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戍卒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戍卒传奇-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花木兰是个孝顺的女子,她见父亲老迈,弟弟年幼。便暗中取了父亲的兵器甲胄,从集市里买了匹马,冒充男丁入伍。

    “呜呜呜”,熟悉的牛角号声响起,五队押解着粮车的队伍开始进入人们的眼中。

    连绵不绝的车队足有好几里地远,拉车的驽马和汉军骑兵们雄壮的战马不时发出一声声嘶鸣。随着嘎吱嘎吱的车轮转动声,数百辆粮草缓缓来到刘锦等人之前。

    领头的严纲、田楷二将快马奔刘锦而来,到了近前,二人在马上抱拳拱手,施礼说道:“都督,末将等不辱使命,已从东武阳县、范县、东阿等地购得粮草二十万石,足够咱们这里所有的俘虏吃上半年了”。

    “好好好,如此咱们就可以在这燕县安心驻扎,不用担心粮草不济了。快快快,安排人手将粮食装进粮库,一定要派精干兵卒守卫,切不可有失”。刘锦一连说了三声好,脸上笑逐颜开,叮嘱着说道。

    “刘将军,就由下官组织人手来卸车入库吧!”,韩浩适时的走上前来,出言提议道。

    闻言,刘锦看了一样韩涛,心中暗道:“这韩浩乃是燕县的地头蛇,既然他敢口出此言,想必有几分本事。也罢,便让他做点事吧!”

    想到此处,刘锦便轻轻点了点头,朗声说道:“既如此,就劳烦韩都尉了”。

    韩浩得了刘锦的允诺,立刻组织人手开始引领着车队进入城中。

    还别说,这韩浩还真有几分本事,短短的半个时辰内,韩浩便组织起了两千多人的壮丁加入了卸车入库的工作,也就在三个时辰左右便将二十万石粮食全都清点入库。

    燕县,县令府

    自从刘锦率军打破燕县之后,这里便成了刘锦大军的临时指挥部。此时县令府的大堂里聚集着公孙瓒、严纲、田楷、韩浩等人和几名刘锦的亲信。

    “哈哈哈,都督,你是不知道,那些世族富商听说兖州境内的黄巾军已经被平灭,本来并不打算将粮食卖给俺们。但是,当俺们说黄巾军即将卷土重来的时候,这些怕死的家伙急忙同意将粮食卖给俺们”。严纲想着购粮时,东武阳县那个肥头大耳的李家家主的样子,心中再也忍不住笑意,大笑着说道。

    “不对啊,他们怎么那么容易就将这么多粮食卖给诸位了?”,一旁的韩浩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一听这话,负责买粮食的严纲和田楷更是笑得乐不可支,把两个七八尺高的汉子笑得那是前仰后合,众人不禁有些犯懵,不过刘锦好像有点明白了,轻轻一笑,没有说话。

    “还不快说,小心我揍你们两个小子”,公孙瓒一瞪眼,作势欲打。

    二人一看,赶紧不笑了。田楷便道:“严兄,还是你来说吧!”。

    严纲闻言,强忍着笑声说道:“要说啊,还是都督的办法好。俺带着四百人去了东武阳县李家。这李家的家主听了俺的话,起初也并不愿意卖粮,可是俺便对那李阳说,你知道我那些缠着黄巾的男丁是何人吗?”。

    “那李阳就说不知道,我就对他说,这些人都是黄巾军的俘虏,是被咱们幽州都督俘虏的黄巾军。你要是不卖粮食,到时候彭脱那贼子来了,俺们就等黄巾贼子攻下城池后再打破城池,到时候你全家都死了,俺们不用花一个铜板就能得了这白花花的粮食。。。”。

    没等严纲说完,韩浩又插嘴道:“难不成这李阳就信了?据我所知,此人是出了名的又臭又硬。前任燕县的县令赵葛曾向此人借粮,任凭赵葛如何威逼利诱,这老小子可都没借”。

    “他当然不信,不过嘛!俺就按都督的计策吩咐手底下的兵丁假作急报,说彭脱大军已经离东武阳县不到百里,一听这话李阳立刻就改了口气。不过这老小子也不傻,他卖粮是有条件的,就是必须要我军抵挡贼寇”。严纲又道。

