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将修改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武将修改器-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说那些缴获的粮食了,就算将几个月后的收成也全部填进去,也只是堪堪够用罢了。

    不先修养生息个一两年,将这些人口全部转化为硬实力,继续扩张将会非常危险。如果金城郡能够轻易拿下也就罢了,可韩遂是好相与的吗?看看人家覆灭马腾时那一通眼花缭乱的操作,能借用的力量几乎都借用上了,这确实是个能人啊!

    这也是为什么要借助宋建之手限制其发展的缘故。只需让他们僵持个一两年,自己趁机休养生息,到时候凭借河西的人口,足以用“国力”碾压他们。

    这是蓄势!

    如果用六个字来分析一场战争的胜负,唯“天时地利人和”而已;

    如果用两个字来分析一场战争的胜负,无外乎“谋”与“断”;

    可如果用一个字来分析一场战争的胜负,只能是“势”!

    得势者胜,失势者败,从无例外。

第126章 韩遂窘境() 
又过了几日,风尘仆仆的黄衍终于回到河湟,并将成功说动宋建的好消息告诉了马应。

    马应没有犹豫,立即领兵赶往湟门,准备统御虎骑营和新营佯攻允街县。而从弟马超,也被他带在身边。

    中平六年(189年)六月,马应亲率一万大军出现在允街城外。允街城守将田乐见此,大惊失色,想也不想就命人赶紧前往狄道求援!

    以田乐之能力,确实不适合委任为大将,如果是麹义或者张绣,根本不会显露出惊慌。毕竟,允街县现在可是驻扎了八千大军。而在北部百里外的浩亹县,还有阎行两千人马在,怕什么?

    “将军,八千守卒全部龟缩在城中,不可轻易攻城。”眺望了一眼允街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守卒,庞德提醒道。

    “那令明觉得该如何拿下此城?”马应笑着问道,很是轻松,似乎并未因为敌军防守严密而担心。

    “断其粮草运输,围困即可。允街城可不大,八千大军人吃马嚼,绝对撑不过一月。田乐无胆与我们会战,八千大军死守一县城,反而不如两千士卒稳固。”

    “是啊,两千士卒若士气不跌,足以支撑三个月。可八千士卒,不敢正面迎战的话,却撑不过一个月。田乐碌碌之辈也能委以重任?若换做令明你为主将,说不定能直接将来犯之敌打退。韩遂无识人之明啊。”马应感慨道。

    “呃……”庞德不知该如何接话,总感觉他的话怪怪的,好像不完全是在夸自己……

    “将军,虽说田乐无胆,但亦不可大意。其麾下兵马可不比我们少多少,若忽然领兵来袭,恐致大败。”为防马应轻敌,庞德再次开口提醒。

    “放心,我从不会在战术上轻视任何一个对手。”

    事实证明,庞德多虑了,田乐他就是一条咸鱼。一连五天都没有任何动作,似乎一门心思在等待韩遂的援军……

    陇西郡狄道县。

    韩遂看完田乐的求援信,眉头皱了起来。马应主动攻打允街,在他的意料之外,毕竟允街有大军驻守,根本不可能拿下,除非田乐真是一个废物……

    想到这,他忽然一惊,不禁再次浏览了一遍那封求援信,而一颗心,则渐渐沉了下去。他不知道田乐是否真是废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害怕了,而且没有与马应战斗的勇气,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意思,都是希望自己快些回援!

    他闭上了眼睛,好半天才吐出四个字:“难堪大用。”

    可是,他现在却不敢回援,因为这段时间他和宋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若是现在离开,不仅陇西郡有可能会被他全部吞下,而且说不定还会和马应一起夹击自己。届时,自己肯定难以招架!

    当然,宋建和马应联合覆灭自己的概率并不大,毕竟宋建的战略眼光还可以,不会这么蠢。唇亡齿寒,很简单的道理。

    可是,就算他不攻打自己,仅仅只是吞下整个陇西郡,依旧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所以,在没有决定陇西郡归属之前,他并不想回援。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坐不住了。宋建似乎也知道了马应正在攻打允街县的事情,态度变得极其强硬,非要陇西郡不可,关系一度非常紧张。而田乐那边,一天一封求援信,感觉白纸不要钱一般。

    此时他总算是看出来了,这田乐,还真有可能是一个废物!

    一时间,原本感觉固若金汤的允街城,不禁开始牵动起了他的心。若允街城失陷,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他还特意命人将马应的家眷押往允街县后方百里处的金城县,必要时好拿出来做筹码。虽然于大部分枭雄来说,拿家人要挟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主公,马应百战百胜,几无败迹,允街县绝不能放任不管。”其心腹成公英忍不住提醒道。

    “我自然知晓,只是陇西郡却也不能让宋建独得!”

    韩遂现在非常烦躁。一个不好,说不定就要面临两线开战的窘迫!

    可是,他又不甘心舍弃陇西郡。

    该如何破局?

    此时他不禁有些期待,田乐能将马应那一万大军打退,如此便能破局了。

    可是,观田乐遣人送来的求援信,这家伙连跟马应交战的勇气都没有,谈何击退?

