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大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徐家大院-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时候我对他的印象开始变坏的。

    所幸的是,奶奶并不是一个能够做出像小舅公所说那样的事儿。她相信自己这个后半生选择的男人,所以没有怎么管拆迁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是听那个爷爷说的来做,这样也就导致了这个爷爷对奶奶越来越好。在拆迁之前就给奶奶买了份价值不菲的保险,还买了各种首饰去拍了结婚纪念册。

    因为那个爷爷算是比较有钱的主,所以他们是当时村子上唯一一个不可能是钉子户的人家。当这个拆迁政策刚刚安排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响应了直接就开始收拾了屋子。在安置房可以住人之前他们必须先在外面租房子住一段时间。这个租的房子我也是住过一段时间,是一个比较大的房子,但是他们只租了一间。

    那段时间里,奶奶带着我去看过那边的楼房,看起来没有城里的那么高,但是也有个七八层楼。每一期里面都有很多栋这样的楼房,骑着电瓶车在里面穿插着,心里满怀着憧憬。

    按奶奶所说的那样,他们家房子不小所以被分配了三个房子还有不少现金。我心里也想象着万一有一天大院也拆迁了,大院那么多房间还有田。估计也能让家里人富裕一段时间了,到时候也就不用再吃这样的苦了。

    可是直到我离开了大院,我都没有机会看见大院被拆掉的那天。所以,我变成拆二代的梦也就这么破碎了。

    大概是半年的时间,奶奶和那个爷爷终于摆脱了出租房,可以住到新房子里去了。那个爷爷把多出来的两个房子卖掉了换成了现金。毕竟两个中老年人要么多房子干嘛,能放在手里数的钞票才是真真儿的。买家具那天,我被拉着一起去临市的一个大型家具城里边买家具。让我最不想开心的就是带我们一起去的居然是小舅公和新的小舅妈。

    小舅公之前有一个老婆,前文提到过。这个老婆长得不错,而且对我也不错。但是居说爱打麻将而且脾气不好,所以离婚了。小舅公赚了点钱在城里买个房子,女儿也考到了不错的大学,所以就找了个新老婆。在此之前我是没见过这个新舅妈的。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就让我对这位新舅妈的印象也差到了极点。

    我们驱车赶往了临市市郊的一个家具广场,至于为什么要跑那么远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那里的家具比较便宜。大概是两个小时的高架车程,我几乎是睡过去的。到了的时间,是奶奶把我拉下车的。

    那个广场很大,但是地面不是石板路也不是柏油路,还是黄土路。就是那种汽车开过去能溅你一身泥巴的路,小舅公带着我们走到了一个类似大厂房里面。如果不是外面写着家具城,我百分之一万觉得这里面是一条生产线。

    家具不外乎是床阿桌椅板凳啥的,反正这些东西也不是买来给我用的。所以他们买的时候我一句话也没说,反正他们也压根没打算问我的意见。毕竟年龄代沟太大了,就算聊也聊不到一起去。

    关键是,这些东西也不是买给小舅公和那个新舅妈的。他们两个倒是完全不把自己的当外人,那个爷爷和奶奶在挑选家具的时候他们一直在旁边说这说那,觉得这个不好觉得那个不好的。尤其是那个新的小舅妈,既然到了一个买床的地方因为隔壁装修的味道太大掩鼻拉着小舅公往外走,奶奶跟着走我也只能就跟着走了。虽然这样好像没什么错,但是我刚看见老板出来迎客就遇到新舅妈一脸的嫌弃,我觉得这样实在是有些不尊重人。

    中午也是在这里简单地吃了点东西,所幸的是在这里买的东西都可以一起装到一辆卡车上去帮着运到家门口。按照那个爷爷和小舅公的想法买好了家具,开着那辆已经开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桑塔纳回到了房子里。

    我帮着把东西运了上去,然后小舅公和小舅妈就走了。我留在了房子里和那个爷爷一起把散着的家具拼装好,奶奶给准备了晚饭。

    这里环境不错,开着窗户就能看见不远处的景点,周围没有马路没有车来车往嘈杂的声音,到处都是让人觉得满意的地方。我躺在那张新买回来的床上,躺在这个第一个被人住进来的房子里。

    会不好有一天我自己也能拥有一套这样的房子,住在高楼里,把自己的房子装修成满意的样子。每天晚上都是城市里灯光,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还伴随着虫鸣的黑夜。

    或许很多人都向往农村里的田园牧歌,但是城市里的生活才是年轻人真正向往的地方。或许有一天我也会想慢下来,享受享受风土人情,但是至少得是我享受过了我想要的生活。

    在这没待几天我就回去了,毕竟这里属实是有些无聊了。很多人还没有住过来,就算是住过来了也还不熟悉哪家是谁家,没法串门。尤其我本来在这认识的朋友也不多,天天闷在房子里什么也干不了。甚至当时装电视机的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把屏幕对着窗户,大白天拉着窗帘也看不清楚电视上在放什么。

    不过走之前听说这里不久之后就会盖起来一坐大型的购物广场,该有的配置这里都会有,以后会很热闹。当然,这也只不过就是开发商为了抬高房价的手段而已,只不过对于周边的居民来说确实是便捷了许多。

