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完活之后,何向东还带着薛果在向文社的小剧场里面演了一次,春晚的语言类节目要求是原创全新的,而且不能提前在别的地方表演。

    但是在何向东看来,一段成熟的相声肯定是需要经过市场的打磨和验证的,埋头写出来的东西不确定性太大了。

    所以何向东也就违规在小剧场里面先演了,反正向文社是个小庙,他们演完了也没人知道,而且还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响来对相声进行改动。

    就这样,离着四审还有三天时间,何向东和薛果每天都会在小剧场里面演一次,观众的反响也不错,该响的包袱都响了,没响的他们改了之后也响了。

    如果按照何向东的标准,这段相声其实还不算成熟,还需要多打磨一段时间,但可惜时间实在是不够了,他也只能拿着这个节目去参加四审了。

    拿给工作组的本子可不能再用有何氏密码的那一款了,何向东是把每一句对话都给写下来送到工作组去的,没办法,人家的要求就是这样。

    春晚四审如期举行,今天的央视依旧是人满为患,只不过这次就不是演员居多了,前三次审查已经扫掉绝大多数了。

    今天来的比较多的是观众,真正的观众,这是央视工作组在北京找的观众来参与审查。审查地点还是在一号演播大厅,观众们都坐在观众席上,跟真实的春晚一模一样。

    这是一次全真模拟审查,所有的程序都是按照春晚的真实场景来的,审查组在审查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现场观众的反响。

    审查开始了,担当这次是主持人的也是春晚直播的主持人,只不过今天只来了一位,等到审查结束,后面开始彩排的时候,这些主持人就会全部到位了。

    节目一个一个演过去,因为节目比较多,毕竟这是四审,还有好多节目没有打掉的,所以工作组那边也抽出四天时间来分批审查。

    何向东他们的语言类节目放在第二天,所以时间一到他和薛果早早地就赶过去了,这些人都在一号大厅的后台候着。

    真不愧是央视的后台,那装修的别提有多精致和豪华了,一直把小黑屋当做后台的向文社班主何向东还真没见过有这么好的后台。

    每个演员都有一张化妆台,桌子上面什么东西都有,还有专门的化妆师在给他们上妆,何向东还是第一次享受这待遇呢,他都有点飘飘忽忽了。

    上完妆之后,节目的审查开始了,语言类的节目现在也就是相声和小品两大类,现在相声式微,能到四审的寥寥无几,剩下的接近二十个节目全都是小品的。

    相声队伍里面除了何向东他们这一帮新人之外,还有一对春晚的老面孔搭档,想来今年的春晚相声节目也一定有他们一个吧。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四个穿着大褂的外国人,看样子这四个人也要说相声,在场的相声演员们脸色都沉重了不少,这几个外国人能杀进四审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今年的春晚不好弄啊。

    何向东和薛果事先就得到过侯三爷的提醒了,所以现在他们还是比较淡定的。

    霍明德这时候也换上了整齐的西装过来和何向东打招呼了,他对这两位年轻人还是很好奇的,虽说现场有不少年轻一辈的相声演员,但是这些人的年纪都过三十了,就这两人才二十出头。

    霍明德走到何向东身边笑着说道:“哟,您就是何向东吧?”

    看到来人,何向东也赶紧站起来,客气说道:“没错,我就是。”

    何向东也不认识对方,也没贸然询问对方名字,大家都是在艺人行内混的,连人家是谁都不知道,这就有点失礼了。

    霍明德笑笑道:“您上次说的相声我都看了,说的真不错。”

    何向东很客气到:“哎呦,您过奖了,我们都是年轻人,说的肯定还是有不足之处的。”

    霍明德来的目的就是想摸摸这两人的底,他道:“唉,就是可惜啊,那么好的本子被毙了,你们的新本子出来了吗?”

    何向东答道:“出来了,我前儿晚上写出来的,现在也改的差不多了。”

    霍明德惊讶问道:“你自己写的?”

    何向东理所当然地点点头,道:“不然呢,也没人帮我写啊。”

    霍明德扭过头和站在不远处的郭俊强对视一眼,两人眼中堆满了惊讶之色。

    他们还是头一次听说春晚的本子是一个人写的,哪个上春晚的演员背后不是站着一整支团队啊,什么时候出现单打独斗了?

    这人说的是真的假的?

    霍明德很怀疑,另外他也在想,就这一个年轻人自己编出来的本子能听吗?

    听他话的意思还是一晚上写出来的东西,他请了十几个编剧大家凑在一起不断打磨本子都用了那么长之间,这人一晚上就能出来的东西能是什么好货啊?

