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阴雄-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记得最开拿下登州的时候,全部兵仗局和火器局的工匠,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人,后来孔有德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搜罗工匠,充实这些部门,之后又专门在这平山组建了兵工厂,越来越正规化。

    之后的历次扩张地盘,他都将各个卫所,以及各地民间和官府的工匠,朝着兵工厂输送,扩充人数,提高产量,现在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说起来,这兵工厂越来越有后世的感觉了,集中万人集体劳作,在古代还是很罕见的。

    也就是一些大型军事行动,比如在军队的保护下,集中数万人修筑大凌河城,才能看到这样的场面,其他的地方,充其量也就是几千人的规模。

    不过,现在大明朝江南一代,也越来越有这种势头了。

    据说在松江和杭州一代的织造坊,往往也能集中起来几千人共同织布,而且规模还在不断地扩大当中,而且还是昼夜两半倒的工作,颇有一丝资本家的血汗工厂的味道。

    说起来,如果不是野蛮的鞑清入主中原,华夏大地说不定还有可能出现资本主义革命呢,再不济也不至于落得和鞑清一样,两百多年没有任何进步,反而出现倒退。

    鞑清入主中原,本身就是以弱势人口统治强势群体,他们很担心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会导致汉人纷纷揭竿而起,然后又利用科技带来的武器发展,将他们消灭。

    所以,他们就从各个层面,对华夏进行围堵,比如大兴文字狱,大规模的屠杀敢与反抗的人,比如借用秀四库全书的机会,销毁和禁止大量的的科技书籍比如军器图说,物理小识,武备志,测量全义,泰西水法等等,对外又施行彻底的闭关锁国,使得中国从一个先进的国家,彻底沦为堪比原始社会的落后国家。

    而这一切,都是辽东的鞑子造成的,一想到鞑清的荼毒到了百年后还能对群众产生影响,比如大量的膝盖生根的牧羊犬,孔有德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其彻底消灭掉。

    说实话,哪怕就是李自成统治中华大地,结果也会比鞑清好上几万倍,尽管李自成前期做的并不好,单纯的是没有经验造成的。

    一个驿卒出身,没有任何之争经验的人,带着同样的一群部下,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对抗朝廷,四处抢掠的流寇,转变为最高统治者,他们压根就没有这样的意识,也不知道该怎么统治一个国家,所以很多举措就显得很可笑,甚至很愚蠢。

    但事实上,如果山海关之战,他们能够抗住鞑清的进攻,而后稳定住局势,相信只要再给他们两三年的时间,他们肯定能够转换自己的思维,以统治者自居,说不定到时候中国还能再次立于世界之巅。

    然而,这些都是幻想,既然自己来到这个世界,那么就一定要改变历史,绝对不容许鞑子再让中华陆沉。

    随后,张扬又介绍了冶炼局的生产情况。

    自从有了孔有德提出的那种高炉炼钢法之后,冶炼局的产量就提升了非常多,现在一天的时间,就能出产四千斤可以用于铸炮的精钢,还有生铁万余斤,这样的产量,绝对算得上不错了,算下来一年也有两千吨的产量。

    尽管和后世那种一年几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钢铁厂没法比,但在这大明朝,绝对能够傲视群雄。

    接下来,要用到钢铁的地方,应该会非常多,不过这已经算是极限了,毕竟厂区面积就这么大,如果想继续扩大产量,就必须另选厂址,加大生产规模。

    对于新的厂址,孔有德已经决定好了,就安放在栖霞和黄县之间区域,到时候重新建造厂区,将大部分的人员集中过去,独立进行生产。

    栖霞的铁矿石很多,而黄县又出产优质煤炭,可以增加原材料的运输效率,同时那边的环境,保密工作也能得到有效保证。

    随后,孔有德一行又来到了火铳局。

    天策军使用的各种枪械,都是在这里打造的,可以说这里是保密程度最高的地方,因为天策枪和燧发枪,以及相应的替换配件,都是在这里打造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果相关制造方法被泄露出去,必然对天策军不利。

    为此,除了整个兵工厂本身驻扎的四百人军队外,军情局专门安排了人手,在这里负责安全问题,防止有间谍混入,或者工匠泄露消息。

    经过大量的人手补充,火铳局的工匠也早就超过了一千三百人,产量也有了大幅提升。

    一个月下来,天策枪的产量能打到一千五百支,普通燧发枪的产量能达到两千五百支,至于原本还在生产的鸟铳,已经完全停止了生产,没必要了。

    也就是说,只需要一年的时间,就能用这里出产的枪支,武装起来一直四五万人的军队。

    生产工序,已经被完全细化了,在孔有德的指示下,管事张立德建立了流水线生产制度。

    每一名工人,只负责一个工序,从将钢材切削,膛线刻画,枪管卷曲,扳机制造等,到最后的枪械组装,涂油保养,质量检测,装箱储存,都只有相应的工人负责,他们只需要负责分派给自己的任务,其他的任务都与他们无关。

