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大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徐家大院-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母亲看着此刻的父亲,那个时候还在还没结婚,父亲在母亲眼里一直都是一个靠谱的男人,结婚以后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甚至对父亲也产生了失望的感觉,但是此刻的父亲,给母亲的感受就是一个值得依赖值得托付一生的男人。

    她笑了笑,转身把要回娘家的事情告诉了奶奶,奶奶同意了他们的想法,并且说在父母回娘家这段时间自己也会回自己娘家过几天。随后,两个人就一起收拾起此行要携带的行李。

    父亲到明堂里用水龙头洗了洗脚上的泥,穿了双鞋子,瞪着自行车就到街上坐车去了。

    大桥修好之后,汽车走近路要比之前快得多,父亲刚闭眼没一会儿就到了。

    去卖火车票的路上,必须经过一家已经倒闭了的杂货铺,父亲走过这个地方的时候,看了一眼这家自己曾经无比向往的杂货铺,想起了之前的那些事情,但是自己早就已经不是那个被虚无缥缈的东西冲昏头的男人了。

    他笑了笑,走过了杂货铺,奔着买火车票的地方就去了。

    为了表达自己早就放下了,瓜子店老板叫他的时候他都当做没听见。

    这个时节,买火车票的人并不多,父亲连队没有排就买了两张明天去母亲老家的火车票。

    父亲把车票收在自己的内兜里,就走动车站等车去了。

    母亲和奶奶在房间里往行李箱放各种东西,一边放一边在想,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亲见到自己会是什么样子,这么久没见了,相信他们也很想自己吧。

    “张桦啊,你一会儿收拾好东西就到前面去给自己家里打个电话,跟他们说一下你要去的事情,让他们高兴高兴,也免得你们到了没人接。”

    “恩好。”

    父亲从街上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大院:

    “媳妇儿,我回来了,你东西收拾好了没有啊。”

    母亲拉上了行李箱的拉链,走到了楼下:

    “我都收拾好了,你票买好了吗?”

    父亲从衣服的内兜里掏出了两张火车票:

    “你看,都办妥了。”

    母亲点了点头:

    “那行,你在家帮咱妈准备一下晚饭,我上前面给娘家打个电话说一下。”

    “行。”

    不知道为什么,从我有记忆开始,家里又电话线但是从来没有装过固话,那个时候也不流行手机,母亲和父亲要打电话都要到前面小爷爷家里去打。

    母亲抬起电话,拨打了这么些年一直记在心里的电话号码:

    “嘟,嘟,嘟,嘟,嘟,嘟……”

    “喂?”

    母亲的耳边传来了自己母亲的声音:

    “妈,是我。”

    “哦,是张桦吗?”

    “是我啊,妈。”

    这句话可把外婆给乐坏了,这么些年心里最惦记的就是到外面去挣钱的两个闺女,可惜她们结婚的时候自己都没有去看过一趟,听到自己女儿的声音,外婆的心里顿时也踏实了很多。

    “张桦啊,你在那还好吗,他们家的人对你咋样啊,没欺负你吧。”

    母亲的眼眶里已经泛起了泪花:

    “没,妈,他们对我挺好的。我打电话给您是有件好事儿要告诉您。”

    “什么事儿啊闺女。”

    “我跟民丰商量了一下啊,我们打算明天坐火车回去一趟看看你们,这不我两结婚你们也没来,正好这段时间我们有空,火车票都买好了。”

    “哦,那真是太好了,那我一会儿告诉你爹和你那些个兄弟姐妹们,对了你姐回来吗?”

