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祸-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什么区别比这个区别更大了。

最高当局的决策过程根本没让石戈参加,却又在决策之后任命他担任黄河改道工程的总指挥。

表面看,这么大一个跨省工程,几千万人参与,涉及大量征地﹑迁移,一个副总理当总指挥有必要,先例也很多。

但以往都是挂名,只为增加权威性,具体工作都由下面做。

这次却不同,王锋以战时领导人身份向他宣布这项任命时特别指出: 他必须去施工现场指挥。

他那次在“绿展”亮相后,国外进行了广泛报道,加上流氓闹事,炸弹爆炸,一时被渲染得传奇一般。

有把他说成是“绿展”后台的,也有借此分析中共内部斗争的。

不止一家报纸非常肯定地断言,流氓和炸弹全出自军方控制的“意识形态指导委员会”。

国际绿色组织有相当的群众基础,这条新闻又有足够的刺激性,一时石戈的名字广为传播,被描绘成有两名武林高手护卫左右的中共新开明派首领。

国内对这个事件一直保持沉默,对石戈也不采取任何动作。

这种方式很聪明,没有新材料补充,那些报纸电台也就难以为继,自觉没趣地收场了。

这时再让石戈去施工现场指挥,就是无声无息把他驱出北京,和三千万流民一起发配在黄河上。

石戈情愿这样。

上任副总理没几天,他就知道自己仅是个政治交易中被偶然夹上天平的砝码。

如果初始陆浩然还有加重这方天平的愿望,自己还能借重总书记名义起点类似保护“绿展”

之类的小作用,那么现在,陆浩然已经彻底撒手,什么都不管了,自己这个小小砝码对天平更是毫无意义,还不如到黄河上做一件实在事,至少对中国算个贡献。

监工命令正在修路的民工先把石戈的车抬过去。

被刨断的路面有好几百米。

民工们喊着号子把汽车举在肩上。

其它被堵车辆的司机全都惊讶谁能得到这种待遇。

石戈的车是辆不起眼的国产吉普车,又脏又破,满身磕碰痕迹。

石戈本人穿一身臃肿的工作服,鞋上沾满泥。

一个司机表示不满: “我先来的,怎么不给我抬?”监工回答: “撒泡尿照照你的脸。”

上了正式公路,石戈换下司机。

来到工地他才有功夫学开车,兴致正浓,同时也是为一个正在心里暗暗盘算的小诡计做准备。

驶出黄河工地要通过三道关卡。

第一道是民兵,第二道是武警,最后一道是由军队把守的铁丝网出口。

上千里黄河改道工地全被铁丝网包围,像口袋一样把几千万流民装在里面,只许进不许出。

铁丝网由荷枪实弹的军队看着。

一眼望去,沿着蜿蜒起伏的铁丝网,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了望高台林立,巡逻车穿梭。

