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神大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圣神大道- 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师祖中唯一一个佛陀,否则也不会拖延到现在还没有到来,甚至比祖师的派头还要大。”

    对于这个尚未到来的师祖文华,张默心中倒也没有什么意见,他本就不是诚心诚意的奔着广济寺而来,被人慢待也好、隆重欢迎也好,都没有什么影响,反正自己所做的事情既不会损伤广济寺的利益,但同时也不会以广济寺为中心,既然一开始就保定了不良的念头,却还想着处处让人家礼遇,那得多把自己当成个人物才能办得到!

    不知道从哪一句开始,明澜菩萨也加入到这场交流中,四个人并不是你一句我一句的互相交锋,而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在阐述自己的观点,都是修为有成的菩萨、佛陀,这点场面应付起来非常的自如,每一个人的声音都会清晰传入耳中、进入心神,然后将对方的观点提炼出来,如果对自己有益那就吸收,如果感觉和自己没有关系那就借鉴,如果真的与自己的理念相斥的话,那就毫不留情的予以驳斥就好了,反正不论怎样都有应对之策,那效率确实是没的说!

    一时间,祖师大堂之中讲经之声此起彼伏,四个人的声音掺杂在一起,不但不显嘈杂,反而有一种说不胡来的韵律,哪怕是不懂其中的意思,但是仅仅是听着这种韵律,也会感觉心中澄澈、安宁、平静,心中会情不自禁的升起一种放眼天下的大胸怀。

    来到西漠已经有一段时间,更因为在镇魔城中经营藏经阁,对于佛门之中的一些浅显的事情已经有所了解,而且后来在诸多藏经阁之中不停游荡,也是补充了些佛门的基本常识,他知道,眼前所进行的,就是佛门修士之间经常进行的【辩经】,此举是理念之间非常浅显的交流与碰撞,也是修为有成的佛门修士,最乐于采取的一种交流方式。

    因为四个师祖的理念,都是脱胎于广济佛的兼济天下理念,所以相互之间少了很多攻讦与辩论,大多都是相互借鉴与驳斥,可以说整个过程是相当温和的,一点都谈不上激烈。

    在张默浏览其他藏经阁经文的时候,就曾经见到过一些描写辩经的场景,尤其是有一些描写外道高僧与本道高僧辩经时的激烈景象,那绝对不下于顶尖高手之间的博弈,与之相比这里简直就是温声细语,一派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气氛围。

    正当辩经继续的时候,突然间有一个声音在外面响起来道:“我佛慈悲,祖师、诸位师祖,我来晚了。”

    张默抬头看去,发现一个身材健壮的汉子从外面缓步进入大殿之中,一身气势毫不遮掩的释放出来,属于佛陀的威压瞬时间充斥在整座大殿之内,张默就觉得身体一沉,好像两个肩膀上面各自扛了一座无形的大山一样,让他有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

    哪怕是在这种情况下,张默也没有惊慌失措,更没有认为对方是想要出手对付自己,眉头一皱整间大殿的情形就已经全部落入眼中,他发现袅袅升起的炊烟仍旧不受影响的漂浮,立刻就知道这种情况是文华师祖有意为之,目的也不难猜,或是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或者是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底细,再或者就是要显示一下广济寺的强大,反正不论是哪一种目的,自己都没有危险就对了:先天灵魂之中一片平静,这就是最大的保障。

    既然没有危险,张默又不打算隐藏锋芒,当即神情一动,在原地有些艰难的向文华师祖行了一礼,口中不急不缓的说道:“我佛慈悲,弟子心慈,见过文华师祖。”

    张默说的话中,有一股奇特的韵律,这韵律如同一层屏障,竟然将文华师祖带给他的压力轻轻地卸掉,让他有了一个微不可察的喘息之机,只不过大殿之中的几个人都是神目如电之辈,这种微不可察的喘息之机立刻就被所有人捕捉到,本想着看一看张默如何应对的众人,心中就忍不住惊讶起来:一个毫无修为的佛徒,竟然面对一个佛陀的压制尤有反击之力,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兴趣了。

