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剑阁闻铃》是来源一首古诗《忆真妃》,后来被鼓曲艺人改编演唱之后就变成了现在的《剑阁闻铃》。

    这首曲子传唱度很很广,已经超过一个世纪了,各大门派也都有这个曲目,东北大鼓唱的就很好听啊,西河大鼓也有,京韵大鼓就更不用说了,但是真正把这首曲子推上巅峰的还是骆派的京韵大鼓。

    当年小彩舞骆玉笙先生演唱的《京韵大鼓》可谓是轰动一时,京津之地的观众无不痴迷,所以《剑阁闻铃》也成为了骆派京韵大鼓的代表作品。

    田佳妮是从小就学这首曲子的,她跟何向东青梅竹马的年代也是伴随这首曲子一起成长的,包括他们分开的时候田佳妮送给何向东的礼物也是她自己唱剑阁闻铃的鼓签。

    何向东送给田佳妮的则是他唱太平歌词的玉子,而这个玉子最有纪念价值的就是它曾经伴奏唱过文王卦,是只属于何向东和田佳妮的文王卦。

    意义深远啊。

    这一次大鼓决赛,田佳妮不出意外又选择了《剑阁闻铃》这首曲子,或许是因为她擅长吧,又或许是因为这首曲子的意义吧。

    ……

    田佳妮只唱了一句,刚刚还一脸懊悔的柏强就愣住了,因为这首曲子和他以往听到的不一样。

    何向东虽然不是大鼓门内的人,可他绝对是一个大行家,他一听也愣住了,是真不一样了。

    评审团的一众评审们也都愣住了,骆玉笙先生本人也坐在评审席上,骆玉笙先生听到田佳妮唱的第一句之后,眼中便流露出不一样的神彩,嘴角微微勾勒出几分笑意。

    《剑阁闻铃》是唱唐明皇在马嵬坡赐死杨贵妃之后,继续入蜀地躲避安史之乱,在中途夜宿剑阁的时候,在夜晚的凄风苦雨之中,思念惨死的爱妃。

    整首曲子体现出的是一个痛失自己妻子的丈夫的那种懊悔、无奈、悲怆、凄苦的感情。

    所以柏强看到田佳妮那副喝了蜜一样的春心荡漾的样子,他差点没炸了毛跳了起来,因为她的这个心态和情绪与剑阁闻铃这首曲子完全不符啊。

    都说曲传神思,通达人心,田佳妮这样的状态怎么可能唱好这首曲子。

    前面柏强都快绝望了。

    可是现在田佳妮唱出来的感觉却让他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的确,从唱功和技巧方面来说,田佳妮并不比前面的选手出彩。

    可这神韵却是绝了,她把唐明皇那种悲痛懊悔和无奈都唱出来了,但是在这些情绪之上的却是那浓到化不开的情意。

    她不是在唱悲痛和懊悔,她是在借助这些情绪在表达自己那份沉沉的爱意,用悲唱情。

    妙也偏偏就妙在这里,这浓到化不开的爱意,却更好的衬托了唐明皇痛失爱妃的那种懊悔之情,让这种悲痛和懊悔变得更加深刻了。

    她在用悲唱情,这情却又偏偏衬托了悔,而有了情的悔也变得更加圆满和生动了,剑阁闻铃活了,田佳妮把这首曲子唱活了。

    “叹君王万种凄凉千般寂寞,

    一心似醉两泪如倾。

    愁漠漠残月晓星初领略,

    路迢迢涉水登山哪惯经……”

