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到了唐宋时期,在唐朝就有了专门培养口技艺人的组织叫”学像声社“,再到了宋代,口技这门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东京梦华录》里面就记载了口技艺人文八娘模仿小贩叫卖堪称一绝。”

    “宋朝是一个精神物质极大丰富的朝代,各种民间艺术发展很快,宋朝的时候就有了隔壁戏,口技艺人以八尺屏障为依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艺人在屏障内说学逗唱模仿各种动物声音,宋徽宗时期有一个口技艺人叫刘百禽,能模仿多种动物叫声,技艺十分高超。”

    “一直到清代民国,我们口技艺术算是真正成熟了,是百戏之一,清人李振声的《百戏竹枝词》里面对口技的表述就是‘围设青绫好隐身,象声一一妙于真。谁知众口空嘈杂,绝迹曾无第二人’,说的就是这个。”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我们的表演都是在屏障后面的,正所谓只闻其声不见其人,30年代以后我们表演慢慢走出屏障,和观众面对面声情并茂地表演,还借助了现代科技音响扩音器,使得我们有了大范围表演的可能,我们这些演员这些年到处演出,包括在国外都是面对面演出的。不过我之前演的那一段是传统的口技表演,是有屏障的。”

    张玉树大致给何向东介绍了一下口技的历史和由来。

    何向东听得很仔细也很认真。

    张玉树继续说道:“我们口技和你们相声也可以说是出自同门,口技最初也是叫像声,也讲究在屏障后面说学逗唱,那个时候有一个人表演的也有两个人表演的,跟你们相声的单口对口差不多,后来也是一部分口技艺人走出了屏障,面对观众开始了表演,也有了相声的雏形,那个时候也有明相声和暗相声之分。你们相声的十二门功课里面也有口技一门,你肯定也听你师父表演过吧。”

    何向东点头道:“是的,我师父比较擅长伐木还有学鸟叫,不过他学鸟叫都会往嘴里面塞一个小器具来助力,不然学不出来,其实还是您高明点。”

    张玉树也笑,说道:“我就是靠这个吃饭的,要是连这个都被你师父比下去了,我还怎么活啊?”

    “嘿嘿……”何向东也笑。

    张玉树道:“我在上海杂技团也是有职务的,我最多只能抽出半个月时间来教你,所以这段时间你的学习压力会非常大,你要做好准备。”

    何向东也收敛了笑意,非常认真点头道:“张叔你放心,不管多么大的压力我都承受的了,您尽管来。”

    张玉树欣慰地摸摸何向东的脑袋,道:“这段时间我主要教你的是口技的运气发声,还有口齿唇舌喉的运用,这些都是基本功,你一定要练扎实了,万丈高楼平地起,靠的就是地基稳实。口技和你们相声一样,都需要几十年的水磨功夫才有可能成才,千万不要妄图一步登天,这是不可能的。”

    何向东点头表示明白。

    张玉树继续教道:“口技的呼吸法以前一直是单呼吸法,在有一次央视的一期节目《鸟类的发声方法》里面,鸟类专家向我们介绍了鸟类的特殊发生结构,鸟类的鸣叫其实是可以持续好几分钟的,它们没有声带,但是有鸣管,鸣管吸气出气都有发声的功能,鸟类的这种发生方法就是‘循环运气法’和‘循环发声法’。”

    “这种方式对我们的启发很大,尤其是玉亮兄利用声带的反正发声的特殊条件,加上他多年的探索实践,终于研究出来循环运气法和循环发声法,这种方法可以反复用气,反复发声数分钟,达到正常人的十几倍,而且音律也更和谐,效果非常好,我要教你的就是这个。”

    何向东点头说好,张玉树便开始教授如何运气。

    “气”是发声的动力,气不足则声就不足,科学运气是口技表演根本的根本,基础的基础。循环运气的练习法子也就是要根据人的生理呼吸规律和发声原理,先加强肺部的呼吸量,然后练习呼气量,,一口气呼出的时间由短逐渐加长,由最开始的十几秒逐渐延长至一分钟甚至更长,气沉丹田,肺部放松,减轻肺部压力,用鼻子配合口吸气,巧妙偷气存气,让气有用之不尽的感觉。

