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否成熟,张阔如都觉得自己应该支持一下,如果成了那更好,就算是失败了,那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珍贵的磨砺。

    就这样,他给张清丰拿了一万块钱,让他自己去闯,想做点小生意就去做吧,反正他自己也不插手。就这样,张阔如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张清丰莫名其妙地就把生意做大了。

    刚开始张阔如还是觉得挺开心的,孩子有本事挣钱,这以后的日子应该不会过得太困难。但是张清丰却越挣越多,多的让张阔如开始心慌起来了,到了后来他都不敢问了,他怕自己的心脏会吃不消。

    他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些钱啊。

    张阔如虽然心里很担心,但嘴上却也没说什么,为人父母的都不想因为自己让孩子有什么负担,他只能是默默地把担忧都放在肚子里面,有些时候在何向东面前,他也会说起一些来。

    何向东每每听完,都只是长长一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到了北京之后,走亲访友也挺忙的,张文海和范文泉这些老先生家里都要上门去拜年,顾柏墨李泉江也少不了。

    还有田佳妮,趁现在还在春节时期,大家都还没开始上班,何向东和田佳妮好好温存了一番,一诉相思之苦。

    再过一天就要春节假就要结束了,马上就要开始上班了,何向东和薛果两人带着礼物到侯三爷家里拜年,何向东带的都是从上海买的特产。

    侯三爷一开门,见着是这两人,他没好气地哼了一声:“上班前才来看我,不是来走后门的吧?”

    薛果赶紧道:“诶,这可不关我事儿啊,我初二那天就来过了,只是某人非得拉我一起来。”

    何向东斜眼看着薛果道:“你把自己倒是摘得干净啊。”

    薛果一笑:“事实嘛。”

    何向东摇头笑笑,然后对侯三爷解释道:“不是我特意来的晚,我这不是特地跑上海去给您找特产了嘛,这一来一回的,能不费功夫嘛。”

    “嗬。”侯三爷都乐出声来了:“哟,你还特地跑到上海去给我找特产啊?”

    何向东脸一点都不红,信誓旦旦道:“那肯定的呀。”

    侯三爷道:“那我倒是想看看您到底给我带什么来了。”

    何向东道:“那您也得让我先进门啊,在凄风苦雨里面也太寒我的心了。”

    侯三爷都给气乐了,没好气道:“行了,赶紧进来吧。”

    两人进来后,桌子上就放着热茶,何向东倒是一点不客气,马上就给自己倒了一杯,也不管薛果到底要不要喝。

    薛果摸摸鼻子好生尴尬,然后只能自己倒茶喝了。

    侯三爷拿着自己的大茶杯暖手,对何向东道:“说吧,到底带什么来了,别光顾着喝茶,我家茶叶可贵啊,别到时候你送的东西还没我的茶叶值钱。”

    何向东拿过自己的大袋子,从里面拿出一样样宝贝:“哪能啊,我可是扫了好几家货的,都是南方的特产,您看啊,这是绍兴的梅干菜,这是上海的蟹壳黄,趁还脆赶紧吃,对了这是南方的软烧饼,在咱北京没见着有卖的。还有杭州的冬腌菜……”

    侯三爷都听不下去了,叫道:“你敢不敢来点值钱的东西啊。”

    何向东把手中的冬腌菜放下,道:“不是,我这叫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些都是好东西,您就拿杭州的冬腌菜来说,这是用长管青菜腌的,很脆很鲜,您用点五花肉切成小丁儿,然后再拿点小尖椒炒在一起,特别香。对,那个梅干菜也是一样,您弄块五花肉来,咱弄个梅菜烧肉,咱中午就吃这个了哈。”

    侯三爷翻着白眼,他都快气懵了:“合着我自己还得搭进一块肉去啊,你得亏没去做生意啊。”