    有了这个喘息之机,张默想也没想的就开始朗诵起佛经来,这佛经的内容并不深奥,赫然是他在藏经阁中引动佛缘之时,所观看的明澜师祖所著内容,不禁明澜师祖非常熟悉,其他的师祖、弟子也都很熟悉,其中的内容不外乎就是明心见性、内照自身外达天下等内容,既有广济寺兼济天下的核心理念,同时也有明澜菩萨一脉明心见性的修行真谛,在广济寺属于大家都熟悉的内容。

    可是,这熟悉的内容经由张默的嘴诵读出来,却凭空填了一股莫名的意味,那一字一句仍旧是原本的内容,可是组合在一起听在耳中,却有了更深一层的玄妙意味,赫然是经过张默重新演绎的版本,而且是通过言简意赅秘术传递出去的。

    “心缘佛缘之深厚,果然非同凡响。”文华师祖不知不觉中已经将自身气势消散掉,颇有些感慨的说道;“仅凭佛经中的佛理,竟然能引动冥冥中的佛力,实在是让人想不到,明澜师祖却是收了个好弟子,看起来我广济寺想要晋升外道,这希望还是要落在明心见性一脉了。”

    明澜菩萨对文华佛见礼说道:“文华师祖言重了,广济寺若想晋升外道,少不得如同文华师祖这样的高手坐镇,我们就算是能取得突破,那也是广济寺之幸事,而非一家一脉之幸事。”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张默就已经停止诵经了,刚刚在诵经的时候,冥冥中感应到一种无所不在的力量萦绕在身体周围,竟然是直接将文华佛的压迫排开,再加上后来文华佛说什么佛力之类的,张默感觉自己对西漠的认识,再次加深了一层,而对于他们说的那些溢美之词,倒是并没有往心里面去。

    既然所有人都到齐了,这入门的典礼自然就要如期开始,与张默心中所想的盛大场面不同的是,整个典礼都非常的简洁,只是有明澜菩萨向大家说明张默进入广济寺的前因后果,并且将他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介绍的内容全都是张默所说,几乎是没有什么变动——然后就让张默上前,给祖师广济佛敬了一杯茶水,就算是结束了。

    过程虽然平淡,但是整个过程都是在广济寺所有三代弟子面前完成的,从今而后张默成为广济寺二代弟子的身份,自然是没有人有异议,而且四大师祖都已经认可,就算是得到了广济寺从上到下的认可,这种简单的仪式背后,其实已经是非常隆重的对待了。

    仪式很快结束,但大家并没有散去,广济寺弟子好不容易聚集在一起,不做点什么那也太可惜了,至少也应该讲讲经文啊!

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大支脉() 
告诸位读者:本书将会在一月内完结,请大家关注我的新书《霸武神尊》,看一个天才少年一路横扫的无敌快活史!

    ——这——是——分——割——线——

    讲经不同于辩经,一者是传授,一者是交流,层次不一样,所采用的手段自然就有所不同。※%

    广济佛并没有轻易开口,首先开始讲经的,是宁飞师祖,这种场合早就不止一次经历过,在佛门之中,不会讲经、不会辩经、不会弘法的佛徒,或许能够因为修为高深而成为大能,但是却绝对不会成为师祖、祖师一类的人物。

    反过来说,凡是祖师、师祖一类的人物,在讲经、辩经、弘法上面都有一套,否则也不可能让别人认可你的理论,从而将自己的理念弘扬开来,这已经是最基本的能力了。

    张默在镇魔城虽然建造了很多藏经阁,也将镇狱衍文的内容印入其中,甚至还用镇狱衍文阐释了佛门文字的真谛,而且用佛门文字写下了一些理论,但是除了郭绍之外,他还真的没有系统接触过其他佛门修士,所以对于佛门修士日常的弘法活动,真的是一无所知。

