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英雄刘玄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英雄刘玄德-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做到幽州别驾的代郡人韩珩韩子佩在年初应了袁绍的辟用,不能为刘备所用了,算是个坏消息,但又被另一个好消息给取代了。蓟县人徐邈应邀前来。徐邈生于公元一七一年,今年二十二岁,两年前他曾写帖子骂了刘备一顿。刘备破臧洪后也派使者前往邀请他,信也写得十分诚恳。徐邈将刘备骂走后,很快就将他抛之脑后,根本不记得了,突然有使者自青州前来,很是诧异,听了刘备的所作所为后,更是吃惊不小,道:“莫非吾错把豪杰当做无赖?”决定南下看看刘备到底是何等样人。

    刘备热情接待徐邈,丝毫不记得当日之不快,与其执手畅谈,至夜不倦。徐邈叹道:“方知草莽间亦有英雄也!”向刘备拜倒,称愿追随。刘备遂以徐邈为兵曹从事。

    这期间也夹杂着邢顒不应邀请、李立拒绝前来等事,但与得田畴、徐邈相比,都不算什么了。田畴、徐邈皆有宰相之器、三公之量。刘备能得此二人相佐,文臣方面终于可以拿得出手了。袁绍有沮授田丰、辛毗辛评、审配郭图、逄纪许攸,曹操有荀彧戏忠、程昱满宠、枣袛任峻,刘备则有孙嵩田豫、沐并简雍、孙乾徐奕、田畴徐邈、诸葛玄诸葛瑾,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勉强可以抗衡了。

    在田豫亲自邀请及苏泰多方斡旋下,郑玄答应回青州就任青州学宫大祭酒一职,陶谦派一队士兵护送郑玄及其弟子北上。刘备亲自带兵至青州与徐州边境迎接。

    郑玄生于公元一二七年,今年已六十六岁,是一位白发萧然、仙风道骨的老者。刘备穿着士子衣冠,以师礼相见,以学生自居。

    郑玄和卢植都曾师从扶风人马融,算是同门师兄弟,卢植虽年纪比郑玄小十来岁,但入门比郑玄早。马融开始不重视郑玄,后来引为同道知己。郑玄在马融门下学了七年,因父母老迈需要归养,别辞别马融回北海老家,马融感慨地对其余弟子道:“郑生今去,吾道东矣!”公元一七一年,郑玄四十五岁时,遭遇党锢,自此绝了仕进之路,专心修学,遍注群经,直到公元一八四年黄巾起义才被解除禁锢。后来何进、三公接连征辟郑玄,郑玄都予以拒绝,一直在家乡高密讲学,学生常常超过千人,为一时之盛。直到去年黄巾肆虐青州,郑玄才避往徐州。

    郑玄所逢礼遇既多,又饱经世事,看破世情,对刘备的谦恭并没有表现出感动的样子,神情恬淡冲和,微笑道:“将军既出自卢公门下,与老夫乃是一家,不必客气了。”

    刘备大喜,口称师伯入座安车。此车是刘备命人专门,车有四轮,以黄牛牵拉,车上铺有被褥,十分松软。郑玄妻子已亡,只有独子郑益,年方二十三岁。刘备请郑玄、郑益及一名侍女上车,自己骑马随于车侧。

第五十二章 兴师集兵北海中() 
郑玄回到青州,不仅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表明对刘备主政青州的认同,而且他本身也带来许多人才。郑玄在南下徐州避难前曾遣散诸弟子,但还是有一些人坚持跟随,一路护送其至徐州。

    刘备沿途与郑玄随从弟子交谈,收获惊喜不断,有河内赵商、清河崔琰、公孙方、宋阶、鲁国刘琰、汝南程秉、山阳郗虑、南阳许慈等人,此时这些人虽然大都是二三十岁年纪,名声不显,但刘备从史书中大都看过他们的名字,尤其是崔琰的名声更是如雷贯耳。

    赵商、程秉、许慈皆通晓经书,学富五车,赵商朴实,程秉儒雅,许慈善辩。赵商无甚名声。《三国志》中程秉与张纮、严畯等同传,避地交州后为“名儒”,受到孙权重视。许慈在蜀书中,与杜微、孟光等人同传,史载其与魏郡人胡潜为学问之争,互相争胜攻击,忿争毁谤,声色俱厉,两人之间书籍从不互通有无,有时还寻衅厮打,以此震慑对方。刘备因此多看了许慈几眼,看此人一介儒生,没想到日后会有这等举动。