    “哈哈哈……”薛果和何向东都是大笑。

    侯三爷也是无奈摇头在笑。

    何向东又在他的大袋子里面找起来了:“有好东西,您看,雪舫蒋的火腿。天下火腿出金华,金华火腿出东阳。东阳火腿出上蒋,上蒋珍品雪舫蒋。”

    侯三爷笑了:“这还差不多,总算拿出一个值钱的了。”

    “那可不,咱来个火腿炖甲鱼吧,我前面听薛果说您家有好几条野生大甲鱼啊。”

    侯三爷指着何向东笑骂道:“你倒是真不吃亏啊。”

    “哈哈哈……”

    几人这样逗闷子倒是也挺好玩的。

    笑完之后,侯三爷也不开玩笑了,就道:“饭菜都有,咱们中午好好吃一顿。那个接下去你们有什么打算?”

    见着谈正事了,何向东也收起了嬉皮笑脸:“还是老一套,园子里面说相声呗,团里面要是有演出,我也会演的,两头跑。”

    侯三爷点点头问薛果:“果儿,你呢。”

    薛果耸耸肩,笑道:“嗨,我也一样。主要还是跑团里的演出,得空就去拍拍戏。”

    侯三爷道:“挺好,年后有一个比赛,我希望你们去参加。”

    “什么?”何向东问道。

    侯三爷看着两人,吐字道:“牡丹奖。”(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光说相声可以吗?

    何向东疑惑问道:“牡丹奖?”

    侯三爷点点头,反问道:“你不知道?”

    何向东一脸茫然:“不知道哇,这是什么?”

    薛果也无语了:“你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合着曲艺界的事情你就一点不关心啊?”

    何向东理直气壮道:“那也得有人告诉我才行啊。”

    薛果道:“嗬,你是大爷啊,还得人家上赶子来通知你啊。”

    何向东翻个白眼没理他,其实他对曲艺界的事情真的不怎么关心,他自己平时都忙得不行了,园子里和团里两头跑。

    而且他的性格也不擅长交际,他的朋友也不多,都快能数的出来了,还都是些民间艺人,谁知道人家体制内的在闹什么鬼啊,再说他平时也不上心这些事儿,就更加不知道了。

    侯三爷压压手,阻止了两人的嘴炮行为,他道:“不知道也正常,因为现在还在筹备阶段,这个牡丹奖是文联和咱们曲协共同举办的,现在还在筹备阶段,等到明年才会公布第一届的牡丹奖的获奖名单。”

    “哦。”何向东大概明白牡丹奖是什么了,他问道:“那这个牡丹奖是什么样的奖项啊?”

    侯三爷答道:“这是咱们曲艺类的奖项,包括表演奖和文学奖,按照目前筹备的目标来看,我们是把这个奖项作为曲艺类最高奖项的。”

    第一届的牡丹奖是只有表演奖和文学奖两种的,只是在后来才慢慢多起来了节目奖、新人奖、理论奖、终身成就奖,音乐奖只弄了一届就取消了。

    一句曲艺类的最高奖项让何向东和薛果两人心里当时就咯噔一下,薛果知道有牡丹奖这事儿,但是他也不知道这个奖居然会被是曲艺类的最高奖项。

    这就让两人无法淡定了,应该说曲艺界没人能淡定。曲艺界也是艺人行,艺人行当从来都是名利场是非圈,不为名不为利不会进这一行的,或许真的有那种艺术家不看重金钱利益,但他一定会重视名誉。

    每一年都有无数艺人挤破头去争夺什么金马奖,飞天奖,百花奖。为什么,还不是冲着名誉来的嘛。现在又出来一个牡丹奖,这是曲艺行的最高奖,可以想象只要这个消息向外界公布出去,曲艺界一定会疯狂的。

    尤其明年举办的还是第一届,如果有那位曲艺艺人在第一届就拿了最高奖项了,那可是相当有面子的一件事啊。

    何向东是不太管外界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他是个愣头青,他在江湖上混了这么多年了,他看的比谁都清楚。

