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五十三章 送别礼物

    正当何向东捧着一堆吃食带着脸已经黑成碳的郭庆回来的时候,方文岐和范文泉也从房间走出来了。

    方文岐见到何向东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我们以后就在连城曲艺俱乐部说相声了,咱们就在天津城里说。”

    林正军也就在宾馆门口等着,自接到柏强的消息开始,范文泉就想着要把方文岐留在这里了,也早就和林正军商量好了,这不一大早就这位爷就在楼下眼巴巴等着呢。

    等到确实的消息之后,林正军也才真正松了口气,他作为俱乐部的穴头,自然巴不得有这样的大角儿加盟。

    昨晚一场相声专场,收了门票钱300多块,生意从来没这么好过。扣除各种费用之后,分给方文岐和范文泉这些人的还有二百块块钱。

    在小剧场分成也是开份儿的,一般演员拿的都是整份儿,包括穴头林正军他拿的也是整份儿,尽管他在名义上是个老板。

    换个说法更容易理解,这个俱乐部就像后世的合伙企业,演员靠着自己的艺术水平入伙,林正军靠管理入伙,大家都是合伙人,分红也是按水平分的,普通演员那整份儿,大角儿拿加份儿,刚出道的小演员和能顶场的学徒拿破份儿。

    行规演一场收一场的钱,昨晚是相声专场,林正军拿一个整份,乐队那边再拿一笔,剧场成本支出再算一笔,剩下的就是说相声的人了,就是这样分了。

    范文泉和郭庆是坚决不肯拿这个钱的,他们是拿国家工资,来私人地方演出本来就坏了纪律,再拿钱就更不合适了。

    按照范文泉的意思是要把钱都留给师兄他们的,可是方文岐这个倔老头死不肯要,后来废了好一通口舌,才算是向范文泉借的,才收下的。

    其实也没办法,他们要搬到天津城里来住,各方面开支一下子就大起来了,万事开头难,置办各种东西都是要钱的,日子难过啊。

    最终钱还是在林正军手里,方文岐拜托了林正军帮忙找合适的租住的房子,林正军也很爽快地答应了。

    何向东、方文岐还有范文泉师徒,柏强师徒一行人都回了郊县去,接下去的几天,范文泉和方文岐都在教对方徒弟相声段子。

    范文泉有三段相声是方文岐不会的,方文岐对此也垂涎许久,这三段都是濒临失传的老段子,方文岐这些年走南闯北的也就知道自己师弟会使,别的人他还真没见着。

    这三段分别是《吃翅子》、《直脖儿》还有《一窝混》,最后这段相声是改编自明代明浮主人的《笑林》里面的一则笑话。

    说的是有一户人家四口人,两夫妻加一儿子一老母,全家人都犯混。一次小孩在水缸里面见到自己的倒影,见水缸里面的人影学自己的动作,就发火吵起来了,是越吵越凶。

    后来小孩爸爸出来了,见水缸里面多了一个大人的影子,也吵了起来,可是是怎么吵也吵不过,后来孩子爸爸一怒之下拿起转头就往水缸里面砸,溅起大滩水花,孩子爸爸都吓傻了,完了,这是把人脑浆子都砸出来了呀,然后落荒而逃。

    有一次小孩爸爸出差回来,送给老婆一面镜子,老婆一看立马怒了,质问镜子里面的女人是不是丈夫带回来的野女人,丈夫百口莫辩。老太太拿过来一看,也立马怒了,骂儿子怎么带了一个老女人回来。

