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经过筛选来到北京的艺人的实力自然是不错的,这些人也很卖力演出。而那些连初选都没有通过的艺人,现在也正在卯着劲儿锤炼自己的艺术呢,因为明年还会有一次评选,还有一次机会。

    初试是非常残酷的,就跟扫机关枪似得,九成的艺人都会被打掉的。原因很简单,第一牡丹奖名额有限,第二,资金没有那么充裕,那么多艺人去参加复试得花多少钱啊。

    而被打掉的这一批回家去自然也不会甘心的,肯定也是日日苦练,争取明年能拿下一个名额来。

    总而言之,平静如一潭死水的曲艺界终于漾起了点点涟漪。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曲艺艺人都热闹的,向文社的班主就挺淡定的,该班主自打初试回来之后就一心投入在向文社的相声表演事业中,完全不管外界喧嚣鼎沸,也没有开始准备复试。

    待得旁人问起之时,该班主只是微微抬头看着天边清冷残月,做出一副淡然出尘模样,清冷淡雅的月光洒在他硕大的脸庞上,勾勒出一个非常完美的洗脚盆形状。

    该班主气质清雅,双手附在身后,颇有几分古代文人雅士的风貌,如果忽略掉他那跟地主一样雄伟的肚子的话。他望着残月,说话非常文雅:“临阵磨枪,磨个卵蛋。”

    果然有古代高雅文人之风,真不愧是向文社的班主。

    ……

    初试的结果也都公布了,何向东和薛果两个人还算不错,都进复试了,薛果的大鼓也进了,何向东是四门开花,接下来他可有的忙了。

    不过何向东还算是淡定,也没有太上心牡丹奖的事情,每天都还是在向文社的场子里面演出。

    何向东从来不信什么临阵磨枪,他相信的是功夫在平时,艺人行内有一句话叫做一天不练功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功同行知道,三天不练功观众知道。

    基本功是要天天练习的,甭管你是多么大的腕儿,也甭管你是不是万人敬仰的泰斗宗师。只要你还能动弹就一定要练功,否则这一身功夫不出两月就会彻底荒废了。

    现在曲艺界热闹极了,大批艺人都在日夜操练,准备到牡丹奖上面来闯一闯。艺界好多前辈都还认为这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但是何向东却觉得挺悲凉的。

    如果艺人只有为了什么比赛为了什么评奖才会去认真练功,那这个艺人还有什么用,这个行业能不完蛋吗?

    艺人行是名利场不错,艺人争名逐利也很正常,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在争名逐利的时候如果还能保持着一点对艺术的追求和坚持那就更好了。

    现在曲艺行不景气,行内艺人都看不到自己从事这一行的前景,每个月也只是拿着国家发的微薄工资勉强度日,活的兢兢战战的。

    现在文工团也在改革,好多国企也在改革,大批职工下岗了,这些曲艺艺人其实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如果自己也下岗了,那能干什么去啊?

    现在又没人听曲艺了,自己这一身本事也换不来饭吃啊。所以大批曲艺艺人都在往影视圈跑,想拓宽自己的事业,为以后留个吃饭的保障。还有一批就是想尽所有办法往电视台跑,只要有了名气就到全国各地走穴,趁现在红,能捞一笔是一笔。

    曲艺界很浮躁,根本没有几个艺人肯踏踏实实练功肯踏踏实实钻研本门艺术的。艺人的艺术水平自然也就很一般了,也就更没观众听了,曲艺行也就更没落了。

    这是恶性循环。

    但这是一个很难根治的恶性循环,我们没办法去要求艺人饿着肚子搞艺术,这是不现实的。

    顾柏墨现在是在向文社说相声,但是他每天都还会开自己出租车的,为什么,还是为了给家人一份能吃饱饭的保障罢了。

    所以曲艺的振兴归根结底要落在有钱上面,钱很俗,但谁也离开不了。只有这个行业能挣钱了,能养家煳口了,那才会有大批从业者愿意进入,愿意好好钻研。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方文岐和何向东这样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爱相声艺术爱到癫狂的,而且复兴相声也不是靠着这两个人就能行的,他们最多能起到一个引子作用,真正的复兴还是要靠这个行业所有人的努力。

    这才是持久的有生命力的,不然就算何向东红遍天下,那相声的复兴也仅仅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时间不紧不慢地过去着,牡丹奖的复赛也确定好时间了,这一次是公开评审,而且也会邀请观众来旁听的,观众也是有投票权的,只不过占比不高。

    曲协那边在北京找了一个中等剧场来做比试场地,观众坐满了是五百人,而且也还有电视台媒体记者过来报道。

    相声是第一场比试,每一段相声掐的时间是十二分钟,不能超过十二分钟,一天时间就可以把相声的复试搞定了。

    何向东也在复试的名单里面发现不少熟人,其中就有赵峰华和严小华他们,还有上次春晚的天津霍明德他们,他们上次还剩下好几个本子呢,总算是给浪费了。

    还有一对熟人就是那一对湖南的相声演员,这两人最近可是挺红的,在春晚也可以说是一炮而红,现在到处在做节目,在各地跑穴演出。

    这两人的水平还是不错,毕竟也是从歌厅那种小剧场里面混出来的,演出时候观众的反响都很不错,这两人已经慢慢成腕儿了。

    这两人是没有正式摆支入门的,虽然他们俩之间是以师徒相称,但是他们俩谁都没有师承啊,这就跟方文岐和他师父当初的处境是一样尴尬的。

    现在相声界的大腕儿也在接触这两人,隐隐透露出自己有收徒的愿望。这两人的发展前景不错,收入门下也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对自己这一枝儿的传承是好事。

