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而知,这类人的重点就在于不按套路出牌,这就好比一个口字形的区域内,四条路组合成为一个口字,从一个斜角需要到另外一个斜角,正常人的选择肯定是先直着走,然后拐个弯就行了,但是那些人却不屑于这么做,他们更喜欢直接走对角,只要能够走的通,中间没有悬崖峭壁,他们都会选择这么走,一是隐蔽,二是有可能会更加省时。
冯四喜并不排除日军中也有这样的人才,但不管怎样,他必须要将一切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逐步的排查一遍。
再说了,去验证一下这个问题也并不影响什么,只需要派出一个班的战士加快速度到前面侦察一下就行了。
很快,一个班的战士脱离了大部队,朝着前方迅速的跑去,而余下的人则是迅速的清理着战场。
日军的尸体他们没有兴趣去收拾,日军的武器他们也看不上眼,但看不上眼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这么扔在这里,万一要是被日本人捡走了,之后继续用这些武器对付他们该怎么办?
所以,这些武器被收拢在一起,就那么堆在那里,然后就是一把大火直接烧掉。
啥?你告诉我说大雨天点不着火?拜托,俺有汽油好不?什么天还能让汽油点不着的?虽然不多,但是烧掉这些步枪还是没有问题的。
一把大火烧掉了日军最紧需的装备,然而罪魁祸首们却压根不将这些东西看在眼里,直接继续朝着前方赶去,后面的大部队距离他们并不远,他们也没有时间在这里耽误太多的时间。
大约十几分钟的时间,刚刚派去侦察的一个班的一名战士就跑了回来,将前面的情况大致的汇报了一下。(未完待续。。)
651:穷途末路
派出去侦察的一个班,的确在距离这里不远处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痕迹,如果是在平时的时候,是很难发现这些痕迹的,干燥的路面,车辆压过并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是在雨天,湿滑泥泞的路面,只是人走过都会留下一些痕迹,更不要说沉重的车辆。
不过那个痕迹并不是特别的明显,而且他们也无法判断是否真的有辎重队刚刚走过,所以那个班只是派了一名战士回来汇报,其余人则继续加速朝前赶去。
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冯四喜也是急忙命令部队加速前进,虽然不知道前面是否真的有情况,可一旦真的有情况的话,那么他们只要能够打掉日军的这支辎重队,那么接下来日军所面临的困境就会愈来愈严重。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一仗他们竟然会打的这么顺利,除了登陆的第一战遇到了一些问题以外,之后的战斗几乎犹入无人之境一般的顺利。无论是具备作战能力的日军,还是新兵,几乎没有人能够阻挡下中国人的步伐。
而日本对于各种资源的欠缺程度,也几乎是让所有登陆日本的中**人们感到了大吃一惊,这在国内几乎是不敢想象的。
在日本,你根本看不到硬化路面,你根本看不到任何机械化的车辆,这里更像是几年前的中国,出行基本靠走,运货基本靠马(骡,牛),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也就罢了,日本基层的平民们的生活也是异常的惨烈。
这一路上走来,中国的军队不知道闯进了多少个日本平民的家中,那些家中有的是空无一人,举家逃亡的空屋子,也有的是一家人躲在里面,希望能够躲过这一劫的。
但无论是无人的还是有人的,在每一个家中搜出来的粮食,最多最多的,也就只够他们一家人吃上一周的,不过中国经过这种苦日子,所以他们也很清楚,这些粮食如果是紧巴巴的过的话,倒是可以勉强吃上一个月。
而这也不禁让人难以想象,日本国内都穷成这个鸟样了,那么十几年前,日本又是怎么打败的中国呢?
直到现在,当大量的中**队登陆上日本本土之后,亲眼看到了这里的一切之后,他们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日本其实并不强,至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
当年之所以败给日本,倒不如说是败给了他们自己,如果当年清政府能够上点心,对海军,对陆军不是那么的苛刻,不那么的任人唯亲,不那么的刻意讲究皇权,当年的甲午战争,必然将会是另外一个结果。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日本其实就是一个赌徒,每一次的赌博,他们都喜欢压上全部的赌注,赢,则资本翻倍,输,则倾家荡产。
日本人的这种魄力,是当年的清政府所不具备的,所以他们才一次又一次的败给了日本人,让日本人从中国搜刮走了大量的财富,让他们拥有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去建造更多能够攻打中国的武器装备。
这是国人的悲哀,也是清政府的悲哀,当年他们只看到了日本人表面上的强大,却没有看到日本人内部的虚空。
尽管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但日本政府对于那些留学生可是有着严格的照顾的,很少会让留学生刺探到日本真正的核心机密,连他们留学的军校都是如此,那么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也要发展军备的情况,会让他们真正的刺探到吗?
