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小五却是浑然不顾,一溜烟就跑进了德庆楼了,蔡生意还在门口张望着,他倒是也想过去看看,但是没好意思。

    见着小五冲进来了,蔡生意忙拉住了他,问道:“哎,你怎么回来了?那边情况怎么样了啊?”

    小五跑的满头大汗,还气喘吁吁的:“我……我……我师爷……在哪儿?”

    蔡生意愣了一下,回道:“范先生在后台啊。”

    小五立刻又要往后台冲,蔡生意一把又拉住了他,道:“不是,你还没说那边到底怎么样了?”

    小五挣脱蔡生意的手,急道:“出事了,你快跟我来。”

    蔡生意神色也微微一变,忙道:“好。”

    说罢,两人匆忙去后台找范文泉。

    “什么,你说高秉生高老师给他们酉戌班站台?”这声惊呼是蔡生意发出来的。

    范文泉坐在椅子上,神色沉凝,没有说什么。

    后台其他演员也都在,包括蔡生意的师哥,苏生德,还有大胖子管洪,东北的相声演员洪晓鹤,老二和郭庆也在这边,这就是分社的演出班子。

    大家听了这个消息之后,都很震惊,一时无言。

    蔡生意问小五:“你确定你没看错吗?”

    小五坚定答道:“肯定没有。”

    说完,他顿了顿,又道:“而且……”

    蔡生意忙追问:“而且什么?”

    小五扭头看着范文泉,范文泉冲他点点头,他才说道:“而且京城台的马副台长也在给他们站台,还有央视的领导……也在……报名字的时候我都听到了。”

    众人神色纷纷一滞。

    范文泉呼吸也稍稍沉重了起来,目光也更加凝重了几分。

    老二还是很能沉得住气的,他轻皱着眉头,想了一下,说道:“恐怕高秉生就是云季和谢全在相声界的依仗了。”

    众人心中更沉,高秉生啊,这三个字的分量可太重了。

    老二眉头又皱了几分,带着疑惑道:“不过有一点疑惑我还是没弄懂,高秉生去给他们站台,说明他是支持民间相声的,在他眼里恐怕没有太多的主流和民间的结缔,他是支持民间相声的发展的。”

    “但是我搞不懂的是,他为什么不来支持我们,毕竟民间相声的摊子是我们最大。另外,他不支持我们也就算了,支持别家班子也没问题,可他居然去支持云季和谢全,这我就有些闹不懂了,我们也没得罪他啊……”

    老二分析的话说完了之后,众人再一次陷入了沉默,高秉生的站台确实带给大家很大的压力。更何况还有京城台的副台长,他们跟京城台可是有合作的啊,万象归春都已经做到台里的王牌节目了,他们怎么还如此啊。

    房间里面都不是什么小孩子了,小五虽然年纪小,可也知道其中厉害。

    云季和谢全这个酉戌班恐怕要了不得了,人家在相声界有高秉生的支持,在电视台有京城台和央视的支持,还有人家背后还站着恒洋娱乐。

    从资源上来说,酉戌班甚至比现在的向文社还要多啊。

    何向东的向文社可没什么背景,向文社能有今天都是靠何向东拼出来的,观众肯支持他们,纯粹是因为他们的相声说的好,电视媒体喜欢何向东,也只是因为他红而已。

    刨去这些因素,向文社就真的没有什么大助力了。虽说侯三爷站在他们这边,可毕竟单靠侯三爷一人,他也拿不出什么太好的资源啊。

    众人心中都有些沉重。

    老二问范文泉:“师爷,您看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范文泉轻叹了一声,说道:“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是说相声的,顾着自己好好说相声就行,准备好下午的演出,只要自己活儿好,就不愁没饭吃。”

    众人都点头,可心中的沉重却依然没减多少。

    老二又问:“那我师父那边,要不要跟他说一声?”

    范文泉想了想,说道:“先别去打扰他了,等他回来再跟他说吧,现在就让他在北大那边好好做讲座。”

    老二点头应下。

    ……

    中午,向文社演员们的午饭都是吃的食不甘味,大家都心事重重。

    反观隔壁酉戌班那边,媒体朋友还有演员团队都吃的非常开心,推杯换盏,好不愉快。

    北大,何向东这次过去就带了几个人,他的经纪人常声,还有薛果,再加上陶方白这个北大优秀毕业生,另外老大陈军跟老三他也带上了,到时候还会有演出的,得让他们来垫垫场。

    向文社的午饭是去北大食堂吃的,陶方白带他们去的,陪同的就是北大相声社的社员们,这些家伙全都是何向东的忠实粉丝。

    何向东见到这些还很青涩的大学生,他也感觉自己心态年轻了许多,其实他年纪也不大,就是心太老了,也太累了。

    讲座在两点钟开始,两点到四点,何向东打算做完讲座之后,还给他们表演两段相声,也让他们尝尝味,所以他觉得时间可能会有点超出,不过陶方白跟他说没关系,只要他说的有意思,这些同学们就不会离开的。

