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他的生意做得比当初大了多了,身家也很丰厚,可是他最开心最难忘的还是那段时光,可惜时过境迁,当年那些人他却连联系都没有了。

    林正军心头万千感慨,老眼早已泪目。

    其实在何向东和方文岐离开天津之后,他们也请了别的说相声的来了,也约定了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连城曲艺俱乐部撑下去,因为他们坚信这爷俩是会回来的。

    可惜后来,园子里的生意实在是太差了,大家伙儿连饭都没有了,演员也跑了不少,林正军被逼无奈只能关张,白凤山和杨三却一定死也要坚持,后来几人大吵一架,就散了伙了,连城最终也还是不得不关张了。

    林正军老眼含泪,看着照片上的何向东,颤抖着声音说道:“小东子啊,你是回来了,你可终于回来了,可是连城却没有了,没有了。是我先跑了,我先跑了,我先跑了啊……”

    说罢之后,一把年纪的林正军嚎啕大哭起来。

    他哭的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屈服了冰冷残酷的现实,他做的是对的,可也是错的。

    ……

    天津,另一处老小区屋子里面。

    一个年轻的女人急匆匆跑了进来,手上拿着报纸,满脸兴高采烈问道:“爸爸爸,你快来看。”

    “菲菲,都是当妈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毛躁呢。”

    那年轻女人却一点不管,继续兴奋道:“不是,爸,您快看您快看,报纸上说的这个何向东是不是我小时候的那个玩伴东子哥哥啊?”

    “谁?”

    “何向东。”

    黄华一把把报纸抓到手里,看见翻看,头皮都发麻了,脸上的鸡皮疙瘩也都起来了,连黄华现在都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感觉。

    黄华把报纸来来回回仔仔细细看了好多遍,连女儿叫他都没有听见,这报纸上面既有这次天津商演的报道,也有向文社发展史的内容。

    看罢之后,黄华苦笑,长叹好几声。

    “爸……”黄菲菲有些担心地叫了一声。

    黄华摇摇头,没有理黄菲菲,转身就回了卧室,步伐非常沉重。黄菲菲也不敢跟进去,就在门口等着。

    黄华在衣柜里面把一件黑色大褂拿了出来,伸出手把大褂抖了开了,又熟练地把大褂叠了起来。

    一遍又一遍。

    一铺三叠,对襟磨缝,一点点细细整理,孔雀里,马蹄袖也都显露了出来,叠完之后如同一块方砖,非常整齐。

    直到累了之后,黄华才坐了下来,神色颓然,往事在眼前浮现,当年他一心为了自己相声梦,抛家舍业,整个家里全靠着他老婆养活着,日子过的很困难,他也一度是别人眼里的笑话。

    跟方文岐搭档之后,他也才能赚到一口饭吃,后来女儿要上学了,可是他却连学费都拿不出来,直到那时,现实才击倒了梦想。

    而他最终也没有跟着方文岐去天津城里,反倒是一心把相声给戒了,这么多年了,他都没有再听过相声,不是不爱了,而是不敢了。

    而他眼前这大褂,就是当初分别时候方文岐送给他的。

    黄华擦擦眼角泪水,万千感慨,颤声道:“老方哥,我会叠大褂了,我学会了,我真学会了,您什么时候来看看啊。”

第六百六十七章 当年旧人

    何向东也过了小半辈子了,一路上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人,有了许许多多的经历。

    随着何向东的相声传播开来,他的名气也渐渐往全国扩散出去,在浪迹江湖的那些年里面,何向东和方文岐走遍了全中国,到处都是有结识过的人,而那些人现在也终于认出这就是当年那人以及他的相声。

    就连何向东当年和文工团去跑的慰问演出,这么多年过去了,那里的观众都还记着何向东呢,虽然他只演过一两场。

    但是忘不了啊,真的忘不了,这王八蛋刨完坑就跑了,这么多年都没再回去过,这个坑爹的缺德玩意儿啊。

    以至于后来何向东都不怎么敢坐火车,都是当年造的孽啊,出门都得提着点心。

    ……

    就连当年在西安和何向东比试了一场的傅盛也是万千感慨,他当年就料定了何向东这人必成大器,可真等这一天来了,他还是唏嘘万千。

    湖北,宜昌一处墓园。

    一个中年妇女穿着一身黑色羽绒服,手里拿着鲜花、纸钱还有吃食,走到了一处墓碑前面。

    中年妇女用手捡了捡墓碑前的些许垃圾杂物,先把鲜花摆好了,再把点心吃食摆上,然后点燃纸钱等物,最后把报纸拿来一并烧了。

    中年妇女看着墓碑上的照片,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默默看了好一会儿,又伸手擦了擦墓碑上的照片,让照片显得更清晰一点。

    中年妇女长叹了一声,也就在墓碑前面坐了下来,拿着带来的酒,斟满了一杯,撒在墓前,说道:“爸呀,您死前还心心念着的人终于有消息了,人家现在成大角儿了。您看看,现在报纸广播铺天盖地都是他,您该放心了。”

