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向东一怔。

    原本还陷入沉思的全场,突然哄笑开来,刚刚何向东还说问大家一个问题,结果他张嘴就说了两个了,也还真有人能挑出毛病的。

    何向东摸着鼻子,苦笑开来,他扭头就喊:“保安,保安呢,把这个家伙押出去。”

    “哈哈……”众人大笑。

    何向东也笑着解释道:“原谅我没没上过学,我也不识数。虽说我没上过学,但是我一点都不骄傲。”

    “哈哈……”众人再笑。

    玩笑开完了,何向东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就问:“现场有没有同学们能给出答案的?”

    众人一阵沉默,倒不是大家心中都没有想法,应该说全场绝大部分人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只不过他们都不说而已。

    何向东笑眯眯地看了两圈,突然在人群中间站起了一位戴着眼镜非常斯文的男人,他对何向东微微一笑,说道:“何老师好,我心中倒是有那么一点点想法,想跟何老师分享分享。”

    何向东也非常客气道:“您请说。”

    那斯文男子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相声是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演技巧,辅以相声段子特有的结构来使人发笑且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一门曲艺艺术。”

    说罢之后,全场鼓掌,何向东也在鼓掌。

    何向东赞道:“说的很好的,定义的很全面也很准确。”

    台下有人搭茬道:“那当然,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研究的蔡教授。”

    何向东微微讶异:“原来是教授啊,失敬失敬。”

    蔡教授摆摆手,笑着道:“不必这么客气,鄙人浅陋拙见,让何老师见笑了。”

    何向东忙摆手。

    蔡教授又道:“刚才我说的只是我从学术的角度来给相声下了一个定义,但是我也特别想知道何老师您作为一个专业的相声演员,你是如何在相声下定义的。”

    何向东点点头,都不见他多加思索,张嘴便道:“吃饭的工具。”

    众人一愣。

    连提问的蔡老师也愣住了。

    这也太直接了吧?

    相声的表演形式,相声的演出特点,相声价值意义,这些什么都没说啊,就一个吃饭的工具,那不说相声,去挑砖头不也是吃饭的工具?

    蔡教授满脸的意外,他也没想到何向东居然会说出这么一句来。

    何向东伸伸手,对蔡教授道:“蔡教授,您先坐。”

    蔡教授点点头,坐了下来,他等着听何向东的解释。

    何向东解释道:“都是相声是门艺术,什么叫艺术。艺,说的是我的这一身本事;术,我把这一身本事换成钱,这叫术。艺术艺术,把自己的本事能耐换成钱,这就叫做艺术。”

    听了何向东的解释之后,众人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合都合不上了。

    这个解释也太粗暴了吧,谁家解释艺术是这么简单粗暴的啊?艺术在众人眼里不都是很高雅的嘛?艺术家不是都很执着又清高的嘛?

    何向东的解释也太粗俗了吧?

    众人三观都要被颠覆了。

    连蔡教授也愣了好久,半晌不知道说什么好,可是细想想,何向东说的也并不是全无道理啊。

    何向东当然也看出众人心中的疑惑了,他道:“你们是不是觉得我把艺术解释的太粗俗了?”

    “恩。”众人附和。

    何向东却来了一句:“搞艺术不是为了钱,你让那些艺术家喝西北风去啊?你让他们没饭吃,你看看还有几个人还肯坚持他们整天挂在嘴边的艺术?”

    这句话一出来,众人都被噎了一下,可他们总觉得不对,搞艺术是要有钱,但也不能说搞艺术就是为了钱啊。

    何向东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从钱财上面起来的,艺术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

    众人哗然。

    何向东道:“相声是怎么来的?相声的产生跟口技有离不开的关系,最初的口技艺人都是站在屏风后面表演,有模仿动物的,有模仿大自然的,还有模仿邻居二婶的,所以自然而然,他们的表演技巧也有说学逗唱。”

    “在屏风后面,有一人表演的,也有两个人表演的,这在我们行内叫‘暗春’,只不过这批艺人里面有很多人后来走出了屏风,来到了观众面前,开始面对面给观众表演,他们完成了由暗春往明春的转变,这就是相声的雏形。”

    “那么为什么这艺人要从屏障里面走出来,为什么他们要面对面向观众表演呢?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在屏障外面的演出要比在里面赚得多,所以你们看看……”

    在场众人都愣住了,好像还真是这样啊。

    何向东微微一笑,接着道:“为什么会有相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相声段子,这些东西不是天上来的,是相声前辈自己创造出来的,为什么他们要创造这么多相声段子,为什么他们要慢慢完善相声演出形式,就是因为这样做能赚更多钱,所以你们还觉得我说错了吗?”