    《一窝混》。

    这个相声的后半段被马三立先生改编之后在80年代的时候表演过,名字叫《马虎人》。

    何向东学的很认真,范文泉教的也很认真,范文泉是越教越吃惊,这孩子实在太灵醒了,一教就会,都不用说第二回,而且基本功特别扎实,说完活之后,孩子立马就能掌握了。

    范文泉嫉妒心都要出来了,他是真嫉妒师哥有这么一个有天分的徒弟啊,若不是师哥就这么一个关门弟子,他都想直接抢走了。

    方文岐这段时间也传了几段老的好段子给郭庆,郭庆也很谦虚谨慎地学,这孩子经过上次的挫折终于是转了性了,这让两位老先生都很欣慰。

    过了几天,范文泉和郭庆就要回北京曲艺团了,同样要离去的还有柏强和田佳妮,柏强要带田佳妮去曲艺团的学员班上学去,现在都已经开学了,去了都算是迟了的了。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离别总是伤感,这段时间的相处大家都有了感情,尤其是何向东和田佳妮,这可是我们东大少爷的童养媳啊。

    不过这里面伤心的却是另外一个。

    “哇啊……呜呜呜……哇啊……”

    瞧见小胖子都哭得不成样子了,田佳妮道:“大石头你别哭了呗,你怎么比女孩子还爱哭啊。”

    小胖子都哭的停不下来,胖脸上都是泪珠,抽泣道:“你……你要走……走了,东子……东子也要……去……去天津了,就……我一人了……哇啊……”

    田佳妮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了,只能求助的看着何向东,何向东挠挠头道:“大石头,你有空也是可以来看我们的啊。”

    小胖子还在哭:“就……没人……没人陪我……玩,就……就你们……就你们肯陪我……现在……你……你们走了,又没人……陪我了。”

    何向东实在是没辙了,就只能说道:“大石头,你给我们准备了送别礼物没有啊,要是没礼物,你就别哭了。”

    “哇……”的一声,小胖子顿时哭得震天响,那叫一个山崩地裂,天塌地陷的。

    何向东脸色都变了,直说道:“瞧着架势,这礼物可小不了哇。”

    田佳妮狠狠掐了何向东一下,一瞪眼,说道:“你这是什么话?”

    “嘿嘿……”何向东笑笑。

    过了许久,小胖子才消停下来,他擦干眼泪,红着眼泪说道:“其实我给你们准备了礼物的。”

    田佳妮和何向东都看过来,都很好奇这个小胖子准备了什么。

    小胖子从带来的背包里面,拿出一个小袋子,递给了田佳妮,说道:“妮姐,这是我送给你的。”

    “谢谢。”田佳妮笑眯眯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全都是钱,顿时就惊呆了。

    小胖子很认真地说道:“这里面都是这些年我爸还有我奶奶给我的零花钱,我都没怎么用,大概有40多块钱吧,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就都给你了吧,你自己买吧。”

    果然是有钱人家孩子,小小年纪就会用钱砸人了。

    田佳妮自然是不肯要的,小胖子却难得的这么坚持自己的意见,田佳妮见推不过,也只能收下了。

    何向东笑眯眯地问小胖子:“大石头,你准备送我什么呀?”

    小胖子也很认真在包里面翻找起来,最后拿出一个庞然大物,递给了何向东。

    何向东当时就笑不出来了。

第五十四章 倒在追梦路上的男人

    因为小胖子送给他的是一只鸡,还是拔过毛的,还很肥。

    何向东差点没哭出来,送给人家女孩子好几十块钱,给自己就这么一只破鸡,还是生的。

    小胖子说道:“你不是有一门从东汉传下来的手艺么,盖世无双叫花鸡,曹操还派百万大军抢过呢,所以我就送你一只鸡啦。哦,对了,我这里还有盐,还有荷叶,我都带来了。”

    这回何向东是真的哭了:“你一定是玉帝派来逗我的。”

    小胖子看着他,一副不明觉厉的样子。

    “哈哈……”田佳妮都快笑岔气了,说道:“这……这就叫嘴贱……哈哈……叫你骗人……哎哟喂。”