    “爸呀爸,您明明是一个京剧演员,怎么会对说相声这么感兴趣呢,至于您心心念几十年吗?后来都病成那样了,都还忘不了那两人,还非说要在天津等他们回来。”

    “这两人什么人啊,您这又是何苦呢,唉。我知道您是怪我们硬要把您带来宜昌的,可是没办法啊,您的病得养啊。您就当女儿不孝吧,今天瞧见您心心念着的人物了,也来跟您说一声,好让您在天上可以放心。”

    中年妇女从包里面拿出一个随身听,现在向文社的相声也出盗版磁带了,中年妇女也买了几卷来。

    中年妇女摁下了播放键,就坐在坟头,陪着自己早已去世的父亲听着相声。

    “这场该我们了。”

    “哎,是我们。”

    “上到台来,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得让观众认识认识。”

    “这是应该的。”

    “我叫何向东,是相声界一个不起眼的小字辈。”

    “您客气啊。”

    “站在我身边的这位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哎哟,这可不敢当。”

    “朋友们,这是个纯粹的人,这是个高尚的人,这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呐。”

    “您过奖了,您太捧了。”

    “没有没有,哎,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啊?敢情您不认识啊?”

    ……

    山西太原,一家农家小院里面一个老人默默留下两行清泪。

    一个小孩子小跑了过去,小心翼翼问道:“三爷爷,您怎么哭啦,不哭不哭,我给您擦擦。”

    小孩笨拙地擦着老人脸上的泪水。

    老人手上捧着报纸,脸上又是哭又是笑:“我这是高兴啊,开心,小东子终于长大成人了,也不知道我那老方哥怎么样了,也不知道小东子还认不认得他的杨三叔了。”

    小孩子疑惑看着老人,一点没懂。

    ……

    山东,郓城市一中,语文组的一位女老师,在中饭时间一遍遍看着电脑上的视频,看的是泪流满脸。

    旁边有吃饭回来的老师见到这场景吓了一跳,赶紧过来看看情况,看着电脑上的视频,人家更纳闷了:“这不是何向东嘛,我挺喜欢听他的相声的,可是周老师,他这相声不是挺好笑的吗?您怎么还给听哭了呢?”

    周青青却根本没听见旁边的人说话,眼睛一直盯着电脑上的何向东在看,眼睛早就通红,她结识何向东于微末,也见证过何向东最落魄潦倒的时候。

    不过那时候她没有陪在何向东身边,也是何向东没有给过她这个陪伴的机会,今日何向东有了这一身荣光,她自然也无缘分享。

    她从来都只是何向东生命中的路人,一个有缘无分的路人,但她却忘不了在那个炎热夏天,在那个蛙声嘶鸣的池塘边上,那个躺在石头看星空的小伙说他九岁时候就养着几十号人的那种英雄迟暮的模样。

    她也忘不了在那个分别的夜晚,在那家酒店里面,她鼓起全部勇气拥抱了那个可能会在她生命里永远离开的人。

    她也忘不了,在北京再重逢的喜悦,还有那个在北京街头被拒绝的自己却还要故作坚强的模样……

    点点滴滴,汇聚一心。

    回忆如潮水,汹涌澎湃,打的心田百般滋味,可是眼前早已模糊了一片。

    ……

    美国,已经当地一家著名连锁超市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苏小娅,在接到国内的消息之后,也是唏嘘一声,眉头紧锁,心中万千思绪。

    法国,莱茵河畔,一个接着国内电话大呼小叫的女孩子惊喜不已,时不时发出惊叹,她一直关注着向文社的消息,只是她也没想到这一次的天津商演居然会这么惊心动魄,而且居然还把何向东的名气推到了这样一个地步。

    “哈哈,我就知道他准行,江叔当年还要给人下绊子,现在抓瞎了吧,嘿嘿,我就这么幸灾乐祸。什么?你说什么?向文社到现在所有的演出的一号位都空着?”

    “对啊,都空着呢,不管是小剧场,还是商演,反正都空着,小剧场里面宁愿让观众坐过道上,也不让人坐一号座,给多少钱都不行,都不知道是为什么,现在媒体一报道好多人都在猜呢。喂,喂,你说话啊。”

    女孩早就呆滞了,连手机掉在地上都没有察觉。

    ……

    上海,张家。

    张玉树拿着手上的报纸仰天大笑着,对着窝在沙发里面的方文岐道:“方老哥,我就说了嘛,这小东子就指定没骗我们,他现在是真红了,你先前还不信呢,说是现在相声行业不景气,他们肯定没那么火。你瞧瞧,现在没话说了吧?”

    方文岐已经苍老的不成样子了,两颊深陷,脸上全都皱纹,皮肤也没有了光泽,他声音也没有了力气:“我想瞧瞧东子说的相声。”

    张玉树还是很激动的,他们远在上海,现在都听到何向东不少新闻了,他道:“有有,书白买了几张盘儿了,在这儿呢,我去放。”

    两老头就在沙发上看着何向东的相声,每到妙处,张玉树总是拍着大腿哈哈大笑,方文岐最开始还能应和几声,也喜欢点评几句,眼神中也满是欣赏和满足的神彩,他当年还很担心自己把何向东带上相声这条路会不会害了他,现在瞧来他就是天生吃这碗饭的,他也终于放下心来了,看着看着方文岐后来也没了声音了。

    张玉树却还是啧啧称赞着:“方老哥,您瞧瞧咱东子这架势,这就有几分大师架势了吧?哈哈,这混小子,嘿,还真成角儿了。方老哥,方老哥?方……方老哥!!!”