史上日本人因为几次惊天豪赌而获得了成功,到了后期的时候,特别是在侵华之后,他们从中国获取了大量的资源,这才足以支撑他们能够支撑起那场长达十多年的战争,让他们有胆量去跟美国人叫板。
但事实上是,如果当年东北军能够奋起抵抗,直接将入侵的日军给打回去,或者是全歼,亦或者让日军看到东北军的强大,而不是一枪不放的就丢掉了整个东北,将仓库内大量的装备留给日本人,将大量的机器设备留给日本人,那么至少可以保证,侵华战争会延后几年的时间爆发。
当年光是日军在东北军仓库里缴获的大炮飞机的数量,就比日军现役的大炮飞机还要多,还要先进。而后来侵华日军的武器装备,战备补给,也都是通过当年东北军留给他们的设备制造出来的。
王思锐正是深知史上的日本是什么样子的,再加上日本人赌徒的特性,再一个,日本人也总是喜欢将战术和战略分不清楚,比如说,他们总喜欢策划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以为只要打赢了这一场战役,日本就将获得最终的胜利。
就像是甲午战争,史上的八国联军,史上的日俄战争等等,正是通过之前的种种,让日本人有了一种错误的直觉。
而现在,这种错误的感觉,也同样的在影响着日军九州岛的最高指挥官乃木希典。
乃木希典为什么要竭尽全力的去策划久留米战役?甚至不惜牺牲掉真个久留米的平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乃木希典仍旧延续了早年间的思想,仍旧是认为只要日军能够在久留米取得一场大的胜利,就必然会搓掉中国人的进攻锐气。
同时,也会让他们的高层对这一场战争产生反思,甚至是畏惧的心理,只要他们的高层犹豫了,那么后续的就一切好说,大不了在策划一场战役给中国人浇一把火,让他们更快的选择结束这场战争。
虽然短期内打到中国本土是不大可能了,但是打不到中国本土其实也无所谓,乃木希典这个人还是比较理智的,相比较于打到中国本土,他更看重的是这登陆的十多万中**队的武器装备。
再加上以中国高层对士兵的重视程度,到时候只要日本方面以这些士兵作为要挟,他们很容易就得到日本想要的一切,武器装备,生产线,钱,甚至是大量的资源。
虽然乃木希典也很清楚这场仗并不好打,日军获胜的可能性也并不大,但这并不妨碍他去策划这场战争,或者说,乃木希典想用同归于尽的方式去跟中国人打,反正这里是日本本土,你中国人来的再多,能来两千万不?
日本就是跟你一个换一个,全部用同归于尽的方式去打,到时候最先扛不住的也绝对是中国。
乃木希典可以说已经疯掉了,为了能够击退中国人的进攻,他已经不惜一切,他甚至可以牺牲掉日本的百姓,牺牲掉他的儿子,甚至是牺牲掉他自己。
当然了,乃木希典计划的倒是挺好的,但是他却忽略了几个重要的方面。
比如说,王思锐不是清政府,王思锐也不是清政府那样没有主见的君主,王思锐要比清政府更加清楚日本人的底细,单从这一点上来说,乃木希典的战略目的就已经是不可能达成的。
另一个,乃木希典想要跟人同归于尽,但同归于尽的前提是,你自身的实力要跟对方相差无几,如果一个孩童想跟一个成年人同归于尽,除非他手握手榴弹,而且还能提前瞒过成年人,否则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日本人喜欢把战术当作战略来看,把一场战役去当作他们的战略来打,从这一点上来看,日本人其实是缺乏战略眼光的,就象现在这样。
当然,日本就算再怎么有眼光,也躲不过铁了心要打日本的王思锐,无论他们怎么做,都不可能躲过这一劫。
把一场战役来比作决定一张战争胜负的关键来看,那么反过来对于日本来说,也是同样的情况,这场战役如果他们失败了,那么日本人的心气也会瞬间的崩溃,这是毫无疑问的。
再说另一边,继续前行了大约一个小时后,冯四喜再一次接到了前边的汇报,他们已经确定了,前方的确有日本人的辎重队,而且规模还不小,大约有上百辆车的样子,而护卫的人数并不多,除了大约两个中队的辎重兵以外,也只有一个中队左右的士兵在提供保护。
但是从行军队形上来看,这一个中队的日军却并非之前他们遇到的日军那样不堪一击,虽然是行军,但是那个中队的日军却始终保持着战斗队形,只要发生异常,他们随时都能够投入战斗,而且,那个中队的日军是高度戒备的状态,侦察兵也不敢太过于靠近。
当然,如果不是有望远镜的话,日军早就发现了他们。
而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冯四喜也是瞬间惊喜万分,立即下令,让四排带着三挺机枪以及两门迫击炮绕到日军的前面去堵住他们,剩余的一二三排则分为三个方向朝日军包围过去,同时,负责左侧的一排并不发起攻击,等包围圈内的日军弃车逃窜的时候,一排在突然暴起发难。
一个连就敢去跟日军的三个中队叫板,这对于冯四喜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甚至早就有些习以为常了。(未完待续。。)
652:追击
