“也行吧,我来哑巴,咱俩是发小,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了。”

    方文岐笑笑:“我都跟你爷爷一样大了,咱俩还是发小啊。”

    何向东道:“这是剧情需要,艺术,艺术嘛。”

    方文岐嘴角抽着笑了笑:“行呗,那就艺术呗,来一回吧。”

    何向东道:“你从那边来,我往这边来,咱们相遇好不好?”

    方文岐道:“行啊。”

    说着两人就往两边走去。

    方文岐走到边角,刚一转身就见到一道黑影扑倒他身上了。何向东是直接挂上去了,嘴里还在叫嚷着:“阿巴,阿巴,阿巴……”

    方文岐一把推开了何向东,说道:“好嘛,这吓我一跳。”

    “阿巴……阿巴……”何向东还在那里比划,他指指方文岐,又指指自己,比出两根大拇指凑在一起。

    方文岐点头道:“哦,认识认识,这不哑巴嘛,是朋友,咱们可不朋友嘛。”

    何向东边点头边比划,他蹲下来两只手平放,然后慢慢往上升:“阿巴,阿巴阿巴……”

    方文岐道:“对对对,咱俩是一块长起来的。”

    何向东两只手往眼睛上一蒙,然后拿开张开五指,比出一只手。

    方文岐道:“你是说咱们有五年没见了。”

    何向东赶紧点头。

    方文岐摆摆手,比出一个八的手势:“不是五年,你记错了,是八年了。”

    何向东也比出一个八的手势,一脸惊讶:“阿巴,阿巴?”

    方文岐点头应道:“八年了,八年了。”

    何向东指指他。

    方文岐翻译道:“我。”

    何向东又蹲下来,手往屁股上拉扯。

    “大便?”

    何向东赶紧点头,然后用两只手往头上一竖,比作两只角,又捋了一把胡子。

    方文岐继续翻译:“羊?我,大便,羊?我大变样?”

    何向东急忙点头,还给他竖起一个大拇指。

    方文岐差点鼻子没给气歪了,骂道:“有这样比划的吗?”

    他是气坏了,观众是笑得停不下来。

    “阿巴……阿巴……阿巴”何向东还在那里瞎比划。

    方文岐一把拽住了他,说道:“我知道了,我现在大变样,这人长大了,可不得变嘛。”

    何向东挣开了方文岐,手往低处一放:“阿巴……阿巴……”

    方文岐道:“我小时候?我小时候怎么样啊?”

    何向东五指成爪,往前一伸,嘴里发出声音:“汪汪汪……”

    方文岐急了骂道:“你小时候才狗呢。”

    何向东站起身来,还在那里笑。

    方文岐一指何向东骂道:“我说哑巴,你可够缺德的啊。”

    何向东无辜地摇摇头,他又伸出手往下吧上面一拉,拉出胡子的样子,再看方文岐嘴里嚷道:“阿巴……阿巴……”

    “我爸爸?”

    何向东赶紧点头。

    方文岐两手一伸,舌头往外一吐,也在那里比划,边比划边说道:“我爸爸呀,他死了啊。”

    何向东一听,当时就愣住了。

    方文岐还过来拍拍何向东的肩膀,宽慰道:“你呀,也别太伤心了,生老病死都是常事。”

    何向东却突然伤心地哭了起来,嘴里还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呜……啊……呜呜……啊……啊……”

    方文岐道:“嗨,别哭了。”

    何向东突然哭着用正常声音说了一句:“呜呜……死得好啊。”

    “我去你的吧。”方文岐一把推开何向东。

    观众笑,底响了,两人鞠躬下台。

    相声结束。

    下了台,何向东问师父:“师父,我这本子怎么样啊?”

    方文岐笑笑道:“还是有不少问题的,但是第一次能写成这样就不错了。”

    何向东笑。

    下一场节目是杨三的单口,他今天要说评书《三国演义》从第一回开始说,他搬了条椅子上去说,年纪大了,久站吃不消。

    何向东就在进场门看,《三国》张阔如给他说过一点点,他没怎么弄明白,想看看杨三是怎么说的。

    台下观众也很热情鼓掌,杨三的单口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但是场下却有一个中年人,用冰冷的眼神向旁边两人示意了一下,那两人点点头,就准备站起来。

    ps:学聋哑没有说学谁,传统的段子就是这么说的,主体是不变的,包括逗哏的占捧哏的便宜,还说耳朵一阵一阵的,传下来就是这样的。改传统段子的方式也是主体不变,改一些包袱和表演方式,我也是一样,主体流程是一样的,主体外的包袱是我改的。

