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大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徐家大院-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吟至今。”

    在我的人生当中有这样一首诗是永远忘不掉的,相信也是父亲最爱的诗,可能因为杜康是黄酒,也可能因为父亲的也和曹操一样有着令人惊叹的才华,亦或是父亲想做个曹操一样做个征服天下的男人。

    好像从我记事起,父亲就一直让我背诵这首诗,那个时候小,接触的都是很短的绝句,但是父亲却执意要我把这首诗背下来,为了背完我也是吃了不少苦头,这首诗在我当时的世界里很长,诗里的意思也完全不懂,但是到现在反观了一下曾经的岁月,我才明白了父亲钟爱这首诗的原因。

    从那次中邪开始,赌博完全完全占据了父亲的人生。抽烟喝酒赌博,这三个词完全可以概括很多人对父亲的印象,只是在当时,父亲还没有表现的那么严重,母亲也忙于照顾我没有太多去观察父亲的反常。赢钱了开心,输钱了发脾气,在母亲眼里也只不过是像六月的天孩子的泪一样莫名其妙,男人嘛,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

    其实母亲很了解父亲的心理变化,从小养尊处优的环境让父亲染上了一身娇贵的臭毛病,加上从小就聪明伶俐的脑子更是让父亲十分地自负,自尊心也不是一般的强。可能父亲开始慢慢接受了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现实,但是这一身的脾气还是永远改变不了,但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初这个男人是自己挑的,也只能盼着他慢慢地一天一天改过吧。

    这几天也不知道怎么了,天上总是阴沉沉的,时不时还会下大雨,雷鸣声更是震耳欲聋,也不知道是不是雷公电母夫妻两闹情绪了……

    因为下雨天上父亲的工作变得更加麻烦,但他还是拼了命地干活,能早去玩就早去玩,绝对不能为了因为工作耽误霍霍。

    因为早上没有下雨,父亲骑着自行车也不是很方便,所以就没有带雨衣,这就让父亲更加决定要赶紧买辆摩托车。虽然外面下着大雨,但作为一个终极赌徒,父亲想都没想骑着自行车顶着瓢泼大雨就到了赌场,即使湿漉漉地也赶紧坐下来立马下了底。众人见这个新晋赌鬼来了就赶紧让个座,打算赢光他兜里的钱。

    事实也和他们想的一样,今天父亲有些点儿背,从头到尾几个小时就没摸到什么大牌,虽然没输什么大钱,但却输了整整一个下午,看着每一把自己手里的牌越来越小,父亲的心也是越来越累,一个下午抽掉了整整一包烟,无数次抓自己的脑袋,无数次叹气声告诉在场的赌徒他的牌不好,最后灰头土脸地再淋着大雨回家了。

    母亲正坐在沙发上用手指逗躺在摇篮里的我,想来我小时候的眼睛是真的大,怎么长大就残了呢……

    父亲刚到大院就冲进房间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把湿漉漉的衣服随手扔在了房间的地板上,转头看了看正在试图咬母亲手指的我,那个时候的母亲的手指还称的上是纤纤玉手。父亲说了一声让母亲下楼吃饭,就拿了份报纸到楼下去了。

    吃饭的时候,两个人没说什么话,母亲问了问在厂里怎么样父亲也是只是敷衍地回答了一句还行,吃完饭过后,父亲拿着报纸拎着一瓶黄河就上楼了,母亲则留在厨房收拾碗筷。因为我之前好像说过父亲的字其实写的是很漂亮,不管是钢笔字还是毛笔字写出来都令人羡慕,父亲从小到大一直都嫌弃我的字,但是我也一直都无话可说,因为他写字是真的好看,而且也比较有才华,如果他的经历不是那个样子,我相信他可能会成为一个作家,一个诗人,最不济也是个书法家。

    把报纸翻了一遍,发现上面写天气预报预计这几天还是大雨以外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东西,父亲就坐在床上靠在床头柜,仰头看着天花板回想起了自己过去的二十多年,小时候衣食无忧在家也都是小皇帝一样的待遇,在学校老师们都知道他出类拔萃才华横溢在学校简直就是横着走。这样的生活过了将近二十年,父亲的脾气不能怪他,是因为从小到大他什么都是最好的,自尊自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今再看看现在的自己,一无所有父母都在外地如今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孩子出生了却没法给妻儿过上好日子,曾经家里养了许多工人的自己却在人家的厂里累死累活整天活的跟条狗似的出去谁都不待见,就连自己想买辆摩托车都要好好思考很久,自己的家世呢,才华呢,都去哪了?