    霍明德和郭俊强又对视了一眼,两人现在心态轻松了许多。这两个年轻人能杀进四审,肯定还是仗着原来的本子好,那本子肯定是别人给他们准备好的。现在换作他们自己弄本子了,一下子就露了怯了。

    果然还是年轻人啊,太草率太轻狂了,这两人已经不足为虑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八章 年轻人好狡猾

    第四次审查正式开始,主持人在前台做报幕主持,演员在后台等着,还有带着耳机的工作人员领着演员到上场门那里,一切都很正规,跟正式的春晚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

    能进到第四审的演员心里素质都还是相当可以的,表演经验都很丰富,至少不会露什么怯。

    大家都在后面紧张地等待着,节目一个接着一个,相声小品轮番着上场,在后台也听不见前面观众的反应,这对演员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至少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可以安安心心准备演出。

    何向东运气比较次,他的节目排在比较后面,在倒数第三个,下午才轮到他演出,他中午饭都是在央视解决的,也没吃什么好东西,一人一个盒饭而已。

    不过他倒是也觉着挺满足了,这里还管饭,算不错了。轮到他的时候,相声节目都演完了,按理说那些相声演员也都可以离去了。

    但是也有不少心里放不下的人还在观众席上看演出,看看自己竞争对手的水平,这里面就有霍明德和郭俊强这一对,还有那对来自湖南的相声演员。

    快轮到何向东他们演出了,两人换上了大褂跟着工作人员在上场门那里候着,听到前台报幕叫到自己了。

    薛果走在前面,何向东在后面,两人迈着四方步,踱步上台,薛果站在桌子里面,何向东站在桌子外面。

    经过一天的审查,在场的观众和审查组都累了,笑一天都笑累了,这对演员也是一个挑战,越到后面越难演,观众们都笑累了,那效果就不容易出来了。

    霍明德坐在下面也在认真看着,为了保险起见,他觉得自己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多看看竞争对手的表演,自己心里总会有底一点。

    何向东和薛果在台上站好了,这两人的表演形式非常传统,用的也是典型的一头沉,现在能登上春晚的相声都是子母哏居多,很多时候你都分不清谁是捧哏谁是逗哏。

    原因也非常简单,演员们上春晚都是冲着走红来的,哪能让你逗哏演员一个人专美于前啊,捧哏的就那么三五句话,包袱还都是响在逗哏的身上,到时候你红了,我怎么办?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当然在何向东和薛果身上,这个问题就不复存在了,薛果是典型的甘于捧哏,一点野心都没有。何向东的实力很强,用一头沉的方式能更好的发挥出相声效果来,只要效果好,薛果自己也就无所谓了。

    所以他俩每次上台,薛果都是站在桌子里面,但是他一点怨言都没有。传统相声的桌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了突出逗哏演员。

    逗哏站在桌子外面,还站在桌子前头,捧哏的被桌子挡住了下半身,还站在靠后的位置,所以观众的目光会自然而然地聚集在逗哏演员的身上。因此,捧哏演员也就更加不容易走红了。

    所以现在的新式相声,尤其是登上春晚的新相声,捧逗演员都是并排站着的,自身的动作幅度都很大,两个人身上的包袱都很多,力求在观众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这种动作幅度特别大的相声在几年之后也演变成了相声类小品了,虽说也是拯救没落相声的一种法子,但是也受到了不少诟病。

    何向东和薛果的相声就非常传统了,这两人在台上站着,除非确有需要,否则是不会有什么大动作的,看着就是那么的沉稳,那么的风范十足。

    何向东看看台下,众人都挺累的了,他知道这场相声不好说了,他笑笑,问道:“这台下坐了这么多人都是干嘛的呀?”

    薛果答道:“这都是来看春晚的观众。”

    何向东点头道:“哦,都是来看演出的观众啊,那你们可算是来着了。”

    薛果问道:“这怎么说?”

    “我跟别的相声演员不一样,我呀,是一个有身份的人。”说着,何向东往旁边一迈步,笑嘻嘻地就往桌子上坐去了。

    台下观众也没想到这两人前面还挺正经的,怎么突然就来了这么一出了,怎么还坐在桌子上了,这些观众一下子就都精神起来了。

    薛果往下推何向东:“干嘛呢,您这是上炕上习惯了还是怎么着了?”

    何向东拍拍胸脯:“我有钱。”

    薛果皱着眉头道:“有钱也不能坐在桌子上啊?”

    何向东道:“嗨,不坐就不坐嘛。你别看我现在是挺有钱的,我以前也穷,哎呀,那时候穷的都没法子了,有上顿没下顿的,家里老婆孩子都饿的哇哇哭,家里就剩一条祖传裤子谁出门谁穿。”

    薛果惊讶道:“这裤子还有祖传的啊?”

    何向东苦着脸道:“可不是嘛,那是我太爷爷留下来的,我家祖祖辈辈就靠着这条裤子过日子呢。”

    薛果道:“好嘛,这贫穷还有遗传的。”

    何向东感慨道:“当然了,后面日子就好过多了。去年的夏天,我穿着我们家这条祖传的裤子上街去了。”

    “行了,你就别加祖传俩字儿了。”

    何向东没理他:“那时候家里也没饭辙,我得上街找饭去啊,走着走着,我面前一辆三轮车蹭的一下就过去,咔的一声,从三轮车上掉下来一书包,我捡起来一看,好家伙,一书包的钻石啊。”

    薛果眼睛也瞪大了:“钻石啊?”