第八十八章 砸窑

    杨三朝着观众鞠上一躬,笑了笑说道:“接下来是我给您诸位说一段评书,三国演义的第一回,您诸位多捧了。”

    “好……”观众很给面子地鼓掌了,杨三的单口在剧场里面很火,有些听得入了神的观众甚至是憋着尿也不敢去上厕所,生怕听漏了一点,足见得杨三的功夫了。

    杨三冲观众拱拱手,也就坐了下来,右手拿起桌子上的醒木一拍,压了压言,然后说道:“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建基立业,平定天下,皇位传到了东汉后期,桓帝刘志即位。刘志很年轻,当时是外戚专权。”

    “外戚都是干什么的?就是皇上的亲戚啊。皇亲国戚嘛,也就是皇后、皇太后那些娘家人儿。这些人相当厉害,谁也惹不起。后来皇帝长大了,他就想依靠身边那些宦官呐,打击这些外戚……”

    杨三这就开书了,他的说书风格走的是洒脱派的路子,活口极好。走这类风格的说书艺人大多具有渊博的学识,洞察世态的经验,以及明快的反应,擅长即兴发挥,剖情析理,针砭时弊。

    言语幽默、含蓄、冷隽、灵活多变,包袱很多,贯口不火,方口不整。评书里面也是有包袱的,但是通常不是像相声那么响,而是会心一笑。

    另外这类人通常擅长“场外书”和“现挂”,许多相声艺人说书都是走的这个路子,他们的特点就是“临场兴之所至,信口拈来,嬉笑怒骂,尽情发挥”,非常受欢迎。

    何向东在进场门的角落看的津津有味的,杨三叔说的的确是好,只是观众席上却站起来了两个人,杨三自然也是看见了,不过也没管那么多,观众起起走走很正常。

    他继续说道:“可是灵帝啊,对这十个人是更加信宠。他还尊称这张让为阿父,就是他父亲一样。拜蹇硕为大将军,把那几个人,都给封为列侯了。嚯,这十常侍更加肆无忌惮、横行无忌。

    当时让他们给闹的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这可真是官逼民反,各地农民都纷纷起义。那起义军都用那黄巾包头……”

    那两人却走上了台,杨三说书声音戛然而止,一脸愕然地看着那两人。

    其中一位脸上有个痦子的黑脸中年,冲杨三冷冷一笑,用手拿起桌子上的手巾盖住了醒木,再把扇子横放着压在了最上面,然后也不说话,就冷冷地看着杨三。

    杨三心里当时就咯噔一下,来者不善啊,在进场门的何向东看见桌子上那几样的东西的摆放,脸色当时就是一变。

    台下观众也有些乱糟糟的。

    “这是干嘛呀。”

    “这两人怎么上去了?”

    “怎么不说书了?”

    ……

    各种窃窃私语声响了起来。

    杨三站起身来,拱手问道:“未请教?”

    脸上有痦子的那位皮笑肉不笑道:“在下封九山,评书门下。”

    同来的另一位微胖的中年人,也拱了一下手,脸色甚是严肃:“在下杨明子,同是评书门下。”

    杨三皱了皱眉,问道:“不知二位来此有何贵干?”

    脸上有痦子是封九山问道:“不知阁下是给哪位说书先生叩了瓢儿了?又是谁允许你用我们评书门的家伙吃饭的?”

    杨三脸色微微一变,心道不好,盘道的来了。

    进场门那里的何向东也变了脸色,心里明白,这帮人来砸窑了,他也不敢怠慢,急匆匆就往后台跑去,他要告诉师父这个消息。

    方文岐知道了也不敢再休息了,他和白凤山林正军这几位当家人急匆匆就往台上跑去。

    林正军跑的最快,剧场的内务外事全都是他负责处理的,现在有人来砸窑了,他得赶紧去看看。刚到台上,他就认出了那两人,焦急瞬间演变成愤怒,他从牙齿缝里蹦出几个字:“封九山,杨明子?风华的人?”

    白凤山脸色当时就不好看了,他也认出了这两人。

    方文岐和杨三对视一眼,杨三冲他摇摇头,表示没发生什么冲突,他这才稍稍安心下来了。

    封九山冲林正军一拱手,笑道:“好久不见了,林经理。”

    林正军怒道:“你们风华的人今天来我们这里砸场子了?”

    从观众席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话可不能这样说啊,林老板。”

    所有人都回头看去,只见观众席上站起了一个穿着西装梳着中分头的中年男子,他也阔步往台上走去。

    林正军盯着来人,他算是弄明白了,今天就是风华俱乐部的人来砸场子了,连风华的老板刘风华都亲自来了。

    台上的人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乱,底下的观众却有人不乐意了,还有人在喊的。

    “还演不演了,这都是什么呀?”

