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诗选-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情者可比。 

      '一'来人鲍钦止疑钱起集中有珝诗杂人,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辨明确有不少作品出于珝手, 

指出《同程七早人中书》、《和王员外雪晴早朝》等诗不可能是钱起写的,因钱起没有做过中书舍人。 

胡震亨《唐音戊签》卷八十八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诗题下注云:“旧作珝祖起诗。今考诗系迂谪 

涂中杂咏,起无谪宦事,而声调更复不类,珝自中书嫡抚州,其 《舟中集(录)》见《文苑英华》, 

其中有云: ‘秋八月,从襄阳浮江而行……’诗中岘山、污、武昌、匡庐、鄱湖、浔阳诸地名之咏, 

襄阳而下之经途,皆一一吻合,而 ‘好日当秋半’与‘九日自佳节’等句,尤其是秋八月启行的佐验, 

其为珝诗无疑。”宋人论诗及此者,除鲍钦止、葛立方等而外, 《蔡宽夫诗话》也有辨证。 

                                     未展芭蕉'一' 

                                          '二'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三' 
    。 

      '一'这是咏物诗,也许另有寄托,作者用春寒时未展开的芭蕉做比喻,一面刻画其生动的形象, 

一面暗示“芳心”由暗藏而舒展,是顺乎自然的规律。抒写了前人诗中未曾有过的境界。 

      '二'这两句比未展芭蕉的形象为“冷烛”为“绿蜡”,说芭蕉叶还卷着,似乎有些害怕寒冷似 

的。《红楼梦》第十八回薛宝钗引了“冷烛无烟绿蜡于”之句,说是韩翊诗(脂砚斋本作“钱翊”), 

这想是传抄致误。 

      '三'“一缄书札”,古人书札大都作卷筒形,正和未展的芭蕉叶的样子差不多。“缄”,封。 

下句说东风一吹,芭蕉就会展舒开来,好比本是卷藏的书札被暗暗拆开一样。 

                                       江行无题 

                                          一'一' 

                              '二'                                 '三'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 。 

      '一'这是《江行无题一百首》的第十二首。 

      '二'“翳(音易)”,荫蔽。“乔木”,高树。“维”,系住。“束薪”,一捆柴。 

      '三'未两句说江边老翁无一不谈战争给予人民的痛苦,表示厌恨。那时正当杨行密、朱全忠等 

在长江一带进行混战之后。 

                                            '一' 
                                          二 

              '二'                                                 '三' 
兵火有余烬  ,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 

      '一'这是《江行无题一百首》的第四十三首。 

      '二'“烬”,战后烧剩下来的灰烬。 

…  69…

      '三'未两句写农村残破,人烟寥落,早晨没有争渡的景象,只有“残月”落向“寒沙”而已。 

                                         三'一' 

                              '二'                                '三'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 

      '一'这是《江行无题一百首》的第六十九首。 

      '二'“咫”,八寸。“咫尺”,指相距极近。“匡庐”,庐山又称匡庐。传说古人匡俗在此山 

结庐而居,山因此被人称为庐山、匡山或匡庐。这两句说因风雨阻隔,虽距离极近的匡庐也不能去。 

      '三'“六朝僧”,六朝时佛教盛行,高僧多住名山。这两句说整个的庐山都被云雾笼罩着,诗 

人想象在这幽寂的深山中是否还有六朝的名僧在隐居着。引起这种遐想是由于匡庐在历史上和佛教有 

关系。 

                                         四'一' 

              '二'                                                '三' 
远岸无行树  ,经霜有半红。停舟搜好句,题叶赠江桐  。 

      '一'这是《江行无题一百首》的第八十三首。 

      '二'“无行(音航)”,没有一定的行列,东一棵,西一棵,不成行。 

      '三'“题叶”、“江枫”是红色,在红叶上题诗是唐代待人常有的所谓韵事。“赠”“好句” 

给“江枫”,是把江枫拟人化了。 

…  70…

                                        聂夷中 

     聂夷中(八三七——约八人四),字坦之,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 
一作河南人。咸通十二年 (八七一)进士,曾任华阴县尉。《全唐诗》存其 
诗三十余首。 
     聂夷中诗朴质而深刻,富于对人民的同情。象《公子行二首》,是讽刺 
富贵少年的诗;《公子家》:“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 
之为恶草。”对不知稼穡之艰难的纨裤子弟,予以深刻的讽刺。在同情农民 
的侍里,《咏田家》一篇传达出农民被残酷剥削后的悲痛呼声,最为人所传 
诵。 