    父亲越想越难受,眼眶开始泛红,举起酒杯喝完了杯子里的黄酒,到房间里翻箱倒柜地找很久都没拿出来的文房四宝,那是当初写毛笔字的时候留下来的,自从离开了学校就再也没有拿出来过,想起了当年自己的楷书和行书被老师大肆赞扬的场面,心中郁闷,加上酒精上头,提笔沾默就在已经发黄了的纸上写了一首最爱的诗《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随意朦胧,心里又十分悲凉的父亲在写下这首诗之后又喝了满满一杯的黄酒,心里的酸楚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向人倾诉,更不知道从何开口。要说当时的父亲绝对有点当年王羲之的感觉,只是当时王羲之是开心,父亲则是难过。

    母亲早就收拾好碗筷到楼上想跟父亲聊聊天,可是却发现床上没人,就目睹了房间里父亲所做的一切,可是此时就算作为他的妻子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一个受伤的男人,于是她选择了小心翼翼地走到一边装作什么都没看见,想等父亲平静下来不那么难过了再去找他,她相信自己的男人是个坚强的男子汉,能够战胜心里障碍彻底改变自己。

    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父亲从始至终都没有站起来。

    很快,躲在厕所的母亲听到了父亲呼唤她的声音,当时的父亲已经喝了满满三四杯黄酒了,这酒虽然度数不高,但是这么灌下去,酒仙都得掂量掂量。踏着醉酒迷踪步,摇摇晃晃地拿着酒杯爬到了床上,把手里的宣纸递给母亲:

    “认识这首诗吗?”

    母亲点了点头。

    父亲颓废地喝了一口酒,点上一支香烟:

    “念给我听,好吗?”

    母亲依稀觉得这一幕有些眼熟,但是看着父亲不像是要发脾气的样子,更像是一个失落的男人想寻找慰藉,作为妻子母亲就把这首略长的诗念完了,念完的时候父亲的眼泪已经从眼眶里流出来了。

    其实没有什么比一个男人的眼泪更让人觉得可怜的,如今的父亲留下来的眼泪不是因为失去亲人的伤心,不是因为生意的失落,而是发自内心的悲凉,这种物是人非的感觉相信父亲是真的深有体会,母亲本身就是个多愁善感的人,看着自己的丈夫如此难过也流下了眼泪,就连旁边什么都不知道的我也开始哭了起来,本来父亲以为是我被他感染了,母亲一看才发现是我尿床了……

    换完尿布的时候,父亲的眼泪已经止住了,那张写着诗句的纸也被父亲扔到了水盆了,一言不发地喝着闷酒,其实两个人都是比较约束的人,不像国外那样有什么事情,老夫老妻抱一抱亲一亲就什么矛盾都没了,母亲没有放开来安慰母亲而是躺在一边等着父亲犯困。

    就这样,一晚上过去了,虽然一夜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但是这一晚让母亲印象十分深刻,这是她第一次看见自己的丈夫崩溃的样子。其实奶奶也总说,父亲变成后来的样子,就是因为当年心里过不去那个坎导致的。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什么事情都会发生,难过也总要继续的……

第八十八章 回来了() 
让我再看一眼,最后一遍,看看这个世界。

    今天一大早,一阵很吵的声音惊醒了整个村子的人,包括正在睡觉的父亲和母亲,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母亲虽然不是很明白,但是这一声炮响到是让父亲吓得直接从床上蹦了起来,说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

    “坏了,村子里死人了!”

    在家乡,如果有突如其来的一声炮响就代表着有人去世了,父亲仔细算了算今天不是什么大日子,这一阵炮响一定就是自己所想的那样,而且这个地方离大院很近,父亲赶紧穿上衣服,就像其他村民一样焦急地顺着炮仗的声音寻找有人去世的那户人家,最后所有人都听到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哭泣声就找到了那户人家。

    那是一户在家乡除了外地人住的,最糟糕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村子里最穷的人家:老刘家。老刘家之所会这么不堪,是因为老刘的祖上并不是这里人,是一个很早之前到这里来的外地人,他父亲和母亲当年逃荒到这个村子里从此落地生根就在这居住了几十年。但是,在老刘年轻的时候,老刘的父亲就患病去世了,家里就只有一个母亲还常年卧病在床。年纪轻的时候娶了隔壁村的一个寡妇生了个儿子,一直生活到现在。

    其实说来老刘是个苦命的人,生下来腿脚就不好没法到工厂里去上班挣钱养家,只能租了当时属于我们家的地来耕种以此养活妻儿,因为老刘是那种性格比较软弱的人经常被自己那泼辣的媳妇儿欺负,但是他一直忍受着所有的痛苦生活了下来,对他来说唯一的慰藉就是那个疼爱他的母亲还有他疼爱的儿子,可是目前看来,他的母亲可能已经……

    因为从小老刘就经常会来找爷爷他们商量田上租金的事情,爷爷也不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没回看见老刘可怜兮兮地来,都会给他口吃的少收点租金,也时常会跟父亲一起玩,教会父亲摸龙虾和钓青蛙,算起来老刘也是父亲儿时的玩伴之一。

    因为老刘的性格,他很少和村里人来往平时也不打牌下棋什么的,所以母亲挤在外面的所有人里面和老刘最熟悉的人就是父亲,当然我的父亲作为一个聪明人也很了解这一点,于是立即穿着凉拖就跑了进去。

    这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房间里一男一女跪在地上,前面的床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躺在上面一声不吭,双目紧闭,胸部没有一点起伏,床边还有一个正在玩泥巴的男孩子,应该是老刘的儿子……

    其实比父亲早到的是小店的老板,老刘发现自己母亲断气的时候就赶紧跑到老板那要了个炮仗,毕竟规矩不能少。老刘看见父亲来了,眼角含着泪水站起身握住了父亲的手:

    “民丰,你也看到了,我娘去世了。这么些年我们家一直靠着你家过活,你们一家子帮了我们一家好多年了,我很感谢你们。可是,如今我还有件事儿想求你。”

    父亲怜悯地看着这个可怜人:

    “老刘啊,你有什么事儿就告诉我,我能帮你的一定会帮你的!”