    就拿天策枪来说,按照这样的分工,一共九十五道工序,九十五名工匠为一个小组,组成一条生产线,所生产出来的枪支也都有相应的小仓库。

    这样一来,不单单能够提高他们的效率,还能有效的起到保证质量的作用,因为只要任何一个工序出现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人,一旦不合格率超过规定的上限,也就是百分之三,那么就会对其进行罚俸的处罚。

    此外,也能有效的防止泄密,除了最开始的那一批一百多工匠,其他的工匠基本都只知道自己的那道,以及上下游两道,一共三道工序。

    就算他们能够侥幸躲过周围驻军和军情局人员的视线,而后投靠朝廷或者鞑子,他们也只能贡献出这么一部分而已,不会让敌人掌握到这样的技术。

    随后,孔有德又视察了弹药局和冷兵器制造局。

    这两方面,其实没什么需要保密的,天策军使用的,依然是大明朝普遍使用的黑色火药,而将其制成颗粒状,也不是什么秘密,嘉靖年间的明军都能做到。

    当然,孔有德还是想要弄出更高性能的火药的,比如硝酸甘油,雷酸汞,三硝基甲苯之类的,但这些暂时都还没办法半岛,都需要等到无色玻璃搞出来再说。

    虽然他知道相关的化学反应式,但这年头可没有那些纯净的化学品给他当原料,只能慢慢地做实验,一步步的完成,而做实验就需要进行不断的观察,缺少玻璃器皿可不行。

    现在弹药局制造的黑火药,质量已经相当不错,技术方面能够提升的限度很有限,只能加大产量,现在的产量已经高达一个月三万斤,库存量也达到了五万斤,就算连续大战半年,也能完全供应得上。

    skbshge

第581章 扩军整编() 
其实,火药的产量还能提升的更高,限制就出现在原料上。

    主要是硝石矿和硫磺矿的储量都不大,而且质量不是特别好,不容易开采,出产的矿石产量提不起来,导致火药产量受限,

    而找到更加优质的矿脉,就需要看开矿局的工作进度了,兵工厂专门成立了开矿局,负责寻找矿山,开采兵工厂所需要的矿产资源,所有的矿场都归属他们管理。

    如果能够找到几处质量不错,储藏量大,开采难度比较小的矿,相信这些问题就因热二姐,火药产量随便就能翻倍。

    当然,孔有德也知道,日本出产硫磺和硝石,等到局势稳定,肯定是要去日本走一趟。

    长州藩居然赶来主动惹他,不打回去岂不是太没有面子,到时候少说得让他们放点血才行,那个石见银山,孔有德是很有兴趣的。

    除了火药只玩,枪弹和炮弹,也都是弹药局生产的,这方面倒没有什么秘密。、

    因为压根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这年头的子弹又不是后世的有底火的子弹,只不过明军用的球形的,天策军弄得圆锥形的罢了,提高了精准度和杀伤力。

    这种子弹,只需要在战场上捡到,稍微懂一些的人就能复制出来,压根没有什么需要保密的。

    在兵工厂呆了大半天的时间,孔有德总算是视察完毕了,尽管兵工厂还存在诸多不足,但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只要继续保持下去,相信未来天策军的武器,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提升。

    孔有德也对兵工厂接下来的安排,做出了一些粗略的部署,至于接下来的管理事宜,将由毕懋康接手。

    这老头现在还在招远,估计还要几天才能到。

    当时在胶州湾下船之后,看到这么多百姓迎接孔有德,毕懋康就觉得很是稀奇,因为天策军再怎么强大,名义上还是叛军,百姓应该会很畏惧才对,结果都来迎接,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孔有德跟他解释了,是因为天策军施行土改,让他们分到了田地,过上了好日,同时军纪也非常良好,几乎不存在扰民的情况,他们才这么欢迎的。

    毕懋康并不相信,他打算亲自去看看,费要眼见为实,并且打算多走访走访,顺便去看看他的老相识宋统殷,孔有德拗不过他,就派了一队士兵护送,只要是天策军的地盘,他想去哪就去哪。

    然后他就真的四处游荡,先是去了即墨,而后又去了胶州,又去了平度,还去了莱州城外,看看双方的战局。

    据说他还跟范景文的谈判使者聊了聊,听说这老头还发了脾气,最后不欢而散,他才踏上了到登州的路,根据情报,前天还在莱州,今天估计才到招远。

    等他回来之后,这兵工厂将由他来打理,接近万人规模的工厂,一般人可是驾驭不住的,尤其是军功相关的。

    事实上,这也是明军的武器总是出现粗制滥造的原因,一般的文官的对武器了解不多,下面的人糊弄他们他们都不知道,而且业务水平不行,

    那些有技术,懂武器的,偏偏有没有管理能力,只能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毕懋康算是个异数,对两者都精通,偏偏在官场上受排挤,才便宜了孔有德。