    “我姐不回来,就我跟民丰,大概三天到。”

    外婆知道自己几年没见的闺女要带着自己的女婿回来看望自己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心里的开心了:

    “行行行,那我一会儿就告诉他们,让他们都去准备准备。”

    母亲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那行,妈,我先挂了,咱们过几天当面好好聊聊。”

    “行行行,我等你啊闺女。”

    “诶。”

    母亲撂下了电话,转身走出了小爷爷家,回到了大院。

    父亲穿着围裙正把做好的菜端到餐桌上等待母亲回来吃晚饭:

    “回来了,赶紧坐下吃吧,饭都给你弄好了,吃完咱洗个澡去,要做三天火车呢,今天晚上咱们可得好好休息。”

    母亲点了点头,坐下吃起了晚饭。

    期间,奶奶一直在不停唠叨回了娘家要怎么样怎么样,尤其对父亲的要求特别多,她不希望父亲到了母亲的老家做出什么不得体的事情,给徐家丢了脸。

    听完奶奶的唠叨,两个人洗了个热水澡就早早的睡了,对这回去母亲的娘家都充满着期待,一个是回到自己许久不见的故乡,一个是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车票是早上九点的,但是要赶到省城去坐火车,所以两个人早早地就醒了,穿上了衣服,听奶奶交代了几句,父亲就拉着行李箱带着母亲坐上了去省城的车。

    这条路母亲之前配父亲去医院的时候已经走过一次了,为了在能在火车上熬过三天,父亲搂着母亲在车上又睡了一会儿。

    醒来的时候,车子已经到站了,坐车的人不多,但是从街上到省城也要几个小时,火车就快要到站了,父亲带着母亲去站点检票后就站在月台等着火车开过来。

    母亲在之前才坐过三次火车,一次是从老家到这里,两次是因为私奔,这次是上了回家的路。

    那个适合的火车不像现在这样,噪声很大,车速也不算快,当去往母亲娘家的火车停在站台的时候,父亲就拉着母亲找到了两个人的车厢和位置,把行李箱放好之后就坐在位置上开始了去往四川的路上。

    其实在火车上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要说有什么地方能反应这个社会的样子,火车是个不错的地方,你会遇到一个很浪漫的诗人跟你侃侃而谈,也会遇到一个尖酸刻薄的人随时随地让你旅途不愉快。

    恰巧,母亲几次坐火车的经历都遇到了不错的乘客,相互之间还挺友好的,见母亲是个孕妇坐在对面的妇人也挺照顾母亲的。

    那个时候的火车每到一个站点就会停很长时间,这三天对于父亲和母亲来说是挺难熬的。

    还好父亲了解的东西很多,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给母亲讲过故事,有什么特产也会买点给母亲尝尝。

    母亲也会时不时把手伸到口袋里

    ……

    亥坐在火车的最后一截车厢,这截车厢一个人也没有。

    他看着窗外的世界,时间过的真快,自己也算是看过了这片山河面貌的更迭。

    他笑了笑,从车厢里消失了。

第五十四章 老家() 
三天两夜的火车,对于旅途中的人们来说虽然是一种煎熬,但是每当看到轨道边美丽的风景,回忆起自己故乡的样子,人们也总会觉得这等待是值得的。

    母亲的脑袋靠在父亲的肩膀上,父亲则看着窗外,火车鸣笛声告诉他们火车就要到站了,父亲不愿意吵醒正在熟睡的妻子,勉强耸了耸肩。

    母亲睁开了眼睛,睡眼惺忪的她看了看窗户外面,进入的站台上写着“三川省”三个大字,看到这一幕的她瞬间醒了过来,时隔三年,自己终于回到了家乡,离自己的父母已经不远了。

    火车慢慢的停在了三川站,父亲把行李箱拿了下来,牵着母亲的手下了火车。

    坐过火车的人都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从拥挤的车厢下来后呼吸一口外面的空气就会神清气爽,父亲和母亲下车后立即抛下了一路上的疲惫,结伴出了站,寻找去大山的汽车。

    因为母亲住的山村比较偏远,只能坐客车到县城然后趁着小三轮车到街上,下车后还得爬一段山路才能。

    但是为了回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三川人说话不说普通话,所以父亲在一路上跟人沟通成为了一个问题。就算他指手画脚对着一个餐馆老板要碗面,老板也只会对脸懵逼。