    众人愕然,但却无人反驳。

第七百六十五章 大喘气

    何向东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全场所有人嘴巴都张大了,连蔡教授都惊讶地合不拢嘴。

    他是专业研究传统文化,他对艺术产生的原因是非常了解的,毕竟他是做学术研究的。

    任何一门艺术的产生,都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包括社会的,文化的,还有艺人自身的,外部的内部的都有。

    但是在这里面起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经济因素,毕竟是人就得要吃饭啊,只有这门艺术能赚钱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只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了,这门艺术才能壮大,才能慢慢完善。包括这个完善过程,其实也是经济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何向东说的也没错。

    但是蔡教授知道何向东说的只是根本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同时起作用的,这些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

    当然最让他闹不清楚的一点,就是何向东为什么要这么说啊。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人的心理就是觉得谈钱很俗的,尤其是艺术,所有人的潜意识里都是认为艺术是不能谈钱的。

    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啊?

    他为什么要自己挖自己的墙角啊?

    蔡教授是真的闹不懂了。

    北大的同学们也很纳闷,但他们还是比较淡定的,毕竟北大历史上出了太多的奇人怪人了,所以北大的校风就很兼容并蓄,什么妖孽什么奇怪观点他们都能接受。

    何向东的发言把向文社的人都吓了一跳,何向东的经纪人常声都要坐不住了,他立刻往媒体记者那边看去,见着媒体朋友们兴奋地要飞起来的样子,他一颗心就一直往下坠。

    老大陈军和老三郑大玉也是大眼瞪小眼。

    薛果是何向东的老搭档了,他非常了解何向东,他知道何向东经常跟怼天怼地,但其实他非常有分寸,何向东虽然说了这些话,但他必有下文,所以薛果是最沉得住气的。

    何向东在台上依然非常洒脱,他非常清楚他刚才的话会给现场这么多人带来什么样的心理震动。

    这是一个相声演员应该要掌握的东西,一个相声演员站在舞台上,他需要知道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会带给观众什么。

    所有的东西,他都是有所预测的,包括观众的反应。现在的何向东也是如此,对这一幕他早有预测,而现在现场观众的反馈也如他所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何向东呵呵一笑:“很惊讶?不用惊讶,别觉得谈钱俗,没有钱就没有艺术,或者我换一个词,恩,你们学术上应该叫经济因素,这个词会不会委婉一点?”

    “哈哈……”同学们都在笑。

    蔡教授也点点头。

    何向东也笑了几下,继续道:“刚才我们说了相声的起源,也说了艺术的起源,所有的起源都是钱,哈哈,那么艺术的发展和完善呢,靠的是什么?”

    “钱。”下面有人搭茬大声喊了一句。

    何向东一指他,笑骂道:“同学,你很俗啊。”

    众人大笑。

    何向东挥挥手:“别闹啊,你们可都是有身份证的人。”

    众人再笑。

    何向东也跟着笑,他挺喜欢这里的,他虽然没上过学,但是非常喜欢学校的氛围。

    他点点头,说道:“没错,还是钱。”

    众人心中一坠,果然还是钱,有些期待的剧情反转的同学们也不免有些失望。

    蔡教授也苦笑一声,恐怕何向东的讲座就是要这样说了,他是不打算改了。

    现场最兴奋的就是那些媒体记者了,他们可太喜欢何向东的讲话风格了,何向东讲的越出位,他们就越兴奋,这可都是最好的新闻报点啊。

    “但是。”还不等大家反应过来,何向东就大喝了一声,众人心中一摄。

    难道……

    何向东看着全场所有人,他用右手戳了戳自己的心脏,眼神有力,说话更是质地有声:“经济因素是艺术发展的源动力,这是最根本的因素,不只是艺术,其他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但是除了金钱之外,还有我们的艺人的心,一个艺人滚烫的内心。”

    何向东说的话诚恳无比,眼神也非常真挚,所有人都感到了何向东内心的赤诚,他们又想起了媒体曾经报道过的向文社的故事,他们相信何向东说的是真的。

    这一刻,他们的内心被何向东震了一下,同时,心里也有骂街。你他妈下次有反转能不能早点说,这么大喘气想吓死谁啊?

    何向东也不去管别人是怎么想的,他用手指了指后面的幕布,幕布投影上去的是何向东让人做的ppt,只有一张,只有六个字…相声曾有大师。

    “相声曾有大师。”何向东又重复了一遍。

    他道:“相声从清末到现在已经一百五十多年了,在这一百五十多年里面出来了无数相声艺人,也涌现了无数的相声大师,我所说的相声大师跟现在外界吹捧的那些大师不一样。”

    “现在外界那些所谓的相声大师,学了个三五天相声,连个屁都不懂,也根本没有为相声做出过半点贡献,也没有多少热爱相声,就这种狗屁都敢在外界以相声大师的身份自居?一滩狗屎。”

