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来的,在多少代观众面前锤炼过的技巧,全部都在传统相声里面。”

    “我为什么相声说的好,因为我会的传统相声多,这些技巧我会的很多。所以不管是说传统相声,还是让我自己写段子,我都不怕,我何向东九岁上台到现在,没有哪一场没有把观众逗乐过,没有哪个段子没响过。原因就在这里。”

    薛果怔怔地看着何向东,他知道传统相声很重要,但没有想到有这么重要。

    何向东半点不停歇:“所以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去搜集传统相声吗?你不是喜欢看武侠电影吗?传统相声就是我们相声界的武林秘籍,所有的招式,所有的秘诀,全都在里面,这是一份现成的宝物。”

    “而这个宝物我们已经遗失的太多太多了,真的太多太多了。就拿九头案来说,一直没有能说全,前辈们是自己改编出来写出来的,我们后辈就不能重新写一个吗?可以,当然可以,不说别人,我就可以,我能写,可是我写出来的就是九头案了吗?”

    “录音你也听到了,九头案是诞生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这是经历过几代惊才绝艳的名家修改和无数观众验证过的东西,这才是宝物。我何向东是能写出来,但也是只是像最初出世的那种水平。”

    “难道让我的徒弟再去验证和修改几十年,再我的徒孙去验证修改几十年,最后弄出来一个老先生们原本早就已经成型好的东西吗?不止是九头案,还有我们所有的相声,难道我们要把所有现在的相声再用几代人的时候去修改去验证,最后弄出来一个老先生们早在几十年前就弄好的东西吗?难道我们要再用百多年再去走一遍老路吗?”

    “搜集传统相声很难,很苦,我师父吃了数不清的苦头,我也吃了无数的苦头,多难多险的情况我们都遇见过,但是再苦,那也没有重新创造的苦,搜集再难也没有重新创造的难。”

    “相声行内现在很不景气,演员们都快活不下去了,也没有人愿意听相声,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了。就算是我们愿意再用一百多年时间重新走一遍老先生已经走过的老路,但是还有这个时间吗?”

    “目前这种状况不允许我们这么做了,我们还没有开始这样做,相声就要死了,真的,肯定要死了,没有时间再走老路了。我们都知道相声就在垂死边缘了,像放在桌角的鸡蛋,一动就要摔碎了。能救相声的就只有传统相声,只有这个遗失掉的瑰宝。相声不是没有魅力了,只是他的魂丢了,这个魂就是传统相声。”

    “我们这一辈人多努力一点,多搜集一点,我们的后辈就能多学一点多懂一点多会一点,我为什么懂的这么多,那是因为我师父把他的一切,他所有的一切,他全部的一切都给了传统相声,没有他的不要命就没有我今天的水平。”

    “上天会为难一个人,会为难一个行业,但它不会一直刁难下去。机会肯定是会有的,但我不希望机会来的时候,我们还是这样以一个状态来迎接这样的机会,如果那时候的相声界还是现在这样,那么相声必死无疑。”

    “我没有什么收藏癖好,也不是就算不说也要放起来存着,我不是神经病。我只是想把相声好好传承下去,把我们遗失的这些瑰宝再给找回来,为此我可以付出一切。”

    “我很爱相声,我很怕他死了。赌命不算什么,只要能找回一个真正的好段子,我可以连命都不要。我可以死,但相声不能死。我很爱相声,为了相声,我可以不要我的命;为了相声,我也可以这辈子再也不去说相声。”

    “所以以后还有像九头案这样绝世名段,我不可能不去找的,就算是人家摆明了要害我,我也一样会去,因为相声就是我的命。”

    最后几个字,何向东说的掷地有声,而此刻他的眼眶全红了,既是为了相声,也是为了他师父,还是为了他自己。

    薛果听了之后,久久不语,身子一直在微微颤抖,他是震撼的,他的内心是震撼的。

    半晌之后,他恭恭敬敬站了起来,朝着何向东一躬鞠到底。(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章 十项全能

    宝鸡是在陕甘宁川的交界处,也是多条铁路干线的汇聚点,文工团每年慰问巡演都要到这边来一趟的。

    宝鸡还是属于陕西的,这一站演出完成他们就要到甘肃去了。在陕西的行程还是比较轻松的,也没有急着赶演出,领导还给他们放了一天假,第二天才有演出。

    这也是他们最后可以轻松的日子了,进入甘肃之后就要吃苦了,根据事先安排好的计划,到了甘肃之后,他们是要到工地上面进行慰问演出的。

    像这种慰问演出不可能只是在大站里面演出的,一些偏远小站也是要顾及到的,甚至还有的是在正在修建铁路的工地上面。

    在大站演出无疑条件是最好的,一般大站都是在大城市里面,各种资源都很丰富,大家吃的住的都还还不错。

    到偏远小站就比较苦了,条件也不丰富,跟大城市是没有办法比了,不过毕竟还是铁路站点,基本上的保障还是有的,如果比较幸运能遇上哈拉站那样的小站,那样的小站职工,那估计比大站还自在。