    侯三爷也注意到他们了,也帮衬了他们许多,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他不是要刻意要去捧某一个人,他只是想捧相声罢了。他捧何向东也是如此,捧这两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何向东上次去侯三爷家里知道了侯三爷已经确定要收其中一人为徒了,就是那个师父,这两人毕竟是以师徒相称的,如果侯三爷收了两人中的那个徒弟,那他就没辈儿了。

    不管怎么说,祝福他们吧,拜入侯氏门墙之下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熟人

    冬寒终于慢慢退去了,北京虽然现在还是很冷,但是却没有之前那样刺骨的严寒了,气温已经渐渐回暖了,有了那么一丝春天的味道。

    牡丹奖的复试也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剧场在东城区三环边上。何向东和薛果在文工团的工作也被暂停了,他们也可以安心参加比试。

    丁锦洋和郭云冲两个人也成功闯进复试了,这两个年轻人的水平还是相当可以的,就是为人太活宝了一点。

    这四个人是一起搭伴过去的,他们都是没什么钱的人,也买不起车,连打个车都觉得很肉疼,所以这几人都是坐着公交车过去的,真的很低碳环保。

    到了那边之后,先抽签。何向东和薛果比较幸运,他们抽到是上午,就直接跟着工作人员到后台去了。

    丁锦洋和郭云冲他们就比较惨了,他们抽到的下午,因为剧场比较小,下午场的艺人是不能进来的,所以就只能在外面等了。

    还有一批是晚上那一场的艺人,那就更要等了,不过因为还有很长时间才会轮到他们,他们倒是可以找个地方先休息一下。

    按照计划,今天一天就要把相声的复赛搞定的,所以节目的安排非常紧。

    比试的规定是要求相声的表演时间不能超过十二分钟的,所以这么多人才能演完。要是扔在向文社,一段相声没有半小时是不会下场的,那就真的不知道要说到什么时候才能好了。

    这个剧场的后台很小,也幸好相声演员没什么道具,也不需要怎么化妆,要是换一帮唱戏的来,这后台得挤死。

    现在就已经挺乱的了,何向东和薛果两人连个座位都没有,两人相视苦笑,得,等会儿就直接穿上大褂上台吧,也别化妆了,这边都快忙疯了。

    一忙起来就有人着急喊的:“化妆师呢,化妆师呢,快点儿,我这儿都要上台了,你们赶紧来个人给我上一下妆啊。”

    有个男化妆师就在何向东身边给另外一个人上妆,听到这话,他也没有回头,一边给演员上妆,一边回答道:”您先稍微等一会儿,我们是按照出场顺序给演员上妆的,请您稍等,我们这边马上就好。”

    可是那演员却等不了了:“这样,你们先过来给我画一下好吧,我脸上长了个疮,可能会麻烦一点,先给我化好吧。”

    那个男化妆师有点不耐烦了,今天的化妆师就三个人,都是轮着来,这怎么还有加塞儿的呢:“请您稍微等一会儿好吗,我们是按照顺序来的。”

    那演员不干了,站起来就道:“嘿,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难说话的啊?”

    何向东和薛果两人就在房间里面站着,一下子就瞧见站起来这位了,还真是熟人,就是赵峰华。

    何向东乐了,怎么哪儿都有这个人啊,北京城还真是小啊。

    男化妆师一直在给他面前的演员化妆,也没理赵峰华,这人脾气还算不错,没跟人家吵起来,完全是冷处理。

    可是赵峰华却觉得脸上有点挂不住了,自己再怎么说也是一个着名演员啊,这人居然完全无视自己,他心里憋着火,话语就不客气了:“喂,到底行不行,给句话啊。”

    何向东摇了摇头,看着赵峰华朗声道:“赵老师,脾气挺大啊。”

    赵峰华皱着眉头闻言看来,当时就愣住了,如果说相声界他最恨谁,那一定是何向东无疑了,他都快恨何向东都快恨疯了。

    何向东也很烦赵峰华这个人,并不是仅仅是因为上次在新乡他临场拿人的事情,更是因为他之前在外面败坏自己的名誉,何向东虽然没有解释什么,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心里不恼火啊。

