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全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治通鉴全译- 第1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助战,也战败了,退回城中闭门自守。拽刺想要攻城,崔廷勋说:“现在契丹的军队已向北撤退了,得到这座城池有什么用!而且杀死一个人还觉得可惜,更何况毁灭一个城呢!”听说史弘肇已取得泽州,于是就放弃河阳,退守怀州。史弘肇军队临近泽州,崔廷勋等人率领众军向北逃走,路过卫州,大肆抢掠而离去。契丹在河南的军队就相继逃往北方。史弘肇领兵和武行德会合。
  弘肇为人,沈毅寡言,御众严整,将校小不从命,立挝杀之;士卒所过,犯民田及系马于树者,皆斩之;军中惕息,莫敢犯令,故所向必克。帝自晋阳安行入洛及汴,兵不血刃,皆弘肇之力也。帝由是倚爱之。
  史弘肇为人稳重坚毅、沉默寡言,统领军队,号令严明、军纪整肃,大小将领稍不服从命令,立刻打死;士兵经过的地方,凡侵犯百姓田地和在树上系马的,一律斩首。军队中人人小心谨慎,不敢违犯军令,所以所向无敌、攻无不克。高祖从晋阳一路平安进入洛阳和大梁,士兵的刀枪没沾过血,都是靠了史弘肇之力。高祖从此更加倚重、喜爱他了。
  辛丑,帝至霍邑,遣使谕河中节度使赵匡赞,仍以契丹囚其父告之。
  辛丑(十七日),后汉高祖到达霍邑,派使臣招谕河中节度使赵匡赞,并把契丹囚禁他父亲赵延寿的事告诉他。
  '9'滋德宫有宫人五十余人,萧翰欲取之,宦者张环不与。翰破锁夺宫人,执环,烧铁灼之,腹烂而死。
  '9'德宫内有五十多名宫女,萧翰想要带走,宦官张环不给。萧翰砸坏宫门的锁。抢走宫女,抓起张环,用烧红的铁烙他,直把肚子烫烂而死。
  初,翰闻帝拥兵而南,欲北归,恐中国无主,必大乱,己不得从容而去。时唐明宗子许王从益与王淑妃在洛阳,翰遣高谟翰迎之,矫称契丹主命,以从益知南朝军国事,召己赴恒州。淑妃、从益匿于徽陵下宫,不得已而出。至大梁,翰立以为帝,帅诸酋长拜之。又以礼部尚书王松、御史中丞赵远为宰相,前宣徽使甄城翟光邺为枢密使,左金吾大将军王景崇为宣徽使,以北来指挥使刘祚权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充在京巡检。松,徽之子也。
  当初,萧翰听说后汉高祖率兵南下,想向北回国,因为怕中原无主后,必然大乱,自己就不能从容回国了。当时后唐明宗的儿子许王李从益和王淑妃在洛阳,萧翰派高谟翰去迎接他们,假称契丹主的命令,让李从益主持南朝军国大事,召自己去恒州。王淑妃和李从益藏在后唐明宗徽陵的下宫里,不得已才出来。到了大梁,萧翰立李从益为皇帝,并领着众酋长向他朝拜。命礼部尚书王松、御史中丞赵远为宰相,命前宣徽使甄城人翟光邺为枢密使,命左金吾大将军王景崇为宣徽使,命北来指挥使刘祚代理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充任在京巡检。王松是王徽的儿子。
  百官谒见淑妃,淑妃泣曰:“吾母子单弱如此,而为诸公所推,是祸吾家也。”翰留燕兵千人守诸门,为从益宿卫。壬寅,翰及刘辞行,从益饯于北郊。遣使召高行周于宋州,武行德于河阳,皆不至,淑妃惧,召大臣谋之曰:“吾母子为萧翰所逼,分当灭亡。诸公无罪,宜早迎新主,自求多福,勿以吾母子为意!”众感其言,皆未忍叛去。或曰:“今集诸营,不减五千,与燕兵并力坚守一月,北救必至。”淑妃曰:“吾母子亡国之余,安敢与人争天下!不幸至此,死生惟人所裁。若新主见察,当知我无所负。今更为计画,则祸及他人,阖城涂炭,终何益乎!”众犹欲拒守,三司使文安刘审交曰:“余燕人,岂不为燕兵计!”顾事有不可如何者。今城中大乱之余,公私穷竭,遗民无几,若复受围一月,无噍类矣。愿诸公勿复言,一从太妃处分。”乃用赵远、翟光邺策,称梁王,知军国事。遣使奉表称臣迎帝,请早赴京师,仍出居私第。
  文武百官拜见王淑妃,淑妃哭泣道:“我们母子二人这样孤单弱小,却被你们各位推上这个位置,这是祸害我家呵!”萧翰留下一千名燕兵,把守各个大门,并作为李从益的值宿警卫。壬寅(十八日),萧翰和刘辞行,李从益在北郊为二人饯行。李从益派遣使者到宋州召高行周、到河阳召武行德,都不到,王淑妃害怕,召集大臣商量道:“我们母子被萧翰逼迫,本当去死。但你们都没有罪,应该及早准备迎接新的君主,为自己多多求福,不要以我们母子为念了!”大家被她的一番话所感动,都不忍背叛他们而离去。有人说:“现在集中各营兵马,不少于五千,和燕兵合力坚守一个月,北边必有救兵来到。”淑妃说:“我们母子本身就是亡国的苟活之人,怎么敢和别人争夺天下!已经不幸到这个地步了,生死就任人去裁夺吧。如果新的君主明察这一切,应当知道我们无负于人。如果现在再要计划用兵,那就会祸及他人,造成满城生灵涂炭,最终又有什么好处呢?”众大臣还要坚守城池抵抗,三司使文安人刘审交说:“我是燕人,还能不为燕兵着想!但事情有无可奈何的。现在城中大乱以后,无论官家私人都穷到了底,留下的百姓没多少,如果再被围一个月,那就没有能喘气的人。希望大家不要再说,一切都听从太妃的处理决定。”于是采用赵远、崔光邺的建议,李从益改称梁王,主持这里的军国之事;派出使者向后汉高祖奉表称臣迎帝,请他早日前来京师,并从宫中搬出住到私宅。