    还能怎么着呗,有吃的就不能浪费,这是何向东为人处世的第一原则,他立刻换了心情,喜滋滋地处理起了这只生鸡。

    浸荷叶、抹盐,再把葱打结塞到鸡肚子里面,和泥,荷叶包好鸡,再抹上黄泥,生火,闷烤。

    三个小孩眼巴巴等着,熟了之后,分食,不过却是吃的没滋没味,连嗜吃如命的何向东也是如此。

    吃完之后,小胖子也要走了,他说他不想看见何向东和田佳妮离开。田佳妮也回赠小胖子一本京韵大鼓剑阁闻铃的曲谱,小胖子反正也看不懂,纯粹是留个纪念。何向东也回赠了一个非常宝贵的东西,就是他的盖世无双叫花鸡的做法。

    在小胖子走之前,何向东还再三嘱咐,这份秘方绝对不能泄露了,自东汉三国一千多年来可就穿了这么一支,是打死都不能泄露的。

    小胖子也很郑重地把菜谱折好放在内衣口袋里,赌咒发誓这秘方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连老爸奶奶都不会让他们知道。

    何向东很欣慰。

    田佳妮很奔溃。

    待到小胖子走后,这小溪边也只剩田佳妮和何向东两个人了,流水潺潺,斜阳见分晓,斑驳树影撒落在身上。

    坐在石头上的田佳妮问道:“哎,人家大石头送了我那么多钱,你打算送我什么啊?”

    何向东笑笑,从口袋里面拿出一对用棉布袋子包好的黑色水煮玉子,说道:“这对玉子是我在学太平歌词的时候师父做来送给我的,这些年我唱太平歌词一直是用它,现在送给你了。”

    田佳妮接了过来,在手里翻看,又对何向东说:“再给我唱段太平歌词吧。”

    何向东笑着问道:“好啊,唱什么?”

    “就唱你第一次给我唱的《文王卦》吧。”

    “好啊。”何向东拿回玉子,也没起身就坐在田佳妮身边,打了一串花点,然后回到正常板眼,唱道。

    “乾坤大来日月长,开天辟地有阴阳。

    三皇五帝传流下,千古渔樵话兴亡。

    昔日里有了一个姜吕望,渭水河边钓文王。

    龙驹辗拉起了姜丞相,周文王为国就访忠良。

    连拉了八百单八诸,全凭着,文王八卦算个阴阳……“

    田佳妮歪着脑袋看着听着何向东的演唱,还是那么走味儿,这曲子应该是能听一辈子不厌烦的。

    何向东再唱:“算了算,星星月亮就在天上。”

    “算了算,田里的庄稼就属高粱长。”

    “算了算,女孩就属佳妮最爱哭。”

    田佳妮顿时笑出声来,又想到那日的窘境。

    “算了又算,男孩就属何向东最聪明。”

    “呸,不要脸。”田佳妮大声喊了出来,又大笑,突然又哭了。

    “算了又算,佳妮非要嫁给何向东。”

    田佳妮却没有回话,再看她已经是满脸泪水,这些日子的积蓄感情在这分别的一刻终于迸发出来了。

    何向东也哽咽了:“算了又算,佳妮一路得要平安。”

    “算了又算,佳妮日子要过的舒心。”

    “算了又算,佳妮以后能成大角儿。”

    “算了又算,佳妮每天能吃叫花鸡。”

    “算了又算……算……算了又算,大家都要过的好好的……”

    ……

    田佳妮最终还是走了,和师父柏强一起走的,同行的还有范文泉和郭庆,方文岐和何向东一起到县城里面的车站送他们。

    何向东一直没说话,一直到田佳妮走了没说话,待到汽车远行之后,他才颓然坐在地上,拿出田佳妮送他的一根鼓签,默默无语。

    方文岐上前搂住了何向东的脑袋,让其靠在自己的腿边,深深叹了一口气,这些年东奔西跑是苦了这孩子了,伤痛离别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此去经年,相逢不知在何载了,但愿大家一切都好吧。

    下午,黄华来了,方文岐跟他搭档了有两年了,这次去天津也是想问他要不要一起前去。

    有些日子没见,黄华显得有些憔悴,胡子也没有刮,嘴里叼着根烟,止不住地吞云吐雾。

    方文岐也没催他,这都是要他自己要做决定的,他也只是静静的看着。

    过了许久,黄华才叹了一口气,说道:“方老哥,我决定不说相声了。”

    方文岐眼眸微微一凝,问道:“为什么?”