    现在的兵工厂,人手,资金,技术,经验都有了,等到毕懋康这个管理者上任,相信兵工厂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新的火铳和火炮,将会源源不断地被研制出来。

    黄昏时分,在兵工厂呆了大半天的孔有德,心满意足的回登州了。

    回到登州城之后,孔有德便开始接下来的一件重大工作……军制改革。

    现在天策军的战斗力,以及武器装备水平,再沿用老一套的明军编制,已经有些限制天策军的战斗实力了,所以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了,以匹配目前天策军的实力。

    顺带着,借助这次军制改革的机会,孔有德也打算把扩军这件事情一起做了,以迎战不久之后就会抵达的关宁军,还有其他军队组成的平叛大军。

    不过这军制改革的工作量很大,而且牵涉的方面很多,第二天一早,孔有德就把各地的军官召集了回来。

    基本上百总以上级别的军官,大部分都被招回了登州,除非一些特别重要的位置,比如围困莱州城的部队,就全部交由程希孔负责,他暂时就不来参加这次回忆了。

    虽然大部分的军官都到会了,但实际上这事跟百总级别的军官关系不大,都是千总级别的军官和孔有德一起商议。

    至于那些百总和把总,他们基本上都是听众,搞清楚这次改革的具体事项,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能在改革之后的军队中,担任什么职位,能不能升官,偶尔也能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不过能不能被采纳还得看是否合理。

    这次商议的重点是,怎么样才能让军队更加灵活的作战,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并且为以后的扩军计划,制定好操作机制,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而大量的完成扩军工作。

    事实上,这次军制改革,也是孔有德加强集权的一种方式,尽管他是天策军毋庸置疑的统帅,但必须的防着底下的将领生出别的心思,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年头天下大乱,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孔有德就是要通过这次改革,让所以人都明白,只有他孔有德,才是天策军真正的统治者,别人,都没有这个资格。

    整个会议持续了两天的时间,大方向上的改革方案,都是孔有德提出来的,而后几个千总进行了相关的讨论,确定可行与否,而后在此基础上调整。

    经过两天的讨论,孔有德正式颁布了天策军改革方略,并且全军照此施行。

    这次军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对整体的编制进行改变,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有变化。

    原本天策军采用的还是明军的编制,最小的是伍,也就是一个五人小队,而后两个小队为一什,再网上依次是五十人的队,一百人的协,五百人的哨,一千人的营,长远看来,这种编制毛病还是很多的。

    现在天策军已经有了两万多人,却只有十个营,而且各营的人数也有差别,少的如黎贤能的骑兵三营,只有一千二百多人,多的如程希孔的火铳一营,足足有接近三千人。

    各个营基本上都是单一的兵种,战术安排不方便不说,往往还需要其他兵种的配合,万一友军部队没有抵达,有些心动就没办法展开,导致作战时候的安排提升了难度。

    而且让孔有德一个人指挥十个营,确实也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就需要在此基础上设置更高一级的军事单位,以方便他的痛下。

    原本孔有德打算按照后世的办法,在营上面设团的,但一想到整编之后,更高级的作战单位必定包含数个营,人数估计的接近万人,如果叫团的话,这又不是李云龙的独立团,一个团没必要搞这么多人,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从而将这个单位定为师。

    按照计划,天策军将整编为六个师,其中五个野战师,一个守备师,每个师下辖两至四个营,人数在四千五百到九千之间。

    除了师这个单位,其他的单位基本上也统统打乱了,现在最小的单位是什,原本最小的单位伍已经被去掉了,现在一个什仍旧是十名士兵,加上什长共十一人,差不多就相当于后世的班。

    再往上一级是小队,包含四个什,正副小队长,以及一名通讯兵,一名医疗兵,两个司号兵,共五十人。

    再高一些就是中队,一个中队包含三个小队,加上正副中队长,旗鼓手,还有一支小规模的侦察骑兵,差不多是一把八十人的规模,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增减。

    更高一级的大队同样包含三个中队,一般搭配是一个步兵中队,两个火铳兵中队,或者反过来。

    作战的时候,步兵手持长枪居中摆开阵型,两侧是火铳兵,或者是火铳兵居中,步兵手持长矛在外围围成一圈,新城紧密的阵型,到时候无论是面对敌人的近距离进攻,还是远程打击,亦或是骑兵冲锋,都完全不虚。

    除此之外,大队还包含一支五十人的炮兵小队,拥有四门火炮,提供了更为强大的火力,孔有德相信,这样编排完成后,等到士兵们对阵型熟悉了,一个大队就能硬刚一千人的骑兵部队,并且处于不败之地。

    当然,现阶段只能装备佛郎机,未来肯定要换装新型的云飞炮,这样算下来,一个步兵大队的总人数大约六百人。

    大队,就是天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