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这些观众都挤在第一排的沙发椅子上,当然不是因为这些人买了高价票了,其实也是普通的硬木椅子的票,但是只有十几个人,前面沙发票一张也没卖掉,瞧见没人坐就都挤到前面去了,花两块钱坐四块钱的位子。

    来的那老头倒是坐在后面边角的不起眼的地方,只是他一见这说相声的出场,两眼珠子一下子就瞪大了,这狐疑的眼神一直盯在方文岐身上没动过。

    这两位出来说相声了,台底下倒是很安静,何向东笑了笑,砸了个现挂:“今天是我们爷俩给诸位开场说段相声,感谢大家对我们无声的鼓励。”

    观众被逗乐了,也非常给这个机灵的小孩面子,掌声立马就响起来了。

    何向东抬眼环顾剧场一眼,笑着说道:“可了不得了,今儿来不少人啊,刨去这些空座就都坐满了,可了不得啊。”

    方文岐笑骂道:“废话。”

    观众也乐,爱听戏的都是上了年纪的那些人,都退休在家没事干,偶尔来听听戏,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年轻人那份激情,笑笑就很给面子了。

    何向东倒是也没因为观众少和不热烈的态度而不满,他从小跟着师父卖艺一两个观众的情况也经常有,师父总是说人家观众给了钱了,就要对得起人家,就算是只有一个观众也得给人家卖力气好好说。

    何向东道:“到台上来了,得先做个自我介绍。”

    方文岐也捧道:“得介绍介绍。”

    何向东道:“我叫何向东,是相声界的一个小字辈,在我身边的这位老先生,叫方文岐,是文字辈的先生。今天是由我们两人来给你诸位说唱一段文王卦,您诸位多捧了。”

    “多捧了。”方文岐也应道。

    一听那人叫方文岐,台下那个老头眼睛当时就瞪圆了,居然是他!!!

    何向东说:“咱们连城俱乐部主要是唱京剧的。”

    “对。”

    “刚才也看到后台很多人在排练,都拿着各种颜料往演员身上画,往眼睛上,往鼻子上,你戳我眼睛,我打你鼻子……”何向东声情并茂地比划了起来。

    方文岐一拉何向东,说道:“这是画脸吗?这是打起来了。”

    何向东笑笑:“这咱也不懂啊,来到唱京剧的剧场了,咱也得给大伙唱两句。”

    方文岐问道:“唱京剧啊?”

    何向东点头。

    方文岐又问:“那你都会唱什么啊?”

    何向东道:“会的那就多了,生旦净丑都能来,首先一个这老生就没问题。”

    方文岐惊讶道:“你还能来这个啊,你擅长哪一派的啊?”

    何向东道:“京剧里面老生四大流派,马谭杨奚,我马派唱得好。”

    “哦。”方文岐表示明白,说道:“马派这在京剧老生里面是一个大派,是马三立先生创立的。”

    何向东当时就说不下去了,一脸无语地看着师父。

    台下也笑,天津人就没不知道马三立的。

第五十八章 学唱戏

    瞧见观众的反应,方文岐才恍然大悟道:“噢,我说的不对啊?”

    何向东道:“这不是废话么,马三立先生是说相声的,马派老生是马连良先生创立的。”

    方文岐道:“哦,这样啊,那你给我们学学这马派的老生呗。”

    何向东道:“那好我唱十老安刘里面淮河营里面的一小句给大伙尝尝。”

    “好。”方文岐带头叫起好来,台下几位老头老太看人孩子不容易也鼓起掌来。

    何向东拿起桌上的折扇,往后退了几步,学着老生晃步走出来,待到台前,这一开嗓,顿时就给现场震住了。

    “此时间不可闹笑话,胡言乱语怎瞒咱?在长安是你夸大话,为什么事到如今耍奸滑?左手拉住了李左车,右手再把栾布拉。三人同把那鬼门关上爬啊~啊~啊~啊……”

