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阴雄- 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的时候全部都是军队,回来的时候多了三四千人,还有那些从天津城搜刮而来的财货,所以速度慢了很多,差不多到中午的时候,才重新抵达大沽口。

    “属下骆才良,拜见大人,大人交代的任务,属下圆满完成了!”一见面,骆才良便兴奋的说道,然后指着后面一堆军官说道“属下原本的部下,都在这了,他们都愿意加入天策军!”

    那几十个军官,也都纷纷上前拜见孔有德,后者点头示意,然后便来到码头。

    正在忙碌的张华看到孔有德过来,也禀报道“大人,造船厂的工匠,属下也全部集中起来了,第一批已经运往登州了!”

    “干的不错,传来下去,两个时辰后返航!”

    “属下遵命!”

    半个时辰后,从山海关增援而来的一批战船,也顺利抵达,那些工匠和军户,还有钱粮,也都被纷纷装船。

    两个时辰后,船队再次起航,离开海河湾后,分为两部分,孔有德带着十来艘战船回到了山海关。

    运送军户,工匠的船只,直接启程返回莱州湾和蓬莱水城,他们将会被分别安置在莱州和登州,而运送水兵的船,直奔威海卫水师基地,他们将在那里完成整编,而后接受训练。

    第二天下午,孔有德顺利的回到了山海关。

    这次行动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孔有德回到山海关两天后,朝廷又来人了。

    来人正是户部尚书侯恂,品级足够高,说明朝廷是真的想谈判了,而不是继续拖延,寻找应对之法。

    孔有德对侯恂到没有特别的印象,历史上的侯恂其实也不算太出名,碌碌无为,没什么突出的事迹。

    除了养起来一个左良玉,此外就他那个儿子侯方域。

    侯方域在明亡之前,一直都是复社的骨干成员,天天闲着没事抨击朝政,觉得朝廷哪哪做的不对,要是他们去治理朝政,绝对会做的更好。

    然而大明一亡,侯方域就投了鞑子,为了对付反抗鞑清的榆园军,献计给鞑清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张存仁,计策被采纳,鞑清军队精准地扒开荆隆口黄河大堤,将直隶、山东、河南许多地区化为无人区,杀人以百万计,一举镇压了号称有百万之众的榆园军各部,成功解决了鞑清初年的危机。

    很快,侯恂就被请了进来,随行的还有三个太监。

    看到侯恂走进来,孔有德愣了一下,因为侯恂和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原本以为他是个书生气比较重的中年男子,可这接近一米九,虎背熊腰的中年壮汉是怎么回事?

    而且他进来之后,就直勾勾的盯着孔有德,嘴角微张,像是看见什么角色美人一般。

    看着侯恂那魁梧身材,再看他那有些痴迷的眼神,孔有德顿时菊花一紧,传言他跟左良玉的那档子事儿,看来是真的,左良玉也是个能人,为了往上爬,甘愿和侯恂做好基友啊。

    不过侯恂这人还是离远点好,别啥时候自己不小心中招了。

    虽然孔有德来自后世,思想上面比较开放,但对于这种事情,还是本能的抗拒,爹妈给的一杆长枪,为啥非要拿来当搅屎棍呢?

    侯恂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仪,连忙行礼道“下官户部尚书侯恂,拜见侯爷!”

    当初张凤翼提议的沈阳侯,崇祯认可了,但由于谈判还没完成,孔有德还没有受封,但他并不在意,倒是侯恂为了这次出使顺利,称呼孔有德为侯爷,同时以下官自居,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其实,侯恂还有另外一重考量,这样做,可以避免跟天策军的关系弄僵。