    我回去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问母亲大院什么时候能拆迁。母亲告诉我奶奶家之所以会拆迁是因为那边的房子处在长江下游而且地势低洼,已经好几年被大洪水淹过了。而且那边好像要做个什么项目,所以才拆迁的。像大院这边的房子,除非以后城市建设建设到这边就有可能要拆了。但是,估计已经要很久很久以后了。

    从那天起我心里就留下了一个想法,如果有一天大院真的要拆迁。我一定第一个把合同签了,绝对不当钉子户,尽快把钱和房子拿了那才是美滋滋嘛。

    进了新房子那肯定是要请客吃饭的,不过这一次那个爷爷把饭请在了他们那边的酒店里面。我是和父亲一起去的,不仅有奶奶的亲戚子女,那个爷爷的亲戚子女也来了。不过他们相处的也都算是融洽,却只有我和父亲两个人一直被冷落。

    这和我之前提到过的亲戚来往必要理论是有关系的,这些人对于和大院的来往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必要的。所幸的是,那个爷爷大女儿的儿子和我几年前就是朋友,所以和我玩的不错。

    其实我很反感每次在酒店吃完饭都要打包,不是因为我觉得在酒店打包丢人。而是每次在酒店吃完了饭,奶奶都会要来一大堆的袋子把菜打包起来,并不是帮他们家打包。每次都说是帮我们家打包,而且说的时候周围的人总是很多,就连我一个年纪小的都觉得脸红,更别说父亲了。

    “你们家没钱买菜,这些菜都不错的多拿点回去就不用花钱买了。”

    说着的时候,把桌子上的菜一盘一盘倒下塑料袋里让我拿着。父亲总是在这个时候一个人走开到楼下去抽烟。

    奶奶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总觉得她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帮我们,可是很多时候从来不考虑我们的感受。她自从嫁出去之后就一直在和所有人说我们家可怜,说我可怜。把我们一家子都说成是可怜人,甚至有时候会把我们家说成是和乞丐没什么区别。

    你知道那种才十几岁出个头听到自己奶奶这么形容自己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甚至很多时候都不明白她是真的想帮我们家还是现在过的好了来看看我们家的笑话。

    小时候我觉得我最亲的两个人一个是奶奶一个母亲,长大后不这么觉得了。或许她真的是一片好心,但这份好心如果我承受了那代价实在是有些无法接受。

    在我们当地话,奶奶可以说成是亲娘,奶奶在我小的时候总是这么跟我说:

    “在这个世界上,两个女人和你是最亲的,一个是你妈妈一个是你亲娘。”

    不曾见得。

    其实这次拆迁和我的关系并不大,只是奶奶总是讲着以后要把她所有的钱全部给我。对我来说这次拆迁只是让我看清了很多人的嘴脸,把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了点。就连比数学都难懂的人心,我也算是看懂了一些。

    

第一百九十六章 外出居住() 
其实对我来说,只要不住在大院里,住在哪都好,住在狗窝里也好。房子再大又怎样,连空气都是寒冷的又有什么呆着的意义呢。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不正常的夜晚,怎么说呢,大概是因为天上的月亮是金色的。而且父亲把院子里的两张长凳摆到了大院的门口,我就知道父亲今天要到门口吃饭了。这好像是一种当地住在田边人家的习俗,没到傍晚就会大家一起在门口吃饭。

    主要是邻居都挨的近,大家在门口吃饭的时候还能隔着田角角聊起来。我是无所谓的,反正在哪都是吃,哪里不一样。母亲下班的时候从街上带了点熟菜回来,无非就是烤鸭之类的,街上那家外地人开了两三年的熟菜店味道确实是不错的,直到很多年后我回去一次的时候还开着,只不过老板脸上多了许多的皱纹。

    在门外吃饭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农村人都是舍不得开空调的,而旁晚在外面吃饭有时候会有风吹过来还算是舒服。这样的晚餐会从下午五点一直吃到晚上七八点。人家吃完饭都是找个躺椅躺在门口,而父亲则是坐在门口继续喝着自己的小酒。身边没人陪也不行,如果母亲去厨房里洗碗筷了那么我是一定要陪在旁边的。这个怪癖后来也遗传给了我,一个人坐在电脑前面,时不时还得唤两声旁边的狗子。

    出奇的是,今天晚上的月亮是金色的。父亲抬头看向天上的金月时,低头叹了口气。他说他当年错怪了鲁迅先生,当初他上学的时候学到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上面写着“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色的月亮。”他说他当时为了这句话甚至和老师抄起来了,他觉得这个世界上的月亮怎么可能会有金色的,可是直到今天他才发现是自己错了。

    其实在月亮特别亮的时候,是看不见星星的。比起月亮多美,我倒是更喜欢看星星,毕竟星空浩瀚,抬头就能望见一颗一颗在天上闪烁的星星,那种美景我上一次见到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出生在城市里的孩子大概是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的,但其实有时候与其有福享受这样的风光,我倒是更愿意出生在城市里。