    “好。”方文岐大喊一声,带头给何向东叫好。

    现场先是静了一下,然后才爆发热烈的叫好声,谁都没想到这个跟桌子一般高的孩子竟然能唱的这么有味,简直绝了。

    连角落头的那小老头眼睛里也迸发出光彩来,吃惊地张大了嘴。

    相声里面所有唱的部分都叫柳活儿,这是何向东这些年专攻的部分,他会的可不仅仅是太平歌词,戏曲,大鼓,坠子,十不闲,小曲小调都能来,祖师爷赏了这孩子一副金嗓子,再加上学的也刻苦,所以唱功相当了得。

    当然吃惊的还有后台的白凤山,他也是唱老生的,可是何向东这一嗓子也把他震住了,这九岁的小孩子唱的是真好啊。

    想看这对师徒是不是有真本事的,白凤山自然是不能缺了席的。林正军也站在白凤山身边,问道:“怎么样?”

    白凤山点头道:“在这个岁数能唱成这样,相当厉害了。”

    林正军却道:“方先生唱的才是好,那柳活儿可是一绝,人家父亲也是唱京剧的,母亲是唱评剧的,他是出生在戏曲世家的,只是后来说了相声了,但是人家唱戏那是相当厉害。”

    白凤山点点头,对台上这对师徒多了一点信心和兴趣。

    方文岐又问:“你京戏唱的不错,评剧能不能来?”

    何向东得意道:“京戏我都算是外行,评剧我可是内行,人家评剧界都送我一个外号呢。”

    方文岐好奇道:“叫什么。”

    何向东一拍胸脯,掷地有声道:“马三立第二。”

    “去。”方文岐没好气喝了一声。

    台下就没有不乐的,那个坐在角落的老头也连连点头,不由得多看了何向东几眼。

    何向东笑笑道:“其实那都是玩笑话,我的真实外号叫小侯宝林。”

    方文岐赶紧拦他:“别胡说八道啊。”

    何向东还在说:“还有小小蘑菇、小二蘑菇、小三蘑菇……”

    瞧何向东越说越不像话,方文岐赶紧捂这小孩嘴,见何向东消停下来才说:“好嘛,这一下子侯家马家还有常家那一堆蘑菇都让你给得罪了。”

    台下那老头也轻笑,自语了一声:“小三蘑菇,呵呵……”

    何向东正经道:“好了,不开玩笑了,我们给大伙正经唱一句评剧,就来一句啊。”

    方文岐问道:“来一句什么啊?”

    何向东道:“《秦香莲》里面包公的那一句,驸马爷近前看端详,咱爷俩一人唱一半怎么样?”

    方文岐问道:“我也得来啊?”

    何向东点头笑道:“对啊,你可不得来嘛。”

    方文岐却道:“可我也不是马三立第二啊。”

    “第三,第三,您第三。”何向东连道。

    方文岐却是瞪大了眼,道:“感情我还排你后头啊?”

    何向东继续出主意道:“要不你叫小侯宝林第二,小小蘑菇第二……”

    “哎哟,行了行了,我唱我唱,别第二第三了。”方文岐也是被这孩子弄怕了。

    台下观众也看的很有味道,一点不厌烦。

    “来了啊。”何向东瞪眼凝眉,使出包公的相儿来,唱道:“驸马公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她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

    唱腔老道、行腔流畅、韵味醇厚,走的是白派的唱腔。白派唱腔不以花腔俏皮调取悦观众,而是婉转低回,含玉吐珠,非常有韵味,也是评剧各派唱腔之首。

    见台上这小孩唱评剧也如此了得,台下观众掌声立马就向起来了,叫好声连连。

    待到方文岐接着唱了,他也没二话,何向东话音刚落他便接了上去,这一开口就知道是不是行家了:“欺君王、瞒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杀妻灭子良心丧,逼死韩琪在庙堂。”

