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侯三爷向前几步,给观众鞠上一躬。

    观众热情鼓掌,叫好声此起彼伏。

    侯三爷鞠躬完了之后就后退回自己的位置了。

    何向东等观众声音暂歇,他就侧过身子,拿手一指石先生,石先生刚刚露出笑容,何向东就道:“这就无所谓了,是吧。”

    石先生愣在当场。

    观众爆笑。

    石先生急了,大声道:“凭什么到我这儿就无所谓了啊。”

    何向东笑着挥挥手道:“嗨,别闹。”

    石先生急道:“哎,不是,上了台了你得介绍我才行啊,什么叫无所谓啊。”

    何向东道:“您的名气这么大就不用我们介绍了,大家伙儿说是不是啊?”

    观众也喜欢起哄,听相声的观众最喜欢的就是起哄了,一下子全场人都喊是了。

    何向东这孙子算是逮着理了,他对石先生理直气壮道:“您看看,您看看,我就说吧,不用介绍你,大伙儿都认识您。”

    石先生苦笑一下:“得,到我这儿还真就无所谓了。”

    何向东笑了一下,相声里面就有很多奇妙的事情,就像刚刚何向东没有说石先生的名字,但就从刚才这一番儿来说,观众对石先生的印象绝对比侯三爷要深。

    所以有时候在表演相声的时候,经常能看到相声演员在拿他的搭档后台演员找包袱开玩笑,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不好的事情,这是在帮人家,对方指不定多么高兴呢。

    何向东动情道:“最要感谢的就是你们诸位,感谢大家伙儿三年来对向文社的支持,现在向文社搬家了,还请诸位多去捧场支持,我何向东谢过诸位了。”

    “谢谢诸位。”其他人也都鞠躬。

    “好……”观众再次鼓掌,这都是老观众,对向文社很有感情,也很支持向文社的相声。

    何向东道:“好,咱们闲话少叙,这就开始演出,今天的这场演出献给所有的朋友。开场之前有一个小唱,曲目是咱们的经常唱的《大西厢》,来,一轮明月照西厢,二八佳人莺莺红娘,三请张生来赴宴,四顾无人跳花台……”

    何向东的唱功自然是没话说的,可是侯三爷却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向文社一直在走传统相声的路子,可这真的是相声未来的出路吗?

    现在相声界不景气,对相声有感情的大腕儿都在思考拯救相声的法子,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但却都是同样的迷茫。

    侯三爷虽然很好看何向东这个人,也很欣赏他的艺术水平,可是用传统相声来振兴相声市场的路子到底能不能走通,他也很迷茫。

    而何向东还离开了文工团,又被一众大腕儿联手封杀了,不让他在上电视了,就是这样的情况,向文社还能走多远,何向东还能有多大成就?

    侯三爷真的没法太看好他们。(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五章 口吐莲花

    开场小唱大西厢结束之后,第一个节目是郭庆的,他师父范文泉给他量活儿,两人做开场。

    演的相声是个新本子,是郭庆自己攒的,也打磨了很久了,里面好些包袱都是新的。

    行内人听相声听得是滋味,滋味越足,技巧越好,他们越满足;但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能开怀一笑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观众喜欢不喜欢听老包袱,演员一张嘴他们就知道底是什么了,对演员来说这是一遍拆洗一遍新,可是对观众来说,他们却是要腻了。

    今晚告别晚会非常重要,向文社的演员们也准备了很久,这一次拿上场的全都是新节目,倒也有几个旧节目,但里面的内容都是新的,这是酒瓶装新酒。

    郭庆在台上的效果很好,他也是说相声的天才,小时候就已经初露峥嵘了,他们文工团年轻一辈的相声演员就没比他更厉害的。

    只是郭庆这些年性子都打磨沉稳了,舞台风格也非常成熟稳重,反倒是没有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了,但他的艺术水平绝对是顶尖的。

    毕竟这是和何向东这个妖孽竞争过的高手啊。

    一段相声说完,观众的掌声笑声欢唿声就没停下来过,此起彼伏,滔滔不绝。

    郭庆和范文泉两人给这场大型演出开了一个好头,把场子都热起来了,现在观众都兴奋了,后面演员的演出也就都好演了。

    何向东在后台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郭庆的实力自是不必说的,而且还这么年轻,还能说好几十年的相声呢,只可惜人家是体制内的演员,不然真想把他留在身边。

    人才匮乏啊,何向东轻叹一声,然后便和张文海两人走了出去,第二场就是他们的演出了。

    何向东向文社力捧的角儿,而且他自己也争气,在观众面前的人气相当高。

    两人一出场,观众就全都开始欢唿了。

    何向东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才是一个演员最光辉灿烂的时刻啊:“人来的不少啊,刨去空座都坐满了。”

    张文海在一旁絮叨着捧道:“这不废话嘛。”

    何向东笑笑道:“感谢大伙儿来捧场,今天咱们要说的这段相声,是个新相声,名字叫做我要上天。”

    张文海疑惑问道:“你是准备和太阳肩并肩吗?”