    张玉树一遍遍指导何向东练习运气的法门,尤其是着重教授偷气存气的窍门。其实口技运气首先要练的是肺部的呼吸量,可是张玉树时间不多了,只能先教法子,基本功只能等何向东回去自己慢慢练习了。

    何向东倒是也极为聪慧,学的非常快,基本上张玉树教过一遍就不用再说第二次了。张玉树也非常开心,连连称赞何向东是个好苗子。

    这一整天,爷俩都在练习循环运气法。

    当晚何向东也住在这里,就和张玉树两个人凑合一张床。第二天天刚刚放亮,何向东就起来跑到没人的地方练早课了,他毕竟是相声艺人,功不可一日而废也。艺人行也有一句说练功的话:“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练完的早课的何向东回到招待所,用过早饭之后,张玉树开始教授口技的发声法。

    口技因为模仿自然界的风雷雨电,还有动物,乐器,战争等场面,它需要用到多种复杂的发声方法,以人声为主音,配合人体的口、齿、唇、舌、喉、小舌、口腔肌肉、软腭等。口技也有其独特的声域和音阶,运用单音双音圆音哑音,还有音阶中的剁音、拖音、组合音等来完成表演。因为口技讲究以假乱真,所以其还有一个倒嗓的发声方法,再配合上正嗓发音,也就是所谓的循环发声法。

    传统口技表演讲究说学逗唱吹,其实应当是属于曲艺类范畴的,但是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口技大师孙泰和周志成从香港进入内地就直接进入了上海的杂技团,所以口技被归属到杂技一类。

    但是在后来发展过程中,杂技表演里面渐渐没有了口技的身影,口技从杂技舞台上消失了,但是曲艺界也不愿意承认口技是曲艺界的一份子,口技便成了无人认领的孤儿,现状处境尴尬,实在是可悲。

第三十六章 分别总在不经意间

    开始五日,何向东昼夜勤练循环运气法和循环发声法,这是基本功,一定要熟练,等回去之后,还要继续苦练才有可能成功。

    到第六日,张玉树开始教授何向东一些模仿的技巧性问题了。

    口技发声主要是以口齿唇喉小舌,口腔肌肉,软腭等人体器官,利用特殊的练习发声来模仿各种声音。像模仿马蹄奔跑的声音,就需要用到唇齿相互摩擦,由远及近,依次递进;模仿乌鸦青蛙或者飞机坦克的声音,就需要用到小舌的颤音;伐木则是需要用到口腔肌肉的运动;用鼻腔共鸣模仿猫叫,用哑音模仿母鸭叫,用喉音配合上腭模仿公鸡声和鸭叫声。

    这些技巧都是需要师父手把手教的,这些天何向东一直在跟着张玉树学,越学便越觉得口技这门艺术博大精深,越发觉得他张叔真是了不起,逐渐多了许多孺慕之情。

    这些天,方文岐也来了好几回,看何向东和自己的老伙计练功练得废寝忘食,也

    不打扰他们,连他师弟的挑战都没跟何向东说,看何向东没惹出事来,就背着手又回去了。

    再过两天,张玉树提了一只鸟笼子进来,里面有一只百灵鸟,他对何向东说这就是他以后的老师了。

    学鸟叫是口技里面一个难度非常大的挑战,因为鸟的叫声非常俏皮和多变,正常的人声想要模仿出来是极为困难的,这对口技艺人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能不能学好鸟叫也是一个口技艺人能不能出师的关键。

    举个例子,在模仿百灵鸟鸣叫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唇齿口腔等部位来控制速度的快慢和声色的变化,以此来完成百灵鸟灵活多变的叫声,难度非常大。