    韩浩闻言,眉头紧皱,良久之后方才说道:“若真是如此,尚有可能。毕竟黄巾贼之名东郡皆知,这群人贪婪成性,好杀世族富商。只是你这话并不属实,他如何会不辨真假?”。

    “嗨!还得说咱们都督的办法好。俺一听李阳愿意卖粮,就让李阳赶快运粮装车,俺得了粮草也好回去请救兵。李阳这老小子将信将疑,一边命人搬运粮草,一边命人打探消息。等粮草装车以后,那探听消息的人也回来了”。

    顿了一顿,严纲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韩浩,又说道:“那老小子知道上了当,便要反悔,俺一看就命令兵卒拔出刀剑恫吓于他,同时让俘虏们赶紧押着粮草往回走,李阳不敢和我军动武,这才不情不愿的卖了俺们五万石粮食”。

    不想,韩浩一听这话,脸上立刻就变了颜色,急忙对刘锦说道:“刘将军啊,坏事了,这李阳是东郡太守桥瑁小妾的兄弟,只怕这桥瑁闻听此事,不会善罢甘休啊!”。

    一听这话,刘锦也有些愣住了。他可是知道,桥瑁和当朝太常桥玄是亲叔侄,这下刘锦心里就是咯噔一声,暗道一声坏了。()

第四十九章 纷至沓来()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

    半个月的时间,燕县之内一派兴兴向荣之相。对于桥瑁亦或者是桥玄有可能的报复,刘锦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刘锦就会坐以待毙,他一面派人向宗正刘虞和中常侍张让报信,通报情况,请求二人在朝中给自己多多美言,一面又在燕县整顿人马,扩充实力。

    遵守对百姓们的承诺,刘锦在燕县大肆招募人马,也就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燕县之中便组建起一支达到五千人规模的新军。

    这支人马刘锦没有交给韩浩统领,而是任命将门出身的蒙勇为统领,另外从雁门铁骑之中抽调出五名经验丰富的屯长,由他们组成了这支新军的主要将领。

    至于这支人马的兵员,刘锦采取了混编的方式,即以燕县原本的百姓中征募一千五百人,又从黄巾俘虏中抽调三千五百精壮之士。

    各级的将官则多是从雁门铁骑、白马义从和张辽带来的游侠儿组成,所以刘锦丝毫不担心这支军队的忠诚问题。

    因为即便是有人想反叛刘锦,这些追随刘锦、公孙瓒多年的老兵也不会同意,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将反叛镇压。

    至于游侠儿们,刘锦就更不担心了。能够放弃无拘无束的生活,不远千里只为曾经对蒙烈的一个承诺,追随着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来帮助自己,自己还有理由怀疑人家吗?

    至于这支人马的编制,刘锦参考了后世的军队建制,结合了这个时代的特点,标新立异的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编制。

    即以五人为伍,设正副伍长;十人为什,设正副什长;五十人为队,设正副队长;两百人为屯,设正副屯长;一千人为营,设正副营长;五千人为军团,设正副军团长。

    这种编制的好处在于,可是增强部队的指挥系统,利于统一作战。又可以培养后备军官,利于部队的发展壮大。比起汉朝现行的单一指挥系统,只设立一个军事主官强上不少。

    因为在中国古代,大多数的军队只要军事主官阵亡,通常就会导致整支部队的崩溃,这也是历史上军队容易炸营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刘锦的这种编制考虑到了现时代的因素,没有对于部队的编制改动过大,不会被人捏住把柄。在官面上,部队的军官也还是称为校尉、司马、屯长、队长等等,只不过是多设立了一个副官。

    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么一个简单副官,他能起到的作用有很多。

    比如,副官可以在主将阵亡时顶替主将的位置,统领大军继续作战。

    再比如,副官可以在部队炸营之后,协助主官整顿部队,一级一级的这样下去,整顿部队的速度要比单一主官快上很多。

    还比如,副官可以作为刘锦的暗子,起到监督主官的作用,如果主官有任何背叛的举动,副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住军队,不至于整支部队的叛变。这才是刘锦设立副官的主要目的,毕竟刘锦后世而来,深知一支部队忠诚的重要性。如果能在加强军队战力的同时,又保证军队忠诚性,何乐而不为呢?

