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师哥啊,这何向东可是您的劲敌啊,您虽然实力很强,可也保不齐人家万一走了狗屎运啊,所以您不得不防啊。”

    “是啊,杜师哥,古老师是您师父,您说话肯定好使。咱们可不能让这个说相声的来打咱们评书门的脸啊,放在旧社会他可是犯了大忌啊,咱们携了他家伙走他都没话说。”

    “杜师哥,我们可都是为了您考虑啊,您要是一出力,这事儿肯定就成了。”

    “杜师哥……”

    “杜师哥……”

    ……

    这是北京一家饭店的包厢,杜岳峰端坐在上座,右手紧紧抓着一个酒杯,骨节泛白。

    大圆桌上坐着的都是评书一门的年轻一辈,也都是这一次一起参加牡丹奖评选的人,杜岳峰一直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聚会,谁成想这群人居然全都是来鼓动自己的。他是越听越怒啊,脸色阴沉,黑的都快能滴出水来了。

    “杜师哥……”

    又是一人要劝,杜岳峰终于忍不住了,右手酒杯重重砸在桌子上,醇香的白酒勐地溅了出来,他大喝一声:“够了。”

    满桌人当时就是一惊。

    杜岳峰环顾几人一眼,也没有半点要解释的心思,怒而起身,愤然离席,留下一桌人面面相觑。

    好半晌之后,现场气氛才慢慢缓解。

    “这人干嘛呀?”

    “什么狗熊脾气啊,真是的。”

    “马哥,他杜岳峰不愿意出头,咱们怎么办啊?”

    那位长着一张长长马脸的年轻人面色也不好看,很显然这人就是带头的:“哼,他杜岳峰不愿意就算了,我们自己来就好,这回一定不能让这个死说相声的上去。”

    “好……”

    “好。”

    ……

    评书界接下来几天就热闹了。

    着名评书演员黄书张在某私下聚会表示不希望看到一个相声演员捞过界。

    评书名家马子涛亲自登门拜访古老师,谈话内容不详。

    评书演员方振宇表示没有师承就不算是评书演员,更不能来参加评书比试。

    ……

    林林总总,鸡飞狗跳。

    白家客厅,白阔山坐在主位上,古老师和杜岳峰在客座上坐着。

    古老师道:“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了,师叔,您看怎么办?”

    杜岳峰缩在沙发角落上,一言不发,神色萎靡。

    白阔山微微一叹,眺望着窗外风景,悠悠道:“名利最是动人心啊,唉,这都还没有开始决赛,这些人就忍不住了,唉……”

    古老师眉头紧皱,他最近也被这件事情弄得挺烦的,按照规定何向东来参加比赛是没有关系的,可是这种传统曲艺行当,他就有很多传统观念残余,你也说不好这种观点是好是坏。

    他虽然是曲协的副主席,可也不代表评书界就是他的一言堂啊,比他辈分高的腕儿大的有的是,古老师想了想,道:“白师叔,您看我们能不能说一下何向东的师承啊,他本来就是我们同门啊。”

    白阔山眉头皱着:“我倒是问过,老张那边还没有给我答复。”

    闻言,古老师眉头皱的更厉害了,一旦公布何向东的师承,那张阔如就不得不出山了,可现在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啊。

    事情难办啊。

    杜岳峰脸上滋味更是难明,自从出了何向东这么一个妖孽之后,他身上笼罩的光环仿佛一夜间就消散了,杜大少爷想哭的心思都有了。

    古老师也没理他,这件事也让他发现了自己徒弟心理上存在着的巨大缺陷,他现在就打算给自己徒弟狠狠摔打几下,不然这孩子以后肯定得出事。

    就在这时候,屋外面跑进来一个小年轻,他小跑到白阔山身边,把一个大信封递了过去,说道:“师爷,邮局送来的信,是给您的。”

