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是条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媒介是条鱼-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当时的激情却是真的,那种胸怀天下的气魄也是真的。

而如今的他们,如苏豫等人,却一个个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考虑的无非是车子、房子、票子,满眼望去,熙熙攘攘,只为名利二字,渐渐淡忘了最初的理想,转而在这万丈红尘中挣扎生存。

而孟轲,还保留着当初的执着和理想,或者说是天真。可是这天真,苏豫已经不再拥有,就如曾经的青葱岁月,不管情愿不情愿,渐渐远去,再也无法追回。

想到此,苏豫不禁唏嘘,再去看孟轲的时候,越过他头顶的种种光环和非议,竟然打心眼儿里对他多了几分亲切,这亲切就像遇见了陈年故友,不必多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苏豫微笑的看着孟轲,神情里充满了然与理解,轻轻地说:“孟轲,世事就是如此,这不是一个人可以扭转得了的。”

孟轲一顿,也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愤怒,皱皱眉,挠挠头,看看苏豫,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起来,然后说:“对了,苏豫,你就叫我孟轲,你叫我孟主任,说句实在话,我是真别扭。”顿了一顿,接着问道:“咱们俩应该差不多大吧?”

苏豫往椅背上轻轻一靠,双手一摊,无奈苦笑说:“我可没你孟大才子那么厉害啊,至今还是一介白身呢?”

“这算什么!我说的话,或许别人会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可是,我宁可去南都做一个普通的摄影记者,也不愿在这做什么鸟主任。这些职务能代表什么,代表能力?代表人品?还是代表关系?离开目前这个职务,我敢说这里有些人,什么都不是,甚至连普通的业务员都不如。”孟轲面对苏豫,不屑的说。

苏豫轻轻嗤笑起来,露出两排整齐洁白的牙齿,“你这话也有点偏颇了,大部分人还都是实至名归的。”

孟轲使劲儿摇摇头,指着苏豫说:“苏豫,你这人最让人没劲儿的就是,顾虑太多,少年老成。明明你心里也是不赞成的,偏偏要说其实还不错。两个字,虚伪!三个字,太虚伪!”说完,自己撑不住先大笑起来。

苏豫被孟轲劈头盖脸一顿骂,正无奈着,看到孟轲自己倒受不住大笑起来,他也不再撑着,也“哈哈”大笑起来。只见两个人互相指着对方,直笑得,各自流了两眼泪。真是好久都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在这尔虞我诈、人心叵测的职场。

闲话休提,两个人接着把活动方案又过了一遍,孟轲又提了几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又说由他负责跟摄影协会那边联系,毕竟关系更熟一点。还有摄影讲座,建议请摄影大家们,比如江梅,李南天等人,这样以来,可以面向省内的专业摄影人员,举行层次较高的课程,也算是摄影圈内的一大盛事。

两个人忘我的讨论着,不知不觉,抬头一看,已经晚上7点多了。看了看外面新闻大厅,只见大家都去吃饭去了,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人,还在紧张地赶稿。

孟轲把文件一合,郎声说道:“好了,咱们先说到这儿,走,一起吃晚饭去。我请客。”

苏豫本想推辞,一看孟轲那眼神,立马把推辞的话收回肚子里,也爽快的说道:“那行,我把文件放回办公室里,咱们在报社门口集合。”

第二卷 一路上行 第四十章 一战成名(1)

一顿饭下来,苏豫与孟轲竟是难得的谈得来。

苏豫内敛温文,孟轲生猛张扬,从外表来看,差距蛮大,可是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繁杂职场中难得的一份真性情。

“苏豫,一直觉得你这人不够刚直,没想到一了解,跟你外面完全不一样么!”孟轲半醉半醒,眯着眼睛对苏豫说。

“哈哈!这是夸我呢,还是夸我呢!”苏豫苦笑不已。“不过,孟轲,以前我还觉得你过于冷漠呢,没想到冷漠的外表下,还有一颗滚烫的心呢!”