    最惨的就是在工地上面了,你想想工地上面的条件能好吗?烟尘遍地的,飞沙走石,而且铁路干线的修建都是在偏远的地方。

    接下来又是在甘肃,那只能是更加荒凉了啊,一刮风就是飞沙走石,漫天尘土,让人眼睛都睁不开,一天下来一身脏,而且还没地儿洗澡去,太偏僻了。

    据说这次要去的工地位置更加难走,翻山趟河的,去了当天是回不来的,要第二天才能回来,换句话说那天晚上大家要一起挤工棚。

    这绝对是个苦差事。

    苦差事在宝鸡就商量好了,因为要挤工棚,所以女同志就不太方便了,这一次没有带女同志过去。

    而且因为要翻山越岭,路比较难走,所以团里面决定派出一支文艺轻骑兵去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

    相声演员再一次中枪。

    倒霉的还有歌曲演员,这帮人也是文艺轻骑兵啊,人到了就可以开唱了,比相声演员还要轻骑兵。

    去工地这种苦地方自然没有人愿意的了,团里面也知道让人自愿报名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还是点名。

    最先拿出来开刀的就是何向东跟薛果,只要是有苦差事,最先遭殃的铁定就是他们两个人,没有办法,谁让他们是领导的子侄晚辈呢,不杀不足以立威信。

    领导的自己人都上前线了,其他人也没话说了,被点到名就当是命也该着了,没被点到的激动的都要哭出来了。

    最后为了以身作则,侯三爷把自己跟石先生两个人也安排上了,亲自带领这支小分队上工地演出去。

    在城里面的大部队就归黄主任管了。这下子大伙儿有意见也发不出来了,人家领导都主动去吃苦了,你再有怨言也不好说了吧。

    去这种工地上面慰问演出,演员们也是有津贴拿的,毕竟是条件艰苦的地方,但是津贴不高,团里面也不富裕,大伙儿也不看重这两块钱,主要还是当成是一个任务来完成。

    所以在宝鸡这里珍贵的一天假,大家都要好好珍惜,尤其是那些要去工地上面的演员,好日子不长了,到甘肃以后就要吃苦了。

    薛果就带着何向东到处逛了起来,吃喝玩乐,今天全程是薛大老板买单,都是人家给钱。

    何向东也没有跟他抢,他知道这是薛果为了感谢自己,不让好好感谢一下,估计薛果心里一直得有这个坎儿,何向东便随他去了。

    对于全本的九头案何向东是很珍惜的,虽然拿到手的不是全本的,但这份珍贵录音仍然超过他的想象。

    分享给薛果,他倒是一点都不心疼,相声要发展,要壮大,要复苏,总是需要有那么一批肯为了相声付出的人,他相信薛果是那样的一个人,所以他愿意跟他分享。

    但是其他人的话,他还没有认真考虑过,也没有向外公布的意思。何向东很清楚什么叫财不露白,要是让别人知道他手里有这么珍贵的一份录音,那估计他真的是要烦不胜烦了。

    薛果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一直是守口如瓶的,一句话都没有往外吐露。何向东也非常明白薛果的沉稳性子,也就没有多加叮嘱了。

    这份录音里面录了王弥苇老爷子说的九头案,还有他的一些技巧和感悟,但是不多,说的时间也不够长。

    就像是一座万仞高山,只是在录音上面露出了一点小角,但也仅仅是这一点小角却让何向东和薛果两个人受益匪浅。

    何向东现在就特别想回到北京,等候老爷子上门传授他技艺。相声里面这么多门技艺,单口相声是何向东比较欠缺的一环,是的,尽管他的水平已经接近名家了。

    他的相声是跟着方文岐学的,方文岐擅长对口相声,方文岐原先的水平也仅仅是比较出色,算是接近于名家的水平吧。

    可是等他离开了曲艺团开始浪迹江湖,耗尽心里搜集传统相声的过程中,他的实力却在悄然提升,向数不尽的名家高手问艺,向凝结在传统相声里面的前辈们的智慧学习。

    虽然他这几十年过得没有一点人样子了,但是他的水平却早就超越了名家,达到了宗师的水平,从他能把太平歌词重新改造出来就可见一斑了。

    尽管他是宗师了,可他也有短板,不要以为宗师就是十项全能了。马三爷还是相声泰斗呢,人家照样有缺陷,他嗓子就不好,唱不了。

    方文岐的缺陷就是单口不行,他的单口水平比较一般。何向东的单口成就完全是当年张阔如给他打的底子,后来在闯荡江湖的那些年里面,他也向很多艺人学习过单口相声。

    再加上他天资聪颖,把这些东西都糅杂在了一起,才渐渐有了几分火候。到了北京之后,重新遇见了张阔如,张阔如又把当年没教的东西重新教给他,这回传的是张氏评书的真正精髓的部分。