    这个时候,母亲起了很大的作用,流利的地方话贴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仿佛母亲一开口就会获得周围所有人友好的对待。

    垫了垫肚子之后,夫妻两个找到了去县城的客车,买完票之后,父亲就拉着他的妻子坐在位子上,坐上回娘家的车,就算几乎两天没有睡着的两个人也不愿意放过路边的每一个美景。

    父亲的家乡很少有山,基本都是平地,他年少时也去过很多地方,但来到了母亲的家乡,却依旧为大山的美景所痴迷。

    他几乎是一直睁着眼看着窗外,如果可以让他选择,他宁愿在大山中出生,过着无忧无虑的农民生活,至少不用像现在这样一塌糊涂。

    但是事情都已经这样了,后悔也没用,不如多看两眼美好的东西,把这些记忆带回自己的家乡,把故事讲给朋友听。

    从火车站到母亲故乡的县城要四个小时,对其他人来说百无聊赖的一段路程在我父母眼里却充满着无限的乐趣。

    到县城的时候,已经是正午了,一路颠簸过来,两人的胃表明了并不像消化任何东西,于是两个人没有吃任何东西,上了个厕所买了瓶水就找三轮车去了。

    在这样地方,有很多这样的三轮车,基本上都是中年人骑得,一般都是农民闲来无事赚点外快,这个季节农田里并不忙,所以这样的三轮车在县城大街上真的是随处可见。

    母亲给老家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快要到了,外婆就赶紧召集了很多人到村口等着了。

    三轮车走山路非常颠婆,一路上除了父亲留下唯一的记忆就是屁股很疼。

    有些地方,父亲一辈子也忘不了,三轮车师傅甚至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三路上骑行,那掉下去可就是万丈深渊,父亲在下车后多给了师傅二十块钱,虽然父亲也算不上是城里人,要说他这辈子佩服几个人,其中一个就是这个无名又朴实的师傅。

    街上的人不算多,因为已经是正午了,买东西的都已经回家吃饭了,母亲领着父亲走了一段山路,就走到了母亲老家的村口。

    这一幕是父亲和母亲此生最感动的画面之一,母亲的所有亲戚邻居还有自己儿时的玩伴全都赤着脚卷起裤管站在泥泞的山路上,等待着父亲和母亲的到来。

    外婆站在队伍的最前面,看到母亲的那一刻,直接就走上来抱住了母亲。

    时隔三年,母女相见,没有什么特别的话要说,唯一最真实的表达就是两人此时眼眶上的泪水。

    父亲微笑看着拥抱在一起的母女两,看着外婆身后的中年男人眼眶也有些红润便明白了那个应该是自己的岳父。

    父亲走上前,握住了外公伸出来的手:

    “爸,我是民丰,张桦的丈夫。”

    外婆裂开嘴笑了笑:

    “我知道,我知道,小伙子长得蛮精神的嘛,看来我们家张桦眼光还不错啊。”

    父亲也迎合着笑了起来。

    男人和男人之间的交流不会像女人那样如胶似漆,但往往很真实,很实在。

    母亲帮外婆擦了擦眼泪,外婆帮母亲也擦了一下,就拉着父亲和母亲的手,把他们领回了家里。

    父亲的老家是那种很复古的木头房子,主梁还有支杆都是原木,其他的是泥土砌出来的,在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的房子但是少之又少。

    听父亲说那种房子冬暖夏凉,内部构造十分精妙,同样是从事建筑业的,他很钦佩那个造房子的人。

    三川是个出了名的能吃辣的地方,任何菜都能让味蕾来一次烈火中烧。外婆还没来得及跟母亲叙旧就直接带着几个妇人走进了厨房准备起了饭菜,父亲和母亲则坐在院子里和外公还有那些亲戚朋友们说长道短。