    掌声暴动,观众都听傻了,这老头唱的也太棒了。

    最后一句是两人合唱:“将状纸压至在了某的大堂上,咬紧了牙关你为哪桩?啊~啊~啊~”

    这一老一少,一嗓音老道悠然,一清亮童子音,配在一起简直绝了。而且这二人唱戏的时候都是配合着表情身段来的,而不是站在舞台上干巴巴唱戏。

    方文岐是从小唱戏,各路戏曲身段都烂熟于心,炉火纯青,他对徒弟的教导也不仅仅停留在唱功上,连身段表情这些都要教。

    换句话说,这爷俩只要把这大褂一脱,换上戏服是能直接登台唱戏的,身兼多行,很了不得。

    “好。”观众都站起来鼓掌了,那些个老头老太都叫好声连连。

    何向东和方文岐连连鞠躬表示感谢。

    后台白凤山缓缓吐出一口气,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爷俩就这唱这一句就知道评剧的造诣低不了了。

    他们班子偶尔也唱点评剧,但一听就知道完全不是人家对手,而且前面何向东一句马派老生也把他惊住了,徒弟都唱的这么好,师父岂能差的了。

    “如果他们相声不行,留下来搭班唱戏可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白凤山眼珠微动,打起了这个主意。

    林正军得意地看了白凤山一眼,说道:“老白,怎么样,我说了人家是个好角儿了吧。”

    白凤山笑笑,没有回话。

第五十九章 文王卦

    相声表演是要求看菜吃饭,看人下碟的,你表演的对象是什么人爱听什么,你就得给人表演什么。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人家爱吃甜的,你给人家上一盘咸的,人家能爱吃么,你这相声不得瘟了啊。

    就像这个剧场里面的这些观众都是爱听戏曲的,都是戏迷,你用戏曲来拉近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指定没错,要是来一大段一大段的贯口,像八扇屏这种活,能不能在这几位观众面前响起来,那就要难说了。

    垫话儿垫的不错,可以准备入活了,方文岐继续道:“刚才你唱的都是人家梨园行的东西,咱们相声的本门唱你会不会啊?”

    何向东反问道:“太平歌词啊?”

    方文岐应道:“对啊。”

    何向东道:“这有什么不会的,简单,您说来个什么吧。”

    方文岐道:“这太平歌词有老调和新调之分,也有单人唱的和对唱的,咱爷俩就来个对唱的文王卦吧。”

    “没问题呀。”

    方文岐从棉布包里面拿出黑色的水煮玉子,何向东的玉子已经送人了,他也没来得及做新的,就他自己来打了,微微试了一串花点,然后打板唱道:“乾坤大来日月长。”

    “开天辟地有阴阳。”老调的太平歌词的每句话最后一个字都是一个甩音,何向东唱的很好,这韵味一下子就出来了。

    方文岐再唱:“三皇五帝传流下。”

    何向东再接,又是一个漂亮甩音:“千古渔樵话兴亡。”

    “昔日里有了一个姜吕望。”

    “渭水河边钓文王。”

    “龙驹辗拉起了姜丞相。”

    “周文王为国就访忠良。”

    “连拉了八百单八诸。”

    “全凭着,文王八卦算个阴阳。”何向东没停着,继续唱:“哎,算了又算,这出殡的倒比娶媳妇的强。”

    观众当时就绷不住了,笑了出来,文王卦这名字听起来挺玄乎的,但是里面的唱词全都是大实话,所以其本身就是笑料。

    方文岐也唱不下去了,问道:“你这算尽阴阳五行八卦的文王卦就算出来这个玩意啊?”

    何向东倒还理直气壮地反问:“有什么不对的吗?我算错了吗?”