    刘琰相貌堂堂,仪表非凡,谈笑风生,看起来是个人才。不过史书中却记载其后来跟随刘备入蜀得志后奢侈无度,嗜酒如狂,与魏延不和,说话狂妄荒诞,遭到当时秉政的诸葛亮斥责,于是感到不得志,举止失常,精神恍惚。有次其妻子胡氏入宫,刘琰怀疑她与刘禅私通,命吏卒责打胡氏,竟然用鞋子打脸,将她休弃。胡氏被冤枉,羞愤控告刘琰。刘琰被判处死刑弃尸街头。可见此人是个可以同患难而难以共富贵的人物。

    公孙方、宋阶皆辞气慷慨,能文善武,史书虽无记载,却是难得人才。

    郗虑相貌忠厚,擅于言辞,言语无不切合人意,在郑玄诸弟子中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无怪后来做到魏国的御史大夫。此人虽然知名,但品格有所欠缺,后与孔融不和,阿附曹操心意,以法免孔融官职,致孔融身死。董承、伏完事发后,郗虑又奉曹操命令,与华歆收伏后玺绶,予以软禁。如果是两年前的刘备,面对这等样人,还会有心理障碍,现在却仍旧能笑对郗虑,既有才华,能为自己所用就好,至于品格,实在不是能够苛求的。

    当然,刘备最的人还是崔琰。崔琰本年三十岁,身高八尺,眉目疏朗,声姿高畅,须长四尺,面容威重,甚有威仪,在郑玄诸弟子中是个领袖。刘备对崔琰深相结纳,与之谈论世事,察其志向。

    崔琰一腔忠义,直言道:“方今天下大乱,王室倾危,诸侯自肆其志,不以朝廷为念。刘公威震东方,又为宗室,若举兵西向,奉天子以讨不臣,则天下英雄欣然影从,谁能相抗?若安于一州,固步自封,逞其私欲,虽强必毙。”

    刘备道:“此吾素志。然青州凋敝,贤士零落,备虽欲申大义而力不能。恳请崔君助备一臂之力!”因深相拜。

    崔琰也拜倒道:“琰敢不从命!”

    刘备遂于路上辟崔琰为吏曹从事,负责州内人事选举事宜,同时提拔诸葛瑾为崔琰之副。如果以公司比喻,刘备是董事长兼总经理CEO,治中简雍是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总CHO,崔琰则是人事部经理,诸葛瑾是副经理。

    郑玄诸弟子除了赵商坚持不仕外,其余弟子皆应刘备辟用。

    郑玄家在高密下面一个乡,孔融已将其改名为郑公乡,以示对郑玄的尊崇。刘备率武卫三营护郑玄回乡,车马极盛,举县往观。入高密县时,刘备召见守高密令王修,询问其高密周边形势。孔融在座陪同。

    这段时间刘备破臧洪、掌青州后,州里威信大增,郡县豪强皆屏息不敢犯法,王修在高密施政更加顺利,乡里大治。见刘备询问,王修遂答道:“高密之北淳于与高密之东夷安之间山谷中,有贼数千人,为首者左黑虎,常来为寇。”

    刘备命孔融调拨其郡兵千人入驻高密,归由刚刚移驻高密的忠义校尉李器指挥。刘备受任青州牧后,心中已有决断,决定迅速将管亥等击灭,因此命李器驻高密、谢荣驻营陵以防备管亥、左黑虎西窜,命关羽督诸将至平寿东,待刘备安顿好郑玄后再入复甑山进讨。

    孔融这段时间收拢征募了一千多兵,一下子被刘备调走大半,忙向刘备表示剧县也需守卫。

    刘备道:“本州盗贼横行,尤以东部为甚,若各郡各自为战,势必为寇贼分别击破,集中起来,统一调度,合力击贼,方为上策。乐安、济南、平原、齐国皆将其郡兵纳入州里统辖。卿当全力治政兴学、急农事、兴水利,无须忧于盗贼。备忝为镇东将军,击平群贼乃备之责也,盗贼之事有备足矣。”

