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的这种捧哏是好,但是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逗哏,他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看逗哏的水平的,他能完美配合好逗哏的演出,甚至能帮逗哏把演出效果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但是如果逗哏的水平不行,那他就完了,效果铁定出不了的。打个比方逗哏的水平如果只有五十分,他捧得再好,顶多让现场效果到55分,那还是没及格。

    当然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都说三分逗七分捧,你单让逗哏一个人来,他连20分都出不来,或者换一个捧哏的,估计连五十分都保不住。

    所以薛果之前在团里面一直没有固定的搭档,原因就在这里,石先生和侯三爷都知道年轻一辈没有人能配得上薛果,强行搭配就是浪费了。

    何向东的捧哏风格就和薛果不一样,薛果是稳稳地捧着逗哏的往下说,何向东除了捧着人家说,他还要反着回去逗人家,他的舞台风格很霸道,不管是逗哏还是捧哏都是一样。虽然他这样可能有点抢逗哏的风头,但是并不会像薛果那样受逗哏水平限制。

    薛果也幸好碰上了何向东,他的一身才华才得以发挥出来。何向东是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薛果身上了也有了几分捧哏巨匠的影子了,而且两人天生有一股难言的默契,配合起来可谓是相辅相成,真是祖师爷的恩赐啊。

    所以这两个人搭档说相声的效果那真是绝了,现场反应没有哪一次是差的,所以侯三爷和石先生等何向东一进团,就把两人弄成固定搭档了。

    薛果又问:“哪儿就三次了,咱们这不是第二次出来说相声嘛?”

    何向东解释道:“前面那唱铡美案的那包公就是我唱的。”

    “哦,那是你啊?”薛果惊讶说道。

    都卖了力气了,何向东也没有藏着掖着,他是要在观众面前露一露脸的,要把自己给观众推荐一下的。

    “哦……”台下响起此起彼伏的惊讶声音,他们也是现在才知道何向东是前面的包公。

    虽然有些惊讶,但是这些人却并没有觉得何向东有多厉害,或者说是他们根本不喜欢前面的京剧节目。

    现在传统戏曲比传统曲艺还要式微,根本没人喜欢看,说的难听一点,春晚上面放戏曲节目的时候,就是换台的时候。

    悲哉。

    其实说真的,现在不是戏曲人才辈出的年代,而且受到外来各种流行文化的冲击很大,但是戏曲还是比较好听的,但它需要的是你静下来心来用心去听。

    传统艺术之所以传统,是因为它的的确确是以前那个时代的人听得东西,有其特定的历史性,是有些不合时宜了,但是我们如果能安安静静泡上一杯香茗,轻轻拍着大腿,慢慢去欣赏一出戏曲,其实还是会觉得非常有意思的。

    王子晨还在一号机的位置,他皱眉惊讶说道:“这个相声演员还会唱戏?”

    杨哥也道:“虽然我不懂戏,但还是觉得这人蛮厉害的。”

    “倒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啊。”王子晨微微颔首,深深看了何向东几眼,似是要把何向东这个白白胖胖的样子刻在脑海中。

    无疑,今晚的何向东给王子晨还有沈月琪留下来极其深刻的印象,而且都是正面印象。

    说完这一场,何向东和薛果在观众热情的掌声中鞠躬下台,下了场,何向东差点没累趴下。

    两场相声大活儿,再加上一场京剧演出,他都快累虚脱了。

    按理说他们都是第二次上场了,之前都采访一遍了,这一次是不用采访的,可沈月琪还是记者上去又给他们采访了一遍,可谓是人情难得啊。

    采访结束,两人刚刚在往后台走,也不知道从什么角落冲出来两个彪形大汉,还不等何向东回过神来,两人不由分说架起他的肩膀就往外走。

    “干嘛?”何向东惊叫。

    丁锦洋激动喊道:“去歌厅。”

    郭云冲也很激动捧哏:“找小妹妹。”

    这两人对前面何向东上台唱戏的事情一点都没过问,在他们看来现阶段除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之外,再没有比去歌厅更重要了。

    何向东还在挣扎:“不是,你们得让我换身衣服啊。”

    丁锦洋一点都没理他,直接喊道:“来不及了,等会都关门了。”

    “救命啊。”何向东惨嚎。

    “哈哈哈……”薛果大笑几下,也赶紧跟上了。

    但是很可惜,这四个人最终还是没能去成歌厅,因为他们找不到买门票的地方。

    妈的,四个智障。

    ps:还有一章可能要过12点了,大家明天早上起来看吧,爱你们的吴彦祖。另外请支持正版阅读,谢谢。(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站演出

    满怀着无奈和悲愤,四个热血少年一步步委屈地往回走,刚刚去问门卫票房在哪里,门卫居然骂他们白痴。

    悲愤之下,四个人都往回走了,作为团里面优秀青年演员的他们果断打消了这种不良念头,回家去也。

    并且狠狠唾弃了那种肮脏的地方,呸。

    第二天晚上还有一场演出,他们白天做了最后一次排练,晚上正式登台演出,这一回倒是没有电视台跟着拍摄了。

    摄制组今天一大早就回去了,那些年轻的演员又是一路相送,恳求王子晨他们到时候手下留情能把自己的采访留着,连丁锦洋和郭云冲也去凑热闹了,团里面年轻人就是何向东和薛果比较淡定一些。