“报告,查清楚了,日军的车队上应该是以粮食为主,以及少量的弹药。”侦察班尾随在日军车队后方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这才大致的看清楚了车上所装的东西。
如果是在正常天气的情况下的时候,侦察兵只需要一眼就能看出车上装的是什么东西,但这是在下雨天,马车上都盖着防水油布,而这些防水油布又很好的遮挡住了马车上的东西,如果不是运气使然的话,一般情况下是没那么容易发现的。
当然了,这一点主要也跟日军物资不多有主要的关系,没有足够的对比,就无法精确的给出判断,而截击日军运输队,这个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毫无疑问,中国人打仗最看重的便是情报,无论什么事情,他们首先讲究的就是情报,没有情报,除非是万不得已,否则大部分人都会谨慎对待的。
“追上去,再派一个侦察班越过去到前方侦察适合阻击的地形,战斗开始以后,二十分钟内必须结束战斗,就地固防,等待援军到来。”冯四喜直接命令道。
因为雨势太大,所以他并没有拿出那副作战地图,当然了,这也跟作战地图不精确有很大的关系。
尽管安全局驻日方面已经竭尽可能的去提前侦察地形,绘制日本地图,但毕竟人数有限,加上绘制地图这种事情又不敢明目张胆的来,所以成绩其实也并不怎么好。而且那些作战地图主要也是以本州岛为主。
就现在他们手中的作战地图,都还是在登陆之后,从日本俘虏那里询问来的情况,绘图人员也只能根据日本人的描述,大致的画出一份地图,精确度就不用说了,最多也就只能做到大方向不错。
用这种地图作战,对于部队来说无疑是糟糕透顶的,可是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办法。而后方也已经从国内抽调了十个工作组跟随着第二批部队登陆日本,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占领区内绘制详细的地图。
而有了专业人员和日本人的帮助,这一次,对于地图的要求可是可以勇苛刻来形容,这次对地图的要求是要详细到某一个区域内是否存在一条小路?
而对于这样的要求,只能说,国内三百个工作组用了五年的时间,到现在也没有绘制出一副完整的中国地图,就这还不包括前两年才刚刚占领的北部大省,由此可知任务的困难性。
不过没有地图也依旧还是要打仗的,虽然会更麻烦一些,对于大兵团的作战也有些不利,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冯四喜一边安排着作战任务,一边让通讯兵将电台开机,然后将这里的情况汇报给后面的大部队。
在得到后方的回应之后,冯四喜便带着全连将士们再一次的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日本人缺枪少弹的,中国人可不缺少,但是对于粮食,还是能抢就抢,毕竟日本的存粮就那么多,他们多抢走一些,留给日本人的就会少一些。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目前的时间,跟他们所见证到的情况很不符。五月底六月初的时候便是夏收季节,那么现在的日本应该是不缺少粮食的。
而且在登陆之前,他们也经过一些的了解,至少他们知道,鹿儿岛县是日本的产量重地,农业产值在九州各县内高居首位,而这一路上走来,但凡是能够看到的田地,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夏收。
那么,夏收的粮食去哪了?这也是很让人关心的一件事情。
不过这个时候也没有人知道,日本人在得知中国人即将登陆九州的消息之后,便已经提前做好了预案,所有九州当地的百姓,早在五月中旬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提前抢收粮食,不过当时抢收的速度并不快,直到中国人开始登陆的消息传来之后,日本人这才拼了命的去抢收。
其实这也不怪日本人,五月中旬虽然粮食已经成熟,但却还没有完全的成熟,抢收的越早,产量和质量就越是难以保证。加上日本人在本土又铺设的有电报线路,只要中国人登陆,很快就会传遍整个日本,所以他们有的是时间去抢收。
至于收割完之后该怎么晾晒?抱歉,根本就不需要晾晒,直接拉走入库,很快这些粮食就会下肚,而在空闲的时候,他们会一点点的去收拾那些粮食的。
另外就是一些躲进山中的老百姓,他们也是携带着不少的粮食进山的,不然没粮食的话,谁敢贸然的去躲进山里?
忽然有种史上鬼子进村扫荡的既视感……
在冯四喜带领全连迅速突前的时候,后方的大部队也有些不太放心,于是紧急调派了两个连的部队到前面去支援冯四喜,以防万一。
目前他们的所在地,距离鹿儿岛的核心地区也只剩下了不足十公里的距离,虽说冯四喜他们身后几公里就是大部队,可万一要是他们进入了日本人的包围圈,顶不过这几公里的距离又该怎么办?
这里不是本土,也不是俄国那种可有有铁路无限运输的地方,所以登陆日本的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