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是杨三说的,他狠狠嘬了一口烟,然后从鼻子里面喷出来,说道:“前面你走后文化部门来人了,说我们用童工,不让你演了。”

    何向东怒道:“关他们什么事啊,我说相声跟他们有毛关系啊,什么童工不童工的,多少老前辈不是七八岁就登台啊,他们电视上还有几岁小孩唱歌呢,怎么不管啊。”

    “好了。”方文岐把何向东拉到身边,说道:“东子,你这几天先别上台了,稍微等几天吧,等我们把这件事先解决掉吧。”

    何向东虽然还是很气愤,但终究不是一点事不懂的孩子,这些年跟着师父东奔西跑也经历过一些事,也让他有了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他知道现在不是他耍小性子的时候了,也就在一旁自己生闷气了。

    白凤山也对林正军说道:“老林,你不是说你跟那里面的人有交情吗,怎么……怎么这样啊……”

    林正军苦笑。他虽然不是剧场演员,但他其实是整个剧场里面最忙碌的一个人,场内场外什么事情都是他负责,场内各种物资的采购,演员的安排,还有报幕这些工作都是他在做。

    在场外,场地的租赁,水电费,包括搞宣传招揽观众,还有安排来串场的演员表演,当然也免不了和上面的人联系联系感情,近一个月来他们剧场很火,资金也多了许多,和上面那几位来往也更多了一些,但谁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啊。

    林正军把烟头往地上狠狠一砸,沉声说道:“我也去问了人了,他们跟我说这是有人举报我们剧场使用童工,而且在说一些涉黄的内容。”

    众人一沉默,还是真有这事儿。在小剧场里面表演喜剧类节目的,包括相声、二人转什么的,基本上都是黄段子脏段子满天飞的那种,观众也爱看。

    不止是现在,一直到很多年以后,小剧场不管演出多久了,都是有人坐在剧场门口的,一瞧来查的人来了,立马进去通风报信,在门口打一个手势就明白了,演员马上换一个段子,实在来不及也得很小声的说。

    杨三沉声问道:“是谁举报的我们?”

    林正军苦笑道:“还能有谁,我们剧场这么红,有人眼红了呗,认为我们抢人家生意了呗。”

    众人脸色都很阴沉,心情很不好。

    白凤山问道:“老林,现在怎么办?”

    林正军道:“唉,先让东子停演一段时间吧,我再去上面疏通疏通,也幸好这段时间记账都是写发给方先生的钱,真要把东子写上去就说不清了。”

第七十六章 数来宝

    其实是谁举报的,大家心里都清楚,天津城里面小剧场还是刚刚起步,也就几十家的样子,他们连城虽然很火,但也只火在城东这一块,也不会给其他地方造成威胁,唯一不爽的也就是隔壁这两家了。

    同行相轧啊,不过还算好,事情还是好解决的,涉黄,下次找个人在剧场门口盯一下就好,上面部门那些人都是熟面孔,不算大问题。

    至于童工问题也好解决,其实童工问题并不是规定在《未成年保护法》里面,更专业的规定是在《劳动法》和《禁制使用童工条例》,不过这两个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就连《民法通则》还是两年后出台的。

    但是禁用童工的概念从民国的时候就提出来了,新中国成立之后自然也是坚决表示禁用童工的,像何向东这种情况,他每天表演而且都是一个大角儿了,又能开份儿,算是一个劳动者了,从实际上讲是用了童工了。

    但是话也可以这样说过来,他也可以说是跟着家里大人上台上随便表演了几个小节目玩儿,不拿钱,就不算童工了。这年头的法制建设很不健全,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比较大,所以就看林经理那里活动的怎么样了。