苏豫也喝得有点儿多了,把自己素日所想全说了出来。

“彼此,彼此!”孟轲爽声笑说,然后一端酒杯,跟苏豫干了一个底朝天。

酒逢知己千杯少。

苏豫与孟轲竟是说不完的话,边说边喝,边喝边说,等到饭店要打烊的时候,还觉得意犹未尽,只好相约回头再一起喝酒闲聊。

闲话休提,还是正事要紧。

经过近两周时间的准备,“影像河南;影响中国”大型摄影活动,已经正式启动,正按照事先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向前开展。

征集老照片的广告第一天见报,活动咨询电话是此起彼伏。

“你好,哦,征集老照片是吧?是这样的,根据报纸上登的征集广告,只要您有可以见证历史发展、见证生活变迁的老照片……”

一上午时间,齐鲁未接电话接的嗓子都哑了。

休息的间隙,齐鲁未一边大口大口的喝水,一边跟苏豫说:“苏哥,真没想到,这个活动还挺火的呢!事先我还想着,这样老掉牙的照片,会有人有吗?这种活动,会有人参与嘛?”说完不好意思挠挠头,“嘿嘿”笑了起来。

苏豫也是暗自心喜。

之前,虽然他觉得这个活动比较有意义,可是对活动效果如何,却也没有太多把握。活动第一天,虽然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可是咨询电话的火爆,起码也说明关注活动的读者还是比较多的,活动的影响力已经有了。

“鲁未,辛苦你了,等活动结束一定好好请你搓一顿。”苏豫用力的拍着齐鲁未的肩膀,笑嘻嘻地说。

“苏哥,这话说得,咱俩谁跟谁啊,不过要搓咱可搓顿大的啊,哈哈!”

“好啊,你小子!趁火打劫啊!对了,我先到楼上一趟,如果有人送照片过来,一定第一时间给我电话,我马上下来。”苏豫再三交待齐鲁未,然后一步三回头的出了办公室的门。

“得嘞,你就放心得去吧,千万别走得不踏实!哈哈哈哈!”齐鲁未看着苏豫那小心翼翼的样儿,忍不住调侃起他来。

“哈哈,你还别说,苏豫第一次全权负责一个活动,小心在所难免,咱们还都是注意一点儿比较好。”徐敏行起身倒水,笑着打起圆场。

“多谢了,各位!苏豫在此有礼了。”苏豫在门口一抱拳,给大家鞠了一躬。

“好了,好了,赶紧忙你的去吧,还啰嗦上了。”徐敏行走到门口,笑着把苏豫推了出去。

第二卷 一路上行 第四十章 一战成名(2)

苏豫到了楼上新闻大厅,跟孟轲商量关于摄影讲座的事情,一边谈,一边不停的看手机。

“苏豫,怎么了?等女朋友电话啊!”孟轲看苏豫心不在焉的样儿,忍不住调侃道。

苏豫一回神,才觉得自己太沉不住气,把内心的焦虑都表现在了脸上,不禁暗自责怪自己,真不是大将之才,一点儿小事儿都已经搞得自己神思恍惚了,还好是孟轲,要是别人,自己真是丢人丢大了。不由得晒然一笑,解释说:“哪来的女朋友,等着齐鲁未打电话给我呢,还不知道征集老照片情况怎么样呢!”

“哦,哦,哦,原来担心的是公事啊!公事么,尽人事就好了,而且长命功夫长命做,可不能太较真了,否则,有你好受的。”孟轲调侃着,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苏豫。

正说着,一段优美的旋律响起,“时光一去难再回,往事只能回味……”

原来是苏豫的手机铃声响起,顾不上欣赏优美的旋律,苏豫一看是企划部办公室的电话,简单跟孟轲说了声:“不好意思。”

转过身来,电话一接通,就急切地问:“鲁未,咋样,是不是有好照片送过来了啊!”