    何向东道:“是啊,锃光瓦亮的,全都是半斤一块的啊。”

    薛果眉头皱起来了:“这玻璃吧,钻石有那么大的吗?再说你捡着钻石,你不交公啊?丢东西的人得多着急啊。”

    何向东道:“我都快饿死了,我还管他那个。我有钱了,我要去报复以前的贫穷岁月。”

    “哎哟呵,您打算怎么报复啊?”

    何向东撸起袖子就道:“从今天开始,我要敞开了花钱,我以后再吃炸酱面就不去洋快餐偷番茄酱了。”

    薛果都傻眼了:“啊?您以前都是偷的啊?”

    何向东继续道:“我以后再坐公交车我也投币了。”

    薛果都快无语了:“合着您以前都是逃票的啊?”

    何向东却没管它,继续道:“我再上公厕,我就不要记账了。”

    薛果伸出两根手指,道:“就两毛钱的事儿,您还要记账啊?”

    刚才这一番包袱下来,观众都乐的不行了,何向东也把场子热起来了,这些观众也都忘了自己疲惫的样子了,一个个都很兴奋。

    这年头上公厕都还是要收费的,各地方的收费标准大致类似,小号两毛,大号五毛,这规定到后来才取消掉,公厕也才真正变成免费的。

    相声看到这里,霍明德和郭俊强两人的脸色变得很不好看了,这种相声是你一个年轻人一晚上写出来的?

    得亏是自己留下来看了,现在的年轻人年纪不大,心眼倒是不小,太狡猾了,差点就被骗过去了。

    霍明德暗自庆幸。

    那一对来自湖南的相声演员面色也挺沉重的,何向东和薛果的相声给他们的压力也非常大,这对年轻人是绝对的劲敌啊。

    另一旁的办公室里坐着的是马老师,没错,他又来了,还是冲着何向东和薛果两人来的,他知道这两人先前的节目被毙了,所以现在想看看他俩的新节目如何。可是看着看着,马老师的眉头就皱起来了,这段相声好像很耳熟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九章 改的买面茶

    台上的何向东马上就入正活儿了,春晚的节目时间是有限的,给一个相声节目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像何向东这种新人的节目基本不会超过五分钟,所以他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把需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

    何向东继续往下说:“我就天天这么胡吃海喝地用钱啊,不出一年家里的钱可就又用完了,我们家又没饭辙了。”

    薛果道:“那可不,不出去挣钱,坐吃山空哪里能行啊?”

    何向东苦着脸:“家里都穷的没法子了,我那家里的倒霉孩子还跟我闹,你说有这么不懂事的孩子吗?还非得问我要饭吃。”

    薛果点点头:“这是孩子闹饭呢。”

    何向东板着脸,喝道:“走远点,闹什么闹,去年没给你吃饭啊?”

    薛果都傻了:“啊?这去年吃的管什么用呀?”

    听到这里了,旁边办公室的马老师点点头,他看出来了这段相声套的就是买面茶的模子,只不过改了好多东西。

    其实那天晚上何向东躺在床上的时候,心里就想着天上能不能掉下一个相声本子来。然后他脑子里面灵光一闪,闪的就是好吃懒做整天做白日梦的这个概念。

    然后顺势的他也就想到了买面茶这个传统相声,但是春晚要求的是全新原创的相声,他拿这个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在这么短短几天之内弄一个全新的节目,谁也无法保证这个段子就很成熟了,就一定能被观众接受了。

    所以他套用的买面茶的这个梁子,只不过往里面填充的东西不一样,前前后后的包袱也给改了,这样的作品既能保证成熟度,也能保证新颖度。

    何向东道:“我就把孩子打发出门了,让孩子出门去找找有没有什么吃的吧。还没过多一会儿,孩子又回来了,跟我说奶奶来了。我就问了,胖奶奶还是瘦奶奶啊?”

    薛果疑惑道:“这怎么还有两个奶奶啊?”

    何向东答道:“这个胖奶奶呀是孩子是小奶奶,是我三婶,人家家里有钱,这瘦奶奶是孩子亲奶奶,也太穷了。”

    薛果点点头,说道:“对,你们祖传的贫穷嘛。”

    何向东分饰两人道:“孩子说了‘是瘦奶奶’。‘关门关门,快把门关上,准是来混饭吃了,快点。’我们这儿刚把门关上了,还不等我松一口气,我亲妈就从门缝里面飘进来了。”

    薛果惊讶道:“这从门缝里是怎么进来的啊?”

    何向东在身上比划着:“瘦啊,都瘦的跟皮影戏似得。”

    “好家伙,这都没有人样子了。”

    何向东再次分饰两人:“‘妈诶,您上我们家来干嘛来了?’‘干嘛?吃饭,我都快饿死了。’‘哎哟呵,您还没吃饭呢,来来,快上炕上躺着吧。’”

    观众一下子就笑喷了,没吃饭光在炕上躺着有什么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