    王子晨对那些演员说他会尽力的,但是最后的决定权在电视台里面,他只有建议权,这些年轻演员也不明白电视台内部的运作程序,就只能是说让人家多费心了。

    沈月琪这一次很清晰地看见没有何向东和薛果两个人,再细细一回想好像前天晚上这两人也没有来串门走动啊。

    她对何向东的印象特别好,而且也特别烦这些青年演员缠着他们不放,与此一对比,她反倒是更欣赏何向东跟薛果两人这股子清高了。

    “是艺高人胆大么,还是手艺人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沈月琪嘴里琢磨着味道,不禁露出了笑容。

    平心而论,这一次回去的剪辑工作,何向东和薛果两人的相声还有采访是一定要放进去的,无论是从收视率方面的考虑,还是从影响方面来考虑,这都脱离不了他们两个人。

    何向东还唱了这次晚会唯一的戏曲,这不能不报道吧,现在上面给他们的电视台的要求就是要多扶持中国的传统艺术,他们不能不听吧。

    还有就是后台采访,何向东那极具特色的介绍方式,为了收视率考虑你也不能不去播放吧。

    还有要播放这一次的相声表演,年轻一辈的除了何向东和薛果他们还能放谁的啊,台上就属他们的相声最逗了。而且两人功夫还特别扎实,采访的时候薛果还唱了一段十三香呢,多好的卖点啊。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沈月琪和王子晨都很欣赏何向东和薛果两人的才华,对他们的印象太好了,所以这一次跟踪报道,他们俩是绝对跑不了了。

    这年头还是用实力说话的,就像何向东说的那样,手艺人凭能耐吃饭,不搞花招。

    晚上最后一场演出结束,第二日团里的演员也没有多待,就直接坐火车去了山西。

    西线大型慰问演出第一站圆满结束,接下来就要正式踏上这条漫长的巡演道路了。

    不过还好团里面的待遇都还不错,后勤保障安排地特别好,交通住宿饮食啊什么的,都提前安排好了,基本上演员只要跟着团里面走就是了,演出自己弄弄好,其他事情都不用他们操心。

    下一站到山西了,在大同演了两个个晚上,团里面也没有火急火燎地让演员们走,还多歇了一天,也让大家到处去逛逛看看。

    薛果就拉着何向东还有丁锦洋和郭云冲到处去吃东西了,这是一个会享受的人,这些年跟着团里面跑演出,除了上台他就是在到处混吃的了。

    这次薛果也带着几个人到处去寻摸山西的美食,各种好吃到忘记初恋的美食都让薛果从犄角旮旯给翻出来了,几人算是对薛果刮目相看了,直接称呼果哥了。

    自从上次的歌厅事件过后,这四个人关系算是越来越铁了。不是都说男人有四大铁嘛,一起同过窗,一起蹲过牢,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他们属于犯罪未遂的那种铁,哎呀,也算铁了。

    大同演出两天,何向东和薛果依然是要来四个相声大活儿,丁锦洋和郭云冲也有三个了。

    团里面青年相声演员最优秀的四个人都在这里了,团里对他们的培养力度还是相当大的。

    山西演完,继续出发,这一次是直接北上,到内蒙古去,内蒙演三站,乌兰察布一站还有一站在,呼和。浩。特,最后一站是包头,演完就要南下到陕西去了。

    时间安排的很紧,刚到乌兰察布这边住了下来,侯三爷就把团里面的演员集中起来讲话了,他是演员也是这一次的带队领导。

    讲话的地方,就在火车站里面的会议室里,团里面的演员在坐的满满当当的,台上就坐着侯三爷和黄主任。

    侯三爷对团里面的演员说道:“客套话我也不说了,这一次内蒙的演出时间紧任务重,十天的时间,咱们要跑三个地方,还有几个小型慰问演出,基本上是演出结束立马就出发,肯定会很辛苦的,这一点大家心里要做好准备。”

    所有人脸上都凝重了几分,三个站点都是每个地方都要演出两天的,这一下子就要六天没掉了,十天要全部演完,这就等于演出结束立马上车走人,甚至于说吃饭睡觉都可能要在火车上进行了。

    黄主任也安慰道:“这次可能是辛苦了一些了,大家也要多多体谅一下,咱们坚持好把这场硬仗打完,等到了陕西了,咱们再好好休整一下。”

    众人都苦笑着点点头,没办法都是累活儿啊。

    侯三爷继续说道:“三站的演出基本上就都是这样了,演出的安排我们之前都定好了,现在要说的就是几个小站的单独慰问演出,这里面有些职工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办法来大站这里观看演出,所以我们决定拍几个精兵强将去进行小型的慰问演出。”