“嗯,苏哥,你方便的话下来看看吧,人家指名要见活动的策划者呢,哈哈!”齐鲁未爽朗的笑声,从电话那头传过来。

苏豫挂上电话,跟孟轲打了声招呼,匆匆忙忙下楼去了。

刚刚走到办公室门口,他就听到一略带南方口音的中年男声,正在跟齐鲁未激动的说着什么,隔着门,叽里呱啦的也没太听得清。

推开门,只见一清瘦略高的男子,头发花白,戴一副黑框眼镜,年纪大约有50岁左右,,手拿一份当天的《绿城早报》,举止温文,言谈有礼。

齐鲁未正在跟中年男子聊天,一见苏豫进门,就连忙起身,给旁边的中年男子介绍道:“董老师,这就是我们这次活动的负责人,苏豫。”

“苏老师啊,你好,你好。”这位董老师急忙向前迈了两步,紧紧的握住苏豫的手,热情洋溢的说。

“你好,这位是……”苏豫被眼前这个人的热情搞得有点儿糊涂,一边跟对方打招呼,一边用眼神询问齐鲁未。

“哦,这位是我们的热心读者,董老师。”齐鲁未连忙向苏豫介绍,异常感慨的说:“董老师已经连续订我们《绿城早报》三十年了,算起来,比我们年龄还大呢,这次是来参加我们老照片征集的活动的。”

“董老师,请坐,请坐。”苏豫一听,再看眼前这位中年男子的时候,就油然而起一股敬意,连忙把椅子拉过来,叫对方坐下。

几个人都一一坐定,只听董老师充满感情的对他们两个人说:“我是上海人,从小随父母来到了绿城,可以说绿城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小时候家里常订《绿城晚报》,那时候,信息匮乏啊,一份报纸,就是我了解大千世界的小小窗口。”

苏豫慢慢听对方说着,不时点头赞同,过了一会儿,起身给董老师面前的茶杯里添满水。

董老师见苏豫倒水,连忙用中指在桌子上敲了敲,表示感谢,然后端起水杯,轻轻抿了一口,接着说:“小时候,觉得在报社工作的,那都是大文化人,崇拜的很呢!一直到现在,我对报社工作的同志们,都有着很深的敬意,你们都是老师啊!”

苏豫连忙说:“不敢当,不敢当,我们在您面前,那都是小字辈儿的。”

齐鲁未也一个劲儿的点头,说:“董老师,您这样说,我们都不好意思了!”

“哈哈,你们也别太谦虚了!就说这次这个活动吧,我看就很不错么!”董老师拿起报纸,指着上面的活动自宣广告,用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声情并茂的念到:

“几千年来,我们用文字记录历史。近百年来,我们用光影见证时代。5000年华夏文明,50年风云变幻。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一件件背后的故事。多少瞬间凝固历史,多少影像影响中国!”

“瞧瞧,这话说得多大气!而且活动的名称起的也好,‘影像河南;影响中国’,跟以往的一些摄影活动相比,它不是就河南说河南,而是试图用咱河南发生的人和事来影响全国,思路很好。”

“我是偶然看见这个消息的,觉得这个活动不一般。我的这张照片,要论历史,可以说不够老,可是我觉得,对于咱们河南来说,却具有特别的意义。”

说着,董老师从包里拿出一张精心收藏的照片,小心翼翼的打开包在照片外面的丝绸。

董老师指着照片上的人物,自豪地说:“照片上的这位年轻的姑娘,是我的女儿,这是她在在上海参加‘神舟五号’飞天庆祝活动时被一家媒体拍下的,后来几经周折,才拿回了一张。”

照片上,上海航天局局长手拿董老师女儿设计的“神五”纪念标,正高高举起向台下的观众展示,董老师的女儿则站在另一侧,脸上漾着幸福的笑容。

董老师骄傲地告诉大家:“后来航天英雄杨利伟,来上海时就专门看了这张图标,还签上了自己的名。我以我女儿为荣啊!”

