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江海突然有点想哭的冲动:“竹板书能有这么多掌声,值了。”

    江海扭头看师父,却发现自己师父眼睛也是通红一片。

    ……

    主持人报幕:“接下来请您欣赏评书《龙图公案》,表演者:杜岳峰。”

    报幕结束,杜岳峰迈着步子一出场,全场观众就响起了无比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这里有一多半人都是冲着杜岳峰来的。

    江海师徒卖力气表演了半天还没有杜岳峰一个简单出场来的掌声多,这就是现在评书界的当红小生,这就是敢于电视台比拼收听率的评书界年轻一辈第一人的威势。(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八章 杜岳峰

    在那个电视还未普及还是广播称王的年代,评书界有四位名家非常出名,非常受关注追捧,被各大报纸称为是永不消逝的电波。

    这四人分别是袁阔成、田连元、单田芳、刘兰芳。四人就只有袁阔成先生一人是评书门下的,剩下三人全都是西河门人。

    说书有三种,竹板书、评书还有大鼓书,但其实评书是从大鼓书里面演化出来的,据说明朝北方评书的创始人王鸿兴就是唱大鼓书的,但是因为要进宫献艺,不敢携带鼓弦,害怕被认为自己是刺客。所以就带了一块醒木进宫,没有乐器也无法演唱,就只能用评话的形式说书了。

    评书便由此而兴。

    西河门的评书自然是从西河大鼓里面发源出来的,翻一下这些着名的西河门的评书名家的传承家谱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师承都是来自西河大鼓一门。

    现在评书界的当家人古剑锋古老师就是西河门人,他的徒弟杜岳峰自然也是了。

    而白阔山是评书门人,他和张阔如是同一辈人。

    杜岳峰是现在年轻一辈最红的评书演员,现在老一辈的评书艺人也都退居二线了,不太像年轻时候那么拼了。

    所以说现在的杜岳峰是评书界冉冉升起的真正的明星,寄托了无数老前辈的厚望。

    杜岳峰冲着观众微微一个鞠躬,拉开椅子坐了下来,“啪”醒木一拍,观众朋友们也就都安静下来了。

    来的都是常听书的观众,他们或多或少都懂一些评书行内的规矩,知道说书先生这醒木一响,他们就要安静下来了,因为对方要开书了。

    这个醒木就是说书先生和观众之间心照不宣的一种暗号。

    当然了观众里面也有不常听书的新观众,这些人可不懂什么规矩,他聊兴奋了哪里还管你开书不开书。

    所以就需要说书先生能镇得住场子了,所以说评书的这一行基本没有小孩子的,因为小孩子根本压不住场子。

    这跟相声不一样,相声是两个人说的,小孩子压不了场子,大人可以。说书就一个人说,说书先生需要评论人性道德,点评人生百态,哪个大人愿意听小孩子说这个玩意儿啊。

    小孩子一上场连压言都压不了,当然这说的是以前老茶馆书场说书的情况,现在评书演员大部分都在广播里面说书,也就没有什么压言不压言了。

    定场压言除了醒木之外还有定场诗,定场诗的作用是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演员身上,等观众都开始听你的定场诗了,这时候人家也就安静下来了,也就可以开书了。

    当然说定场诗有很多小技巧,比如干张嘴不出声。有些时候茶馆里面的观众很吵很闹,上场的演员又不出名,压不住场子。演员总不能一拍桌子,大声对观众吼,让人家安静吧。

    这时候演员就可以非常认真地干张嘴不出声了,脸上眉飞色舞表情无比丰富,嘴巴也是一张一闭的,但却一点声音都没有。

    这时候观众就会觉得很奇怪了,台上的说书先生在说什么呢,他们好奇了,自然也就安静下来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了。

    这时候演员才把后面几句定场诗说出来,拍一下醒木就可以开书了。

    当然这是一种小技巧,更厉害的就是何向东的那种,嘴唇一张就把每一个字都送到观众耳朵里面,瞬间就可以让他们安静下来。

    定场诗也是说的味道十足,让观众瞬间就能接受和喜欢上你,下面的书就好说了。

    当然这份功力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尤其是第一条,现在就没几个人会了。以前的说书艺人相声艺人说话都要练习响堂和打远儿,因为那个年代没有音响设备啊,一个场子里面好几百观众,全都得靠演员的一个肉嗓子伺候着。

    这没点功夫可下不来,现在科技水平好,所有场子里面都有音响设备,演员一张嘴全场观众都能听见了。旧社会虽然条件艰苦,但却也真正出了不少有本事的艺人,说是环境造英雄也不为过。

    杜岳峰见现场观众已经安静下来了,他微微一笑,就直接开书了,说书不是必须要说定场诗的:“今天咱们要说的是包龙图包拯的故事,这包拯是哪儿人呢?江南泸州府合肥县,这县里面有一座山叫锦屏山,山上面有一个村子叫包家庄。庄里头一个富户就是包拯的父亲,这位员外爷姓包叫包怀,家资巨富,人称包百万,他天性好善,所以又得了个外号叫包善人……”

    这就开书了。

    《龙图公案》是老书目了,但也要看谁说了,不同的演员说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观众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杜岳峰能成为评书界的当红小生,他的实力自然是不容小觑的,开书到现在观众全都入了神了,观众席上安静无比,所有人都在屏气凝神听他说书。

    古老师非常满意地看着台上的弟子,他老怀大慰地点点头,扭头问身边的白阔山老爷子:“老爷子,您给掌掌眼?”