    田佳妮在演唱的时候眼睛是一直看着何向东的,因为只有在何向东身上她才能找到这种刻骨的情意。

    柏强听得入了迷了。

    何向东更是痴了,若论现场谁能最懂这首曲子,从曲子技巧来看当属骆玉笙先生无疑,可是说到这情意,那就非何向东莫属。

    他是最懂的,因为田佳妮就是在唱他。他也感触最深的,曾经的一幕幕就在眼前像电影一样回放。

    幼年学艺,她唱大鼓,自己唱太平歌词。自己偷偷卖艺从东家那边拿烧鸡给她吃,两人合伙一起坑骗小胖子石磊。

    一起在张玉树的面前表演,自己逗她笑,让她不要紧张。一起去天津说相声,让她看自己演出。

    等到分别之后,她回了北京自己还给她出馊主意让她给男同学饭盒里面丢蚯蚓。

    ……

    分别多年之后,自己落破潦倒,而人家却已经是大鼓界的新星,一众名家大腕儿捧着她成角儿。

    等到了北京之后,自己连饭钱都挣不出来,田佳妮来找自己,自己都是躲在房间里面不敢应声装作不在。

    后来创办了向文社,自己更是倾尽所有,把所有家当都压上去了,家里就只剩一筒挂面,一包粗盐,可是自己却连煮面的蜂窝煤都买不起了。

    在那个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时候,何向东是很不愿意见到田佳妮的,因为他不想他不愿他也不敢……

    可是田佳妮却在他最一无所有的时候把她所有存款还有卖了手机、项链的钱都给了何向东,去支持他的事业,无怨无悔。

    也是在那个时候,田佳妮选择了和何向东在一起。何德何能啊,真是何德何能啊。

    田佳妮那时候已经是一个初露头角的小角儿,自己是什么玩意儿啊,她又不是没人要,她还有那么一个优秀的师兄时酿在追求她,可她还是选择了自己。

    何德何能啊,真是何德何能啊。

    想到这里,何向东的眼睛都红了,眼眶泪光闪烁,他的一颗心都融化了。

    田佳妮看到何向东这副神情,她也更加动情了,曲子的神韵又往上翻了一番。

    “似这般,

    不作美的铃声,

    不作美的雨呀,

    怎当我割不断的情思,

    割不断的情……”

    他们之间的情是割不断的,都经过那种凄楚潦倒的困窘之境了,还有什么是不能面对的呢。

    “窗儿外铃声儿断续那雨声更紧,

    房儿内残灯儿半灭御榻如冰。

    柔肠儿九转百结百结欲断,

    泪珠儿千行万点万点通红……”

    何向东眼泪都出来了,他已经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情绪了。

    连柏强也是双眼通红,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曲传神思,通达人心。现场所有人都被田佳妮唱的曲子感染到了,几人默叹、几人神伤、几人彷徨、几人哀怨、几人相思……

    “这君王一夜无眠悲哀到晓,

    勐听得内宦启奏请驾登程。”

    唱罢收鼓,全场无声。(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四章 听戏听大轴,听书听扣子

    又过了几日,牡丹奖最后的评书比赛也到了,牡丹奖决赛的结果是要等这些比赛都结束了才会公布的,现在都还是未知数。

    当然了,孰强孰弱,演员们自己心里是有一杆秤的,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搞文学艺术的这行是分不出第一第二来的,因为好的坏的标准太多了。

    它不像是武学类的,两个练武的在台上打一架,倒下的就输了,站着的就是赢了,这个简单,但是文学艺术的评价标准太多了,千人千面,莫衷一是。

    但是这里面的技巧方面是可以分出高低来的,但是能看出这种技巧的往往都是行内人士,一般的观众都是只能凭借着自己的主观感觉去判断,所以艺界也有一句话,叫做艺术没有对与不对,只有喜不喜欢。

    决赛结束的都在等着最后结果出来,包括田佳妮,田佳妮在上场表演的时候突然超常发挥了,水平骤然提升,尽管这丫头现在心里还是没底,但是何向东觉得她夺冠的几率很大。

    至于何向东自己,上场的相声比赛他展露出来的功夫完全可以说是艺压群雄了,就算出意外夺不了冠,第二也是稳的,牡丹奖应该是会有他一个名额的。

    现在就是评书比赛了,他在评书门也是有门户的,按照常理来说,牡丹奖是不会给一个艺人颁发两个奖的,这玩意儿太珍贵了,哪里能这样给啊。

    但是何向东还是来参加评书比赛了,不仅仅是为了保险起见,更是为了师门,他这一次是代表师门出战的,是作为张阔如的徒弟出战的,所以他不能退,不管最后能不能拿奖,他都得把张家一枝儿传人的能耐拿出来给大伙儿瞧瞧。