    刚刚在大殿之中,张默已经见识过了辩经的场面,每一个师祖都守着自己的理论,在那里静静的述说,因为同出一源,所以相互之间互补更多于对抗,情形并不怎么剧烈,可即便是如此,也让张默深深地见识到了辩经的精彩,而对于其中的凶险,也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张默看来,辩经是将自己的理念与他人的理念进行交锋的过程,不管是平和些的,还是激烈些的,本质都没有变化,如果在这种交锋中,你无法抵挡对方理念的侵袭,一旦对自己所持有的理念有所动摇,那后果之可怕,比修为被废还要严重:这是动摇修炼根基的后果!

    至于讲经,那就没有那么大的危险了,你只需要将自己的理念展示出来,至于接受者是不是认可那就另作别论,相当于一次讲学而已。

    宁飞师祖一脉以【宁静致远】排序,从中很直观的就能看出他修炼的根本,就在于宁静致远四个字上,从宁飞师祖的理念中,张默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宁飞师祖讲究的就是内心的修炼,要求修行者内心宁静不起波澜,在宁静之中追求更高的境界。

    至于如何去追求,那就是具体的修炼法门了,宁飞师祖并没有具体的论述,这毕竟只是讲经,而不是传法,就算是他愿意传,其他师祖还不会同意呢。

    随着讲经渐渐深入,张默就感觉到这大殿之中,仿佛有什么特殊的能量被引动,这能量无形无质、不可触摸、不可感知,但是却确确实实的存在于虚空之中,散发着一种奇特的波动,让人心神不自觉的就变得宁静下来,一种悠远、空明的心绪从心底泛起,宁静的目光,仿佛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可以穿越亘古不变的时空,看到无穷远的未来一样。

    “宁静致远,这就是宁飞师祖理念的核心了吧?!”感受到这股力量,张默心中细细的思量到:“这无所不在的力量,与自己刚才对抗文华师祖所引动的力量有些类似,只不过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这应该就是他们口中所说的佛力,这佛力遍布虚空每一处,好像是和灵气类似,但总觉得有些不同,却不知道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仔细去感应,张默总觉得佛力给自己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好像自己曾经接触过类似的能量,可是一时间又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能量,与佛力类似,心中放弃思索想到:“佛力只在西漠才有,外界从未听闻佛力的相关消息,想来一定是与真佛有关,以后修炼佛门功法,就能一窥其中的奥妙,用不着在这里冥思苦想。”

    将心思放下,张默就开始仔细听宁飞师祖进行讲经,其中的内容虽然他并不完全赞同,但是这也是宁飞祖师一生心血的结晶,其中可以借鉴的地方不在少数,好好听一听对自己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这次讲经时间并不长,可以看出来宁飞祖师在最后也不轻松,似乎勾动无形中的佛力耗费极大,所以才不得不停下来,神色间颇有些遗憾,对自己讲经的结果并不是特别满意。

    张默也不怎么满意,说实话那佛力给他的感觉是很奇妙的,能在宁静之中看到无穷远的未来,哪怕是只是一种错觉,可是也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似乎窥测到了时间之道的一丝奥妙,可惜不仅非常的模糊、朦胧,甚至时间还很短,根本就无法继续深入,让他有种欲求不满式的幽怨,却也无可奈何。

    宁飞师祖结束后,再次开始讲经的就是遗丹师祖,他们这一脉以【遗形藏志】为名排序,他的核心理念其实也就呼之欲出了,这也是张默最不喜欢的一脉,因为实在是太过于消极了些,甚至还不如宁静致远积极。