    等部队大致整编完毕,差不多是半个月以后的事情。这一天,一名流星马探自西南方向疾驰而来,背后还插着一支羽箭,看样子就快活不成了。

    “快。。快去禀报都督,彭脱率二十万大军正在围攻濮阳城。。。”话还没说完,这名流星马探就一头栽落马下,看样子是已经气绝而亡。

    守城的新军士兵一看,就知道事态危急,其中一人急忙从探马背上扯过一个竹筒,转身骑过城门前拴着的战马,望县衙飞驰而去。

    这人到了县衙,下了战马,疾步来到大堂。此时刘锦正和蒙勇、张辽、公孙瓒等人商议军事,准备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都督,探马急报,贼首彭脱率二十万大军正在猛攻濮阳城”。这人人未到,声已至,听得刘锦等人就是一愣。

    好在刘锦是特种兵出身,反应极为迅速,当即问道:“探马何在,速速带来见我”。

    “回禀都督,探马已经伤重不治,气绝而亡。这是探报”,说着话,这人递过探马身上的竹筒,交给刘锦。

    刘锦急忙接过竹筒,飞快的从竹筒中倒出一小卷竹简。就见到竹简上写道:“贼首彭脱,于四月二十一日率二十万贼寇进抵濮阳”。

    看到这里,刘锦心里就凉了半截。尽管自己这半个月来积极整顿人马,可是这彭脱来的实在是太快了,而且人数比起之前探报的十万人又翻了一番。

    不用细想,刘锦也知道。十有**是彭脱听闻了卜己全军覆没的事,沿路之上强拉壮丁入伍,这才拥有了二十万人马。

    “都督,我们怎么办,是不是立刻发兵救援濮阳”,公孙瓒闻言就急了,急忙问道。

    刘锦轻轻挥了挥手,重新坐了下来,心中暗道:“这彭脱来势凶猛,此时出兵,必然是以己方弱势之兵硬撼优势之敌,不可取啊!”。

    想到这里,刘锦正要说话,忽听得又是一声急促的报喊声:“报。。。天使携圣旨到来,请都督速速准备迎接天使”。

    没有多想,刘锦急忙说道:“速速摆下香案,准备迎接天使”。自穿越以来,刘锦在这烽火连天的汉末已经呆了三四个年头,对于这古代的礼节已经可以说是所知不少。

    众人答应一声,一个个整了整身上的衣服,又有侍从摆下香案,点上檀香。没有多大一会,就见到一个身着小黄门服侍的宦官,带着百十个衣甲鲜明的南军卫士进入府门。

    刘锦急忙率众上前迎接,一看之下,发现竟还是熟人。便道:“末将拜见左公公,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请公公笑纳”。这后半句话,刘锦说的声音极小,也就只有左丰等少数几人听见。

    “刘中郎,咱家找的你可是好苦啊!兵荒马乱的,饶的路可是远着呢!”,左丰那宦官特有的娘娘腔顿时在空旷的院中回响起来,令一众军中悍将不禁是一阵恶寒,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刘锦闻言,心里清楚。想必是这黄巾军势力太大,洛阳附近又是黄巾军活动的主要地带,所以这左丰才口出此言。

    想到这里,刘锦陪笑着说道:“左公公辛苦了,来到末将这,就如同到了自己家中一般,敬请宽心”。同时又往左丰的手里递上一包东西,看左丰的笑容就知道,分量轻不了。

    那左丰吃够了贿赂,也知道刘锦等着自己宣旨,便一招手,从护卫圣旨的南军卫士手中接过圣旨,举过头顶,尖声喝道:“平难中郎将刘锦,右北平郡兵曹公孙瓒听旨”。

    刘锦、公孙瓒一听,引领着身后一众将领齐齐跪倒在地,口称:“末将领旨”。

    左丰见状,神情一凝,尖声喝道:“奉天承运、天子诏曰。兹查,平难中郎将刘锦受幽州刺史之请,暂任幽州都督,率精骑六千于东郡大破黄巾贼首卜己十万贼寇,扬我大汉军威,功勋卓著。特此,赐封刘锦为安北将军、东乡侯。另、颍川贼患猖獗,命刘锦速领兵征讨,归左中郎将皇甫嵩节制”。。

