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他营内吃空饷的情况十分严重,至少占到了三成,另外还有至少两百人以上是老弱病残。仅凭我们两部的两千人马,想要抵挡三万以彪悍善战闻名的匈奴大军只怕有些困难啊”。
吃空响,指的是东汉末年的一些军官虚报部下的人数,各地州府和中央朝廷通常情况是按照他们所奏报的人数来发给军饷或者粮草,由于当朝皇帝昏庸,他们也不怕上面会有人下来查点具体的人数。即便是有,只要孝敬一些金银,大部分的人都能蒙混过关。
因为这些虚报的人数并不存在,所以这多余的军饷或者粮草就成了他们这些贪官的囊中之物,而且往往这些人数都会占到自己部队的三五成,所以不断有人会铤而走险。
曹性听到严龄的话,脸上的神情越发凝重,许久都是一语不发。过了好一会才听曹性说道:“子刚兄(严龄的字,也是杜撰的),今天你在城上值守,不知府衙之事。这薛兰竟不顾大敌压境,为了掩盖他构陷刘屯长的事,也为了削弱小弟的实力,竟然建言韩校尉要斩刘屯长。如此小人才是我等真正的大敌啊”。说着,曹性将白天发生的事缓缓道来,听得严龄也是面色一变。
就在二人说话的当口,刘锦暗自观察着曹性。这位三国演义中射瞎夏侯惇一只眼睛的神射手生的一张国字脸,两道剑眉一双虎目,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配上他今天的表现,刘锦不由得对他暗竖大拇指。在看曹性的双臂,修长而肌肉虬结,十分符合神射手的条件,想必他的箭术应该不错。
刘锦心中暗暗佩服:“不愧是能射瞎夏侯惇的猛人,果然不凡”。
通过两人的对话,刘锦也听出了一些端倪。这薛兰为人阴险狡诈,而且十分贪婪,十足的一个小人。不过这些都跟自己没有关系,但是此人曾多次想致自己于死地,这就不是自己能够忍受的了。对于想要致自己于死地的人,刘锦通常只有一个做法,那就是不惜一切也要将其斩杀。
按他二人的说法,这雁门关虽然明面上说是有三千守军,可实际上的人数不过才两千四五百人。想到两千多敌三万,刘锦不由得一阵唏嘘。
可能是感觉话题过于沉重,曹性说完了刘锦的遭遇,话锋一转说道:“今天在府衙内,我曾建议校尉大人急报并州刺史府、雁门郡太守府和护匈奴中郎将部,请求他们急派援军增援。校尉大人虽然在某些方面有失偏颇,可也听从了我的建议。料想最多三五天雁门郡太守府的援兵就能赶到”。
“要是这样,我们只需坚守三五天就行了”。严龄听到这话,心里也是一松,开口说道。
可是听到这话的刘锦心里却并不这样认为,匈奴人的彪悍他是见过的。这些匈奴人刀法纯熟,配合也极为娴熟,让他吃了不小的苦。
而且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匈奴人出动三万人寇边,这动静可不小。说不定匈奴单于和右贤王的部族也会出动兵马南下,到那时不单单是一个雁门关会有烽火。整个并州北方的雁门郡、云中郡、五原郡都会遭受匈奴人的袭击,到时候凭借一个小小的护匈奴中郎将部几千人马和并州刺史部能够调动的数万兵马绝对是一场苦战。到时候全面烽火燃起,能有多少兵力救援雁门关都是个未知数。
想到这里,刘锦急忙说道:“二位大人,小人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性和严龄听到刘锦的话,不由得有些意外。你一个小小的屯长竟然还有计谋不成?二人心中如是想到。
可是这曹性和严龄毕竟都是边军大将,深知兼听则明的道理。二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点了点头之后曹性说道:“刘屯长有话尽管说来,我二人洗耳恭听”。
“那小人就妄言了。依小人看,匈奴人这两天就会抵达雁门关,而最近的雁门太守府离此也有二百多里,太守府接到急报再从各县调拨县兵和郡兵集结到阴馆至少需要两到三天,然后在从阴馆(郡治所)出兵到雁门至少需要三天时间”。
顿了一顿,刘锦见两位司马那已经变了颜色的脸又说道“若是太守府直接将驻守阴馆的郡兵派遣出来救援或许能在二位大人的预计的时间内到达。可那样的话,太守府能够调动的援兵最多也就是几百人到一千人左右,依小人和匈奴人交战的经验看。。。”。说道这里,刘锦忽然停住了,看了看两位司马大人,刘锦很识相的闭嘴了。
刘锦明白,话要适可而止,只有别人主动问了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听了刘锦刚才那一番话,这两位执掌千名边军的司马大人的脸都已经成了绛紫色。诚然,按照刘锦的说法来看,他们至少需要坚守五天到七天的时间,这让对于只有两千多人的雁门关来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听得正起劲的曹性见刘锦突然不说了不由得有些纳闷,忙问道:“刘屯长,你怎么不说了,接着说啊”。
“大人,小人接下来的话还是不说为好,若大人真要小人说,还请大人恕小人妄言之罪”。刘锦很识相也很奸诈的耍了个小聪明说道。
“说吧,恕你无罪”。曹性急切的想知道刘锦对于军情的分析,急忙说道。