    现在撞见这件事,何向东立马就出声了,放做是别人发生冲突他才懒得烦管呢。

    赵峰华看着何向东的眼神阴沉,脸也完全挂下来了。

    房间里面那些相声演员都兴奋地看着两人,都在等着看好戏呢,他们都知道这两人的矛盾可不小啊。

    何向东脸色平静无比,只是淡淡带着笑揶揄地看着赵峰华。

    赵峰华脸色不好看,鼻头冷哼了一声,深深看了何向东一眼,再看着那位和他顶嘴的男化妆师,他深唿吸了几下,压压心火,沉声说道:“麻烦你化妆的速度尽量快一点,我上火嘴角长了个疮,本来也没有那么着急的。我主要是怕影响演出效果,万一观众看的不满意就不好了,得,您先忙着,我再等一会儿。”

    男化妆师依旧没回头,只是非常淡定地轻声回了一个字:“好。”

    赵峰华就坐回去了。

    这让房间里面准备看热闹的相声演员大失所望,剧情完全没有跟着他们的想象发展嘛。

    何向东摇头冷笑一下,这赵峰华还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到哪儿都是这样一副死德性。

    何向东料准了赵峰华不敢和自己翻脸,因为他理亏呢,无论是上次在新乡的临场拿人,还有后面他的破脏水行为,何向东都是占着理的。

    现在的何向东后面也是有靠山的,自己在相声圈也有了点小名气,可不再是那个可以任由别人拿捏的小角色了。

    在场的演员看看何向东又看看赵峰华,他们心中不禁感叹,还真是一物降一物啊。这何向东就跟赵峰华克星似得,人家这一站出来,还没干嘛呢,前面还怒气冲冲的赵峰华立马就萎了,还真是一场好戏。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何向东也没有在意那么多,笑笑就算了。

    霍明德也在后台,他看着何向东微微笑了笑。

    何向东也发现他了,这人可比在春晚见到的时候憔悴多了,两颊的肉都深深陷了进去,整个人很萎靡。

    何向东也不知道人家发生了什么,这才多久没见啊,这人怎么就这样了,他和薛果对视了一眼,两人就朝着对方走了过去。

    “霍老师,您这怎么啦,怎么瘦了这么多啊?”何向东问道。

    霍明德苦涩又疲惫地笑了笑,看着何向东道:“我没事,咱们又见面了。”

    见人家不想说,何向东也就不问了,他就道:“是啊,您挺好的吧。”

    霍明德点点头:“还行。”

    “呵呵。”何向东也干笑了几下,他本来也就不是一个特别善谈的人,尤其是在不熟的人面前。

    薛果道:“那行,你们先忙着,咱们演完了再聊啊。”

    霍明德微微一笑,好意提醒了一句:“好,不过你们如果还表演传统相声可能会有点吃亏啊。”

    何向东微微眯起了眼睛,上次的初审的风波他也从楚城口中得知了,现在是有不少评委很厌恶传统相声的。

    “传统相声真的不好笑了吗?观众真的不喜欢了吗?这一点恐怕只有观众才能说了算吧。”何向东眯起了眼睛,锋锐的光芒一闪而过。(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八章 还是文哏类相声

    传统相声的包涵很广,文哏类相声只是其中很小众的一个部分,说它不好笑不受观众喜欢也是对的。文哏类是以前在清末的时候那帮旗人票友创造的,这些人又不为赚钱,纯粹就是玩乐性质。

    而且他们的表演场所都是在达官贵人的府邸,当官的嘛,都得注意自己的印象,没有说谁听个相声笑个前俯后仰的,这叫有失官体,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所以这帮吃吃没事情干得旗籍票友就动起来了,他们学问都很好,写的段子全都是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去各位大人府上表演也就是热闹热闹罢了,能让人会心一笑就了不得了。

    这就是清门相声。

    浑门相声是民间艺人说的,他们是指着这个吃饭的,再说表演对象又是没有文化的普通民众,所以这些人的相声荤素不忌,怎么能赚钱怎么来。

    一直到民国二年之后,民国政府断了旗人的旗饷了,这帮旗人没饭吃了,所以纷纷下海卖艺,清门浑门开始合流。

    文哏类相声也开始成熟了,文哏类相声也吸收了一点浑门的技巧和因素,变得更好笑一点,更接地气一点,也会轻微涉及到一点伦理哏了,但是这门相声天然就不是太接地气,所以非常小众。

    当然了,如果让何向东来说文哏类相声,他肯定全部都是伦理哏了,这货很三俗啊,就是因为这次是正经场合,所以他才收着一点了。

    但是没想到那么文气的《八大吉祥》居然差点没进复试,何向东得知这个消息也是非常崩溃的。

    传统的文哏类相声真的不接地气了吗?真的没有观众爱听了吗?那得看谁说。

    何向东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他这一次要说的还是传统的文哏类相声,他想向那些评委证明传统文哏类相声还是很有生命力的,不信就看现场观众的反应吧。

    ……

    “下面请您欣赏相声《卖五器》,表演者:何向东、薛果。”

    主持人的报幕非常简单,就是这么一句话。

    这话一出来,评委席上有好些人眉头就皱起来了,皱的最厉害的就是吴建强,他一听这个节目报名脸当时就黑下来了。又是这两人,又是传统文哏段子,这两人真是作死啊,还真以为自己不敢给低分啊。

    楚城面色也是一僵,他跟何向东说过初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