    正在枪口上,今晚何向东是不能上台表演了,也没办法,林正军在开场的时候也跟观众好好道了歉,只能是说出了点意外,何向东最近几天都不能上台演出。

    这话一出,现场顿时就燥了起来了,这么多人有一大半人是冲着看这个机灵的小孩子来的,结果你说人家这几天都不表演了,这不玩儿呢。

    关键林正军还不能跟观众把真正原因说出来,只能是打碎门牙往肚子里面咽,连连对观众鞠躬道歉,这一晚上他道的歉,挨的骂就没少过,也是苦了他了。

    因为少了何向东的表演,方文岐和杨三决定今晚拿出几个大活儿来,两人表演对口《红事会》《白事会》还有压轴的《卖五器》,杨三今晚上的单口也拿出了压箱底的《白宗巍坠楼》,都是卖力气的大活儿,一定要对得起观众。

    后台,何向东也很郁闷,暗自把那几个使坏捣乱的人诅咒了无数遍,剧场里面的人已经够烦了,他也不能把不满摆在脸上。没什么事情的他还帮着后台的人忙活,众人看见这个懂事的孩子也很心疼。

    一直到很晚,剧场的演出才停止,方文岐和杨三这两位老先生也是卖了死力气的,观众尚算满意,这一场算是圆过去了。

    散场之后,方文岐带着何向东回家,路上还给这孩子买了两个粽子当夜宵,可是何向东却一点食欲都没有,到家之后,他就直接上床睡了,一句话都没说。

    方文岐也只是默默叹一口气,这事对这孩子是个打击,可是谁也没有辙,只能希望林正军那边能尽快解决吧,也希望这个小挫折能成为这孩子成长路上的磨刀石吧。

    翌日,上午没有演出,师徒两个在家里练功,方文岐给何向东说活,到了下午,方文岐和杨三要去剧场表演了,何向东一歇工,他们两老头可忙多了。

    下午的那一场,何向东也跟着过去了,石磊小胖子也来找他玩了,方文岐倒是没管那么多就直接上台了。

    等师父走后,何向东抓起一副板带着石磊就去那家饭店了,一肚子郁闷气还没派遣呢,得先把昨天的账给算算。

    小胖子没进店里面,只是站在街对面远远观望,他害怕挨揍,何向东也乐得如此,他还嘱咐小胖子万一他挨揍了,让小胖子立刻跑去剧场叫人抄着家伙来帮忙。

    何向东冲进店门里面,对着柜台上那老者,喊道:“老头,我胡汉三又杀回来了。”

    老者也笑:“来了啊,还要吃饭不?”

    何向东看了饭店里面一眼,这已经过了饭点了,这里面也只有两桌人在吃饭,他对老者说:“还吃饭?小爷我今天是要账来了。”

    老者眉毛微微一动,问道:“你是准备把昨天的饭钱要回去?”

    后厨的小伙子见何向东来了,也走过来看了,他到现在都没明白自己老爹到底想干嘛。

    何向东道:“我要的可不仅仅是昨天的饭钱,还有几千年前你们欠我祖师爷的钱,我今天也得要回去。”

    小伙子还纳闷道:“什么几千年啊,瞎说什么呢?”

    那老者在柜台后面看了眼何向东手上的竹板,笑了笑道:“数来宝吗?”

    何向东惊讶道:“可以啊,你连这个都知道啊。”

    小伙子还问:“数来宝是什么?”

    老者直接道:“就是要饭的。”

    何向东不乐意了,反驳道:“什么要饭的,我们数来宝艺人从来不要饭。”

    小伙子又问:“那要什么?”