    在口技艺术里面还有百灵十三套之说,指的就是用百灵鸟的本声融合模仿音组成十三种不同的声音,包括燕子、猫叫、大姐姐、母鸡下蛋、小鸡、鹰抓小鸡、喜鹊登枝、推小车、小车轧狗、蝉鸣、苇炸子、水鸟、家鹊闹林等。

    因为百灵鸟的叫声非常灵活多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有的叫声便不够十三套,这就是不合格的鸣叫,但是也有超过十三套的,这便是极品,有的还有乌鸦的叫声,这叫脏口。而张玉树送给何向东的就是一只极品的百灵鸟,非常珍贵。

    艺人在表演的时候,有的人表演百灵十三套,也有的人表演百鸟争鸣。像张玉树的祖先百鸟张擅长表演的就是百鸟争鸣,还创造性地把黄莺的鸣叫声融合其中,非常有影响力。

    百灵十三套和百鸟争鸣都是传统口技里面的绝技。

    “我们的口技发声要求非常清晰,不能有杂音的。尤其是在模仿鸟鸣的时候,要求将上下牙齿适度咬合,让气息从牙缝里面排出,声音随着气息自然流出去,用上下嘴唇来控制音色的变化。”

    “尤其是我们在用话筒表演的时候,气流冲击上去是很有可能产生杂音的,所以我们必须利用气息的控制来调解音量变化、大小强弱,这样才能阻挡气流冲击话筒,让音色变得悦耳起来。”

    “要达到这个境界,就一定要练蜡头功,这是我们模仿鸟鸣的一种练习方法,把蜡烛点燃放到离你嘴巴一寸远的地方,模仿鸟叫而蜡烛不灭,这非一日之功,你一定要勤加练习,等你练成之后,你的口技也就有了几分火候了。”

    张玉树摸着何向东的小脑袋,温和地笑了。

    何向东低垂着脑袋,闷闷道:“张叔,您是要走了吗?”

    张玉树淡淡笑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小家伙,我们有缘还会见到的。”

    知道张玉树要走,柏强和方文岐也来送他,柏强说道:“张儿,你这次回上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北京来,咱哥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一面。”

    张玉树笑道:“也不用多久,今年过年我们团在北京有演出,就几个月的事儿,到时候咱哥俩也可以好好聚聚。”

    柏强也露出了笑脸:“那感情好啊。”

    “恩。”张玉树又看着方文岐,有些感伤说道:“只是方老哥,咱们下一次见面就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方文岐故作洒脱,打趣道:“免了吧,我才不想见你们两个呢,酒不喝烟不抽的有什么意思啊,吃喝嫖赌一样不沾身的,我都看不起你们。”

    这番话说的张玉树和柏强都笑了。

    张玉树叹了一声,看着自己老大哥苍老的脸庞,说道:“方老哥,您年纪也大了,是该找个地方安定下来了,别再四处漂泊了,太苦了,真的。”

    方文岐脸上挤出一丝笑意,洒脱道:“我就是一介民间闲散艺人,四处卖艺是我的工作,客死他乡也是我的宿命,没什么苦不苦的,辗转江湖也大半辈子了,早就习惯了。”

    气氛顿时有些凝重起来,柏强和张玉树看着方文岐久久不语,仿佛像是要把这张倔强的老脸印刻在自己脑海里面。

    半晌后,张玉树才走上前去,摸着何向东的脑袋,轻声嘱咐道:“小家伙,张叔教你的东西可千万不能懈怠了,每天都要练习的。还有我送你的百灵鸟可千万不能养死了,好好观察百灵的神态,咱们口技模仿都是要传有韵学有神。等咱爷俩下次见面我可要考考你的,你要是没学好,我可真的会抽你的哦。”

    “恩。”何向东认真点头,眼睛亮晶晶的。

    张玉树继续嘱咐道:“还有啊,你师父年纪大了,你要好好照顾他,更重要是要学会你师父的全部本事,你可是你师父唯一的指望了,千万别让他失望。”