    别说是击退了,哪怕他能够守住允街城三两个月,韩遂都不会这么忧心。可是,他能吗?

    原本韩遂是相信他能的,但是现在,真不敢再相信了。

    “此人难堪大用,待马应退却后,必要罢免其兵权!”韩遂愤怒道。

    又沉思了半个时辰,他终于做出了决定,一连派出两名使者,分别前往马应大营和已经迁到三十里外的宋建大营。伐谋不成,只能先试试伐交了!

    若是能劝说马应退兵,或者能够尽快和宋建达成协议,那这件事情就好办多了。

    可是,不到一天,前往宋建大营的使者就回来了,遗憾道:“将军,宋建依旧想要整个陇西郡,不愿松口。”

    韩遂叹了口气,这其实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马应没有攻打允街之前他都不愿放弃陇西郡,又何况是现在?

    难道,真要将陇西让予他?只是这么一来,自己好不容易覆灭了马腾,岂不是一点好处都捞不到?

    不过,他并未急着下决定,而是想先看看马应那边的反应再说。虽说田乐很让人失望,但马应想要拿下允街也不容易,再加上自己诚意十足,将其劝退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

    允街县,马应大营。

    看着面前胆色不俗的使者,马应淡淡道:“韩遂想要我罢兵也可以,只需满足我几个条件即可。第一,归还我家眷;第二,赔付粮草四十万石;第三,赔付布帛十万匹……”

    还未等他说完,使者的脸色就变得极其难看了起来,“马将军,第一条乃是理所当然之事,可是第二条和第三条,你不觉得太过分了吗?允街县尚有八千大军驻守,并未失陷,与你商谈乃是为了避免无辜百姓伤亡,可否拿出一点诚意来?”

第127章 董卓入朝() 
第一日,和谈显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韩遂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不可能答应马应这么苛刻的条件。况且,四十万石粮草也好,十万匹布帛也好,他现在哪怕砸锅卖铁也拿不出来。

    “兄长,韩遂此人阴险狡诈,若不想与之和谈,何不直接拒绝?”马超试探地问道。

    “谈至少还能捞到一些好处,不谈的话,好处就都要被宋建得了。”马应淡淡道,“韩遂如今所迟疑之事,无外乎是否放弃陇西郡。若我们逼迫太过,致使整个金城郡都有失陷之危,他必然会壮士断腕,和宋建和解。届时,宋建亦不会坐看其覆灭。孟起,可明白?”

    马超不甘道:“若我们出其不意拿下允街县,那韩遂……”

    “韩遂同样不会覆灭。攻下允街,亦有允吾。允吾乃金城郡治所在,比之允街更难拿下,而我们现在能够动用的只有一万兵马。况且,想要拿下允街,就算顺利,至少也要一个月,在此期间,只怕韩遂早已和宋建达成协议。韩遂也是一个果决之人。”

    听到这,马超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以当下之形势,确实很难将韩遂灭掉。韩遂也好,宋建也好,能够从众多凉州叛军首领中脱颖而出,并坚挺到现在,都不是蠢货。

    而且,和谈其实对马应更有利!

    马应现在辖有五郡,治下之民已过五十万。而韩遂和宋建,不过一郡甚至半郡之地,人口最多十万。随着时间的推移,胜利的天枰只会越来越往马应这边倾斜!

    因为他和韩遂都有和谈之意,因此,只通过使者交涉了几次,两人就达成共识,并签订了停战协议。

    停战协议的内容并不复杂。马应承诺立即退兵,并且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不再攻打金城郡。而韩遂,则要归还马氏家眷,并赔付粮草十五万石、布帛三万匹。这是金城所能承受的极限了。

    中平六年(189年)六月末,马应率领一万人马,带着家眷、粮草和布帛,终于撤离允街。

    尚在陇西狄道县的韩遂得知这个消息后,终于松了一口气,立即将心腹爱将成公英派往允街,以接替田乐成为允街城守将。之所以忍到现在,是怕临阵换将导致士气大跌。

    而当下,再没什么顾忌!

    成公英也是一个将才,可以说是韩遂手下最出挑的一个将领,未来投降曹操后,直接被曹操委任为军师,并封为列侯。而他也算对得起曹操的赏识,降魏后依旧南征北战,在去世之前还帮张既平定了河西。军功虽不卓著,但也不差。

    在他接替田乐的帅位之后,立马开始操练士卒,并重新调整防守布置。

    首先,他就将八千士卒拆分开来,允街城只留下三千精锐,剩下的五千则调往允吾。允街、允吾以及浩亹三城遥相呼应,使得整个防御体系更加成熟。

    而调往允吾的那五千士卒除了可以及时增援允街、浩亹二县外,更重要的是能够给宋建施压。要知道,允吾县往南就是陇西郡的枹罕、河关诸县,乃宋建大后方!