    黄华苦笑:“钱,因为没钱,我女儿大了,也要上学了,父母年纪也大了,家里方方面面都要钱,可是我说相声连吃饭钱都挣不来。”

    方文岐也沉默了。

    黄华狠嘬一口烟,最后把烟头扔在地上,狠狠碾上了一脚,叹道:“我很爱相声,从小就爱听,可以在广播里面一宿一宿地听,我真的爱相声,长大了我也报考过曲艺团的学员班,可是考不上。”

    “但是我没有死心,我去那些曲艺名家相声大师家里拜师学艺,可是他们都不肯收我,说我天分不够。我知道我笨,也没有天分,但是我相信勤能补拙,我开始一整天一整天的练贯口,练身段,练快板,没人教我就偷学,趴在人家院墙上偷看,打我我也不走,一天一年十年,我就一直这么过下来。”

    “我的要求真的不高,只要让我一直能说相声就好,可是我却连饭都吃不饱,到了三十岁连老婆都讨不到,后来还是父母花了半辈子积蓄才算是给我娶了个老婆,也算是有了个家。”

    “我老婆在纺织厂工作,家里的开支都是她赚来的,我就是街坊邻居的笑话。呵,这两年要不是方老哥你带着我,我连自己饭钱都挣不出来。我喜欢相声,可是相声却不能当饭吃,现在我老婆带着孩子回娘家了,其实我知道她一直是看不起我的。”

    “我已经自私了半辈子了,我不能在这么自私下去了,我不能让我的家人再为我的爱好受苦了,我真的不是这块料,我决定再也不说相声了,再也不说了,不说了……”

    两行浑浊的泪水从黄华的脸庞滑落。相声这一行实在是太难了,也太不好干,80年代相声还算是火的,可是民间艺人还是连饭都吃不饱,到了九十年代相声市场就消失了,除了拿工资的,其他人都活不下去。

    方文岐默默叹了一口气,起身从里屋拿出叠好的一件黑色大褂,那个幽默风趣充满激情的男人却被现实逼成了这样,他说道:“你不是一直求我给你做一件大褂嘛,我做好了,不管你以后说不说相声,我都希望你一切都好。”

    黄华接过大褂,把脑袋深埋进大褂里面,嚎啕大哭起来。相声是他半辈子的梦想,而今天……这个梦终于碎了。

    他也终究倒在了追逐梦想的道路上。

第五十五章 到天津

    第二日,何向东和师父收拾了一下东西,带上锅碗瓢盆,棉被铺盖就离开了这个住了两年的农家小屋。

    当门锁上的那一刻,何向东和方文岐都注视着门许久,默默不语,两年内点点滴滴,嬉笑怒骂都在这扇小门里面,虽然破旧,但很美好。

    拥有的时候倒不觉着有什么,反倒嫌这嫌那的,等到分开的时候还是非常不舍的,就仿佛在身上硬生生撕扯掉一块东西似得。

    心头压抑的很。

    何向东问:“师父,我们以后还会回来吗?”

    方文岐答道:“会的吧。”

    何向东再问道:“那是什么时候啊?”

    方文岐答道:“不知道,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也许……也许吧。”

    两师徒拉着大量行李,慢慢远行,身影越来越小,最后成一点微光消散不见,而那栋小院依然破旧地坚挺在那里,或许是在等他们回来……

    或许吧……

    相声界有一句话,叫做“相声的出处是北京,聚处是天津”,这是因为天津的地理位置、民众生活,还有风土人情很适合相声的发展。首先一点,天津是京畿门户,交通发达,东靠渤海,从海上也能到达大连、烟台、青岛、上海这些海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