    白阔山接过来,一打开来,眼睛瞬间一凝。(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门三杰

    “哈哈哈哈……”白阔山老爷子拿着手上的大信封仰头大笑。

    古老师和杜岳峰都有点莫名其妙,不明白老爷子怎么突然就笑得这么厉害了。

    “师叔。”古老师好奇地唤了一声,走到了白阔山身旁,打眼一看,发现老爷子左手拿着信封,右手拿着一张红色的请柬。

    古老师就更纳闷了,看到请柬这么高兴啊,谁结婚啊?老爷子的孙子?不会啊,那孩子还在上大学呢。

    白阔山老爷子笑完之后,看了身旁的古老师一眼,把手上的请柬塞到他手里,高声笑道:“来,你快看看,哈哈……”

    古老师也有点好笑,自己白师叔的性子可沉稳啊,今儿怎么这么不淡定了,他接过请柬开着玩笑道:“师叔,莫不是你家枫枫在大学里给您找了个孙媳妇吧,要不然您怎么这么开心呢。”

    “去。”白阔山大声呵斥了一下。

    古老师也没在意,脸上笑容依旧,打开信封一看,他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眼睛越瞪越大,嘴巴也吃惊地张开了。

    杜岳峰终究还是个年轻人,见着两人都是如此表现,他也忍不住了,马上站了起来,走到自己师父面前一看,他也傻了。

    这是一封请柬,上面写着的内容很简单。

    抬头自然是白阔山老爷子的名字了,然后正文写了一句话,“定于1999年4月10日上字9时,为小徒何增东(何向东)入摆知之期,敬候茶茗,恭请台驾光临,张阔如携小徒何增东同拜。”下首写的是摆知的酒店。

    这三人都是评书界人士,一眼就瞧出来这张请柬的含义了,这是何向东出师的摆知啊。

    传统艺人行当一般都有两次摆知,一次是拜师的时候,这叫入门摆知,简单几桌酒席就行,邀请同行前辈见证一下。

    第二次就是徒弟艺满出师,需要摆谢师宴,评书一门把这次谢师宴称为是入摆知,这就需要大操大办了,师父得广邀同行来见证,也会央求同行在自己徒弟闯荡江湖的时候多加照顾。

    摆知摆知,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摆下酒席,让同行中人都知道有这个人都知道有这件事,这叫摆知。

    杜岳峰眼睛越瞪越大,由自不敢相信,失声惊唿道:“他竟然还没出师!”

    ……

    请柬自然不会只发了白阔山一人,事实上评书界那些厉害的人物都收到了请柬了,包括古老师,现在请柬应该已经通过邮局送到他家去了,只是他还不知道罢了。

    送请柬也是有规矩的,这涉及到人情地位,给上级长辈比自己厉害的人送请柬,一般是要提着礼物登门拜访的;给同辈朋友的话,一般邮寄或者提前打个电话就可以了。

    而何向东这一次的出师入摆知采取的全都是邮寄,原因很简单,以张阔如在评书一门的身份地位,他完全有资格这样做,谁也挑不出理儿来。

    短短两日,评书界再掀波涛。原先何向东的事件顶多是一点小波浪,而张阔如的这封请柬就真的可以说是惊涛骇浪了。

    张阔如啊,当年响彻一时的大角儿,在艺术上被人称为是金口银舌,在门内地位上被同行称为是下山勐虎,是被行内大辈儿当做是评书一门第九代门长来培养的。

    可惜,他这个门长还没做几年,就遇上了动乱,大批艺人遭受到迫害,这些传统艺术都被当成是封建糟粕给打到了。

    张阔如这个评书门的第九代的当家人更是失踪了,数十年生死不知,行内太多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谁知道人家现在居然又出来了。