    他能混到户部尚书,靠的就是军功,虽然指挥打仗水平一般,但看事情的能力还是很准的。

    不说别的,打仗可不单单是军队,更重要的是后勤,以关宁军为例,也就十来万人的关宁军,每年耗费的军饷和粮食,折合下来不低于四百万两。

    天策军虽然兵力只有五万左右,但军力不在关宁军之下,耗费的钱粮只会更多。

    而孔有德在昌乐之战前,也就占据了登莱二府,而且时间还不长,登州府是四月初拿下的,莱州府更是六月初才拿下除登州城之外其他的州县。

    以两府之地,就能供应起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其后勤能力是多么的恐怖,跟不用提那支规模庞大的水师了。

    现在天策军掌控山东已成定局,那么一次为依托,弄出一支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人的庞大军队,对于天策军来说不是不可能。

    而关宁军已经被打残了,昌平,蓟镇,密云,宣府等地边军,也都在天策军手上吃了败仗,未来一两年,天策军毫无疑问将成为大明最为强大的一支军队。

    跟天策军搞好关系,不是什么坏事。

    skbshge

第668章 必然和偶然() 
伸手不打笑脸人,侯恂态度摆的正,孔有德自然也不会为难他,打趣道“侯尚书,您这等朝廷重臣,今怎么有心情到我这来了?难不成是过惯了军营的生活,不习惯在京城做事,想来我天策军继续过军旅生活?”

    “侯爷说笑了,下官此次前来是有正事!朝廷特地任命下官,担任谈判的使者!”

    “谈判的事情,不是吏部侍郎唐世济负责吗?”

    侯恂解释道“陛下觉得唐世济无法胜任这个任务,所以导致谈判进度缓慢,以至于双方出现误会,在天津发生了一些小摩擦,所以陛下为了天下的安定,特地派下官来接替唐世济,全权处理谈判事宜!”

    孔有德点点头“哦?原来是这个情况,看来朝廷又改条件了?不妨说来听听!”

    侯恂笑眯眯开口道“既然侯爷问了,那下官就直说了!其实大部分条件都没改变,侯爷您依旧被射敕封的为沈阳侯,主持山东,东江军务,但运河沿线,依旧由漕运总督管理!侯爷您的兵马能征善战,防守区区山海关太浪费了,所以朝廷决定将锦州,大凌河,松山,小凌河,广宁城的军务,一并交与侯爷,山海关的防务,就不劳侯爷费心了!

    至于南北直隶的防务,都有专人负责,所以侯爷您的军队也可以撤回来了!青州城的官军,之前确实与侯爷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但看在大家都在为大明效力的份上,还望大人既往不咎,允许他们撤出山东!……”

    侯恂说的内容很多,孔有德也都仔细听着,不时地点点头。

    侯恂说的没错,朝廷的条件,确实没怎么变,除了山海关的问题,其他基本都没多大区别,当然这只是大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细节问题,要仔细磋商。

    山海关作为关宁防线的最后一道壁垒,朝廷必然不容许其他人染指,这个问题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孔有德也是瞅准了这一点,才通过奇袭山海关,把朝廷逼到了谈判桌上。

    但之前的条件,一直都是要求天策军撤出山海关和抚宁昌黎,孔有德当然不乐意,万一撤回来,朝廷翻脸了,又要开战,他倒是不怕作战,就担心影响之后的计划。

    现在朝廷换了一个法子,让他来守锦州,确实是一个妙招,也算是双方都能接受的。

    关宁防线一直是皇太极要突破的,跟驻守在那的是谁的军队无关,皇太极一定会想方设法攻破,从而占据对大明作战的主动权。

    而且大凌河堡去年被拆了,想要重建就得天策军自己出钱,其他几个小堡垒也都在鞑子的控制范围,朝廷的意思就相当明显了,就是坐山观虎斗,让天策军跟鞑子掐起来。

    而这样一来,朝廷不但能拿回山海关,还能节省出大量的兵力,让天策军去跟皇太极死磕,朝廷就有时间平定流寇,同时编练出一支精兵出来。

    既然朝廷觉得,再来一次山海关防御战,他们能够挡得住,那就让他们继续保持这样的幻想好了。

    总的来说,从大方面来看,孔有德还是基本满意的。

    笑着说道“这些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青州的军队,我可以放他们离开,不过必须的一批一批的走,山海关我也可以撤出,但得等到过完年再撤出,吴襄,祖大弼,刘国柱,王洪这些总兵,到时候也一并送回来!”

