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会了。”

    何向东搓着脸搓着头,眉头皱的解不开。

    袁老道:“其实你和当初的我们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不会说,你自然也不会,可是我们终究是会了,你也可以的,你需要去适应现在新的模式新的科技啊。”

    何向东抬头看着袁老,不解问道:“可是这样,您会开心吗?你这样说书会觉得开心吗?”

    袁老笑着点点头:“开心,有什么不开心的呢,广播说书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腕儿也更大了,也能好好把评书艺术发扬光大,让更多观众认识和喜欢,这有什么不好呢。”

    何向东默然了。

    刚才何向东是真的不会说书了,甚至于连定场诗都念不下去了,前面刚进来的时候他是感觉挺新奇的,可是真正说书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不对了。

    因为这现场没有一个观众,没有一个听众,他念定场诗的时候也瞧不见观众的反应,敲醒木也没有观众看着,甚至于他念完了也不会有人鼓掌。

    接下来的书要怎么说?怎么样去把握这里面的尺度和裉节,语速如何,情节怎么开展,没有观众他哪里去获得这些信息啊。

    何向东从小到大都没有经过这样的演出,他茫然了,不知道要怎么说下去了,脑子里面一片空白,这种状态是他从未有过的。

    管音响的老师不懂,因为他不是行内人;杜岳峰不懂,因为他从小就是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可是袁老能懂,因为他和何向东的经是相似的。

    他是评书世家出生,他的父亲还有两位大爷是评书界赫赫有名的袁氏三杰,他也是从小学艺,之前也一直是在茶馆书场里面说书,从来没有离开过观众。

    到后来在广播里面说书,去灌制唱片,若是有观众在场,现场录音那他还是习惯的,可若是就他一人,那他也说不来。

    只是不适应罢了,包括当初的张阔如也是如此,可他们终究还是适应了,习惯了,也就一直那样说了。

    袁老转过身拍拍何向东的肩膀,说道:“今天录不了没事,回家调整调整,咱们改天再来,我们当初也是适应了好长一段时间才习惯了这种模式。”

    何向东问道:“在广播上说书和在茶馆书场里面说书,你觉得哪种更好?”

    袁老没有马上回答,稍稍思索了一下,才道:“这两种形式都是不可或缺的,借助广播媒体,我们可以让艺术覆盖全国观众,把艺术都推广出去,包括你们的相声也是一样,没有电视没有广播,就你们在茶馆里面的那几张嘴能说给几个人听啊,偏远山区的观众听的到吗?南方的观众听得到吗?”

    “咱们评书相声都是一门北方的艺术,南方人听得很少,现在也有不少人喜欢了吧,这里面广播电视功不可没。只有借助这些媒体,我们这些艺术才能更好宣传和覆盖。”

    “可是这种方式也有弊端,毕竟在广播说书和在茶馆里面的是不一样的,广播录音会限制每一段儿时间,比如半个小时一段儿,可是这段儿书就得说四十分钟啊,那怎么办?只能自己调整了。不能和观众面对面说书,的确很多尺寸问题不好把握,也不能及时得到观众的反馈,这样演员的水平想要提高就难了。”

    “所以啊,在我看来,广播是手段,茶馆才是归处。没有广播,我们的艺术很难发扬;没有茶馆,我们艺术很难传承。甚至于我们可以说真正的评书是存在于茶馆书场之中的,每一个想上广播电视的演员都要有在茶馆说过书的经才行,这才是我们理性的途径。”

    听完了这一番话,何向东长长一叹,眼神清明了不少:“真正的艺术是在民间的,真正的艺术是在茶馆剧场的。手段和归处……唉……我明白了,谢谢您。”

    袁老点点头,看着何向东欣慰地笑笑:“明白了就好,好好学艺,好好作艺,以后的担子可都是你们这几个人挑了。”

    何向东重重点头。(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三章 郭庆传奇

    自那一日和袁老谈过心之后,何向东就豁然开朗了,心头阴霾着的迷雾也都消散掉了。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短短一番对话,何向东就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现在也不再困惑了,也不再纠结了,又把全部精力都投到相声事业上来了。

    园子里面的老老少少都发觉了何向东的改变,但这些人很聪明,从头到尾都没说没问,只是单纯的为何向东高兴罢了。

    何向东把精力都投入到向文社里面了,努力演出,认真授徒,文工团那边的事情他就很少管了,不仅不去报到,有些时候有演出安排,他也都给推了。

    侯三爷以为何向东心中郁气未平,就先让他冷静一段时间再说了,他主动帮何向东把文工团的演出给按下了。

    何向东也乐的如此,他在小园子里面说的更痛快。

    “呵,大伙儿都知道咱们这张先生是一位不一样的相声演员,是一位脱离低级趣味的相声演员,是一位有益于国家相声演员,是一位有益于人民群众的相声演员……”

    张文海忍不住出声打断道:“我怎么听着这么像挽联啊?”

    “哈哈哈……”观众齐齐笑出声。

    何向东也乐了:“这哪能啊,这是对你这一生的概括。”

    张文海道:“嗨,我这还是死了呗。”

    何向东纠正道:“我这是在夸您呢,在说您与众不同,跟那些凡夫俗子不一样。”

    张文海笑道:“哦,那是哪儿不一样呢?”