    现在该头疼的不是韩遂,而是宋建了。

    原本马应是想要帮助宋建拿下陇西郡的,可兵围允街大半个月的时间都没见他动手,硬生生错过了这么一个机会。如此,马应也没什么办法。

    但凡他有一丝想要动手的迹象,马应也不会这么快和韩遂和谈。可是,此人太贪心了,又想要陇西,又不想和韩遂交恶,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总之,现在让他们自己掐去吧,马应不想再多加理会。

    和韩遂和谈之后,马应便开始稳固大后方。安置难民、俘虏的事情他插不上手,有尹奉、李参、贾彩等郡令处理足够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彻底平定河湟郡内还未屈服的羌胡。

    值得一提的是,攻打肩水金关的卢水胡因为看不到破关的希望,早早就退回了居延地区。马应暂时没工夫理会他们,不过在真正平定河湟郡之后,必要北上给他们一个教训!

    ……

    中平六年(189年)七月,韩遂忽然发难,亲自领一万二千人马对阵宋建八千人马,以逼迫其退出狄道县。与此同时,金城允吾县中的五千守卒也作势南下,欲要攻打白石、枹罕。

    宋建却没有被吓到,也不回援,依旧与韩遂对峙。白石县有不少羌人协助防守,没那么容易沦陷。而韩遂,顾忌河湟郡的马应,在没有十足的把握前,绝不敢真正开战。这就是宋建的底气。

    得知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马应高兴不已,巴不得他们继续闹腾下去,好让自己赢得更大的优势!

    与此同时,京师洛阳再次出现动荡。大将军何进在袁绍等一批世家子弟的蛊惑下,开始了一系列无脑操作。

    首先,为了逼迫妹妹何皇后同意自己诛杀十常侍,竟私招外镇军阀来洛阳。包括前将军董卓、东郡太守桥瑁、武猛都尉丁原以及事先被他派回家乡募兵的王匡和鲍信。

    这无疑是在逼宫,逼自己妹妹和外甥的宫!

    四方兵起,京师震动,何皇后只能屈服,打算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逐出宫外,放回家。

    八月,走投无路的宦官们打算铤而走险。中常侍段珪等人率领党徒数十,待何进入宫后,竟将其斩杀于嘉德殿前!

    何进部将听闻他被杀,当即领兵入宫。

    虎贲中郎将袁术攻打宫城,焚烧青琐门。张让等人于是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外逃。

    而袁绍与叔父袁隗也随之进入宫城,佯称奉诏,开始捕杀宦官及其亲党。而后又下令关闭宫门,严禁出入,俨然将整个宫城占领!

    外戚和宦官相争,最后竟是世家得利。若继续这么下去,世家将彻底掌控朝堂,何皇后也好,小皇帝也好,都要变成傀儡!

    尤其是袁氏,怕是要成为整个大汉真正的掌控者!

    可惜,好好的剧本却被草莽气息浓重的董卓给破坏了。

    董卓见宫城大乱,也懒得去管什么权谋、什么政治,当即带着两万人马杀向洛阳。看到一大票公卿士大夫正准备将天子迎入宫城,他也凑了过去,加入了迎驾的队伍。

    一干公卿士大夫顿时懵逼。

    那些公卿士大夫还想仗着身份让他离开,曰:“有诏退兵!”

    可董卓却表示,天子流落在外,哪有退兵的道理?我是忠臣,我要亲自率领大军护送天子进入洛阳!

    那些公卿士大夫自然不愿意,可惜手上没有多少兵,根本刚不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入主洛阳。

    一干世家子弟谋划了这么久,最后执掌朝堂的人却莫名其妙变成了董卓,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第128章 治下之民() 
权利过大的宦官也好,外戚也好,都是天子为了加强皇权的产物。毕竟,在大多情况下,这两类人都只能依靠当今天子而富贵,若天子倒了,他们很有可能也会跟着倒台。说白了,他们才是真正的保皇党。

    尤其是宦官,权力越大,名气越大,越忠于当今天子。因为天子一驾崩,他们必然死翘翘。现在的十常侍、未来的童贯、魏忠贤无不如是。

    这些人其实都是天子的提线木偶,做一些脏活累活,以帮助天子压制世家、士大夫或者东林党什么的,反正各个朝代都有一批需要天子压制的人——如果天子不希望君权逐渐被削弱的话。

    可如今,外戚也好,宦官也好,全部覆灭,而天子刘辩又未成年,只能任人捏圆戳扁。不管是董卓掌权还是世家掌权,结果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该被架空,还是会被架空。

    甚至,世家掌权的情况更糟,以袁氏四世三公的威望,说不定能直接上演一出禅让皇位的戏码……

    得知大将军被杀,董卓入主洛阳,马应并没有太大的反应,毕竟这些事情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不过,既然董卓已经开始执掌朝堂上,那大汉的国运也快要走到尽头了,接下来诸侯并起,群雄逐鹿,不可能再避免!

    对于马应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若大汉不失其鹿,自己又哪有机会?

    他现在只希望快点稳固自己的地盘,好在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插上一脚。若是能够将董卓打崩,夺占关中,自然最好。就算不能,也要逼迫他帮自己洗白,弄一个官身。

    于当前时代而言,叛贼这个身份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在凉州还好一些,若是在中原腹地,可能会平添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