    这怎么能让人不震惊啊。

    评书一门有很多小年轻并不知道张阔如此人,但是他们的师门长辈知道啊,没过多久,他们就都知道张阔如这个人的故事了,小家伙们都被惊住了。

    而曾经声讨过何向东的那几位着名的评书演员立马就坐蜡了,他们也没想到他们一直以为是海青的何向东居然这么根红苗正,论辈分,他们都得和何向东论师兄弟,他们去参加牡丹奖评选的徒弟见到何向东都要叫一声师叔。包括杜岳峰,何向东可是和古老师是同辈人啊。

    这一下子,他们都傻眼了。

    “金口银舌,难怪了,难怪了,难怪那个年轻人如此厉害,居然是他的徒弟。”着名评书演员黄书张感叹不已,他就是先前跳出来反对何向东进决赛的那个货。

    “师父,这个张……张阔如他的徒弟很厉害嘛?”黄书张的徒弟发问了,他也是参加了评书复试。跳出来反对何向东进决赛的那几个家伙都是因为自己家里孩子也参加比赛了,他们是属于私心作祟。

    黄书张眼睛微微眯起,他回忆到了当初,他和张阔如的大徒弟二徒弟是差不多年纪的人,当初大家都是差不多时间出师闯荡的。

    别看他黄书张现在还有点小名气,可在当初他面对张阔如的两个徒弟可全都是仰视的,连大气都不敢出。

    人家徒弟一出师就是当红的腕儿了,特别卖座,是年轻一辈里面最顶尖的人物,在当时就已经不输好多老前辈了。而他黄书张那时候自己说的书根本卖不了座儿,都是靠着领国家工资才够吃饭的。

    张阔如只收了两个徒弟,在当时都是煊赫一时的人物,被评书界称为是一门三杰。

    他黄书张见着人家连说话都不敢大声。

    只可惜啊,后来张阔如两个徒弟英年早逝,张阔如自己也下落不明,评书一门都以为这一门三杰彻底陨落。

    谁知道时隔多年之后,居然横空冒出来一个何向东,这何向东比他的两个师兄还要强,仅仅才二十出头,就完全是一代名家的派头了。

    张阔如其人也要再度出山了,这怎么能让人不惊啊。

    黄书张客厅里面气氛有点沉闷,这里面坐着的都是当初跳出来骂街的那几位大腕儿,当然还有他们参加比赛的徒弟,那位长脸马哥也在这里。

    长脸马哥可没当初那么趾高气扬了,他现在就像是一只被斗败了的公鸡一般耷拉着脑袋。

    马哥见长辈们都在抽着烟不说话,他现在是不敢再有要把何向东拉下马的心思了,人家那么根红苗正,他哪里敢啊,他见到人家都要喊一声师叔呢。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他会不会遭到对方的报复,人家那一枝儿可不是吃素的啊,他小胳膊小腿可受不了这个。

    “那个,那个,师父,他们不会来报复我们吧?”马哥迟疑了好一会儿,还是结结巴巴问了出来。

    闻言,黄书张拿着烟的手勐然一抖,烟灰落地。(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九章 入摆知