一队一队从四面八方押解来的流民正在继续被赶进铁丝网。

不管石戈如何厌恶暴政手段,他对眼前取得的明显效果都不能不承认。

流民迅速减少,社会秩序全面恢复,除了宣布自治的几个省,其它地方政权对北京百依百顺。

经济危机虽然照样严重,但北京借助强力恐怖从地方和民间获得的资金﹑资源比经济最繁荣时期还要多。

一方面进行着战争,大规模扩军,一方面又根治黄河。

仅仅保证每天供应维持工地流民生存的八百万公斤粮食这一点,就让石戈惊叹不已。

南方的叛乱看上去注定要被消灭。

若不是全国性军管牵制了一半以上的军力,战争可能已经结束了。

对这场战争,石戈不知该持什么态度。

他不赞成任何种类的战争,尤其是同胞之间的残杀。

然而他也清楚,如果听任南方自治,整个中国就会分崩离析。

专制制度下权力是一种资源,分裂的单元越多,资源来源也就越多。

大一统一旦解体,人人都会宁做鸡头不做牛尾,到头来不会有局部的自治,而只会有整体的粉碎和死亡。

除了战争还有什么手段能制止这种结局呢?法西斯统治似乎成了唯一能救中国的出路。

但是,十六号机关很早就在研究结果中得出另外的结论: 中国一旦再有法西斯政权上台,就是社会将崩溃的开始,或者反过来说,中国崩溃之前,一定是法西斯政权上台。

法西斯是阻挡崩溃的最后手段,也是加速崩溃的催化剂。

May 28; 1998

铁丝网出口处的值班军官从通行证上认出这辆车是总指挥的,却不知该向谁敬礼。

坐在石戈旁边的司机和坐在后排的两个警卫都过于年轻,而石戈只像个不称职的司机,那么宽的出口,还差点碰倒标志牌。

石戈把车开上直通郑州市内的水泥公路。

如果恐怖能够无限地维持下去,也许崩溃就不会出现。

毕竟一千个乌合之众也不敢对抗一个手执武器的军人。

恐怖建立秩序,秩序挽救经济,经济稳定社会,这种先例不是没有。

中国在实行恐怖方面的能力和经验几千年衣钵相传,举世无双,然而相克的因素在中国也同样达到极端。

国家越大,人口越多,实行恐怖的成本就越高。

恐怖机器本身也随着大型化和复杂化更易发生内部故障。

后者往往会成为恐怖政治崩溃的最终原因。

此刻,中国军队已不是铁板一块。

广州军区的叛变实际是七省市联盟敢于宣告自治的支点。

虽然广州部队目前无法抵抗北军攻势,湖北湖南已被北军攻克,指日可进军广州。

但南京军区又突然将有限期中立变为无限期中立,这个变化更使北京不安。

四面环顾,亡国之兆俯拾皆是。

把一个正在坠落的瓷瓶缠上再粗的铁链,又怎么能避免最后那一下粉碎呢?这辆破吉普在工地上哪都能跑,别的车没法比,一上好路就不行了。

油门踩到底也跑不到一百公里。

石戈庆幸在电话里没坚持去车站接陈盼。

算起来火车到郑州已经两个多小时了,他才刚看见郑州城的边。

总指挥部设在开封河段的工地上。

从开封走国家公路到郑州很快,但他此行是公私兼顾,还要顺路视察。

在城边一个公共汽车站旁,石戈停下车。

“你们把那家伙搬过来。”他指指三十米外倾倒在公共厕所边上的一个水泥座。

“干什么?”两个警卫和司机十分惊讶。

“搬过来,快! ”他不解释。

三个人满腹狐疑走向水泥座。

被外国记者称为武林高手的两个警卫是周驰派给石戈的。

周驰搜罗了一批武术界气功界的厉害人物塞进武警。

没有在“绿展”的表演,石戈还真不知道这俩家伙的本事,别看貌不惊人,可年个得用吊车才能对付的水泥座在他们手下竟然真动了起来。

石戈的驾驶水平还不敢边开车边喊话,他把车又开远了点,停下伸出头去。

“别费劲儿了。

你们到省政府招待所等我! ”

两个警卫这下才明白让他们搬那个臭哄哄的水泥块是调虎离山,撒腿追向汽车。

虽然不像武侠小说写得那般如风如电,可也把石戈弄了个手忙脚乱。

越到紧急关头越起不好步,发动机连熄好几次火。

直到警卫的手马上就要抓住车门他才把车开起来。

从后视镜里看着直跺脚的警卫,他忍不住大笑。

一得意忘形,吉普又刮上了电线杆。

不过这车既已满身是伤,倒也不怕再多一道。

他特地选一辆破车的目的就是不怕刮碰。

平时甩不掉警卫,这次去见陈盼他可不想再成群结队。

陈盼把他从坠落的吊灯下推了出去,自己却被砸断了右臂和三条肋骨,直到前几天才出院。

在北京时,他常去医院看她。

自从调到工地,一直没见。

昨天在电话里知道她将去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上任,她还记得他有一个没来得及说出口的交易。