    基本到了要把吃完的摊子收掉的时候,也是阿勒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因为没到这个时候,所有吃饱喝足的人都会往他家赶,大人们多数是为了去他家打牌打麻将。来去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闲着的妇人们就会端着板凳坐在他家门口磕着瓜子聊着天,而孩子只不过是凑个热闹,或者就是去找徐涛玩的。

    而我帮父亲收完了摊子就会坐上他的摩托车和他一起去阿勒家,他找个地方打牌,我则把小涛叫出来一起玩。小涛比我长的要高许多,但他也是从小带大唯一一个从来不会嘲笑我矮的人。所谓发小,不过就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兄弟。

    电厂门口是我们两个最喜欢玩的地方,各自把自己收藏起来的玩具手枪拿出来在门口停着的车旁边打会儿枪战,这种游戏的乐趣只有男孩子才会明白。大人们在屋子里面吵吵闹闹,小孩在外面玩着自己的游戏。两个人的枪战本质上是没有多大意思的,于是在我们敲了几次其他孩子的家门后,我们就有了五六个人。

    在汽车之间玩了起来,有的躲在汽车底盘下面,有的在卡车上面躲着,互相用塑料子弹朝对方打。如果离的近了,子弹会打出一个红色的小点,远了就没什么感觉了。这种玩法很容易就玩累了,所以没过多久各自的家长都把这些孩子叫回去了。就连小涛的母亲阿丽也把他叫了回去,我就只能一个人走到了他们的楼下玩起来柜子里没用的麻将。

    玩了没一会儿觉得无聊,就想回家看电视了。母亲洗完了碗筷时候就一个人上楼呆着了,她喜欢下班之后洗个澡然后看看杂志。她总是让我早点睡觉,可是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哪个是愿意早点睡觉的。我想打开电视机却被母亲制止了,让我一个人回房间。不知道为什么,那段时间开始喜欢看书,什么书都喜欢看,就算是最无聊的心灵鸡汤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起在我房间旁边的柜子里有一些不记得时候什么时候放进去的书。大部分都是父亲以前看过的,还有一部分是母亲读下来的杂志。剩下来还有一柜子的书都是姑姑从她的书柜里面拿出来送给我的书,我从里面挑了一本出来看看。记不起名字,是一本玄幻类的小说。那时候网络小说可能已经初生了萌芽,但肯定没有现在这么热门。

    那时候的人写书内容面没有那么广,不像现在这样仙侠玄幻都可以写到六界九界。无非就是人鬼神,再加上点言情的桥段。老一点的玄幻小说其实也不过如此,那个时候的这种书没有现在这么赚钱。毕竟那个时候,靠写作维持生活的人都不是很赚钱。

    就当我看到一个觉得不错的情节,突然外面传来了父亲开着摩托车回来的声音。然后紧接着是仓促上楼的声音,我看了一眼旁边手机上的时间,这个点阿勒家里的赌桌应该是还没结束的,所以父亲这个时候回来肯定是问妈妈要钱的。

    之前打官司拿回来的几万块钱没干什么就没了,反正据我的记忆里,这几万块钱最多只有一两百块钱花在了我和母亲的身上。

    “张桦,我带去的钱都输掉了。现在身没钱了,你先借我点,我赢了钱还给你。”

    我打开门,看见母亲生气地坐在沙发上把头别过去不理父亲。父亲上前走到了母亲的身边

    “哎呀你先借我点嘛,我赢了钱肯定还给你的!”

    母亲没好气地回答他

    “这些年你哪次不是和我这么说,你有哪一天是赢了回来的。还有,你上次打官司拿回来的钱你都用到哪里去了,家里也没看见买了新的东西,我和平平也没见你买了新衣服。甚至家里的菜你都没买过,这些钱你都输在了阿勒家里了吧你。你这段时间老是出事,我就那么点钱,全都贴进去了。我现在我每天累死累活的赚那点钱,还要给你抽烟喝酒的,晚上还要找我拿钱赌牌。我还哪来的钱给你,你这样我怎么吃得消!”

    父亲从兜里拿了包烟出来抽出一根点上坐在母亲的床边上

    “哎呀,你幸苦我知道的。我知道你还有钱的,我现在找人在那边顶我一会儿的。你不拿钱给我去换我很没面子的,就这一回了。你借我五百块钱,我赢了回来全都给你。”

    母亲甩了甩手

    “没钱!”

    父亲把钱扔在地板上踩灭,眼神变得凌厉

    “你别跟我说你没钱,天天买点新衣服回来还没钱。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钱藏在哪里,我现在就拿出来!”

    说完,他转身从我身边走过进了房间朝着母亲放衣服的柜子里翻找。

    母亲走到门口朝着父亲的方向

    “我哪里天天买衣服了,我一件衣服穿了好几年了,我自己都舍不得给自己买衣服。你拿吧你吧,一家人以后不用吃饭了,平平以后也不要上学了。都是不害的,你拿吧!”

    父亲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母亲藏钱地方,走到母亲的旁边把母亲拉到了柜子前面

    “你快点,把钱拿出来。我等不急了,你藏那么深干什么!”

    母亲把父亲拽住她的手甩开

    “我哪还有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