    白阔山可以说是看着杜岳峰这孩子长大的,古老师对自己的徒弟非常看重,经常把杜岳峰带到这些老前辈家里,让杜岳峰向老前辈问艺请教,事实上白阔山也教了杜岳峰不少东西。

    白阔山脸上都是笑意:“呵呵,小杜不错,这段时间看来是下了苦功夫了,火候更深了啊,哈哈,不错不错。”

    古老师脸上笑容更甚,自己徒弟能得到行内前辈的好评,他这个师父也与有荣焉啊。

    “这大奶奶就收养了小三,可是不敢让这二奶奶看见啊,因为这孩子刚降生就被二奶奶瞧见过,这事情要是闹出去,这小三儿还是活不了啊……啪……”

    醒木一响,留了个扣子,杜岳峰站起身来对着观众鞠上一躬,也没有多话就往下走了。

    观众席上响起了震天的叫好声,比江海他们的竹板书热烈多了,杜岳峰的人气太旺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代名家…傅盛

    评审团的大腕们也给杜岳峰献上了掌声,杜岳峰的实力已经不不他们这些坐着的人差多少了,在名气上,这位当红小生甚至超越了评审团的许多人。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杜岳峰都值得他们献上掌声。

    白阔山也暗自点头,杜岳峰的进步还是挺大的,这孩子现在的水平就已经不弱评书名家多少了,不需多少时间,这又是妥妥的一代名家啊。

    三十来岁就能把评书说成这个样子已经太难得了,说书这一行需要时间和岁月的沉淀,太年轻了火候肯定是不足的,杜岳峰能在这个年轻说成这样,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白阔山又想起了那个身材壮硕的年轻人,年轻人的火候不足?这位的火候可足的很啊。

    白阔山眯着眼睛想了好一会儿,心里也一直在拿这两个年轻人做着比较。现在估计可能还是杜岳峰这孩子更胜一筹,这孩子这段时间进步挺大的,但是那个小伙子太年轻了,又是那人的徒弟,他日后的成就还真是说不好。

    白阔山老爷子眼中闪烁着幽光,脑子一直在快速转动着,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

    主持人报幕“下面请您欣赏评书《善恶图》,表演者:傅盛。”

    观众席上一个掌声都没有,原因很简单,因为没人认识傅盛啊,而且听书是这样的,观众不可能永远都很兴奋的,所以以前说书先生两段书之间都会歇一会儿或者夹杂一点别的节目,让观众稍微放松一下,休息休息,不然观众也是会审美疲劳的。

    包括现在广播电台的评书节目,两段评书之间人家也要插播一段广告,或者是主持人吧一段时间,道理是一样的。

    评审团的大腕儿也没几个看他的,他们也不认识这人啊,估计可能是哪个省里面推荐上来的小演员吧。

    只是因为今天主要还是比赛,并不是大型的评书演出,所以节目就排的密密麻麻了,谁前谁后就只能看运气了。

    傅盛这一场不好干啊。

    主持人退场,傅盛今天穿一身灰色褂子,脚下穿着布鞋,头发梳的很整齐,人也显得很精神。

    傅盛年轻比何向东大很多,他快四十岁了,但是也不显老,看起来还是很年轻,而且他的身材匀称,穿上衣服就很帅气了,是很有味道的那种帅气,跟何向东完全不一样,何向东完全是实力派,因为长了一张实力派的脸。

    傅盛也是老演员了,自然明白自己这一场不好干,但是作为一代名家的傅盛这点信心自然是有的。再不好干,他也能干。

    傅盛没有看观众,他的眼睛一直盯着桌子上那三样物件,目不斜视,非常认真专注。

    脚下的步子也是不慌不忙,迈的十分稳健,右手轻握拳头放在了腰间,左手随着步子前后摆动,好一派宗师的风度。

    白阔山刚刚还在想两个年轻人的事情呢,但是随意拿眼一打,思绪一下子就全都集中在这人身上了,眸子顿时就是一亮,这人……

    古老师也愣住了,眼睛紧紧盯着傅盛,这台风,这气度,这人……谁啊?

    传统艺人行内大抵都是差不多的,行内的老先生经常说他们看上台的艺人有没有本事,都不需要听他说话,只要拿眼一打他站着的样子就能看出来了。

    这是有依据的,那些真正的有本事的演员,在台上展现出来的气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说书是一个人说的,不太明显。梨园行是唱戏的,是好多人在台上一起表演的,人很多,但是人家梨园行的大角儿只要一出场,甭管他脸上画的有多花,观众可能根本认不出他是谁,但是只要他一出场,所有人的目光一定是在他身上,就绝对不可能会挪到他处。

    这就是大角儿的霸道的台风。

    谁与争峰?