                                      咏田家'一' 

                              '二'                                '三' 
二月卖新丝,五月祟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 
                              '四'                '五' 
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  ,只照逃亡屋  。 

      '一'“咏”,一作“伤”。一本前面还有“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 

仓”四句。这首诗对农民被剥削被压迫表示很大的同情;但“我愿君王心”云云,还在祈求皇帝的恩 

赐,则表现出阶级局限性。 

      '二'“粜(音跳)”,出卖粮食。这两句是说二月里还不曾养蚕就预先出卖新丝;五月里禾苗 

还在田里就预先出卖新谷。 

      '三'“剜肉补疮”,是说不到收获季节就要把当年的收获预先卖掉。比喻为了救急,顾不到未 

来的困苦。 

      '四'”绮罗筵”,坐满穿华美衣服人的筵席。 

      '五'“逃亡屋”,生活不下去而逃亡在外的老人之家。 

…  71…

                                         章碣 

     章碣,桐庐 (今浙江省桐庐县)人。诗人章孝标的儿子。《全唐诗》存 
其诗只二十六首。其中二十三首是七律,有的语意愤激,例如“尘土十分归 
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 (《癸卯岁毗陵登高会中贻同志》),是很泼辣的 
诗句。方干称赞他的诗说:“织锦虽云用旧机,抽梭起样更新奇。”'一' 

      '一'方干《赠进士章碣》。 

                                    东都望幸'一' 

                                         '二'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三' 
    。 

      '一'这首诗借写“宫怨”以讽刺唐代科举制度中的徇私舞弊。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好 

知己恶及第”条云:“邵安石,连州人也。高湘侍郎南迁归阙,途次连江,安石以所业投献遇知,遂 

挈至辇下。湘主文,安石擢第,诗人章碣赋《东都望幸》诗刺之。”诗中大意说在东都(洛阳)的宫 

女盼望皇帝临幸,不料皇帝却带着美人来到,她们的希望落空了。这是把准备应试的士人比作望幸的 

宫女。 

      '二'上句说没有情绪佩带首饰登高望皇帝的来临。下句通过描写望幸者的面容,形容其怨恨之 

深。“修”,饰,佩带。“连娟”,美好貌。曹植《洛神赋》“修眉连娟”,是说弯弯的眉毛象初月 

一样美好。 

      '三'“东巡”,指皇帝从京都长安到东都洛阳来,这里“君王”借指主试宫。“美人”,指因 

主试者徇私被擢登第者。 

…  72…

                                         曹松 

     曹松,字梦徵,舒州 (今安徽省潜山县附近)人。早年栖居洪都西山, 
后往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生活困难。光化四年 (九○一) 
七十余岁时考取进士,对功名的热衷由此可见。曾宫秘书正字。诗多旅游之 
作,较少接触社会题材。风格学贾岛,取境幽深,工于铸字炼句,但尚未流 
于怪涩。《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南海旅次'一' 

                                         '二' 
忆归体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三'                                           '四'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 
      '五' 
春催  。 

      '一'“南海”,唐郡名,辖今广东省一大部分的地方,治番禺。此诗写作者旅游广州时的归思。 

      '二'“忆归”,思归。“越王台”,台址位于今广州市北越秀山,汉代南越王赵佗所建。古人 

登高远望常常引起乡思。这里用“休上”“不易裁”来说明思归情切,千头万绪,无从说起。 

      '三〕“无雁处”,古时传说雁到湖南回雁峰即不再南飞,侍春北返。作者身在湖南以南的地方, 

因此用雁飞不到来形容其遥远。雁是传说中的信使,说雁不到就是说家书不至。 

      '四'这两句写滨海城郭早晚情景:早晨,随着城头的晓角声,霜渐消失。傍晚,月影在残潮中 

荡漾,仿佛被潮水送回。 

      '五'末两句写每年怀乡的心情被春光一催更难抑制了。 

…  73…

                                         崔道融 

      崔道融,荆州人。曾作永嘉 (今属浙江省温州市)县令。后至长安,宫 
右补阙。因战乱入闽。早年遍游今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 
地。著有 《东浮集》九卷。诗多五、七言近体。《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田上'一' 