“小的谢过大人”。刘锦先道了声谢,又道:“并不是小人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前两天小人和匈奴人一番激战,幸得蒙烈相救这才得以逃生。依小人看,匈奴人彪悍善战,兼且刀法纯熟配合的也十分默契,而且他们清一色的都是雪亮的弯刀,更兼其箭术过人,我们两千多人想在三万彪悍的匈奴人的猛攻下坚守五天,很难”。刘锦说完,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
‘嘶,嘶’,两声清晰的吸气声顿时在大堂内传开,两位司马顿时脸上苍白,久久无语。
刘锦看这二人的变化,心里暗笑。一股阴狠在脸上闪过,旋即说道:“匈奴人缺少冶铁的技术和能力,他们如何能拥有装备数万乃至更多匈奴骑兵的弯刀和箭头?”。
‘哗’,这下两位大人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没人再去计较刘锦刚才那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言语。这句匈奴人如何拥有如此众多的铁器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在二人心里炸开,直炸的二人心里翻江倒海。
要知道,汉朝是严禁将铁器出口给匈奴人等北方游牧民族的,怕的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会用这些铁器打造成武器,来攻击汉朝的边境。所以一直以来匈奴人都难以调动超过万人的军队南下,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弯刀和箭矢。
就这还是整个匈奴民族将近一半的铁器加起来,才能装备的了近万人的部队。而如今一个匈奴的三等王爵的谷蠡王就能调动三万装备了弯刀和箭矢的彪悍骑兵南下,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内'奸'’这两个字在两位司马大人的脑中闪过之后就在也抹不掉了。
刘锦犹自不罢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道:“从地图上看,南面的朔方郡和凉州的安定郡都与匈奴人接壤而且这两个郡比更北面的五原郡地理位置好的多。他们地处并州和凉州的要害地带,可以从中原和来往商队那里获得更多的铁器。
不过这两个郡即便出口铁器也一定不会太多,能够够装备匈奴王庭和右贤王所部就已经不错了,那么左贤王麾下的左谷蠡王部下的铁器是从哪里来的呢?”。说道这里,刘锦再次闭嘴,心中狂笑。
这话说的狠毒,不言而喻,剩下一个还能与匈奴人接壤的地方就是雁门郡。而且雁门郡也有条件从中原获取一定量的铁器。好死不死的是,与雁门关毗邻的正是匈奴中的储君左贤王部落。
薛兰、韩涛,你们两个狗贼,这次不死也得脱层皮。刘锦心中如是想到。
第十章 暂代司马()
“这件事事关重大,我需要向校尉大人赶紧禀报
,一旦雁门关内真的有匈奴人的细作,我们就危险
了”。过了良久,曹性面色凝重的说道。
旁边的另一位司马严龄脸上的凝重依然没有散去
,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始作俑者的刘锦却仿佛是没有听到曹性的话一样
,一脸的正色,让曹性和严龄还以为刘锦一心为公
一样。
“你们在这里等我回来”,丢下这句话,曹性急
匆匆的离开了府邸。过了许久方才回来,脸上的一
副如临大敌的严峻模样。
“子刚兄,刘屯长,校尉大人有令,让我等三人
调集人马前去捉拿薛兰,暂且先将薛兰扣押。等打
退匈奴人之后再来调查此事”。曹性说着,还拿出
一支刻着‘韓’字的令箭递给二人查看。
严龄和刘锦二人验看过了令箭之后答应一声各自
散去不谈,留在大厅中一副劲装打扮的曹性,想到
刚才和校尉的对话,曹性越发肯定刘锦的判断。
原来,刚才曹性前去向校尉韩涛禀报刘锦的猜想
,一开始韩涛并不相信薛兰敢将铁器私自贩卖给匈
奴人。可是当曹性将刘锦的推测如实禀报给韩涛之
后,他就不敢大意了。
按照以前匈奴寇边的情况来看,一个小小的匈奴
左谷蠡王至多也就能出动三五千人,而且箭矢等军
中极为重要的器械并不能准备充足。可是这次匈奴
的一个三等王爵的谷蠡王竟然就能出动三万铁骑,
他哪里来的底气?又从哪里弄来足够三万人用度的
兵器和弓矢?即便是箭矢准备不充足,可是三万柄
弯刀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样说来就由不得韩涛不信了,可是还有一个问
题就是,即便真的有内应,也不能就怀疑是薛兰。
毕竟薛兰只是一个小小的边军司马,上面还有校尉
韩涛给压着,如何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向匈奴贩卖
如此众多的铁器?
其实也怪不得曹性和严龄怀疑他,要怪的话只能
怨他自己做的几件事情让自己陷入了这场危机之中
首先,刘锦断后的时候就是他阻拦韩涛不要发兵
救援,怕什么?应该是怕刘锦把在匈奴探查时发现
匈奴人拥有大量铁器装备的事情说出来,这才想杀
人灭口吧?