    这个奖项在曲艺这么式微的时候设立出来,很明显就是想给已经被大众渐渐抛弃的曲艺再添上一把火,看看能不能让人民群众重新再接受。

    因为是第一届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也肯定会更多一些,到时候媒体曝光度也肯定很可观,所以拿到这个奖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看来这一次曲艺界怕是要有大动静了。”一瞬间,何向东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了。

    听到了何向东的话,侯三爷满意点点头:“是啊,你说的没错,接下去的筹备消息就会在曲艺界公布了,到时候恐怕好多已经退出江湖的老家伙都会坐不住了。”

    薛果有点难以置信:“不会吧。”

    侯三爷轻哼了一声:“怎么不会,其实这个奖本来是打算今年设立并且评奖颁发的,但是去年消息刚刚一出去,那群人差点没炸了窝了,后来筹备组眼瞧着不行了,才又推迟了一年。”

    薛果还是有点没弄懂:“推迟一年跟曲艺界炸窝有什么关系?”

    侯三爷道:“你这个傻小子,推迟一年了,第一届的评奖就是从98年到00年的所有奖项了,三年的奖加在一起足有好几十个了,这样才能满足那么多争破头皮来抢的人啊。不然就那么三五个名额大家不都得打疯了啊?”

    “啊?”薛果傻眼了,他没想到答案居然如此简单粗暴。

    侯三爷叹了一声:“牡丹奖是曲艺奖,曲艺可不只是咱们相声一家,别看奖项有这么多,但是它涉及到了中国六百多个曲种,僧多粥少,竞争的人可不在少数,而且因为这又是第一届,据我所知,有好多已经退居二线的大腕儿都有点蠢蠢欲动了。但不容置疑的是这的确是个好机会,所以我想让你们去参加试试看,争取能拿下一个名额来,据我所知这一次有几个名额是给优秀新人留出来的,你们一定要努力去冲冲看。”

    何向东没有正面回答侯三爷的话,他想了想问道:“师叔,这牡丹奖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评选过程啊?”

    侯三爷答道:“先报送,等上班了之后,我们文工团会推荐一批优秀的曲艺演员到北京曲协去的,其他各地也是如此,先报各地曲协,然后汇总报到上面去,上面进行初评之后,再开始比赛,有评委进行审查,现场也会观众的,当然媒体也会全程报道。”

    “哦,忘了告诉你们了,牡丹奖每年评出十个表演奖和十个文学奖,三年三十个,两个奖项加在一起一共六十个。去年因为宣传不到位,好多人都还不知道这个奖项的重要性,连我都不知道这个奖居然会变成曲艺类最高奖项。”

    “就这样,去年都差点炸窝了。再过些日子,曲协那边就正式向外公布了,想必曲艺界的艺人都会发疯吧,竞争当然也会变的无比恐怖,你们俩可要挺住啊。”

    何向东沉沉点头,又问道:“那我们的要说什么样的相声?”

    侯三爷道:“倒不至于像春晚那么严格吧,但是也要具有现实意义,反正上面那根线是什么,你们也都清楚,我就不多说了。”

    “传统相声能说吗?”何向东又问了这样一句。

    侯三爷稍稍思索了一下,回答道:“只要满足要求就能说,但是目前有不少曲艺名家很排斥传统相声,你们如果非说传统相声可能会吃亏。”

    何向东目光不变,后果他早就预料到了:“我们不光说相声可以吗?”(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二章 纠结的何向东

    侯三爷微微一愣:“不光说相声?”

    何向东道:“牡丹奖不是曲艺类奖项嘛,所以您看我们除了表演相声之外是不是也能表演点别的东西?”