    “我们都是花了钱买票进来的,你们不能这样啊?”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那些人都谁啊,还不快下来啊?”

    ……

    眼瞧着观众就要暴乱了,方文岐不敢含糊,赶紧走到台前,拱手道:“诸位,诸位,我们台上临时发生一点小事故,我们马上就能处理好,您诸位多见谅,多见谅。”

    他连连鞠躬致歉,观众这才稍稍安定下来,眼瞅着台上的变化。

    林正军看看已经安定下来的观众,才稍稍安了心,他又冷眼死死盯着刘风华,怒道:“刘风华,你带人在我们演出的时候砸场子,做的太过分了吧。”

    刘风华呵呵一笑:“过分?你在外面散播我们剧场闹鬼,我们的演员闹瘟疫的时候怎么不说你做的过分啊?”

    何向东听得是一愣,林正军是说过用阴招回报对方的,但是他也没想到这货居然这么损。

    林正军却是丝毫不惧,反问道:“那你去举报我们场子,耍阴招的时候,你怎么没说啊?”

    刘风华一摊手道:“好,咱们一人一次,打平手。林正军,今天不是我风华俱乐部要找你们连城的麻烦,是我们的说书先生说你们剧场有人坏了行规了,所以来盘盘道,这可不关我的事。”

    众人一听,再一次把目光全都集中到杨三的脸上。

第八十九章 盘道

    封九山看着杨三,又问了一句:“你是给哪位说书先生叩了瓢儿了?”

    杨三脸色变得很难看。

    在旧社会的艺界有规矩,所有艺人都必须要拜师,要入了那一行的家谱当中,这是你以后从业的凭证,否则你是不能从事这个行业的,同行也不会允许的。

    说的稍微学术一点,这叫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和紧密性而制定的规矩。所以旧社会的时候规矩都很重的,不管你腕大腕小,辈分都是凌驾在这上面的,辈分高的抽小辈两个耳刮子,小辈动都不敢动,这就是规矩。

    像杨三这种没有拜过师的就出来卖艺的,属于呛了别人行的,说的难听一点叫做没爹的孩子跑到人家家里抢东西了。遇到同行盘道的时候,你说不出师承来,按照规矩,他们就能把你的吃饭的家伙全都带走,还要把你今天挣的钱都拿走,你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当然这都是老规矩,在民国之后就稍稍减弱了一些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老规矩早就不复存在了,要不然杨三今天也不至于说三国啊。拿现在这个社会来说,你打电话报个警,他们还真的敢当着警察的面把你的钱桌子上的折扇醒木给拿走啊,这是不可能的。

    运气不好的是这帮人居然还真的来挑这个理儿了,杨三也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艺人,他懂这个规矩,现在才这么尴尬。

    林正军也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他帮着解围道:“什么扣瓢不扣瓢的,你们还当是旧社会啊,不拜师就不让卖艺啊?”

    刘风华也在那里笑:“当然不会,现在都是**律的,你们要是报警了,我们还不得吃不了兜着走啊,但是你们给个话,只要承认坏了规矩,我们扭头就走。”

    “当然了。”刘风华看着林正军,笑道:“你们要是不承认坏了规矩,我们也走。”

    刘风华这一招以退为进,把所有人都给弄得没话说了。

    不管今天承不承认坏了规矩,他们出去肯定得乱说,到时候是连城剧场里面的人脸挂不住,尤其是杨三估计羞臊死。

    方文岐脸色微微一沉,拱手对刘风华说道:“刘经理,做的太过了吧?”

    刘风华对方文岐的态度还是很和蔼的,他笑着道:“方先生,您客气了,我也不是难为您,这是我们说书先生不服。这样,只要您带着您徒弟肯去我们剧场说相声,一起都好谈,连城能给你们的,我们一样可以,还有今天的事全都一笔勾销,我还亲自摆宴席给您赔礼道歉。”

    刘风华倒是没邀请杨三,主要是杨三擅长的单口和他们剧场的评书业务重合了,再加上今天又把人家得罪了,所以只能如此了。

    刘风华的橄榄枝一抛出了,所有人心都提起来,尤其是白凤山和林正军,他们太清楚他们连城是怎么火的了,可是论条件风华可比他们连城这个草台班子可强太多了,方文岐会答应吗?

    方文岐却是摇摇头,自嘲地笑了笑:“刘经理,你邀请我不是一次两次了,我拒绝也不是一两次了,何必再说呢。我是在连城里面火的,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相信我,还给了我最大程度上的帮助,做人得讲良心,我总不能因为现在成名立腕了,就把以前的老伙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