              '二' 
雨足高田白  ,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一'本篇写田上所见,反映了农民在夜中冒雨春耕的辛苦。 

      '二'“足”,充足,满。“白”,指日里积满雨水,远望白茫茫一片。 

                                      西施滩'一' 

                              '二'                                 '三'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 

      '一'“西施滩”,浙江省诸暨县南有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旧日传说为西施浣纱 

处。“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家住苎罗山,父以打柴为生。越王勾践在灭吴之前,曾派大臣范蠢 

去见吴王夫差,献美女西施、郑旦等。后来有人把越国的美人计说成吴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咏怀古迹, 

怀疑传统看法。罗隐 《西施》诗”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 

是谁?”也对“女人祸水”的传统看法提出质疑。 

      '二'“宰嚭(音匹)”,人名,即伯嚭,春秋时吴国的太宰,所以又被称为太宰嚭,宰嚭。吴 

越兼併战争中,先是吴王夫差战败越国,俘虏勾践及其大臣。勾践通过贿赂伯嚭等办法,获得释放。 

他回国后卧薪尝胆,认真准备,终于灭掉吴国。“陷”,落得,指替人承担。 

      '三'末两句意思是说吴亡是政治腐败的必然结果,让西施承担罪名是冤枉的,河滩的急流声似 

乎在诉说着不平。 

…  74…

                                        秦韬玉 

     秦韬玉,字仲明,京兆 (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应进士不第,后从僖宗 
避乱到四川,在宦宫田令孜府中当幕僚,田荐他官工部侍郎,特赐进士及第。 
 《全唐诗》存其诗三十六首。《贫女》最有名,很可能是他在作幕僚时表现 
其不得意的心情的。 

                                       贫女'一' 

                   '二'                      '三' 
蓬门来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 
   '四'                     '五'                      '六' 
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 
           '七' 
作嫁衣裳  。 

      '一'这首诗借贫女来倾诉作者的抑郁心情,对当时社会不合理的现象表示不满。 

      '二'“蓬门”,是“蓬门中人”的省略语。“绮罗香”,指富贵妇女的农饰。 

      '三'这句是说心想找个好媒人说亲事,可是想到世人只重宫贵不重品格,因此越发增加伤感。 

      '四'“风流”,举止潇洒。“高格调”,胸襟气度超群。“怜”,在这里也是爱的意思。“时 

世”,当代。上句的“谁”字贯下句。这两句说:有谁欣赏不同流俗的格调,又有谁与贫女共爱俭朴 

的梳妆呢。也就是说当时只有卑俗的格调和奢靡的梳妆才被人喜爱。 

      '五'这句说自信刺绣很好。 

      '六'这句说不愿画长眉和别人争美,或指双眉天然秀美,不须描画。 

      '七'末两句借贫女的“恨”写出作幕僚的悲苦心情:年年写诗作文,多半是替别人作了装饰品。 

表现贫女的哀怨,也是根深刻的。“压金线”,用金线绣花,是刺绣的一种。 

…  75…

                                        唐彦谦 

     唐彦谦,字茂业,并州普阳 (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曾在孟浩然隐居过 
                                                                     '一' 
的鹿门山隐居,因自号鹿门先生。咸通二年(八六一)进士 ,任绦州、阆 
州等地刺史。有《鹿门集》。 
     李商隐的近体诗要到北宋才立宗开派,以后风气继承不绝,下达明、清。 
在晚唐的诗家里,唐彦谦是较先师法李商隐的一个诗人;因此宋代模仿李商 
                                                                       '二' 
隐的“西昆体”作者很推重他,说他能“尽”李商隐“一体” 。但是他并 
未为李商隐所局限:不仅他的叙事和写景的五言古诗朴素爽朗,和季商隐异 
趣,就是那些受“玉豁生体”影响的作品,也比较清浅显豁。假如李贺的“埋 
                                        '三' 
没意绪”的手法到李商隐而更厉害  ,那末到唐彦谦则又有些挽回和纠正, 
 “意绪”没有埋葬得那样深沉、遮藏得那样隐晦。比起《鹿门集》来,《西 
昆酬唱集》可以说倒退了一步。 
       《鹿门集》里有十多首诗也误编入元代戴表元的《剡源文集》里,为评 
                           '四' 
选元诗的人制造了错觉  ,这是应当附带指出的。 

      '一'据唐人郑贻 《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