    听到这话,侯三爷和薛果眸子当时就是一亮,何向东这混小子会的可不少啊,好多快失传的曲种他都会,正所谓广撒网多捞鱼,这要是都报上去那获奖的机会肯定也会大一些的吧。

    而且这次评奖媒体是全程报道的,何向东一个人去演出那么多曲种也会更容易得到媒体的关注,这是好事啊。

    侯三爷事先都没有想到这一点,他的目光一直都是盯着相声这一块的,稍稍沉吟过后,他道:“行,我看可以试试,不过你要记住,你的重心肯定是要放在相声上面的。毕竟你是相声演员,到时候获了奖宣传的时候观众也得知道你是说相声的,不然你要是唱大鼓获奖了,人家都以为你是大鼓演员呢。”

    “嗯,师叔您放心,我分的清楚轻重的。”何向东重重点了点头。

    薛果眸光微动,何向东提的这个建议也让他心动了,他虽然不像何向东那样博学多才会的那么多,但是他会的也不仅仅是相声一门啊,他也是从小就坐科学艺的。

    其他的曲艺他也会,尤其是大鼓,京韵大鼓他很精通,他走的是刘派,唱的非常好,那这样看起来,他也可以跨界拼上一拼了。

    正事就商量好了,侯三爷对何向东和薛果两人也比较放心,有什么机会就尽量给两人提供一下,其他事情就让他们俩自己解决,反正这两人也挺有谱的,基本上不用他多操心。

    中午饭就在侯三爷家吃的,何向东带来的东西都没浪费,全都用上了,侯三爷还往里面搭了不少材料,梅干菜烧肉、火腿炖甲鱼、小炒冬腌菜、腌笃鲜,全都是一些南方菜。

    都是新鲜玩意儿,平时也不怎么吃,现在吃起来味道倒是也不错,何向东和薛果就在侯家蹭了新年的第一顿饭。

    第二天就是上班的日子了,何向东早早地就去了文工团点了卯,新年第一天不去就不合适了,何向东总算是老老实实在单位上了一天班了。

    其实也没什么事儿,都是听领导讲话,上午在大会议室里面听大老板讲话,下午听主管领导讲话,何向东反正是听得昏昏欲睡,都快躺在会议室里面了。

    晚上的活动就稍微丰富一点了,因为是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晚上是团里聚餐,地点就在团里的食堂,但是晚上的菜明显丰富多了,有个过年的样子。

    终于不用吃大锅菜了,今儿晚上全是小炒,不精致但很丰富,大家都是坐在食堂的长条桌上,炒好的菜就依次放在长条桌上,弄的像南方少数民族的长街宴。

    何向东和薛果他们都是找熟人坐在一起,何向东不喜欢和不熟悉的人一起吃饭,他也不太愿意去赴什么饭局,面对不熟悉的人吃饭他会觉得浑身都不自在的。

    所以这次跟他们坐在一起是丁锦洋郭云冲他们,还有一个包打听,这都是和何向东比较熟的人,也是何向东在文工团里面仅有几个朋友。

    在晚宴上,何向东也见到了吴蓓了,就是在西线巡演的时候向他表白的女主持人。两人再次见面都觉得有点尴尬,何向东这个社会上老江湖情场上的愣头青都不会说话了,还是吴蓓大方一点,主动和何向东打了个招呼。

    何向东也只是简单应了一声,两人点了点头,就错开了,这两人变成了真正的点头之交。

    先前人家喜欢自己的时候,何向东觉得很紧张和不知所措。但是等他把事情挑开了之后,人家也把自己放下了,何向东又觉得自己有点失落了,这种感觉真的不足为外人道也。

    向文社还没有开业,张文海他们是打算在初八这天开业的,好多企业也都是选的是这时候,可是何向东给拒绝了。

    他还是想来一个开门红的,初八大家都上班了,谁来看演出啊,还不如过几天等到周末的时候再开业,到时候也能吸引更多的观众,给新年开一个好头。

    他是班主,在向文社还是挺有威信,他都决定了,其他人也就不反对了。

    到了周末的时候,向文社正式开业,这一天向文社所有演员都到齐了,包括来串场的郭庆还有要跑出租车的顾柏墨。

    唉,向文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