董老师的情绪,感染了办公室所有的人,徐敏行、宋佳也站起来看他手中的照片。

照片本身并不出奇,可是这背后的故事却让人感到自豪。

董老师走了,留下了他的照片,流传下他女儿的故事。苏豫禁不住思绪万千,就把这第一张照片的故事写下来,告诉给广大读者知道。

接踵而来,有30年前二七塔附近中心城区的老照片,有49年绿城刚解放时,某个家族的全家福,也有毛主席视察燕庄的老照片。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从千家万户走来,又流传给千家万户。

伴随着摄影大师江梅的讲座,活动圆满结束了。

这是苏豫独立运作的第一个项目,对苏豫来说,具有里程碑一样的意义。

从这个活动之后,他渐渐从幕后走向了前台,被报社更多的人发现、了解、认识。

第二卷 一路上行 第四十一章 悬梁刺股(1)

转眼,又快年末了。

十月份的时候,苏豫终于决定考研,于是义无反顾的报了名。

报名的时候,方刚嘲笑他说,“苏豫,你有报名的钱,还不如请我们大家吃顿饭呢,何必白仍了呢!”

苏豫更是下了狠心,一定要好好复习,不能让方刚把自己给瞧扁了。

说句实在话,对于苏豫来说,既要忙工作,又要复习考研,真的是难以兼顾,不免有疲于奔命之感。有时候他也会觉得自己是何苦来哉,又不是混不下去了,有没有一个硕士学位,对于自己目前在报社的发展来说,好像并不是十分重要。一张本科文凭,足矣!

可是,人活着,总得给自己寻找个目标,也就是说总得有点儿奔头。

有一天下了班,方刚、徐敏行他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徐敏行就异常羡慕地说:“苏豫,我就喜欢你这种求上进的劲头儿,不像方刚,整天松松垮垮的,安逸的很,满足的很,有时候让人恨得牙痒痒的。”

苏豫一边夹菜吃饭,一边含混地说:“方刚也不错啊,这叫知足者常乐。”

方刚正在愤愤不平,一听苏豫的话,立马开心了,“哈哈,还是我哥们对我好,来,吃菜,吃菜,多吃点,晚上才有精神看书。”说着,亲亲热热给苏豫夹了一块大排骨,搁在他的碗里,然后用眼睛瞥了瞥徐敏行。

“方刚,你知道你刚才的表情是什么意思么?”徐敏行故作神秘的问。

“什么意思?”

“就是一副……欠揍的表情,脸色像刻了三个字似的,‘我欠揍,我欠揍’哈哈”徐敏行戏弄完方刚,忍不住大笑起来。

“徐敏行,你这样不地道,你不能看方刚人实在,就老欺负他。”苏豫好不容易啃完一块排骨,逮着机会替方刚说起话来。

“就是,你要是羡慕苏豫,也不用拿我来跟他比啊,你不是整天说男女平等男女平等么,你也可以上进啊,又没规定上进都是男人的事儿,你说是不是,苏豫?”方刚也有点怒了,开始反击起来。

徐敏行冷冷一笑,狠狠的夹了一块土豆,咬牙切齿的把土豆吃完,然后说:“好,你说的对,我也不能指着你如何如何了,我有鼓动你那个劲儿,还不如自己努力。幸好研究生报名还有最后一天,明天一大早,我就去报名,也试上一试,说不定还真考上了呢!不过咱可说好了,这段时间,你得做好一切后勤保障,全心全意支持我学习和工作。”

“好!这才是巾帼不让须眉呢,方刚,可把你比下去了,哈哈!”苏豫一听,乐了,笑完之后,转向徐敏行,正儿八经地说:“你可别光说不练啊,要考就得真考,咱们俩一块复习,想想也真不错,这样的话,我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哈哈~”

方刚笑嘻嘻的,满脸都是讨好的神情,紧紧握着徐敏行的手,异常认真的说:“亲爱的,你尽快去飞吧,我一定做你最强大的后盾。”

苏豫看到此,在一边做呕吐状,忍不住埋汰起方刚来,“方刚,你能不能不那么恶心啊,哎哟,真让我受不了了,我吐啊吐啊,慢慢就习惯了!”

徐敏行被这俩人逗得是哭笑不得,心想,得,赶鸭子上架,把自己套进去了,不过也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自己毕业这几年,一直想考研,学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只是一年又一年,蹉跎又蹉跎,趁此机会,干脆下定决心,排除万难。

就这样,在研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