    何向东评书功夫突飞猛进的时候,单口相声的水平也跟随着往上攀升,凭借着评书打的底子,他用评书拉动着单口相声在走,所以他的单口相声看起来才有点模样。

    但这归根结底还是张氏评书强啊,还是张阔如强啊,并不是他的单口相声强。

    但是这回就不一样了,有了王弥苇老爷子的传承,何向东最后的这一块短板就能补齐了,甚至于这个原先的短板还有可能成为他最锋利的一把尖刀,尤其是在现在相声界。

    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的何向东就是真正的完美了,相声界从未有过的技艺无缺的艺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想说单口相声

    在宝鸡城里面游玩了一天,薛果真不愧是个玩家,这一天吃喝玩乐可是让何向东乐开怀了。

    何向东还没有试过这样玩呢,他的日子过得很苦,从小到大都在江湖闯荡,江湖可不是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地方,事实上他和师父总是为自己的饭辙奔波,风餐露宿的,吃都快吃不饱了,哪里顾得上玩乐啊。

    到了北京之后,作为向文社的班主,他身上压着一堆事情,都快要累崩溃了,压力无比巨大,更加没有这个心思了。

    薛果就不一样了,他家里条件不错,从小到大的经历也很稳当,上学,到团里面的学员班坐科学艺,毕业了正式进入到团里面,解决编制问题,成为人人羡慕的吃公家饭的人。

    他这么些年走过来,算不上如何辉煌,但至少很顺利,衣食无忧的,所以有这个功夫也有这个能力去满足他自己的玩心,也是玩心太大了,以至于到现在连个对象都没有,听说他家里人都快急坏了。

    其实何向东还是非常羡慕薛果这种安稳的生活的,生活虽然缺少了一些激情和动荡,但是真正经历过那些动荡的人是打心眼里面不愿意过这种日子的,只是何向东已经走上这条路了,他就没办法再回头了,也不愿意去走回头路。

    到了宾馆之后,薛果已经累得不行了,直接往床上躺去,呈一个大字型,嘴里还发出一声畅快的呻吟。

    何向东也是差不多,在床上毫无形象地躺着,稍微过了一会儿,他看了一下时间,发现都快八点钟了,也顾不上累了,就从床上挣扎起来。

    他薛果说道:“我出去一趟。”

    “昂。”薛果已经累得没有力气,语气含糊地哼出来一个声音。

    何向东把衣服鞋子穿好就出门了,也没去远地方,还在宾馆里面,他转身就上楼了,在五楼的一个标间敲了门。

    是石先生给他开的门,看见何向东过来,石先生显得很是惊讶,赶忙把何向东迎进来,诧异问道:“你怎么来了?”

    何向东道:“我就是来看看您二位。”

    “谁啊?”侯三爷在里面喊着,相声演员出来表演,捧哏和逗哏非特殊原因都是要住一个房间的,侯三爷和石先生也没有例外。

    石先生答道:“是何向东,这孩子说是来看看你?”

    “哦?这孙子可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儿啊?”侯三爷笑了。

    石先生也笑了:“怎么就孙子了?”

    何向东走了进去,见侯三爷正躺在床上呢,他挠着头不好意思说道:“侯师叔,您这是批评我来的不勤呗?”

    侯三爷躺在床上,手上还拿着一根烟,看了何向东一眼,当即就指责道:“不是说来看我的吗?这怎么还空着手呢?”

    何向东笑道:“千金万银也比不上我的一颗真心啊。”

    “呸。”侯三爷毫不留情地淬了一口。

    石先生也仰头大笑,示意何向东自己随便坐,然后也跑到床上去点烟抽,一下子房间里面就烟雾弥漫的。

    何向东实在是受不了这个味儿了,也一点不见生,自己就跑去把窗户给打开了,房间里面本来还开着空调的呢。

    侯三爷倒是也不见怪,等何向东做完这一切,他才问道:“直接说吧,你上我们这儿干嘛来了,别说是来单纯看看我们两人的啊,没你这半夜空着手来的。”

    何向东回去在凳子上坐好,也不兜圈子,在这两人面前也没有这个必要,他就直接说道:“侯师叔,我主要是想跟你谈一下关于演出的事情。”

    侯三爷和石先生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奇怪,何向东进入团里面也有一段时间了,演出自然是不会偷懒,而且也很听话,完全都是听团里面的安排,让干嘛就干嘛,这次倒还是他第一次提出要谈演出的事情啊。

    侯三爷看着何向东笑了笑,说道:“那行,你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吧。”

    何向东道:“那我就直说了,我想说单口相声。”

    “单口相声?”侯三爷一愣。

    石先生惊讶地看着何向东道:“怎么好好的突然要说单口的了,你跟薛果闹矛盾了吗?”

    何向东赶紧摆手解释:“没有没有,我跟薛果挺好的,我就是想说单口相声了。”

    听了这话,石先生也放心多了。

    侯三爷抽着烟,稍微思考了一下,说道:“行吧,没问题,我尽快给你安排一下。”

    何向东又说道:“师叔,您可能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想说的是说书的那种单口相声。”

    “啊?”侯三爷傻眼了。

    “啊?”石先生也傻住了。

    现在单口相声说的人很少,但也还有人在说,但说的通常都是把几个小笑话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