    在讲经达到高·潮之际,空中的佛力同样被引动,一股彻底沉寂的意味在心中淡淡升起,虽然不喜欢这一脉的理念,可是张默并没有将这种感觉排斥在外,反而用心的品味其中的不同,将其中有益的东西,暗暗记在心底,哪怕是那些不以为意的东西,也用心的感受了一番:只要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就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多学学并没有什么坏处。

    这次讲经沟通佛力所持续的时间,就要比宁飞师祖长了很多,直到已经无法引动佛力后,遗丹师祖才住了口,看样子他也有些意犹未尽,只是实在是不能支撑下去了,才不得不停止而已。

    接下来,就是文华师祖进行讲经,与宁飞师祖、遗丹师祖渐进式的引动佛力不同,文华师祖在讲经之初伸手在空中轻轻一点,一阵涟漪凭空生成,张默就感觉一阵汹涌澎湃的佛力凭空显现,随后就听见文华师祖说道:“佛力为修炼根本,我等佛徒修炼皆以佛力为中心进行,佛理虽重要,却也要以佛力为依托方有存在之必要,若无佛力而空谈佛理,则是误人误己之举,我辈修士所不可取。”

    文华师祖一脉以【文武双全】为名排序,可见对于修炼的重视,已经是提升到了与佛理相同的地步,这种理念的提出,其实与整个佛门以佛理为先的大气候是不相符合的,但是与极武界的修炼理念相比,却是非常的契合。

    张默并非天生的佛门中人,虽然认为佛门中以理念为先的修炼手段,直指修炼根本,但是确认为如今的佛门好像有些走入极端的境界,比如说什么理念足够深厚则修为境界俯拾可得等认识,实在是将修炼境界看的太轻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此时听到文华师祖讲究文武双全之道,就觉得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感觉总算是有些回归正常了。

    只不过,文华师祖的这种理念,看起来并没有被广济寺众僧广泛接受,张默甚至看到广济佛微微皱了皱眉头,也是明显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只是这文武双全一脉,毕竟也是从兼济天下的角度提出来的,算得上是根正苗红的理论,他除非想要将文华师祖彻底驱除广济寺,否则就不能阻止他讲经、弘法。

    不论你的理论有多么精深微妙,菩萨境界与佛陀境界的差距就摆在那里,文华师祖纯粹用修为引动佛力,所讲经的时间,要比宁飞师祖、遗丹师祖加起来都要长得多,用现实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文武双全,在众人心中留下的印象,可以说是非常之深。

    讲经弘法以自己能力为准,这本就是同门之间的增益,自然不会有人主动打断文华师祖,这一讲一直到文华师祖修为无法支撑佛力运转之时才停止,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张默敏锐的感知到,那些盘坐在外面的沙弥,一个个心中充满了斗志,似乎对修为的增长充满了迫切的期待,心态的转化非常之明显。

    “我佛慈悲。”明澜菩萨波澜不惊的在上首宣了一声佛号,随后轻声说道:“佛门修炼,讲究根本为先,然则何为根本,需要内求自身,明心见性方可掌握方向,广济寺兼济天下的前提,是需要自己率先印证无上境界,否则兼济天下就成了笑谈。”

    明澜菩萨淡淡的话语一出,天地间的佛力就是猛然间一动,张默就感觉到,外面那些弟子刚刚躁动的心绪,立刻就被抚平,文华师祖刚才一番讲经所取得的效果,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被消弭无形。

    虽然没有抬头看,可是文华师祖心中的不爽张默感同身受,自身的理念不被认可也就算了,可是辛辛苦苦讲经的结果,竟然也在瞬时间被消散一空,换成谁谁也无法淡然处之。

    明澜菩萨继续不急不缓的讲经,明心见性之道缓缓道出,不仅涉及到自身理念,甚至涉及到具体的践行法门,张默在其中,赫然感受到自己之前提出一些想法,没想到明澜菩萨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中,竟然将他刚才说的东西,都变成了自己的理念,此种领悟力也属非常罕见的了。

    随着明澜菩萨讲经结束,广济寺四大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