    “要钱。”

    “那不一样嘛。”小伙子都被逗乐了。

    老者饶有兴趣地看着何向东,眼神中满是欣赏的味道。

    其实数来宝这门艺术还真的是从乞丐手上开始的,算是一批有手艺的乞丐吧,旧社会每一门艺术都会奉一位古人为祖师爷,相声拜的是东方朔,梨园行拜的是唐明皇,数来宝拜的则是范丹。

    太平歌词的太公卖面开头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那石崇富来范丹穷,范丹是春秋年轻的一位古人(还有一种说法是汉朝的),生性清高,文采斐然,朝廷封他官做,他不做,宁愿受穷,后成叫花子,所以被数来宝艺人奉为祖师爷。

    范丹不做官,但他也是个心系天下的人,经常周济周围的穷人,有次家乡大旱,他为救灾散尽家财,还把祖上留下来的外债让灾民去要账。还有一个传说是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在陈国穷困交加,是范丹的救助才不至于让他饿死,其后还资助他回到鲁国。

    分别的时候范丹问孔子什么时候还钱,孔子说这天底下有文字的地方就是我的门生,你们去要账就好了。所以在最初数来宝艺人不叫要钱,叫做替祖师爷要账,收钱的时候也是要求手心向下的,伸出竹板来让人把钱放在竹板上,这表明我们是要账不是讨钱。

    再后来数来宝艺人就从乞丐中慢慢脱离了,开始了卖艺为生,慢慢演变到后来的快板艺术,也开始和相声这门艺术合流了,相声十二门功课里面就有数来宝一门,说相声都得会。

第七十七章 捣乱

    数来宝的竹板跟普通快板一样,大板儿是两块,小的叫节子板儿是五块,拢共是七块板,一手拿一块对着打,边打边说。早年间的乞丐都是在大街上一路走,一路唱,在路过大小街铺的时候,他们就在店门前一站,开始数唱,数来宝的人从来是只要钱不要饭。

    数来宝的唱词就叫“朝街词”,词基本上是固定的格式和合辙押韵的韵律,所以也叫趟子词,节奏就是“三三七”的节奏,两组三个字一组七个字,三三七的句子,三三七的节奏。

    最初数来宝艺人表演的时候都是一只腿跪在地上,一来是数来宝艺人觉得自己地位低,不配站着唱;二来也是因为跪着唱外围的人看不见,他就得挤进来,这样沾子能圆的好一些,旧年间艺人作艺是非常不易的,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才翻了身。

    何向东话也不多说,先是拿起竹板来了个打板过门儿。

    咵哩哩咵,咵哩哩咵,咵哩哩咵,咵哩哩咵哩哩咵,咵哩哩咵哩哩咵……

    小伙子看这小孩打的竹板挺有意思,也不拦他,倒是看的挺好玩的,店里面两桌客人也看过来了,老者坐在椅子上眼睛一刻都没有离开过何向东。

    小伙子还说:“你唱快板得好好唱啊,唱不好我可不给你钱啊。”

    何向东打板说道:“竹板打,进街来,

    铺户这个买卖两边排。

    是也有买,也有卖,

    也有这个幌子和招牌。

    金招牌,银招牌,

    里里外外的挂出来。

    说你也来,我也来,

    大掌柜的发了财!

    您老发财我沾光,

    路过相求来拜望。

    一拜君,二拜臣,

    三拜掌柜的大量人。

    人量大,海量宽,

    刘备老爷坐西川。

    西川坐下了汉刘备,

    保驾的臣,三千岁……”

    何向东的竹板的功底也不差,节奏很明快,他的基本功也扎实,吐字很清楚,跟着竹板的节奏走,听起来很富有节奏感。

    小伙子眼前一亮,他是没想到这屁大点的孩子居然能说的这么好,有模有样的,太厉害了吧,柜台的老者也露出满意的微笑。

    在那儿吃饭的两桌人也认出何向东来了,他们都是附近的住户,也都去连城里面听过相声,自然认识这个年幼的大角儿了,都在那里窃窃私语起来了。

    “我在那边儿拐了个弯儿,

    我扭项回头拜这家儿。

    我拜了他,不拜你,

    你说傻子没道理。

    大掌柜的真不错,

    站在门口儿一个劲儿的乐,

    您把铜子儿给几个,

    回家去好治饿。”

    那小伙子也憋着坏笑,想逗何向东,他直接搭茬道:“要钱呐,我就不给,嘿,赶紧上别家要去。”

    何向东看了他一眼,竹板也没停下来,继续唱道:“你叫我走,我这不能走,

    走到了天黑空着手,

    一分钱我这也没有,

    傻子还得饿一宿,

    我求掌柜的高高手,

    你要给钱我就走!”