    到了剧场了,何向东他们就进了后台了,这次决赛就四个演员,那对唱竹板书的师徒终究还是没能进决赛,可惜了。四个人里面何向东就认识俩,一个自然是傅盛了,还有一个就是杜岳峰。

    何向东和傅盛比较熟,两人在后台就闲聊起来了,杜岳峰也在这时候进来了,他一眼就瞧见何向东了,后台就这么几个人,他也不能装作瞧不见啊。

    杜岳峰尴尬地摸摸鼻子,走到何向东身边,捏着鼻子喊了一声:“何师叔好。”

    没办法,何向东跟他师父古老师是论师兄弟的,而且他这一枝儿和张家一枝儿都是出自一脉,关系很近,所以杜岳峰见着何向东不到招唿就不合适了。

    尽管他年纪比何向东大,腕儿也比何向东大,可是见了何向东还是得捏着鼻子喊师叔,没办法,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啊,你咬我啊?

    何向东含着微笑点点头,慈祥地看着杜岳峰:“好,好。”

    杜岳峰看到何向东这副死样子,他脸都要绿了,匆匆挤出一点笑意,然后就赶紧去旁边坐着了,这个招唿打的差点没把他膈应死。

    何向东也没管那么多,他跟杜岳峰又不认识,打个招唿就可以了,还要干嘛?他还是和傅盛比较聊得来。

    “您这次比赛完了就回南京了吧?”何向东问傅盛。

    傅盛笑着点点头:“对,就回去了,那边还有一堆事情等着我去处理呢,本来上次复赛结束我就应该回去不来了。”

    “嗨,这是干嘛呢。”何向东笑着摆摆手。

    傅盛却笑得很是感慨:“这不有你在这儿嘛,我来也是给你当绿叶的。”

    听到这话,何向东连连摇手,杜岳峰脸色就更黑了,傅盛是给何向东当绿叶的,他是给傅盛当绿叶的,这蛋疼的人生。

    ……

    化妆师进来给演员补妆了,化完妆之后会精神一点,这也是对观众负责。

    拢共也就四个人,四段儿评书,何向东是排在最后的,这是抽签决定的,傅盛还在跟他打趣说他直接抽了一个攒底的了,何向东也就是笑笑不说话。

    演员一个个上场,节目一个个过去,这三个演完了的也没走,全都去观众席那边等着看何向东的演出,最近评书界闹得最风风火火的可就是他们那俩师徒的事儿啊。

    失踪已久的张阔如重新出山了,还让自己徒弟去征战牡丹奖,关键是人家徒弟还争气,一出来就把所有人都踩下去了,你说讲理不讲理。

    所以今天观众席上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观众就是评书界的同行,包括评书一门、西河一门还有各地的分支的评书艺人都在这里。

    “下面请您欣赏评书《济公传》,表演者何向东。”

    报幕声起。

    评审席上的白阔山老爷子微微一愣,问身边的古老师:“他不说三国了?上次的扣子还没合上呢。”

    古老师摇摇头,道:“他可能根本就没想把扣子合上吧。”

    白阔山笑着骂道:“嘿,这缺德孩子。”

    ……

    何向东穿着大褂,迈步上台,头往观众席上看去,露出一个微笑。

    “好……”全场观众大声叫好鼓掌,这些观众大多都是上次来过的,而且都是被何向东留的那个扣子给坑来的,所有人都想知道后面是怎么回事,结果这个王八蛋不说了,好家伙,这是个管杀不管埋的主儿啊。

    杜岳峰见到现场观众如此反应,他心中更是黯淡,明明自己才是个腕儿啊,可是掌声怎么都给他了呢。

    傅盛更是感慨无比,这就是一个说书人最大的骄傲啊,甭管我出不出名观众认不认识,但是只要听我一场书,我就敢保证下次你们准得再来。

    何向东走到舞台中央,冲着全场观众深深一个鞠躬,坐到了椅子上,念了一个定场诗:“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卫,切糕……啪……沾白糖。”

    “噫……”观众纷纷笑着发出嘘声。

    何向东自己反倒是愣了,脱口就是一句:“诶,我是不是走错屋了,这地儿说相声的吧?”