    何向东对观众说道:“我跟大伙儿说一个张先生家的事儿,您诸位就都知道了,这还不是现在的事儿。张先生家里有一闺女大家伙儿都知道吧,那他闺女呀,哎呀……啧……哎呀……”

    何向东眯瞪着色眼,袖子止不住地在嘴巴上来回的擦。

    见到此景,全场观众爆笑。

    张文海一把推开了何向东,张嘴就骂道:“你是馋了还是这么着啊?哪儿来的这动作啊?”

    何向东道:“啊?不是啊,我是嘴边有东西,我擦一下。”

    张文海冷笑两声,主动把话题掰回来:“你少废话啊,赶紧说我到底哪儿与众不同了。”

    何向东道:“这得说到您女儿小时候,那会儿大家伙儿都还是骑自行车的,那种二八加重自行车,后面带着人的。”

    “对。”张文海应了一声。

    何向东继续道:“小孩儿嘛,一般都是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爸爸在前面的骑车带着。张先生家的姑娘就特别爱坐自行车后座儿,小孩儿嘛,也不懂事,做事也不小心,这没坐多大一会儿,小姑娘的脚就给卡进自行车后轮里面了。这要是换做别人啊,指定得赶紧刹车下来看看自己家姑娘怎么样了。”

    张文海应道:“对,得看看。”

    何向东一拍手:“可是咱们张先生能一样嘛,人家可是一位超凡脱俗的人物啊。”

    张文海好奇问道:“哦,那我是怎么样的?”

    何向东冷哼一声,身上学着动作:“站起来骑。”

    “嚯……”张文海惊叫一声,赶紧拉住了正在疯狂蹬车的何向东。

    观众早就笑得不行了。

    好不容易才把何向东给住了,张文海张嘴喷到:“合着我这是上这儿来锯腿来了是吧。”

    何向东一本正经道:“与众不同,超凡脱俗。”

    “去去去……”张文海嫌弃无比。

    观众却是乐不可支。

    何向东也笑了几下,道:“我们后台超凡脱俗的人可不少呢,也不就只有我们张先生一位,我们后台有一个演员叫郭庆的,大伙儿都知道吧,就是那个大高个儿,瘦高瘦高的。”

    “嗯……”观众也挺兴奋的,就都搭茬了。

    何向东道:“这郭庆啊,平时也没什么别的爱好,就好吃,各地的特产啊,各个国家的美食啊,他都要去吃个遍,就上次,上周五,他就去了一家日本菜馆。”

    “我是没去过啊,但是咱们在电视电影里面都看过,人家日本人吃饭都得跪着,也不知道是谁惯出来的毛病。还有他们吃的东西都是什么生鱼片,什么紫菜包饭……”

    张文海纠正道:“那叫寿司。”

    何向东凑合道:“行,寿司就寿司吧,咱也不懂,可是这些玩意儿都太清淡了呀。那天郭庆是去了,他一瞧这菜单,眉头当时就皱起来了。”

    张文海捧道:“诶,没油水。”

    何向东打开折扇当做是菜单皱眉看了起来,学着郭庆说话:“怎么都是鱼呢,还都是生的,你说要是红烧一下也行啊,生的怎么吃啊。”

    嘀咕了几声,何向东抬头大声道:“恩……诶,服务员,你们这里有鸡吗?”

    何向东把扇子放下,扭过身来把自己装成是女服务员,他用手放在嘴上嘘了一声,神秘兮兮道:“嘘,我就是。”

    “噫……”观众纷纷发出嫌弃的声音。

    张文海看的也是大为新奇,挤眉弄眼道:“哟,接下去怎么着了?”

    何向东继续道:“接下去那女服务员就带着郭庆去后面的小包厢了,郭庆也是第一次去日本菜馆,他也不懂啊,人家带着走,那就走呗,他还以为吃鸡得有专门的小房间的。”

    观众全都来了兴趣了,瞪大着眼睛看着何向东。

    何向东道:“说话间,那女服务员就把郭庆带到了小包厢了,这包厢说来也奇怪啊,就一张床,什么东西都没有。郭庆看着也纳闷,但是他是第一次到日本菜馆啊,他以为日本人就这样吃鸡的呢,为了不露怯,他愣是忍着没问出来。”

    “那女服务员让郭庆先在床上坐下,她自己就站着把外套给脱了,然后走过去把灯给关了……嗯,第二天早上啊……”

    “噫。”观众不干了。

    张文海也拦住了何向东,猥琐的笑着:“嘿,你怎么把重点给漏了,这晚上怎么了?”