    山里的人很向往父亲说的那些城市,父亲也很羡慕山里的人那种安静祥和的日子。

    聊了快好一会儿了,父亲和母亲因为长时间坐车的不良反应也消失了,顿时觉得肚子里有些饥饿,正好饭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山里的人总是很好客,给我的父母准备的饭菜都是各家各户拿出来的东西做成的,做了满满一桌子。很多人围在一张大桌子上,其中有大舅舅,小舅舅,大舅妈,外公和外婆,还有一些看着母亲长大的人。

    大舅婆此时也怀有身孕,她联合着外婆一直在餐桌上聊起了孩子,父亲则和两个舅舅还有外公聊起了男人的一些话题。其实父亲是不怎么能吃辣的,但是为了入乡随俗,父亲也尝了尝。

    他不得不感叹大山里的子民,母亲的家乡菜虽然辣出了一种境界,但是却十分的美味。

    然而,晚上的父亲一直在拉肚子。

    吃完饭后,妇人们去收拾东西了,外婆则拉着母亲到门口坐着边嗑瓜子边聊起了家常。外公则领着父亲到茶田里去看看。

    父亲听母亲提起过家里是种茶的,在父亲的家乡也有茶田,但是这大山里的茶田确实让父亲十分惊艳:漫山遍野全都是茶田,一片绿色从山顶到山底,因为刚下过雨,就接近春天了,这个时候的茶叶其实也算不错,有几个茶农正在田埂间采茶。

    这样的场景确实感染了父亲,得亏自己脑袋一热想着来来三川这一出,不然怎么能看到这么美的大山。

    因为父亲听不懂外公在讲什么,所以两个人一直都是在看风景很少说话,父亲抽着带滤嘴的香烟,外公则拿着跟烟管吸食土烟草。

    外公在我的印象里也是这样一个形象,总是拿着一根烟杆子搬着一张脸跟谁都欠了他钱似的,但实际上是因为外公当赤脚医生当了几十年看遍了这个大山里的病痛才变成了这个样子。

    父亲刚走到梯田上,就听到远方传来了一阵歌声,父亲想起来大山里的子民会唱山歌,是一个小姑娘唱的,旋律很优美,虽然听不懂歌词内容,伴着歌声看着美景,这三川一行在父亲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小舅舅是个老师,全村子只有他一个人能完全听懂父亲在说些什么,父亲也挺愿意跟小舅舅聊天。

    “姐夫,你们那是不是条件不错,随处可以看见汽车和高楼。”

    “不是啊,姐夫其实也是个农村里,只是离城市比较近罢了。”

    小舅舅裸游所悟的点了点头,父亲看着梯田里游动着的小鱼,好像抛开了所有烦恼,忘掉了之前的所有不愉快,想把自己的一切投身到这大山中。

    很快,天色就不早了,外公领着父亲回了家,一下午,母亲把自己这几年的所有经历都告诉了自己的母亲,外婆有些心疼自己的女人,但是看见自己女婿对自己的闺女还不错,也露出了欣慰的颜色。

    ……

    奶奶骑着自行车到了自己的娘家:

    “弟弟,我回来了。”

    大舅公从家里出来,看着背着个小包的奶奶:

    “阿姐,你怎么来了啊。”

    “他们小两口到三川去了,就留我一个人在家,我寻思来你这住两天。”

    “行。

    大舅公帮奶奶把包放到了屋子里,把自行车也推进了家里。

    大舅公是个老实的养猪的,虽然收入不多,但为人朴实,有个女儿,日子过的也还算不错。

    母亲回了自己的老家,无比的开心。奶奶回了自己的娘家,心里却有说不完的委屈想跟自己的弟兄倾诉。

第五十五章 孤独的人儿() 
疲惫的旅客啊,孤单的时候就找个地方住下吧,不管你是喜欢那的样子还是喜欢那得姑娘,都留下来吧。

    昨天晚上喝了很多酒,看来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