    评书前辈白阔山公开表示欢迎张阔如重回评书界,并且称赞何向东是评书一门年轻艺人中的佼佼者。

    评书名家高枢迷亲自上门拜访张阔如,后称赞何向东是国家优秀的青年评书演员。

    评书名家萧国宝上门拜访张阔如,并大肆称赞何向东。

    评书名家齐连英上门拜访张阔如,并称赞何向东。

    曲协副主席、评书名家古老师上门拜访张阔如,并称赞何向东。

    评书名家袁老登门拜访张阔如,并称赞何向东是第十代评书艺人中的佼佼者。

    此话一出,评书界可谓是震惊一片,这个评价可就太高了,年轻艺人和第十代艺人是两个概念。

    先前一个是按照年龄分的,指的是年轻人,年轻一辈说的也是这个。而第十代的范围就广了,不说别的,古老师就是评书门的第十代传人。

    事实上何向东的辈分是很高的,与他同辈的大多都是中年人了,人家年纪大自然学的时间就长一些了,其中也不乏像古老师这样的一代名家。

    可是袁老还是评价何向东是第十代传人里面的佼佼者,这个评价就真的太高了。更关键的是给出这个评价的还是袁老,人家可是当世全国人民公推的评书四大名家之一啊。

    另外三位都是西河门的评书艺人,评书一门就只有袁老一人,所以袁老也是被行内人推崇为评书一门的艺术标杆,隐隐有当世评书第一人的气势,尽管他自己并没有承认过。

    连这样的人物都亲自张口给何向东背书,这个分量就实在是太重了,而且评价也太高了。

    ……

    评书界这一潭波澜不惊的湖水这次总算是掀起波浪了,评书一门的门人以前总听说张阔如如何如何厉害,可是谁也没见过啊。

    这次总算是给他们一个最直观的感受了,人家都还没怎么样呢,就有无数评书名家给他们师徒背书了,这些人可都是他们评书一门最顶尖的人物啊。

    之前还有人怀疑张阔如离开艺界太久了,现在突然杀了回来很有可能会站不稳脚跟,现在的腕儿肯不肯认你这个当年的大角儿还是两说呢。

    结果人家一句话没有,就有大一群名家主动站出来给人家师徒背书了,还担心人家会站不稳脚跟,人家稳如磐石着呢。

    评书界的这些演员可谓是狠狠感受了一把人家张阔如一脉的强大威势,评书一门的半壁江山,这句话还真不是说着玩的。

    太可怕。

    现在再也没有人敢跳出来和何向东叫板了,这两师徒太可怕了,尽管人家离开艺界几十年了,可人家回归的声势闹得实在是太大了。

    黄书张等人现在是真的有点慌了,艺人行内都是这样的,想捧一个人起来很难,但是想毁掉一个人,那就太简单了。

    这些雨雨风风终究没有闹到人尽皆知,张阔如重新出山的事情也仅仅是艺人行内知道而已,也没有请媒体报道,外界民众都是不知情的。

    张阔如这次出山只是想给自己徒弟证一下名分,然后帮这个孩子铺一下未来的路,仅此而已,他都一把年纪了,也早就断了复出说书的心思了。也早就看淡名利了,他现在就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好好的就行了。

    ……

    入摆知的地点就在三环边上的一家酒店,按照规矩,入摆知的酒席是要徒弟花钱的,何向东现在也没多少钱,就找了一家普通一点的饭店,然后摆了二十桌,最后一算账,他差点没哭出来。

    可是真到了入摆知的那一天,何向东是真的哭了,因为来的人太多了,他排酒席是按照师父发的请柬来计算的,可是谁知道最后会来那么多人啊。

    评书门的名家们就不说了,能来的都来了,尤其是张阔如这一脉的师兄弟们,全都来捧场了。

    还有一些不在北京的评书名家,他们也听到消息了,其中还有不少和张阔如是有旧交的,结果也跑来了,人家是提着礼物来的,你总不能把人家拒之门外吧。

    还有艺界同行也来了,不说别的,侯三爷和石先生就主动来恭贺了,相声一门倒是也来了不少名家恭贺。

    还有大鼓一门,单弦一门,梨园行中人,连何向东的朋友办话剧社的高俊生都不请自来了。

    还有曲协的领导,包括各大文工团的一些领导,就算是人没来的,也让人送了贺礼过来。

    连张阔如自己都没想到一个小徒弟的出师入摆知居然搞得这么大,他都有点哭笑不得了,何向东就更加是欲哭无泪了。

    人来的太多了啊,原来的订好的宴客厅根本坐不下去了,然后饭店经理临时把他们换到了最大的宴客厅里面,足足摆了四十多桌酒席。

    何向东忍着眼泪,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

    入摆知的仪式其实很简单,主要是谢师出师的事情,今天的主角自然是何向东和张阔如了,担当主持人的倒也不是外人,就是薛果。

    薛果今天穿着一身非常正经的西装,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