    念完了对刘锦的封赏,左丰顿了一顿,随即又说道:“兹查,右北平郡兵曹从事公孙瓒追随安北将军征剿贼寇,出生入死,有大功于国,特此赐封公孙瓒为折冲将军。其余有功人等,均官升一级,以资嘉奖。钦此”。

    刘锦等人见左丰念完圣旨,便齐声答道:“臣等谢主隆恩,陛下万安”。随即由刘锦从左丰手中接过圣旨,高举过顶,再次谢恩之后,方才交给身后的公孙瓒。

    “公公,这圣旨上说豫州贼患猖獗,需调某征讨,却是为何?”,刘锦觉着这里面有事,便试探着问道。

    这左丰吃了刘锦的好处,当即看了看四周。可能是觉得人多嘴杂,便将刘锦拉到一旁,轻声说道:“不瞒刘安北,此乃那屠户何进的借刀杀人之计。朝堂之上,何进不知为何,欲阻拦陛下。。。”,说着话,左丰慢慢的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对刘锦缓缓道来。不过这当中少不得要给何进添油加醋,又少不得将张让等人替刘锦讨赏的事大加宣扬。

    刘锦闻言,顿时就怒火上涌,不过左丰在旁不好明说。可是心里却把何进的八辈祖宗都给骂了个遍,心中下定决心,迟早要找何进报仇。

    “还请左公公替某多谢张常侍、赵常侍的美言之恩,些许薄礼,望公公不要嫌少。再者,贼首彭脱率领二十万贼军正猛攻濮阳,某已调动人马进攻彭脱去了,三五日当有结果,还请公公暂缓行程,替某稍上一份奏折”。

    那左丰一听刘锦说二十万黄巾军就在左近,脸上立刻吓的变了颜色,急忙说道:“刘安北莫怪,圣旨已经传达,咱家也应立即返回京师,至于奏折之事,还请安北将军另择人送往京师。咱家告辞了”。说着,左丰立刻转身,带着随行的百十名南军卫士就往门外走,任凭刘锦如何叫喊,也不回头。

    等左丰走后,刘锦阴阴一笑转过身来,对着公孙瓒等将一声大喝:“传我将令,各部立即整顿行装,两个时辰之后,大军开拔。由公孙兄率领白马义从为先锋,兵发濮阳”

第五十章 刘锦之谋() 
刘锦的话不亚于一计惊雷,震得在场的众将心中大惊。

    “师兄,敌军二十万众,我军只有五千余骑,如何能敌啊!”,倒是张辽反应最快,急忙问道。

    其余几人一听,纷纷点头称是,眼巴巴的看着众人。

    刘锦见众人的表情,不禁一笑。朗声笑道:“黄巾贼寇虽有二十万众,可彭脱盲目征丁,又兼军械缺乏。虽二十万众,实不为惧!”。

    众人闻言,细一思量,顿感刘锦之言颇为有理。公孙瓒道:“刘贤弟,非是愚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彭脱号称豫州黄巾第一大将,据说武艺极为强悍,盛传其手下有一支号为‘天卫军’的部队十分勇猛。就是这支部队战败了右中郎将麾下的北军精锐,不可小觑啊”。

    “天卫军之名吾亦有耳闻,据传此军有三千人,俱都是黄巾教的死忠,个个身强力壮,装备精良不弱于官军多少,的确是一支劲旅。但,非是小弟夸口,雁门铁骑只需千骑,即可战败此军。”,刘锦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说道。

    两大司马蒙尧、赫耶罗闻言,立刻挺直了腰板,纷纷附和,叫嚣着要和天卫军决一死战。

    众人见到二人的表情,联想到雁门铁骑以两千斩一万二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