    何向东呵呵一笑:“呵呵,第二天早上啊……”

    “去,赶紧说怎么着了。”张文海催促道。

    何向东笑道:“还能怎么着,就吃鸡,鸡,是吧。”

    “噫。”这回观众的嘘声震天的响。(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四章 新派相声四分天下,侯三爷独占其一

    这一晚观众的笑声就没停下来过,观众都非常过瘾,好多人都是笑的前俯后仰的,都快不行了。

    相声说白了就是一门逗人乐的艺术,它是有教育人的功能,也有讽刺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都是建立在逗人乐的基础上的,如果相声都逗不笑观众,再多的教育和讽刺意义又有什么用呢,甚至于说教育和讽刺意义都不会存在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何向东在台上说的也非常过瘾非常舒坦,演员都是这样的,他也是需要看环境的,作艺的环境很好,观众反响很好,台上演员自然就兴奋起来了,表演当然就更加出色了。

    若是台下观众反响很冷淡,演员抛出几个包袱来全都瘟了,那演员自己心里也会发毛的,表演起来自然会慎着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舒舒坦坦一晚上相声说完了,观众非常过瘾,觉得票钱值了。演员在台上虽然累死累活的,但是也觉得酣畅淋漓。

    陈军这孩子出来扫地干活了,这家剧场是电影院改的,现在就是向文社一家经营,自负盈亏,所以也没有人帮着料理,所有的东西都得他们自己来,陈军就负责打杂。

    何向东脱了衣服,准备把桌子上面的东西整理一下,桌子就留在舞台上不用动了,他刚一动手,下面观众席上有一人就朝着他走过来。

    何向东抬眼一看,愣了一下,他错愕道:“侯师叔,您来了怎么也没说一声啊。”

    来人正是侯三爷,侯三爷在观众席上听了一晚上的相声了,不过何向东却没有发现。

    侯三爷背着手,慢慢走到舞台下方,看着何向东冷哼了一声:“我再不来,我怕是你都要忘了我长什么样子了。”

    何向东顿觉尴尬,讪笑道:“哪能啊,我哪敢啊。”

    侯三爷愠怒道:“上班也不去报道,有演出你也不跑,你到底想干嘛?”

    何向东更尴尬了,后台的郭庆本来还想出来帮忙的,一瞧见眼前这场景,立马脑袋一缩,又给躲回去了。

    后台的老前辈都知道何向东和侯三爷的关系亲近,就更加没人过问了,这群家伙不幸灾乐祸就算好的了。

    连陈军这孩子都是在专心致志地打扫着卫生,对侯三爷这位大腕的到来他早就习以为常了。

    何向东挠挠脖子,决定把气撒在陈军身上,他对着正打扫的陈军张嘴就骂道:“陈军,你搞什么鬼,侯老师来了你怎么都没注意到呢,现在把人家弄生气了吧,我看你就是欠打。”

    后台这么多大爷,他也就能欺负陈军一个。

    陈军小脸上堆满了委屈,眼泪都快要下来了,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能怎么办啊,他也很绝望啊。

    侯三爷冷哼一声,骂道:“何向东,你少把责任转到别人身上,我今天就是特地上门骂你的。”

    何向东立刻怂了,低着头道:“是是是,您批评您批评。陈军你小子还愣着干嘛,还不赶紧给你侯师爷搬条凳子过来啊,等会儿你侯师爷要是站着骂街累着了,我可饶不了你。”

    “哦。”陈军乖乖应了一声,马上就跑开了。

    侯三爷都被何向东给气乐了,这个滑不熘秋的小子真是太机灵了,他来的时候肚子里面还是有点怒气的,现在也都消散不见了。

    他叹了一声,喊住了陈军:“行了,小军,你去忙你的吧,我和你师父出门聊两句。”

    何向东微微一愣,深深地看着侯三爷。

    侯三爷冲他点点头,便转过身往门外走去。

    何向东也跟上了。

    现在夜已经深了,门口的路灯也不是太亮,但是能看清楚人,有点黑暗的环境反而让何向东觉得舒服很多,因为他知道侯三爷接下来有很多问题要问他,可他还没想好要怎么回答。

    他心中早就有答案了,也早就确定好了,只是不知道要怎么面对一直以来不求回报默默帮助他的侯三爷。

    “唉……”何向东发出无声的叹息,眼神中多了很多怅然之色。

    侯三爷又拿出烟来抽了,他的烟瘾又上涨了不少,一天一包都不够了。打火机的火焰映红了侯三爷略显沧桑的脸庞,他终究是一个中年人了,不再年轻了。

    何向东低着头,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

    气氛有点沉闷和微妙,好在现在已经是初夏,外面倒是也不冷,风吹在身上还挺舒服的。

    过了一会儿,侯三爷抽着烟问道:“园子里面的演出还顺利吧?”

    何向东点头道:“挺好的,文化局那边的领导也挺好的,观众数量现在也都稳定下来了,能应付各种开支,算是达到收支平衡了吧。”

    侯三爷熟练地弹了弹烟灰,道:“那就好啊,现在民间的相声园子还真不多,但凡是稍微有点名气的我都去了解过了,能做到收支平衡的还真不多啊,我也就发现了你这一家。”

    “加油吧,观众肯花钱捧你们,就说明你们的相声说对了。相声的对错好坏不是我们行内人说了算的,也不是哪个大师学者说了算的,这得观众认可,观众认可的相声才是真正的相声。”

    何向东点了点头。

    相声界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新派相声四分天下,侯耀文独占其一”。侯三爷一直在为相声事业奔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