    何向东反问道:“嘿,那你是不是得下海和王八嘴对嘴啊?”

    ……

    新相声开演,新攒的本子,效果极佳。

    何向东和张文海是在观众疯狂的叫好声中下场的,第三段儿是侯三爷和石先生,两人一出场,全场沸腾了。

    这是向文社目前出现过最大的腕儿。

    两人上台鞠躬,愣是等了好久,观众热情的掌声才渐渐歇了下去,侯三爷和石先生两人都诧异了,他们也经常跑慰问演出,可是很少有观众有这么热情的啊。

    慰问演出,观众都还是不用花钱的呢,这里观众还都是花了钱的,怎么比不花钱的还要兴奋啊,这事儿跟谁讲理去啊?

    侯三爷皱着眉头,感觉心中隐隐明悟了些什么,可总是抓不住那个关键点,可他现在正在台上,马上就要演出了,也没有时间再去细想了。

    侯三爷道:“我和石老师这些年一直在跑文工团的演出,天南海北哪儿都去过,但是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的向文社,我们还真是第一次来。”

    石先生捧道:“没错。”

    侯三爷道:“我们都是相声演员,按理说是得来给大伙儿表演相声,但我们今天要表演的却不是相声了。”

    观众愣了一下。

    石先生见状,捧着问道:“哦?不是相声,那是什么?”

    侯三爷神秘兮兮道:“我呀,要给大伙儿变个戏法,咱们中国最传统的古戏法。”

    ……

    《口吐莲花》这个节目就是相声前辈从戏法艺人得到的灵感,然后创作出来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但它却包罗万象,世间万事万物就没有不能放进相声里面说的。

    而且相声前辈们也特别擅长向其他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曲艺的任何一个曲种都能在相声段子里面找到影子。

    也正是因为相声前辈们的不断求索,与之俱进,才使得相声这门年轻的艺术在极短时间内变成了曲艺里面的巨大曲种,更是风靡全国。

    《口吐莲花》这种类型的作品是被禁演了很多年的节目,因为这个节目涉及到打哏。

    当年就有很多相声前辈认为这个节目太不雅了,所以就提议禁演了,当年站在反对的第一线的前辈就是老侯爷,老侯爷甚至因为这段相声,还专门在报纸上发表过反对的文章。

    但是今天侯三爷却把这段相声再一次搬上了舞台,说不清楚谁对谁错,当年因为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前辈们为了相声事业的健康发展,确实斩掉了一大批不适合演出的节目,当然避免不了矫枉过正了,但他们确实也是为了相声好。

    现在时代变了,相声也没落了,曾经的一些不让演的相声也可以搬到舞台上来了,这为的同样还是相声。

    大家都是为了相声,在他们的眼中对方都是错的,可在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他们却都是对的。

    ……

    《口吐莲花》是个老传统相声了,但是现在观众还真的没有接触过,所以看的那叫一个新奇啊。

    侯三爷和石先生的水平自然是不用说的,演出效果非常好,观众也相当给面子。

    第四个节目还是何向东的,是一个单口。

    何向东施施然出场,在舞台中间站好,露出笑容:“接下来我给大家说一个单口相声,单口相声是一个人说的,对口是两人,群口就是三个人以上的。”

    “单口相声不好说,对口的话,我还能跟张先生逗逗闷子,有来有往的,大伙儿瞧着也热闹。可单口就我一个了,我总不能拿我自己找趣吧,这就不像话了。所以单口相声里面就有都是说书的。”

    “但是说书啊,它长,一场肯定说不完,咱们今天说的也是一样,我也只能是给你们开一个头,后面的内容,我在新剧场里面会继续说的,那么咱们今天要说什么呢?”何向东露出了真诚憨厚的笑容:“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九头案。”(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六章 顾柏墨的出色接话

    九头案这个单口相声悬念叠生,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这是这段单口最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是它最大的毛病,坑太多了,而且每一个都是天坑,完全是深不见底啊。

    坑死人不要命,这一环接一环的天坑太可怕了,古代有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九头案虽不要人命,但坑的人至少得有几千万。

    单口相声那么多,评书那么多,但最坑的还是九头案,这是个神坑啊。

    而何向东今天又把这个神坑搬到舞台上来了,这货也是缺了德了,为了新剧场能来个漂亮的开门红,他也是拼了。

    “二娃子这个吓啊,连哭带爬地跑了进去,着急忙慌赶紧就把门口有人头的事情跟山西掌柜的说了,山西掌柜的也吓到了,赶紧和二娃子两人走了出去,打开门拿眼一瞧,门口幌子上果然有人头,拿手一数,一、二、三,三个。”

    “啪……”

    醒木响,何向东坏笑一下,马上逃下场了。

    果不其然,观众爆发了,骂街声音此起彼伏。

    “握草,退票。”

    “不说了啊,没了啊,退票。”

    “我要去举报。”

    “我也要举报,消协管不管的?工商局管不管的?有没有管的?没人管我要报警了。”

    “哎呀,说到这个节骨眼不说了,这个缺德啊,这个缺大德的,新剧场我也不去了,打死都不去了,就让他见鬼去吧。”

    “我也不去了,这个缺德鬼啊,缺德啊。”

    全场观众就没有不骂街的,而且今天来的观众大多都是老观众,这里面好些人对向文社都熟悉的不行了,若是生人,人家倒是还会慎着一点,熟人就完全不管了,唉,越熟骂的越欢腾啊。

    接下来要上场的节目是顾柏墨和李泉江的,这两人都快哭了,台下都变成这样了,他们的相声还要怎么说啊。

    顾柏墨指着何向东的鼻头,颤抖着手,悲愤骂道:“你缺德缺大发了,观众都变成这样了,你还让我们怎么上场啊?”