他们约好在郑州见面。

她在郑州有一个实验室,他则安排了从开封到郑州河段的一次“视察”。

昨天晚上,他睡得不太踏实,本想找出几件干净衣服换上,可在帐篷里住了一个月,哪件衣服都不怎么样,最终还是穿起平时这套工作服,更像视察而不是幽会。

等见到陈盼,他又觉得这个选择可能不对,似乎有卖弄的意味,象是故意要博得别人关心。

陈盼目光不时落在他的衣服上,流露着女人那种让人心惊肉跳的同情。

他只好转移注意,请陈盼带他参观实验室。

这是郑州粮食学院生物工程系的楼房房顶,用塑料薄膜整体覆盖成一座暖棚。

外面刮着冷峭的北风,里面满棚的阳光暖融融,散发着潮湿的植物香气。

各种蔬菜和庄稼绿油油地生长,结满果实。

陈盼是这个学院的客座教师,也是这个实验室的主持人之一。

这里没有土壤,植物生长在一排排田垄般铺在楼顶的塑料管上,靠管中的营养液提供养料。

这种无土种植并不新奇,有意思的是这个实验室的目标。

May 28; 1998

铁丝网出口处的值班军官从通行证上认出这辆车是总指挥的,却不知该向谁敬礼。

坐在石戈旁边的司机和坐在后排的两个警卫都过于年轻,而石戈只像个不称职的司机,那么宽的出口,还差点碰倒标志牌。

石戈把车开上直通郑州市内的水泥公路。

如果恐怖能够无限地维持下去,也许崩溃就不会出现。

毕竟一千个乌合之众也不敢对抗一个手执武器的军人。

恐怖建立秩序,秩序挽救经济,经济稳定社会,这种先例不是没有。

中国在实行恐怖方面的能力和经验几千年衣钵相传,举世无双,然而相克的因素在中国也同样达到极端。

国家越大,人口越多,实行恐怖的成本就越高。

恐怖机器本身也随着大型化和复杂化更易发生内部故障。

后者往往会成为恐怖政治崩溃的最终原因。

此刻,中国军队已不是铁板一块。

广州军区的叛变实际是七省市联盟敢于宣告自治的支点。

虽然广州部队目前无法抵抗北军攻势,湖北湖南已被北军攻克,指日可进军广州。

但南京军区又突然将有限期中立变为无限期中立,这个变化更使北京不安。

四面环顾,亡国之兆俯拾皆是。

把一个正在坠落的瓷瓶缠上再粗的铁链,又怎么能避免最后那一下粉碎呢?这辆破吉普在工地上哪都能跑,别的车没法比,一上好路就不行了。

油门踩到底也跑不到一百公里。

石戈庆幸在电话里没坚持去车站接陈盼。

算起来火车到郑州已经两个多小时了,他才刚看见郑州城的边。

总指挥部设在开封河段的工地上。

从开封走国家公路到郑州很快,但他此行是公私兼顾,还要顺路视察。

在城边一个公共汽车站旁,石戈停下车。

“你们把那家伙搬过来。”他指指三十米外倾倒在公共厕所边上的一个水泥座。

“干什么?”两个警卫和司机十分惊讶。

“搬过来,快! ”他不解释。

三个人满腹狐疑走向水泥座。

被外国记者称为武林高手的两个警卫是周驰派给石戈的。

周驰搜罗了一批武术界气功界的厉害人物塞进武警。

没有在“绿展”的表演,石戈还真不知道这俩家伙的本事,别看貌不惊人,可年个得用吊车才能对付的水泥座在他们手下竟然真动了起来。

石戈的驾驶水平还不敢边开车边喊话,他把车又开远了点,停下伸出头去。

“别费劲儿了。

你们到省政府招待所等我! ”