第六百六十八章 心间那口气松了

    北京,向文社。

    何向东正在会客,来客是高俊生。

    何向东笑着说道:“老高啊,我当年也就顺嘴一提,你怎么还真的用了这个名字了。”

    高俊生倒是也好玩,就道:“那是的啊,得沾沾你这贵人的喜气啊,你看你现在红的,比辣子鸡还红了,我们这不得占你点光嘛。”

    何向东摇摇头:“还辣子鸡?我都快堪比鹤顶红了,你要不来试试?”

    高俊生没好气道:“去你的吧,我可不想挨骂。”

    何向东笑着道:“你这个开民间小剧场的也讨不了好,一看就不是什么好鸟。”

    高俊生喷到:“一边玩去。”

    何向东稍稍正经了一些,他也有些感慨:“当时你离开北京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总有一天会回来的,你高俊生肯定是个人物,现在你果然来了。”

    高俊生点点头,思绪飘回从前,那时候是向文社被逼搬家的时候,他也是在那时候和向文社一样碰上拆迁了,可就是在他蒙难的时候,他的演员们却纷纷离他而去了,他也被迫离开了北京。

    时隔多年,他又杀了回来。

    高俊生道:“是啊,我又回来了,我现在虽然才发展了两年,可我的家业却已经比当初大了不知道多少了,唉,也不知道当年那几个家伙会不会后悔。”

    何向东也道:“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你还是那个高俊生,他们却永远都是那个他们。”

    高俊生点点头,叹了一声:“说的有理,算了,不聊这个了。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那儿最优秀演员。来,小沈。”

    小沈过来,这年轻人相貌平平,但是很有灵气,他笑着跟何向东打了个招呼。

    何向东也连连点头:“哦,你好你好,来来,坐坐,别站着,到这儿甭客气,跟家里一样。”

    小沈也客气了几句,就坐下聊天了。

    这儿还没多聊两句呢,何向东的手机响了,拿出来一瞧是张书白打来的,何向东心里当时就咯噔一下,按下接听键,放在耳边:“喂。”

    高俊生就看着何向东脸色越来越苍白,身子都摇摇晃晃了起来,他和小沈对视一眼,就匆忙站了起来。

    何向东只觉得自己眼前一阵阵发黑,整个人都有点天旋地转了起来,耳旁嗡嗡在响,他也来得及说上一句:“我马上回来。”

    挂了电话之后,何向东站在原地摇摇欲坠。

    高俊生赶紧扶住了他,紧张问道:“你怎么了?”

    何向东胸膛起伏不定,气喘如牛,过了好半晌之后,脑子才恢复清明,他脸色非常阴沉凝重,把手机抓在手上,扭头就跟高俊生说道:“高老板,我这边有点急事,我没法继续作陪了。”

    高俊生忙道:“没事没事,你那事需要我们帮忙吗?要帮忙的尽管说一声,好歹一人技短,两人技长啊。”

    何向东点点头,他根本没心思在这里多待了,就快步往外面跑出去了。

    高俊生知道人家着急,他也没在意这些。

    何向东冲到院子里面就喊:“常声呢,常声人呢?”

    常声就是何向东的经纪人。

    常声闻声从办公室里出来,隔着老远就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何向东快速道:“从现在开始,把我所有的活儿都推了。”

    “啊?”常声都傻了,他急了,“不是,咱们应了好多活儿呢,这怎么推啊?”

    何向东就跟被触怒的狮子一般,吼道:“我不管,所有活动我都不会去参加,所有邀约无限期延后,等我后面给你答复。”

    说完,何向东匆匆跑了出去。

    院子里面噤若寒蝉,大家都被何向东身上的气势吓住了,这人急起来是真吓人啊。

    常声憋了半天,一个字都没憋出来,他以前带艺人的时候还是可以管着艺人,经纪人的权威还是比较大的。

    现在碰上何向东他可算是倒了霉了,所有事情都是何向东做主,当初骂战时候他就极力反对,可是何向东从来没听过他的。

    现在又来了怎么一出,他们应了好多节目的呢,结果他一个解释不给,他人就走了,把一堆烂摊子丢了自己,常声差点没哭出来。

    可他也拧不过何向东,没办法啊,何向东是他的艺人,可也是他的老板啊,是何向东给他开工资的,他只能是含着眼泪默默给何向东收拾烂摊子去了。

    何向东出了门就打了电话给田佳妮,让她赶紧带着孩子回来,一家三口赶着当天飞机匆忙飞回了上海,直接赶奔医院。

    一路上,何向东双手都紧紧抓在一起,他从来不信神鬼,可这一刻他真的在向神灵祈祷,因为他也只能向神灵祈祷了。

    生老病死,又岂是人力所能控制的。

    小何和田佳妮一路上也没有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