    何向东真诚道:“相声演员可不能憷场面,现在正是展示你老顾实力的时候啊,不就是镇个场子嘛,对你来说不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嘛。”

    顾柏墨怒道:“你小子少给我戴高帽,谁能镇下这种场子啊,你……你大爷的。”

    说完,顾柏墨也没时间和何向东继续扯皮了,他便匆匆和李泉江上场了,台下太乱了,九头案的魅力太大了,观众都已经快痴狂了。

    顾柏墨上场之后,暗暗叫苦,这种场景太难说了,现在所有观众都沉浸在上一场演出里面,都还是在想九头案是怎么回事呢,何向东还留了那么缺德的扣子,他要怎么说才能把观众的注意力给掰回来啊?

    顾柏墨头都大了。

    李泉江倒是还能稳得住,他是捧哏的,一般现场这种乱糟糟的场面是由逗哏演员来解决的,他只负责配合好人家。

    顾柏墨是有经验的老演员了,也是见惯了场面的人物,只是短短一瞬时间,他就想出了应对之策:“唉,这个狗日的何向东啊。”

    李泉江当时就是一愣,这话他没法接啊,怎么突然就来了这么一句了。

    观众倒是瞬间精神过来了,无他,顾柏墨说出了他们所有人的心声。

    何向东还没离开上场门呢,还等着看热闹呢,谁知道顾柏墨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何向东脸立马就黑了。

    李泉江的反应速度也极快,马上就接上去了,道:“哦?这话怎么说?”

    顾柏墨一拍大腿,悲愤道:“你们是不知道啊,刚才你们在观众席上听书,我也就在上场门那里听啊,我这听的正过瘾呢,好家伙,结果人家不说了,这个缺德鬼啊。”

    观众一听,发现原来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都是受害者,瞬间他们看顾柏墨顺眼多了,也愿意听他说了。

    顾柏墨继续骂道:“这个王八蛋,气死我了,让我们一起骂他。”

    “王八蛋。”

    “鳖孙。”

    “兔崽子。”

    反正喊什么的都有。

    顾柏墨却摇摇手,认真说道:“你们喊的都不齐,我来起个头,你们接下去喊,我喊何向东,你们喊王八蛋。何向东……”

    “王八蛋。”观众的声音真是又齐又响,场面极其壮观。

    何向东都看傻了,他也是头一次见这么多人同时整齐划一骂自己的。

    连后台的演员都给惊动了,连坐着的老先生都给惊了起来,一个个惊讶莫名。

    连台上的李泉江也看傻了,这是闹哪样啊,可别弄出什么事情来啊。

    顾柏墨却浑然不顾,反倒是更起劲儿了,愣是领着全场观众齐声喊了五六遍才肯罢休。

    “何向东。”

    “王八蛋。”

    “何向东。”

    “王八蛋。”

    ……

    “哇呜……”全场观众拼命鼓掌,大家伙儿都兴奋了,对顾柏墨的好感也是空前的好,他们肚子里面的怨气也都发泄出来了,现在舒坦多了,也愿意好好听相声了。

    顾柏墨这场相声好说了,而且是相当好说了。

    李泉江看的眼睛都瞪大了。

    何向东在上场门一瞧,也露出了钦佩的神色,就算把他自己放在台上恐怕也不会比顾柏墨做的更好。

    顾柏墨的实力是真强啊,而且善于出新,不拘于旧。相声演员上场的时候都会先接话,说一点关于上一场表演的事情,把还沉浸在上一场演出的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来,然后一个包袱一抖,相声就好说了。

    前面多乱啊,顾柏墨都想出了这么巧妙的应对办法,引导着观众一起骂了几句街,就把观众都弄舒坦了,这个接话接的真是太漂亮了。

    顾柏墨真不愧是一代高手。

    何向东笑着叹着朝后台走去。

    其实向文社现在的困境还不是没有媒体曝光,也不是没有贵人扶持,而是向文社的底蕴太薄了。

    说的难听一点,这就是一家老弱病残组合,抛去两个老头儿,真正能上场的也就是三个人而已。

    所以现在就算给向文社机会,给何向东机会,他也红不了多久,向文社也支撑不了多久。

    因为他们的根是在民间的小剧场的,没有小剧场的精彩演出作为依托,他在电视上蹦再欢都没有什么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