两个警卫这下才明白让他们搬那个臭哄哄的水泥块是调虎离山,撒腿追向汽车。

虽然不像武侠小说写得那般如风如电,可也把石戈弄了个手忙脚乱。

越到紧急关头越起不好步,发动机连熄好几次火。

直到警卫的手马上就要抓住车门他才把车开起来。

从后视镜里看着直跺脚的警卫,他忍不住大笑。

一得意忘形,吉普又刮上了电线杆。

不过这车既已满身是伤,倒也不怕再多一道。

他特地选一辆破车的目的就是不怕刮碰。

平时甩不掉警卫,这次去见陈盼他可不想再成群结队。

陈盼把他从坠落的吊灯下推了出去,自己却被砸断了右臂和三条肋骨,直到前几天才出院。

在北京时,他常去医院看她。

自从调到工地,一直没见。

昨天在电话里知道她将去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上任,她还记得他有一个没来得及说出口的交易。

他们约好在郑州见面。

她在郑州有一个实验室,他则安排了从开封到郑州河段的一次“视察”。

昨天晚上,他睡得不太踏实,本想找出几件干净衣服换上,可在帐篷里住了一个月,哪件衣服都不怎么样,最终还是穿起平时这套工作服,更像视察而不是幽会。

等见到陈盼,他又觉得这个选择可能不对,似乎有卖弄的意味,象是故意要博得别人关心。

陈盼目光不时落在他的衣服上,流露着女人那种让人心惊肉跳的同情。

他只好转移注意,请陈盼带他参观实验室。

这是郑州粮食学院生物工程系的楼房房顶,用塑料薄膜整体覆盖成一座暖棚。

外面刮着冷峭的北风,里面满棚的阳光暖融融,散发着潮湿的植物香气。

各种蔬菜和庄稼绿油油地生长,结满果实。

陈盼是这个学院的客座教师,也是这个实验室的主持人之一。

这里没有土壤,植物生长在一排排田垄般铺在楼顶的塑料管上,靠管中的营养液提供养料。

这种无土种植并不新奇,有意思的是这个实验室的目标。

May 30; 1998

“这么大的中国,无论什么想法都能在统计中弄出鼓舞人的数字。”他收住被激发起来的想象,用一种老于世故的口气说。

“十三亿人一人呼一口气,就能从中提炼出多少吨碳来。

问题在于反过来也一样,一人吸一口气,若干吨氧元素也就没了。

推广这种技术牵扯面很大。

如许多房顶可能要改造加固,花费巨大。

城市用水量会增加许多,难以承受。

垃圾处理要用新方式,不是下楼而是上楼,还得挑出塑料﹑金属﹑玻璃等无法绞磨发酵的东西,再处理渣滓……”

他觉得自己颇虚伪,搬弄一些似是而非的空洞道理。

这些理由都成立,却不是根本。

看到陈盼显出失望的神色,他把话停在半截,想摸一下她的头发,告诉她他心底总盼着能帮助她。

但他只是叹息一声,停止了罗列理由。

“坦白地说,这是个好想法,只是我现在没有力量,即使有,此刻也不是能实现你的善良目的的时候。

推广这种技术需要时间,中国却已经没有时间。

还需要秩序与稳定,中国却是正在不可挽回地失去秩序与稳定。

即使一百二十五万公顷房顶全部利用上,也只能多提供百分之一的农作物。

中国现在的缺口是百分之十五,马上还要成倍地扩大。

在这种差距面前,耗费巨大力量搞百分之一有什么意义呢?中国需要的是奇迹。

如果根本不能指望奇迹出现,就只有把仅剩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对付最后那个时刻上了。”

陈盼扬起眼睛。

“崩溃?”

石戈点头。

相遇的目光传来颤栗的波动。

陈盼打开发酵槽阀门,让风车带动分离机。

活动时右臂还有点不太灵活。

“我把这套设备搬到梵净山去。”她说。

“好主意。”石戈帮助她把黄瓜蔓全装进料斗。

“除了带着这个,还得带着我的交易。”

“我以为你早忘了呢。”

“我像是做赔本买卖的人吗?”

“看外表你倒不像奸商。

你知道刚才人家怎么告诉我你来了?”陈盼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