    “哗。”全场哗然,谁也没想到何向东居然这么激烈,说的这么露骨,这么**裸,而且他骂的也太狠了吧,太不给人留情面了吧。

    蔡教授也瞪瞪眼珠子,默然无语。

    向文社的人就更是苦笑不迭了,他们太了解何向东了,其实何向东是很和善的一个人,基本不会生气,脾气也很好。

    可有一点他是绝对容忍不了的,那就是他受不了别人糟蹋相声,一旦他发现这种事情,他就会跟高温的煤气罐一样,一点就炸。

    向文社的人已经司空见惯了,也见怪不怪了,反正他们也拦不住何向东,就随他去了。

    现场的媒体和同学们却都很兴奋,媒体记者兴奋很好理解,他们想要大新闻,何向东太符合他们的要求了,所以他们媒体圈盛传的那句名言是很灵验的。

    至于同学们,也很好理解,这都是大学生,都是年轻人,都还是活跃和叛逆的时候,听到何向东这样的话语,他们怎么能不兴奋啊?

第七百六十六章 艺术家

    今天何向东的讲座很大胆,言辞也非常犀利,前面一开始他就开喷艺术,说搞艺术就是为了赚钱,虽然他后面又圆回来了一点,可这也足够吓人的了。

    这里话音还没落下呢,他又开始抨击现在外界的那些相声大师了,而且用词也非常厉害,这都快等同于骂街了。

    他这是要干什么呀?

    何向东微微摇头,吐出了一口气,心中的郁闷也少了好多,他说道:“我知道你们心里都有很多疑惑,也有很多人不认同我的观点,没关系,我慢慢解释给你们听。”

    何向东竖起了一根手指,看着众人道:“首先,钱,我为什么说艺术的发展需要钱,更早的我就不说了,就说说现在吧,就说说我们向文社。”

    “向文社是96年在北京开张的,到现在正好十年。在九六年那会儿,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相声市场,也没有民间相声,那时候的曲艺演出,相声演出都是慰问演出,偶尔也有在外面演的,但都是送票,没人会去买票。”

    “这跟历史原因有分不开的关系,所以在那时,说相声是不挣钱的,演员们的工资都得靠国家发,而老百姓的固有观念里也是认为听曲艺,听相声是不用给钱的。”

    “你让他们去买个碟片,你让他们去电影院看个电影,他们觉得是要花钱的,花钱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人家是有这个市场的。但是相声还有曲艺不是的,他们就没有这个市场,人家听了几十年的相声了,从来没花过钱,结果你这里要收钱,你觉得人家肯给吗?”

    “所以在向文社开张之初,好多家单位企业还有工会都找过我们,希望我们搞一点赠票给他们。甚至还有好多人骂我们是掉到钱眼里面去了,说那些文工团的艺术家们演出都不收钱,我们居然还要钱?”

    “相声本来就是一个花钱听的玩艺儿啊,我们得指着这个吃饭,我们又不是体制内演员,又没有国家工资给我们。所以那个时候,包括一直到现在民间的曲艺园子都很少很少,原因就是不挣钱。”

    “我们坚持了十年,十年里面我们没有往外送出过一次票,我们用整整十年的时间,硬生生做出来了这么一块相声市场,现在北京城有超过二十家民间相声班子,天津有十七家,东北的,四川的,河南的,从北往南,相声的民间班子在这两年的发展十分迅速。”

    “要知道,在前几年,中国的相声市场还是一片萎缩,而现在已经是欣欣向荣了,这才几年啊,我相信接下去,全中国的相声班子还会越来越多,听相声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相声市场也会越来越好。所以相声市场化民间化,这对相声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也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一听到相声要市场化,要民间化,他们就畏之如蛇蝎。”

    何向东最后一句话说出来,全场好多人陷入了思索,为什么他们这么怕市场,是他们不喜欢市场,还是害怕市场,不敢在市场的烈火中炼炼自己是不是块好钢。

    体制和市场毕竟是不同的,体制里面很难分得出好坏来,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艺术这种东西完全没有评价标准,怎么说都是对的。

    可是放在市场里面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评价标准,那就是观众的喜好和接受程度,观众喜欢的,那就是真理,那就是艺术水平高,观众不喜欢,你就得饿死。

    好多人就是怕这个,所以才不敢来到民间,也不敢接受市场和观众的考验。

    何向东这番话说完,好多人都瞬间理解了向文社之前的遭遇,原来是这样,竟然是这样。

    媒体朋友们在一愣之后,继续记录何向东的演讲。

    何向东接着道:“至于相声大师,相声艺术家,呵呵,现在外界对这个词用的很宽泛啊,随便一个演员接受采访,做个节目,人家给的介绍,都是说这是相声表演艺术家。”

    何向东摇摇头,说道:“我何向东从艺也二十多年了,这两年也算是有了点名气,倒是也有不少媒体找我做做采访,也做了好几个电视节目,但是也没有谁说我是相声表演艺术家的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