    侯恂也点点头道“既然侯爷这么说了,那下官就如实向朝廷禀报,陛下识得大体,必定能够体谅侯爷的苦心!”

    孔有德点点头,爽快的说道“既然这样,那接下来侯尚书就在这山海关住一段时间,可以慢慢商量。我这人是个粗人,只认得几个字,对于这些咬文爵字的东西不擅长,具体的条款,还是和秦致远来磋商吧,之前就是他在负责,有什么事情跟他商量就好。侯尚书这段时间的花销,我孔有德包了,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就是!”

    “侯爷客气了,此事乃是本官的分内之事,侯爷如此客气,倘若哪天侯爷到了归德,下官必当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侯爷一番!”

    侯恂也爽快的应下了,然后在何如龙的引领下,去跟秦致远谈正事了。

    大方面谈妥了,细节问题就用不着孔有德亲自负责了,这个任务还是交给秦致远,现在摊子大了,不可能事无巨细的亲自处理,必须得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做。

    天策军的底线,孔有德也早就跟徐文仪交代清楚了,首先就是山东归天策军,除开运河沿线的几个城池,其余必须全部归天策军统治,北直隶的兵马可以撤出,南直隶只撤出淮安府的兵马,至于独立一营和二营,则继续驻扎。

    山东巡抚名义上还是由朝廷派遣,但这个人选,自然是由天策军提供,孔有德已经决定让秦致远干这事儿,他的资历最老,而且能力不错,虽然不算最出众的,但综合起来,还是他最合适,有山东巡抚这个正当的名义,以后治理山东也会方便许多。

    到时候朝廷走一遍过场,下诏书任命就是,也算是全了崇祯的面子,其他的官员,差不多也是同样的路子。

    这一点,朝廷就算不想这么干,也没法子,谁让现在的局面如此不利呢。

    最后,就是袁崇焕和毛文龙的问题,朝廷必须给毛文龙平反,同时至少追加伯爵一级的爵位,

    这一点看似没什么特别大的用处,其实不然,此举可以收拢东江镇的人心,毕竟东江镇是毛文龙一手建立起来的,被矫诏冤杀之后,袁崇焕屁事没有,算是崇祯为袁崇焕背书,默认了毛文龙的罪名。

    后来虽然因为皇太极打到北京城,崇祯把袁崇焕砍了,但终究还是没有为毛文龙平反,如果孔有德提出为毛文龙平反,那么毕竟凝聚东江镇的人心,现在东江镇只是暂时平静,不稳定因素还存在,完全可以通过为毛文龙平反的机会,清除掉这些不利因素。

    而且也算是为这次起兵找一个借口,相信崇祯也不笨,到时候可以解释为天策军为毛文龙鸣不平,因朝中奸臣作梗,才被迫起兵为毛文龙鸣冤,至于奸臣是谁,那就太好找了。

    秦致远跟着孔有德一年多了,对于这方面的分寸很有把握,哪些可以让步,哪些没得商量,他都拿捏的准,让他来办这事,孔有德很是放心。

    第二天一早,孔有德就启程前往觉华岛,顺便去松山堡走一圈。

    觉华岛现在成了天策军的地盘,有必要去视察一番,而松山堡则是关宁军的地盘,孔有德去那,主要是因为马世龙。

    孔有德去天津的时候,马世龙曾发来求援信,希望天策军能出兵增援,对付松山堡的鞑子,虽然暂时还不打算和鞑子大规模作战,孔有德还是打算去看一看的。

    当初马世龙从山海关撤走之后,双方的冲突基本上已经停止了,前屯卫以西所有的寨堡,马世龙完全放弃,而后天策军进驻,但没有再向前一步,双方默契的以前屯卫为分界线,各自驻守各自的地盘。