    酉戌班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也定在了两点整,他们在茶楼的大堂里面搭起了长桌子,高秉生也笑眯眯地坐在上面。

    台下坐着一众记者。

    北大,记者们也都进入何向东演讲的礼堂了,他们已经准备做好访问还有拍摄的准备了。

    一点半的时候,北大的同学们拿着票去听何向东的讲座了,何向东的讲座是有门票的,学校做的,要靠同学们自己去抢。

    但是这毕竟是学校嘛,也没有那么严格,这又不是什么要钱的门票。最开始检票就放那些有门票的同学们进去,让他们有座位坐,后来等他们都坐满了,也就放那些没门票的同学们进去了,随他们站着或者坐地上。

    礼堂里面倒是也有很多塑料小凳子,可以让那些没座位同学坐,但还是不够,来看何向东的同学太多了,这礼堂已经足够大了,能坐八百多人,可是这里面足足涌进来一千多人,挤得满满当当的。

    后来见人实在是进不来了,才没让后面的同学进来,可是门口还有好多人堵着的呢,由此可见何向东的人气确实很高啊。

第七百六十三章 相声曾有大师

    下午两点整,何向东进入礼堂,同学们全都欢呼了起来。

    还有一大群人喊:“噫……”

    何向东刚进门就哈哈大笑。

    薛果那些人都已经在台下坐着了,北大也有好几位老师过来听讲座,这里面有喜欢何向东相声的,也有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想来听听何向东这个专业人士对传统相声的看法。

    何向东站在了台前,笑着说道:“别起哄啊,再起哄我要收钱了啊。”

    “哈哈哈……”台下同学全都哈哈大笑。

    在坐的都是年轻人,活力四射,非常热情,他们不会藏着笑声,所以何向东抖出来的包袱都非常响。

    何向东也在笑,他道:“今天也来了我们北京大学,我很欣慰啊,我这是回母校了,想当年啊……”

    “噫……”台下嘘声响成一片,谁不知道何向东没上过学啊。

    这里来的听讲座的几位老师都在摇头苦笑,这么能逗闷子的学者,他们还真是第一次见,不过考虑到对方是相声演员,他们也就能理解了。

    不过话说过来,这讲座的氛围到还真是不错,学生很配合啊,他们平时开讲座的时候,学生可没这么活跃。

    记者媒体们也在纷纷拍照,这可都是新闻报点,明天可是要见报的。

    何向东没有上过学,也没听过哪个教授开讲座,他根本不懂,他站在讲台上是拿这里当舞台用的。

    不过他也清楚这跟相声舞台是有区别的,他是要活跃气氛,也喜欢跟大家逗闷子,但是他也清楚他是来做讲座的,他要把他要说的东西表达出来。

    这才是最关键的。

    ……

    于此同时,酉戌班的新闻发布会也开始了,媒体朋友们一开始就把火力都集中在了高秉生身上。

    “高老师,您这次出来帮酉戌班站台,请问您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

    高秉生头发倒竖着,露出饱满发亮的额头,这在面相上来说属于富贵官相。他微微发胖的脸上也堆满了和煦的笑容,这回他倒是没有避开问题了。

    他回答那记者道:“为什么来站台啊?呵呵,就是为了支持我们酉戌班啊。酉戌班是个新班子,民间的相声剧场也是新鲜事物,还是处于幼苗阶段,还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和守护。”

    ……

    北大。

    何向东继续跟大家逗着闷子:“好吧好吧,你们都学坏了,你们都会起哄了,再起哄我要收钱了啊。”

    同学们又笑。

    何向东道:“刚才只是跟大家开个小玩笑,上学呢,我是没有上过的,我也不懂什么讲座,也没听过讲座,所以来这儿跟你做讲座,我心里还是犯怵的,毕竟你们可都是高材生啊。”

    何向东面露苦涩道:“来这边是我那徒弟陶方白帮我联系的,陶方白你们都认识吧?”

    “嗯。”全场的同学都应声了,还有好些老师都纷纷点头。

    陶方白自己还愣了一下,他也没想到何向东居然会提到他。

    何向东心中了然,他就知道这陶方白在北大肯定是个风云人物,他继续苦着脸道:“就他跟我说的,让我来做讲座,我说我不来,我来不了这个。他跟我不要紧的,只管来。”

    “我说真不行,他说来,来这儿能红,好多人都想来的,娱乐圈能来的可没几个。我说不行,我说我不会做讲座。他说来完之后,我这身价倍升了,我说身价倍升我也来不了啊。后来他说,来吧,这里有好多漂亮女同学,我说好吧。”

    “噫……”同学们又开始起哄,尤其是女同学。

    陶方白也乐不可支,他现在已经系统地学了不少相声知识了,知道何向东所使用的技巧是三翻四抖,不过这也得看谁使,何向东使出来的效果就是好啊。

    相声有人保活和活保人之说,何向东就属于典型的人保活,不管段子是皮薄还是皮厚,在他的嘴里都特别响,这就是能耐。

    何向东稍稍收敛了一下脸上的笑意,他要开始入活儿了,不对,这叫开始正经讲座了,他道:“好,咱不闹啊,不管怎么说呢,今天都很荣幸能来跟大家聊聊天。”

    “我是一个相声演员,也没有别的什么能耐,我也就会说相声,所以今天来这里呢,我也就跟大家聊聊关于相声的东西。哎,现场有懂相声的吗?”