    孔融见刘备对此事非常坚决,默然不语,心中大为不满。北海功曹孙邵在旁缓颊道:“郡国守相,身负护民讨贼之职,岂能全劳将军?且鄙国豪滑丛生,单靠百余郡兵难以震慑,将军精兵在握,岂多此千余新兵,不如在国中留下一半,尚可承担监督豪强、征集军粮等责任。”

    刘备思考片刻,笑道:“孙卿之言亦有道理。既如此,国中留兵三百,其余八百调来高密。”

    孔融讥道:“将军尽收郡兵,威加诸郡,令下诸县,融等身为郡国守相,仰成而已。将军岂非过劳?”这段时间,刘备对北海国内各县官员多有调动任免,虽然这些县城大都是孔融未能控制的区域,但见刘备在自己地盘上各种动作,孔融仍有种权力被侵蚀的不满,如今刘备又将其郡兵调走,他终于忍耐不住火气,出言讥讽。孙邵阻拦不及,脸上变色。

    刘备慨然道:“青州动乱,盗贼四起,寇掠诸县,难以卒制,故郑公远避徐州,此吾州之耻也!备忝牧此州,心中未尝不怀忧惧,决意不让郑公出走之事再现,故决定集合全州之力一举扫平群贼。如今正处于备战阶段。行事若有操切之处孔卿谅解。为重兴此州、再兴汉室,荣辱毁誉备一力担之。知我罪我,其唯春秋乎!”

    孔融色变。孙邵、是仪、王修等皆动容。

第五十三章 孙关为使入虎穴() 
刘备与孔融不欢而散。

    历史上两人交情不错,除了刘备对孔融援救之恩外,主要是因为两个人没有太大利害关系,孔融刘备入主徐州,刘备表孔融为青州刺史,唇齿相依,守望相助。

    现在刘备作为青州牧,对整个青州都有通盘规划,要求贯彻到底,不允许郡国守相自成一国,各有自己的施政方阵。孔融在施政方面唯一能入刘备眼的也就是立学校、表儒术了,其他如急农、水利、兼并、赋税等各方面全无可取之处。而这一个月孔融对刘备的政令推行到北海国时,多加入自己的理解,将刘备背后的意思完全扭曲,刘备渐渐难以忍受。

    因此,刘备借着集军讨伐管亥的机会,率大军北海,召见平寿令随广、营陵令王艺,温言勉励,辟二人为从事中郎,重新表任县令。闻郑玄来归,刘备率武卫三营南下迎接,经安丘、昌安、平昌时召见三县令长,考问政绩方略,将阿附豪右的三县令长全部免职。三县豪强慑于刘备军威,皆登门拜见,匍匐叩谢。刘备好言抚慰,令豪强推举其家中出色弟子入州为吏,每家任用一人。豪强皆大喜。

    刘备上述举动并未事先征求孔融意见,只是事后通报于他。孔融得到消息后,忿怒难遏,因刘备有援救之恩而没有公然出言反对。

    孔融心高志大,朱虚解围后回到剧县,又积极招募士兵,延揽豪杰,不到一个月而聚兵千余,志欲扫除黄巾,布威德于北海。不料千辛万苦征募得到的军队被刘备一句话全部划走,怎不愤怒。刘备剖明心志,推心置腹,详细解释青州军队统一指挥的必要性,孔融都难以接受,认为郡守又称郡将,天然具有统兵之权,而刘备违制剥夺,是有骄横之心、跋扈之志。

    沐并道:“孔北海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此人四海闻名,若直接逐之,则有害贤之名,不如派使者至长安,讽朝廷征之入朝。”

    刘备同意但找不到合适人选。这个人要与朝中秉政有相当熟悉的关系,能够打通关节。

    田豫道:“费文直伶俐机变,可为使者。”费文直说的就是朝廷使者费通。沐并表示认可。

    刘备一经提醒,也觉得费通是个好人选。如果王允掌权,费通去找他疏通关节或许困难,但若是李傕等反攻长安成功,费通作为董卓的亲信,完全能在李傕处长袖善舞,发挥难得的作用。但现在派他去不是个好时机。费通只会认为是在被刁难。

    刘备道:“待时机成熟,再遣费文直前往。”

    田豫、沐并知刘备对王允秉政不看好,虽将信将疑,也不再劝说。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四月二十日,刘备率一万大军复甑山中,直扑管亥老巢。管亥依山据险,步步阻击。刘备军虽连战连胜,但损失不小,超出刘备原先设想。

    孙乾道:“贼负隅顽抗,有必死之心,不如缓攻,派人招降。”

    刘备道:“谁可为使?”