    何向东抬头看着张玉树,他又想起了那日向张玉树问起师父的事情,他就是这样含糊其辞的,现在又是如此。顿了一会儿,何向东还是认真地说道:“张叔,您放心,我会的。”

    张玉树笑,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他走到墙边提好一个行李包,对在场几人抱拳说道:“人生难得是相聚,唯有离别多,此去应是经年,相逢终会有期。玉树恭祝诸君万事顺心,咱们来日再相聚,告辞。”

    这番话说完,张玉树极为洒脱地一转身,便离去。

    在场几人,方文岐、柏强、何向东、田佳妮皆抱拳行礼,目送远行,受不得离别苦,在招待所分手也是极好。

    待得张玉树走出招待所大门之后,何向东突然冲到窗户边上,对着张玉树的背影,大声喊:“张大妈,我会想你的。”

    张玉树身形微微一顿,依旧是背着身,举起右手挥舞了几下,便大步离去了。

    再看何向东,已是满脸泪痕。

第三十七章 师叔和那个臭屁师哥来了

    虽然跟着张玉树学习口技只有半个月,但是这段时间张玉树填鸭式的教育也的确塞了不少东西给何向东。

    在其后的日子里,何向东勤加苦练,终有成就,这对他未来的发展极有裨益,高超的口技本领也成为了何向东未来相声表演的一大特色。

    何向东跟着师父又回到县城东的那间农家小屋,依旧是每日练功,不过现在多了一门口技功夫要练。

    方文岐这段时间也传了一些新活儿给他,也带出去撂地卖艺了,有几次是方文岐逗哏何向东捧哏,相声艺人学艺都是先学逗哏再学捧哏,最后看看适合干哪个再干哪个,所以一个优秀的相声艺人是要求捧逗俱佳的。

    同时,方文岐也把他师弟下战书的事情跟何向东说了一下,还叮嘱何向东绝对不能输了,否则要他好看。

    这番狠话出来,连带着何向东都紧张了起来,每日练功特别苦,被师父逼的够呛,他在心里也一直在思索,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让师父这么紧张,何向东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师叔和师哥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其实是方文岐有件事没好意思和何向东说,他和师弟约定是谁输了谁要学狗叫,他都一把年纪那里丢的起这个人,当然玩命操练何向东了,输不起啊。

    半个月后的一天,方文岐起了个大早,罕见地洗了个头,把身上那副邋遢的脏兮兮的衣服换了下来,换上一副崭新的大褂,脚上蹬着一双千层底的布鞋,头上稀疏的毛发也打理的根根整齐。

    何向东在一旁打趣:“师父,瞧您这架势不像是去见师叔去,倒是像是去约会老情人。”

    “一边去。”方文岐没好气道:“你赶紧也把衣服换上啊,我可告诉你啊,在家里你再怎么折腾都可以,在你师叔面前可不能失了礼数。”

    何向东张大了嘴道:“啊?这师叔什么来路啊,这么严肃啊?”

    方文岐叮嘱道:“我实话跟你说我和师叔在跟你师爷学艺的时候就开始较劲,我们俩斗了大半辈子了,反正他是没赢过我,现在都开始比下一辈儿了,你要是丢人丢的可不是你的人,是我的这张老脸啊。”

    听到这话,何向东瞬间了然,拍着胸脯应承下来:“师父您放心吧,无论场内场外,我都把面子给您攒的足足的,保证让咱师叔羞愧地拿裤衩遮住脸跑回北京去。”

    方文岐欣慰地摸了摸何向东的小脑袋,夸赞道:“好孩子,记得好好表现啊,等把你师叔赶走了,师父给你买煎饼果子吃。”

    方文岐这辈子哄孩子也就这一招了。

    何向东流着口水笑了,这孩子也是没治了。

    话不多说,何向东也赶紧换上师父给他专门做的那件青色大褂,换上一双崭新布鞋,这一老一少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