如果之前还可以解释为不想因为一个小小的斥候
伍长而搭进去更多的士卒,那么当刘锦归来之后,
他为什么还要建言校尉将其斩杀?一个小小的伍长
对于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威胁,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
,那么只能是怕刘锦说出匈奴人铁器的事。
还有,薛兰身为司马,其部在满员的情况下至少
是应该有一千人。而州府也是按照一千人的编制来
给薛兰拨发兵器甲胄、饷银和粮草。可薛兰部下的
实际人数却连六百人都不到,那么多余的四百人的
武器装备去哪里了?
要知道,因为冶铁技术的不成熟,战争和训练使
的兵器铠甲等军中之物特别容易损坏。薛兰曾经多
次上报州府,说自己麾下的部队军器铠甲损坏严重
,急需补充。而且州府也曾一次次按照薛兰上报的
数量如数的调拨全新的武器装备给他,其数量至少
达到惊人的数千件。
这些兵器铠甲足够装备多少人,数千人总有吧?
如果将其中的铁质甲胄重新熔炼成弯刀,那么这个
数量应该还可以增加三四千人,毕竟铁质的甲胄耗
费的精铁可比单一的弯刀要多得多。
再者说来,薛兰身为边军司马,有守城之责。谁
能保证他不会在自己守卫城池之时暗中偷放一些贩
卖铁器的商旅过关?
要知道,在汉朝自西汉孝武帝将盐铁收归国家统
一经营管理之后,民间的铁器价格就居高不下。如
果这些在国内就已经是高价的铁器贩卖到极度缺乏
铁矿的匈奴,这些本已就是高价的铁器到匈奴之后
,它的价格将会高到一个令人吃惊的程度。
商人逐利是天性,这种极高的回报会让相当一部
分的商人会铤而走险。在以往,不乏商人勾结守城
将领暗中将铁器贩卖到匈奴的案件。
所以就目前来看,薛兰是有最大的嫌疑的,尽管
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是薛兰将铁器售卖给匈奴人,
可是如今匈奴大军压境。韩涛作为雁门关守将,职
责重大。出于谨慎,韩涛还是决定先将薛兰扣押,
以防出现变故,到时候自己就不是丢官罢职这么简
单了。
想起薛兰手下还有数百人的士卒,为了防止薛兰
狗急跳墙。韩涛便命曹性拿着自己的令箭调集关内
的兵马,强行缉捕薛兰。
没有多久,一千五百多精悍的边军士卒就将这个
占地不过五亩地的府邸团团围住。这些士卒人手一
支火把,火把之光将整个薛府周围照的如同白昼一
般。领头的曹性、严龄和刘锦全副甲胄一副如临大
敌的模样。
府内,早有守门的军卒将曹性等人提兵而来的事
情报给薛兰。薛兰还以为曹性等人欲要报今日他构
陷刘锦的仇,这才领兵而来。急忙命令军卒聚集府
内的百余名护卫和家兵严阵以待,自己则来到府门
后,准备恫吓一番。
“曹性、严龄,你们两个小人,竟然为了一个小
卒敢就来围攻于我,等我见了校尉大人,定将你等
围攻同僚之事告知校尉大人,治你等之罪”。一身
甲胄在身,手执一杆画龙擎天戟的薛兰色厉内荏的
隔着府门恫吓道。
“哼,薛兰贼子,某劝你还是束手就擒的好,我
等就是奉了校尉大人的将令特来捉拿你的”。严龄
脸色阴沉,冷冷说道。
“我要见校尉大人”。薛兰听了这话,也不知是
真是假,本就有些慌乱的心跳的更快了,急忙说道
“莫要跟他废话,先冲进去抓了他再说”,刘锦
唯恐事情有变,自己的复仇大计泡汤,急忙劝谏道
曹性、严龄二人听完这话,互相对视了一眼,点
了点头。同时下令道:“杀”。
一千多边军悍卒得了两位司马的命令纷纷抖开刀
枪剑戟,准备强弓。数百名弓弩手箭矢齐发,片刻
间纷飞的箭矢如同蝗虫一般,射的偌大的一座薛府
如同刺猬一般。
借着弓弩手的火力掩护,八名魁梧的军汉扛着撞
城门用的撞城锤呼哧呼哧的大力撞击着府门,发出
阵阵砰砰砰的闷响,震人心脾。
撞门队的两侧是一字排开数十架云梯,云梯搭上
薛府的围墙之后,一队一队全副武装的边军悍卒迅
速登上云梯,随即纵身一跃跳入府中。
一时间喊杀声音响彻夜空,久久不散。
“我跟你们这群小人拼了”。薛兰眼见府门被撞
开,一声大吼,手舞画龙擎天戟杀将出来。
有着雁门关第一骁将之称的薛兰可不是普通士卒
可以抵挡的,一杆画龙戟上下翻飞,杀的围攻的边
军士卒叫苦不迭。一道吓人的刀疤配上薛兰满身的
鲜血,竟如同暗夜的杀神一般,不愧雁门关第一骁
将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