    没想到老刘一下跪在了父亲面前,颤颤巍巍地从兜里掏出来一些零零散散的钞票:

    “民丰啊,我老刘这辈子是个没用的人,这一家老小能活到今日都是仰仗着你们家,如今你们家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说实在的我的日子也不好过了,没了地我这腿脚也不方便,还拖家带口的,我攒的那点钱真的没多少了。我老娘啊这辈子为了我操了不少心,现在她仙逝了,我总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吧,我想给我娘弄个葬礼。我楼上还有点钱,我知道你民丰是个有脑子的人,我钱不多,你帮我打点着点儿,这把我老娘送走了,你让我给你当牛做马都行。”

    父亲赶紧把老刘掺了起来:

    “我爹从小就告诉我,要是我有一天继承了家业也得一直对你家照顾下去,如今虽然我家也不富裕了,但是这个忙我一定会帮你的。我小叔是大队队长,回头我找他商量商量,看看大队里面能不能帮衬着点,放心吧,你娘的后事儿我一定给你办的妥妥的。”

    说完就让老刘留下来,父亲到厂里请了三天假,急匆匆地就跑到了小爷爷那商量着让大队里那点钱出来帮帮老刘,虽然他们不是本地人,但是户籍也在这个大队里,现在人家家里出了事情难道村里人就这么冷冰冰的看着么,最后小爷爷同意了父亲的方法。

    让街上的纸扎店准备好纸钱和骨灰盒什么的,小店准备好炮仗和饮料酒水,请街上的厨子来烧菜,其余一个大队的村民都要来参加婚礼,按照家庭情况来给予支持,哪怕家里没钱送点黄纸都行,只要帮忙了都可以来吃饭,让太平庵的和尚来给去世的人念经超度同样是提供餐饮,礼仗队就让村委的礼仗队来办,虽说不像富贵人家那样风风光光,但至少该有的都要有。当然如果钱不够,村子里几个有点小钱的人家都得帮帮忙。这种情况也得亏这个村子里的村民都比较善良才能办成。

    父亲的计划实施的很成功,那个时候的人们都不是很图钱,大家都是本着做善事的心帮助老刘一家,虽然大家平时都看不惯那个寡妇的所作所为的,但是老刘的品性村子里的人都很清楚,帮忙的人很多,老刘也是看在眼里感谢在心里。

    父亲和小爷爷一直在张罗着葬礼,就连母亲也抱着孩子来帮忙登记那些给了帮助的人写成在一张大红纸上贴在了大门上,甚至在联系殡仪馆的时候,那边的人都愿意提供水晶棺保证尸体撑过一天的葬礼。

    倒是老刘的妻子,一直坐在阴凉的地方吃着瓜子看着所有忙活的人,连孩子都不管自顾自地享受着不劳而获,这让所有在场的人心里都有些不舒服。

    很快,老刘的家里就被布置好了,老刘本来想再次下跪感谢父亲,可是被父亲直接拎去帮着搭篷子了。

    热的满头大汗的父亲坐在井边点了根香烟,其实按理说农村的井口应该是最凉快的地方,井水也是最凉快的,但是坐在井边的父亲却觉得这个地方比老刘家院子里任何一个地方都热,或许是因为太忙了或者抽烟的缘故吧,父亲掐灭了烟头去安排其他事情了。

    ……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瘸一拐地慢慢地走到一条看起来永无止境的路上,眼前有一道光明指引着她方向,告诉她到底该往哪走。

    可是她模模糊糊地觉得面前好像有个人挡住了她的去路:

    “小伙子,麻烦让一让,我要往前面去。”

    一个白发男子站在她面前,娘里娘气地说了句:

    “老奶奶,我这也是被逼无奈,无奈冒犯了……”

    ……

    布置好了以后,所有的人都到位了,高僧提醒到要放炮仗开始诵经了,让所有家眷都跪在棺材前。父亲让老刘一家照着高僧的话做,跪在了老刘母亲旁边开始抽泣,可是是个人都听得出来那个寡妇的抽泣声是假的。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低沉的声音吓跑了在场的所有人,那个寡妇更是抱着孩子就跑出了门外,只有老刘一个跪着到了自己母亲的床边。

    之间之前明明已经确认死亡的刘母,一只右手抬了起来,嘴里还哼了一声!

    就这样,一个躺在床上所有人都觉得已经死透了的老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伸出了一只手,诈尸!

    就是这个举动吓跑了在场的所有人,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