    小伙子来了兴趣了:“你这都能接的上啊,嗬,那我也不给,不是不给啊,我是没钱啊。”

    “你说没有我说有,

    这个票子洋钱柜里头。

    你要有钱你不拿,

    票子不会往外爬;

    你要有钱你不动,

    票子不会往外蹦;

    不会爬,不会蹦,

    我求掌柜的往外送。”

    数来宝是没有规定的台词的,只要是合辙押韵的都可以,你想这数来宝最初是乞丐要钱唱的,能有准词么,都是跟店铺老板斗智斗勇现编的,三百六十行,见什么说什么。

    小伙子也笑:“你呀,也别找我要钱啊,我又不欠你钱。”

    何向东微微一笑,根本没难度,唱道:“大掌柜,你听其详,

    截打周朝列国就有我这行。

    孔夫子无食困陈蔡,

    多亏了范丹老祖把粮帮。

    借你们吃,借你们穿,

    借来米山和面山,

    直到如今没还完。

    我不论僧,不论道,

    不论你回、汉和两教,

    天主堂,耶稣教,

    孔圣人的门徒我都要。”

    小伙子吃惊道:“不管什么教你都敢要啊,还说孔子门徒你都要啊,那你找别家去啊,瞧见没有那边有个派出所,你去人家那儿要去啊,我们就一小饭店,没钱啊。”

    何向东停了板,问道:“你说你们是什么?”

    小伙子再次强调:“我们就一小饭店。”

    “小饭店?”

    小伙子说道:“对啊。”

    “噢。”何向东了然,又打板唱道:“竹板打,迈大步,

    掌柜的开了个棺材店。

    您这个棺材真正好,

    一头儿大,一头儿小,

    装里死人跑不了,

    装里活人受不了……”

    “你等会。”小伙子立马拦住何向东,不然他唱了,他怒道:“什么棺材店棺材店,我们这饭店,客人还在吃饭呢,你捣乱呢吧。”

    那两桌客人还有搭茬的:“清丰啊,你就别跟这孩子斗嘴了,你哪是人家对手啊,人家可是在连城俱乐部里面说相声的,是吧,东子大老板。”

    何向东也拱手笑道:“哟,碰上衣食父母了,以后多去俱乐部捧场啊。”

    “好嘞。”那人也应道,然后继续看热闹,他也不明白,这一个说相声的怎么跟一个开饭店的杠上了,但这并不妨碍他那颗看热闹的赤子之心,很单纯,很真诚。

    小伙子愣了一下,问道:“你是说相声的啊?”

    何向东点头道:“对啊,我在剧场唱快板都是收费的,今天便宜你了。”

    小伙子道:“你说相声不在剧场里面好好说,来我们这里捣什么乱啊?”

    何向东一指那老者,说道:“你家老头子昨天说的啊,你们店里有规矩,有本事的人吃饭不要钱,还说把你们逼的没辙了就是有本事的人了,怎么样,小爷这本事怎么样?”

    小伙子也没了心思跟这小屁孩扯淡了,他直接对老者说道:“爸,你就把昨天多收的钱给他吧,你瞧这叫什么事,我们还做生意呢。”

    老者却道:“不能给,小朋友,你可没有把我们逼的没辙啊。”

    小伙子也是无语了,他都不知道他老爹到底在干嘛,但是又没法悖逆老爹的意思,他直接问何向东:“小孩,你到底要什么啊?”

    何向东继续打板唱道:“数来宝的不害臊,你给多少我都要。

    棉袄、大衣、水獭帽儿,

    凉席、蚊帐、大炉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