    这话一出,所有人脸色一僵,跑小站是最累人的了,脱离了大部队,没人管没人顾的,又没有什么别的福利,完全是吃力不讨好啊。

    而且这里又是内蒙,有几个小站很偏僻很荒凉的,条件很差的,根本没人愿意去,全都是苦差事啊。

    侯三爷看着台下众人的反应,他的脸色也渐渐不好看起来了,想当年他们跑演出的时候都是抢着去最苦最累的地方,现在这些人一听要去小站立马就低下了头,真是不像样。

    黄主任也无奈摇了摇头。

    现场这么多人就何向东一个人东张西望的,他才刚进团,什么都不懂,所以很淡定。

    侯三爷也瞧见何向东了,便说道:“第一站,哈拉站,何向东、薛果你们俩去。”

    何向东点点头,薛果都快哭了,哈拉站啊,五等小站啊,那地方好荒凉的,什么都没有啊,晚上睡觉估计都只能跟他们职工挤挤了。

    丁锦洋和郭云冲两人顿时幸灾乐祸起来,对着何向东和薛果两人挤眉弄眼。

    薛果没好气地怒气冲冲瞪着他们,丁锦洋却是一点都不怕,反而瞪回了过去,露出欠揍的幸灾乐祸的笑容。

    “还有丁锦洋和郭云冲,你们俩也去。”侯三爷又说了一句。

    丁锦洋和郭云冲两人笑容一下子就僵在了脸上,差点没哭了出来,这反转也太突然了吧。

    “哈哈哈……”薛果一下子大笑了出来。

    侯三爷看他一眼,没好气问道:“你笑什么?”

    薛果脸都快憋红了,他憋着笑道:“我……我高兴啊……终于终于可以为小站职工服务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九章 小强哥

    “你信不信我死给你看。”

    “关我屁事。”

    “嘿呀,要不是你,我能去哪个破地方吗?”

    “关我屁事。”

    “不管,你要赔我。”

    “陪几晚?”

    “……”

    丁锦洋对阵薛果,结果完败。

    何向东和郭云冲都在旁边大笑,这四个人被侯三爷派到哈拉站去慰问演出了,头一天他们在乌兰察布演完了,第二天他们就直接出发去哈拉站了。

    一般去边角小站慰问演出,基本上都是相声队或者是歌曲队,没办法这些人是文艺界的轻骑兵啊,人到了就可以开始演了。

    你要是派一支戏曲队过去的话,那就太麻烦了,单搬运各种砌末就能把人给累死,砌末是梨园行的行话,就是各类道具的统称。

    现在团里面这么多演员也就是歌曲演员和相声演员最方便,小品也太麻烦了,各种舞台道具太多。

    侯三爷这次就把这四个青年相声演员给派过去了,反正何向东多才多艺,吹拉弹打说学逗唱他全部都会,分分钟顶的上一整只曲艺团。

    除了何向东,还有另外三个货呢,这几位都是团里面最优秀的青年相声演员,这就足够了,他连歌曲演员都没派。

    其实去边角的小站演出,条件是稍微艰苦了一点,什么都没,是个苦活累活,但其实就是这种苦活累活才能出成绩。

    你抢着去这种地方的演员,上面领导是会看见的,以后给你的机会同样也会多一点,尤其是在现在演员们普遍怕苦怕累的大环境下。所以侯三爷把这四个人派出去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哈拉站在卓资县哈拉村里面,89年建成的小站,是五等站,平时也就是乘客上下车,然后就是送邮局的快递和包裹,连货运都没有。

    实实在在的一个很小的站点,说是可以让乘客上下车,但其实也没几个人在这边下车,九十年代这里就显荒凉了,后世到稍微好一点。

    虽然是小站,但还是有职工在这边工作的,这个站里面加上领导员工一起八个人吧,反正何向东他们过来看见的是这些人。主要也是这个站太小了,这些人就足够了。

    这一次的小队慰问演出是薛果带队,他在团里面的资格老一些,年纪也稍微大一点,为人比较稳重,这一次带队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这个站配得人本来就很少,虽然平时没有事,但是也是不能擅离岗位的,所以团里面这次在大战的大型慰问演出他们是没有办法去看了,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单独的慰问小队的原因。

    哈拉站里面的领导叫伊德日布赫,一个蒙古中年男人,一看就是常年吃牛羊肉的人,特别魁梧雄壮,走起路来虎虎生威,不过他倒是没有穿蒙古族的服装,还是穿着铁路职工的工作服的。

    头发打理的也特别顺直,还带着一顶铁路职工的帽子,他的普通话还挺标准的,他对薛果说道:“欢迎文工团同志们的到来啊,我是站里面的主任,我叫伊德日布赫。”

    薛果和他握了一下,笑了笑,说道:“你好,主任,我叫薛果,是团里的演员。”

    “这位是何向东,也是我们团里面的演员。”薛果开始介绍了。

    何向东也很聪明,和伊德日布赫主任握了一下手:“你好,主任。”

    那主任这才明白过来,在内蒙古汉族人是很多的,很多汉人都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不过他们内蒙人也都有汉族的名字的。

    伊德日布赫主任笑笑道:“我汉族名字叫赵小强,你们叫我赵主任,赵大叔,都可以。”

    四人齐齐倒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