    观众再笑。

    知道何向东底细的同行们都无语了,得,真不愧是说相声出身的。

    何向东却还是乐滋滋的,他今天要说的就是济公传,这套书本来就比较好玩,何向东还给里面加了很多包袱笑料进去,所以这玩意儿就很逗了。

    所以他的定场诗就直接来了一个包袱,与其说何向东这一场是说评书,倒不如说他是在说单口相声。当然了这二者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说书嘛,无非是单口相声更加侧重逗乐一点罢了,再说济公传还是评书里面的书目呢。

    何向东坐定了,道:“今儿咱们说济公传啊。”

    这话一出来,全场观众都不乐意了,嘘声阵阵,不情愿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些都是冲着何向东上次留的扣子来的,结果人家现在不说了,你说死不死啊?

    若是一般的评书演员见着这样情况估计都要慌了神了,连古老师都往后面看了好几眼,杜岳峰也被现场观众这气势吓了一跳,要是把他放在台上,他都不知道要怎么办好了。

    这就是缺乏练啊。

    何向东早就习惯这样的场景了,观众不起哄他还浑身不自在呢,你说贱不贱,他学着领导人挥手:“好,好,谢谢,谢谢。”

    观众都被他搞懵了,谢个毛啊?

    等观众声音下去了,何向东才开始忽悠观众:“上次三国的扣子我肯定是会给大伙儿合上的,别着急哈。你们可都是听书的行家啊,咱可不能外行了啊。”

    “咱们艺人行内有一句话叫做听戏听大轴,听书听扣子。人家听戏得听最后攒底的大轴演出,这一场演员的水平最高,演出也是最精彩的。听说书呢,得听扣子,这扣子直接体现出一个说书人的水平,咱得品尝这个扣子的滋味儿。”

    何向东这话一出来,观众好多都陷入沉思了,好吧,都被忽悠了。

    何向东继续道:“当然您诸位要因为扣子骂街,这也正常,听书最有意思的就是一边琢磨人家的扣子,一边骂街,嘿,人生最大乐趣简直就在这里啊。”

    “哈哈……”观众们也笑起来了,连掌声都响起来了,何向东是把他们心里话给说出来了。

    杜岳峰见何向东在台上三言两语就把场子定住了,观众全都跟着他走了,这份功力简直让这个在温室成长起来的花朵叹为观止,自愧不如。

    古老师也深深一叹,要想达到何向东这水平,看来自己徒弟还有很多路要走啊。艺术的技巧倒还是其次的,关键是人家这处变不惊的心态和处理现场事故的能力才是最珍贵的啊。

    何向东笑了一下,继续说道:“所以啊,咱们艺人说书不留扣子就没意思了,您诸位听不到扣子了其实也感觉嘴里没味似得。不说说书,就是写书也是一样的,在坐的诸位可都是读书人啊,那些给你们留扣子的作者才是真心疼你们啊,因为人家这是给你们骂街的机会啊,您这书看的痛快呀,还带声响儿的,对吧?”

    “好……”观众再次大笑鼓掌。

    何向东笑道:“所以啊,扣子促进社会和谐啊,哈哈,好,闲话少叙,书归正文……啪……”

    醒木响,开书。(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为了解,所以惊叹

    传统评书分成四类,第一类长枪袍带书,简称袍带书,这类书主要说的是王侯将相的故事,因为这类人物通常的穿着都是长袍端带,所以由此得名。

    袍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