    “有。”现场还真有搭茬的。

    何向东马上接茬道:“好,请你出去。”

    全场大笑,那个搭茬的学生也在哈哈大笑。

    何向东也笑:“咱得把这个懂行的人轰出去才行,不然我这都不太好忽悠了。”

    众人再次大笑。

    何向东道:“那咱们接下来开始聊聊相声……”

    ……

    酉戌班。

    记者们的火力还是集中在高秉生身上,他们很想挖出高秉生是不是对何向东有意见,一旦能证实这一点,那明天的新闻可就真的是要爆了。

    所以记者们的提问也越来越大胆,越来越露骨:“高老师,请问您对向文社还有何向东怎么看?”

    高秉生依旧是笑容满脸,从外表上看这人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他道:“现在好多媒体都在谈论主流相声还有民间相声,其实民间相声剧场很早就有了,更早的时代咱们就不提了,就拿现在来说,我们李金斗老师的周末相声俱乐部就是民间相声小剧场,也开了好几年了,现在也是民间相声小剧场的领头羊。”

    “包括向文社,向文社也是民间的相声小剧场,人家现在是声名大噪,顾客如云,热议度非常高啊,就连我们在这儿开新闻发布会,你们都还一直在提向文社,啊,哈哈哈……”

    记者们也在笑。

    高秉生继续道:“至于对向文社呢,我是比较欣赏的,或者从更高层面的角度上来说,我是非常喜欢和欣赏民间相声班子的。虽说我是一个体制内的相声演员,但我更提倡相声多元化,这也是我会支持酉戌班的最根本的原因。”

    “现在咱们经常会说什么体制不体制的,呵呵,但是在解放前,在旧社会时期,那是没有体制内演员的,大家都是在民间小剧场里面说相声,都是民间的草根艺人。”

    “可就是在这批草根艺人里面却出了无数的名家大师,相声最辉煌的年代就在这里,再反观现在,相声已经很没落了。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也在考虑怎么拯救相声。从向文社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学到了很多,或许民间相声会给现在的相声界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其实说实话,咱们现在相声界就没几个成器的年轻人,相声新生代都快要断层了。我们除了要发展好主流相声,也要关注和引导民间相声,我们也希望民间相声能给相声界带来新的活力,或许民间相声能培育出新的大师来也不一定啊,毕竟相声曾有大师啊。”

    ……

    北大。

    何向东道:“相声起源在清末,现在也有很多学者,说宋代啊,唐代啊就有了相声的影子和萌芽,但那种说法就比较牵强了,相声真正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还是在清末。”

    “所以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相声的历史,是我们相声的故事,因为有些人、有些事不能被我们遗忘。”

    说着,何向东敲了一下鼠标,黑板上的投影仪露出了第一章ppt,这也是何向东讲座的题目…《相声曾有大师》。

第七百六十四章 因为钱

    相声曾有大师。

    何向东在北大进行着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场演讲,他不懂讲座,也不懂演讲,但他懂相声。

    他想把相声说给现场的这些人听,甚至还想借助现场的媒体,把相声说给全世界的人听。

    他今天说的不是相声段子了,而是相声两个字,他要告诉所有人什么才是相声,什么才是相声艺人。

    相声从清末到现在已经一百五十多年了,有太多人,有太多事不应该被遗忘,可偏偏这些人、这些事却已经被人遗忘的太久了。

    遗忘的却偏偏是这些偏偏。

    何向东在知道有可能要来这边做讲座的那一刻开始,他脑海里面就有无数鲜活的画面在闪烁,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他自己要说什么。

    何向东是站着给大家做讲座的,全程他都是站着的,虽然旁边有椅子,可他始终不曾坐下。

    何向东面上露出轻松的微笑,问现场的同学们:“诸位同学,你们也都是北大的高材生,肯定都是有身份证的人。”

    同学们都笑,这都挨着吗?

    何向东接着道:“所以啊,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应该都是听过相声的吧?那么,有没有人能回答我相声是什么?”

    何向东笑眯眯看着大家伙儿。

    现场大部分人都陷入了沉思,要给相声下一个定义,他们还真是一时半会下不出来,连现场研究传统文化的教授都微微皱起了眉头。

    下定义不难,难的是要把定义下的既准确又简洁,而且还得有很高的学术性,这就有些难度了。

    正当所有人都思索的时候,台下的也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声:“何老师,您刚刚提的是两个问题。”

    何向东一怔。

    原本还陷入沉思的全场,突然哄笑开来,刚刚何向东还说问大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