    方文岐当时就竖起大拇指了,道:“嗬,唱的真讲理。”

    何向东得意道:“那是啊,文王卦算尽阴阳,几千年来就没有不灵过。”

    方文岐道:“那行,继续唱呗。”

    何向东又起了个头:“娶媳妇的倒比出殡的强。”

    方文岐立马接住:“哎,算了又算,前清宫里有皇上。”

    何向东再接:“哎,算了又算,这皇上不是个太监……”

    没唱完就被方文岐给拦住了,惊愕道:“皇上不是个太监?”

    何向东还一脸纳闷,反问:“他是吗?”

    方文岐倒是被噎住了:“那到还真不是,关键是你这不押韵啊,咱们唱曲都讲究合辙押韵,你这不押。”

    “您瞧我这个。”何向东再唱:“皇上不是个太监郎。”

    观众都笑,方文岐都惊住了,哭笑不得道:“还太监郎,亏你想的出来。”

    何向东道:“关键是看咱这唱腔,看咱这甩音。”

    方文岐赶紧拦他:“行了行了,别甩音了,那管什么啊?”

    何向东道:“那咱继续唱?”

    方文岐唱道:“算了又算,五谷杂粮就属蚕豆大。”

    何向东接:“算了又算,田里庄稼就属高粱长。”

    这话对,方文岐再唱:“算了又算,那毛巾当不了毛巾被。”

    何向东接:“那棺材当不了新房床。”

    方文岐一笑,也不反驳,再唱:“算了又算,好说话的不是你的丈母娘。”

    何向东一指方文岐,接着唱道:“小矬子当不了人家的姑爷郎。”

    “去。”方文岐一推何向东。

    观众大笑,最后的底也响了,两人冲观众一鞠躬,这开场的相声也就表演结束了,爷俩抬着桌子就往后台走。

    角落的那个老头也站了起来,往后台走去。

    出了出场门就瞧见了白凤山和林正军在那里等着,林正军赶紧跑过来接过这小桌子放在一旁。

    白凤山看着方文岐,微微一笑,郑重一拱手道:“方老板。”

    方文岐也抱拳拱手,郑重道:“白老板。”

    两人相视一笑,在旁的林正军也松了一口气。

    何向东却不乐意了,跳着脚说道:“还有我呢,还有我呢。”

    白凤山也笑着看着何向东,拱手道:“小何老板。”

    何向东却争辩道:“别小啊,在相声界我可是马连良第二。”

    这话把大伙儿都逗乐了。

    方文岐笑着拍何向东的小脑袋瓜子,说道:“你是京剧界的马三立,相声界的马连良是吧,你这行可跨的够远的啊。”

    “那是。”何向东得意道。

    白凤山问道:“刚才我看这孩子唱腔十分老道,而且这身段明显也是练过的,这是……”

    方文岐回道:“我都是按照京剧科班那样打小就培育这孩子的,所以你别看他现在说相声,换上戏服也是能登台的。”

    白凤山点头赞道:“是相当了得的。”

    林正军也从戏台跑下来了,急忙道:“几位爷,你们就别聊了,这马上就要开场了,老白该你上了。”

    白凤山点点头,再一抱拳,对方文岐很郑重说道:“拜托了,方老板。”他们使尽浑身解数剧场也起不来,现在在方文岐师徒身上总算是看到点希望了。

    方文岐也明白他是什么意思,瞧今晚来的那么几个人就清楚了,他也不含糊,也抱拳道:“我尽力。”

    白凤山道:“多谢。”然后便走到出场门候场了。

    方文岐沉沉呼出一口气,看着身边的小徒弟,道:“东子,咱爷俩是去后台休息啊,还是怎么着啊?”

    何向东流着口水,说道:“师父,那林经理不是说请咱吃夜宵嘛,那我们先去吃着呗,边吃边等。”

    方文岐嫌弃地看着自己徒弟,语重心长道:“孩子啊,你无耻的样子怎么这么像我啊。”

    何向东都被逗乐了。

    方文岐拍拍徒弟的脑袋,道:“走吧,咱吃他个地动山摇。”

    “哈哈……”两师徒笑着就往外走。

    这时候那个穿中山装的小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