    傅盛缓缓踱步到舞台中央,一个转身看着全场所有观众,双手抱拳踱步而走,朝着四方观众都抱拳过后,深深一个鞠躬,走到桌子边上去拉开了椅子,坐了下来。

    这一番动作坐下来,他一句话都没说,全场观众安静无比,所有人都在看他。

    这就是名家的风范,举手投足都有一番魅力。

    “这人是谁?”评审团所有大腕儿们都很疑惑。

    白阔山和古老师两人更是眉头大皱。

    “啪。”醒木响,傅盛果断开书:“善恶,人世间有善就有恶,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法场几度轮回,天牢枷锁深深,不是老天不睁眼,善恶到头报应循环。”

    开场一小句说完了,全场观众注意力都被傅盛吸引了,傅盛说书的风格是比较一本正经的,但是非常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观众也很信服他。

    傅盛继续往下说:“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个故事是清朝时候的事儿,就在清朝干隆年间,就在咱们的老北京城里面……”

    善恶图讲的是人性善恶,说的是天道伦理,善恶到头终有报的理念。傅盛不紧不慢地往下说着,一步步铺平垫稳,步步深入,把观众全都吸引到傅盛讲述的故事当中去,观众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激动而紧张而高兴而伤心,万种情绪全靠演员那一张嘴来带动。

    集生旦净丑于一身,冶万事万物于一炉,这就是说书先生。

    听了不到十分钟,白阔山和古老师心中已是一片骇然,白阔山老爷子盯着台上那人,口中缓缓吐字道:“一代名家。”

    古老师重重唿出一口气,语气非常沉重:“这人是谁?为什么一点名声都没有?”

    ……

    后台也很热闹,杜岳峰没有直接离开,他还有东西没拿就回了一趟后台,刚到后台就被还没上场的演员围着追捧。

    “杜师哥,您是拿下来一个满堂彩啊,我在后台都听到掌声了。”

    杜岳峰矜持地摆摆手。

    “杜师哥肯定能进决赛了。”

    “诶,你这是什么话,杜师哥肯定能拿下牡丹奖才对。”

    杜岳峰赶紧摆手道:“诶,话不能这么说,现在高手如云,说不好说不好,哈哈哈……”

    话虽然客气,但是杜岳峰脸上的喜意却是怎么都压不住的。

    “哎呀,杜师哥是您太谦虚了,您的实力可不比咱们门内那些老前辈差,您这回呀是一定能拿下牡丹奖的一个名额的。”

    “是呀,杜师哥您可是我们年轻一辈里面的领头羊啊,您要是拿不到那谁能拿到啊。”

    真可谓是马屁如潮。

    何向东就坐在一旁,不想参与,也不想听,只是静静地看着你们装逼。

    杜岳峰是被这群人吹捧得有点飘飘然了,还没等他飞起来,门口突然跑进来一人,大声喊道:“杜师哥,场上来了一个很厉害的说书人,师叔让你赶快过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章 杜岳峰的心惊

    这句话一出来,后台瞬间就安静了,马屁声骤然停止,所有人都在愕然地看着杜岳峰。

    坐在一旁的何向东也瞥了杜岳峰一眼,他听过杜岳峰的评书,也和傅盛交过手,他很清楚两人的水平如何。傅盛是有一代名家的水平的,而杜岳峰只是和半年前的自己一样,接近名家,但却还差着一步距离。

    论实力,杜岳峰绝对不如傅盛。但是艺人成名立腕从来不是说实力为尊的,老艺人们常说艺人要想成腕儿需要三分实力六分运气一分的贵人扶持,所以虽然傅盛实力比杜岳峰高很多,可是他却完全没有杜岳峰腕儿大。

    杜岳峰听到这句话,他皱着眉头站了起来,看了来人一眼,沉声说道:“我知道了。”

    旁边围着的几人,稍稍一滞之后,马屁依旧,杜岳峰毕竟是现在当红的评书艺人,人脉广路子宽,艺人想成名光靠自己本事可不成,所以这些人全都围着杜岳峰拍马屁,想搭上关系,求人家日后提携自己一下。

    “嗨,什么高手啊,能比我们杜师哥厉害?这一次咱们门内那些老前辈可都没报名啊。”

    “是啊,我们杜师哥的本事在这次比赛里面算是最顶尖的啊。”

    ……

    一群人又开始吧了。

    何向东在一旁无语地翻了个白眼。

    “好了。”杜岳峰打断了这群人的马屁攻势,他虽然自傲但却也不是目中无人的货,既然自己师叔叫自己过来,想来定然是有他的道理的:“诸位先在后台好好准备,杜某就不打扰了,我先过去看一眼,诸位,告辞了。”

    “慢走,杜师哥。”

    “慢走啊。”

    “慢走。”

    ……

    何向东再次翻了一个白眼,他和这群人还真是有点格格不入。何向东非常看不惯这种行为,倒不是看不惯拍马屁,如果杜岳峰是评书门内非常厉害的高手,何向东也早就凑上去拍人家马屁,向人家问艺了。

    他看不惯的就是这群人又不是冲着好好问艺来的,也不是真心实意佩服人家的艺术水平,就是因为人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