    孙乾道:“乾与管亥俱北海人,愿入山说其来降。”

    沐并建议道:“为防管亥犹疑,且示之以诚,不如再遣一军中重将随行。”

    刘备道:“可。”回顾众将,问道:“诸君谁愿一行?”

    关羽、张飞、赵云等皆踊跃争先。

    刘备点名关羽:“云长去吧。尔与公祐一武一文,注意严宽相济,恩威并施。此行以公祐为首,尔按公祐眼色行事。”

    关羽躬身领命。

    刘备又对孙乾道:“公祐此去小心,若管亥愿降,可以吾名义任命其为怀义校尉;若不愿,亦无须触怒于他,以尔二人安全为上。”

    孙乾感激地道:“乾谢主公关怀,此去必不辱使命!”与关羽拜而出帐。

    孙乾、关羽二人出营后,孙乾问明关羽与管亥之恩怨,已成竹在胸,与关羽商议针对管亥各种反应的不同应对方略,遂骑马往管亥山寨而来。

    管亥依山据守,共立了十七座营寨,刘备军已攻破三座。孙乾、关羽在第四座营寨前下马。举目观瞧,但见深山幽谷,怪石嶙峋,古木参天,通往营寨的乃是一条崎岖山路,别说仰攻了,连行走都有些困难,比前三座营寨险恶何止数倍,都不由心惊。

    孙乾高高举着一杆白旗,走上山路。距离营寨约有二百步,上面有人喊道:“来人停步!再往前俺们就放箭了!”

    孙乾喊道:“吾乃刘使君帐下孙乾,特来拜见你家渠首,还不速速通报!”

    寨门内的黄巾守兵吃惊不小,忙道:“你等着!”派人速回报管亥。

    这第四营的性比前营的多,若破了第四营,从第四到第十地势都相对平整得多,因此管亥亲自坐镇第四营,他闻听前方汇报,心中惊疑,暗自思忖:“刘备为何派人前来?难道是劝降?哼!气势汹汹入山来战,现在却怂了?俺与他仇深似海,妄想俺投降真是做梦!先看看来使说什么再作计较。”于是命将使者押上来。

    亲兵传令下去,看守寨门的黄巾兵遂喊孙乾、关羽上前。

    两人来到寨门后,黄巾兵命两人解除武器。孙乾将腰间长剑,关羽将环手刀都解下。黄巾兵还要搜二人的身。关羽睁眼一瞪,那黄巾兵吓了一跳,惊呼道:“你、你是关将军?”

    将军?关羽虽不解其意,仍哼道:“正是关某!”

    那黄巾兵脸上变色,不再坚持搜身,亦不敢“押”,而是引两人入内。关羽自不知自从东光一战后,他在黄巾兵中已经凶名赫赫,朱虚一战,又令管亥所部黄巾兵对他的印象再次加深,纷纷暗中称他为虎威将军。

    沿着石路来到营寨大厅,管亥正高坐首席,各路小帅分列两旁,各按刀柄,杀气腾腾。管亥见手下士兵并未将使者押来,而是引领而来,心中本自愤怒,仔细一看前面文士后面一个门神般的大汉可不正是杀弟仇人关羽!惊怒交集,腾地站起,大喝道:“是关贼!大家当心!”呛啷啷抽刀在手。

    两旁众将也都看清是关羽,心中震骇,都跃身起来,拔刀在手。

    收藏总算快破千了。加油!

第五十四章 管亥自缚出深山() 
孙乾大笑道:“久闻北海管亥之名,却如此胆小!我二人赤手空拳来你寨中,还怕我们插翅飞了不成?况且远来是客,这就是一方渠帅赫赫有名的大贤良师亲传弟子的待客之道吗?真是笑煞人也!我身为北海人,也替你觉得惭愧!”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孙乾与刘备说话阳春白雪,与管亥说话却是下里巴人。而且他研究过管亥的性格,知道这人能做到一方渠帅,盛时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