    而马世龙则率领主力,进驻宁远,而后分兵增援祖大寿,在松山堡,大兴堡,大福堡与多尔衮率领的正白旗发生激战。

    马世龙有兵力优势,而且有坚固的堡垒据守,但鞑子的单兵战力更高,作战意志更为顽强,双方基本呈现僵持态势。

    硬要所的话,还是马世龙吃的亏要大一些,几番战斗下来,伤亡了一千五六百人,但只杀伤了不到六百敌人,其中鞑子只有两百来人,大部分都是包衣奴才和汉军旗,以及朝鲜,蒙古仆从军。

    而后,代善的正红旗前来增援,马世龙的压力骤增,不过鞑子的攻城能力还是很欠缺,毕竟红衣大炮就那十多门,进攻锦州要用,水师也要用,分到代善手里的也就两门。

    但即使如此,鞑子的兵力增加,马世龙的压力增加了不少,所以就想到了找孔有德求援。

    朝廷和天策军谈判的事情,他当然知道,而且他也觉得这事儿能成,虽然现在事情还没有结束,但他还是试探性的写了一封求援信。

    这封求援信,言辞很是恳切,以下官自居,而且绝口不提之前双方的战斗,孔有德跟他也没什么私人恩怨,所以就打算去看一眼,顺便跟鞑子过过招。

    虽然现在他还没准备跟鞑子大规模交战,但多谢了解总是没问题的,鸭绿江一线的战斗,虽然徐文仪跟他汇报了,但终究是没有亲眼所见来的真切。

    消灭鞑子天经地义,不说让中华大地沉沦三百年,单单是入关之后的各种大屠杀,还有文字狱,搞得到了二十一世纪,还有一堆遗老遗少在为鞑清招魂,很多跪的太久站不起来的牧羊犬横行网络。

    而这一切,都是源于鞑清的奴化政策,同时科技,文学,经济等全方面的衰退,使得新天朝成立的时候,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花了六七十年,才重新崛起。

    大明灭亡是必然的,这点无可争辩,任何王朝都有自己的寿命,二三百年的王朝是常态,基本上没有哪个王朝能够摆脱这个循环,虽然汉朝和宋朝延续了四百年,但基本都可以拆分为两个朝代,只不过名字都叫汉和宋罢了。

    但鞑清的入关,却不是必然的,而是种种偶然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实在是太多了,有运气的因素,比如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鼠疫大规模肆虐,等到鞑清入关,鼠疫却渐渐平息了,有明朝自身的原因,比如党争严重,互相扯后腿,既得利益集团根深蒂固,财政入不敷出,最后崩溃。

    还有一些鞑子自身方面的因素,比如鞑子内部出了几个有脑子的人,眼光比较长远,皇太极和多尔衮。

    皇太极自不必多说,如果不是他一改努尔哈赤对汉人随意屠戮的政策,同时战略方面也一改老奴的正面强攻,而是先进攻朝鲜和蒙古,减掉大明的羽翼,同时绕道入寇,一步步削弱大明,如果换一个和努尔哈赤差不多的继承人,估计后金到最后都只是一个强大一些的部落联盟,根本不足以威胁到大明的统治。

    而多尔衮则更值得撑到,如果不是老奴死的时候他还太小,权势还不足以支撑其登位,估计他上台比皇太极做的更好。

    他的突出表现有很多,比如崇祯十六年的继承人之争,当时皇太极突然挂掉,但死的太突然,没来得及制定接班人,很快就陷入了谁来继承皇位的争端。

    当时支持皇太极长子豪格继位的人不少,有索尼,鳌拜,图赖,遏必隆,何洛会等人,而且豪格自己也是战功赫赫,有相当大的威信,成了这些人的支持对象。

    但多尔衮身为另一个有力的竞争者,也有不俗的实力,先不说有多择,阿济格这个两个同胞兄弟,三人掌控了满八旗的两白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