  '10'甲辰,帝至晋州。
  '10'甲辰(二十日),后汉高祖到达晋州。
  '11'契丹主兀欲以契丹主德光有子在国,己以兄子袭位,又无述律太后之命,擅自立,内不自安。
  '11'契丹主兀欲因为先帝耶律德光有儿子留在辽国,而自己是代替哥哥的儿子承袭皇位,又没有述律太后的命令,擅自即位,所以内心不安。
  初,契丹主阿保机卒于勃海,述律太后杀酋长及诸将凡数百人。契丹主德光复卒于境外,酋长诸将惧死,乃谋奉契丹主兀欲勒兵北归。
  当初,契丹主阿保机死于勃海,述律太后杀死酋长和众将领约几百人。这次契丹主德光又死于国外,酋长和众将们怕死,于是策划尊奉契丹主兀欲统率军队向北回国。
  契丹主以安国节度使麻为中京留守,以前武州刺史高奉明为安国节度使。晋文武官及士卒悉留于恒州,独以翰林学士徐台符、李浣及后宫、宦者、教坊人自随。乙巳,发真定。
  契丹主兀欲命安国节度使麻为中京留守,命前武州刺史高奉明为安国节度使。后晋的文武官员和士卒全都留在恒州,只让翰林学士徐台符、李浣以及后宫、宦官、教坊的舞乐人员跟随自己。乙巳(二十一日),从真定出发。
  '12'帝之即位也,绛州刺史李从朗与契丹将成霸卿等拒命,帝遣西南面招讨使、护国节度使白文珂攻之,未下。帝至城下,命诸军四布而勿攻,以利害谕之。戊申,从朗举城降。帝命亲将分护诸门,士卒一人毋得入。以偏将薛琼为防御使。
  '12'后汉高祖即位后,绛州刺史李从朗和契丹将军成霸卿等人抗拒诏命。后汉高祖派西南面招讨使、护国节度使白文珂攻打他们,但未能攻克。高祖来到城下,命令各部军队四面围住但不攻城,向李从朗等人晓以利害,劝谕归降。戊申(二十四日),李从朗开城投降。后汉高祖命令只派亲将分守各门,士卒一人也不许入城;命偏将薛琼为防御使。
  '13'辛亥,帝至陕州,赵晖自御帝马而入。壬子,至右壕,汴人有来迎者。
  '13'辛亥(二十七日),后汉高祖到达陕州,赵晖亲自牵皇帝的马进城。壬子(二十八日),抵达石壕,大梁百姓有远来迎接的。
  '14'六月,甲寅朔,萧翰至恒州,与麻以铁骑围张砺之第。砺方卧病,出见之,翰数之曰:“汝何故言于先帝,云胡人不可以为节度使?又,吾为宣武节度使,且国舅也;汝在中书乃帖我!又,先帝留我守汴州,今我处宫中,汝以为不可。又,谮我及解里于先帝,云解里好掠人财。我好掠人子女。今我必杀汝!”命锁之。砺抗声曰:“此皆国家大体,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麻以大臣不可专杀,力救止之,翰乃释之。是夕,砺愤恚而卒。
  '14'六月,甲寅朔(初一),萧翰来到恒州,与麻合派铁甲骑兵包围了张砺的住宅。张砺正卧病在床,出来接见他们,萧翰就数落他说:“你为什么对先帝说胡人不可以作节度使?还有,我是宣武节度使,而且是国舅,你在中书就胆敢告我!还有,先帝留我守大梁,让我住在宫里,你却说不行。还有,在先帝面前诬告我和解里,说解里爱抢人的财物,说我爱抢人的女子。今天我一定得宰了你!”命人把他锁起来。张砺高声说:“这些事都有关国家大体,我确实说过。要杀就杀,还锁起来干什么?”麻说不能擅自杀戮大臣,极力解救、阻止,萧翰才把他释放。这天夜里,张砺又恨又怒而死。
  崔廷勋见麻,趋走拜,起,跪而献酒,麻踞而受之。
  崔廷勋看到麻,快步走上前去叩拜,并起身后跪着献酒,麻蹲坐着接受。
  '15'乙卯,帝至新安,西京留司官悉来迎。
  '15'乙卯(初二),后汉高祖到达新安,西京留守各司的官员都来迎接。
  '16'吴越忠献王弘佐卒。遗令以丞相弘为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侍中。
  '16'吴越国忠献王钱弘佐去世。遗命委任丞相钱弘为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侍中。
  '17'丙辰,帝至洛阳,入居宫中;汴州百官奉表来迎。诏谕以受契丹补署者皆勿自疑,聚其告牒而焚之。赵远更名上交。
  '17'丙辰(初三),后汉高祖来到洛阳,进入并居住宫中。大梁的文武百官奉上表章前来迎接。后汉高祖下诏书让那些接受契丹任命按排的人不要自己疑虑,将任命文告状牒收集起来烧掉。赵远改名为上交。
  命郑州防御使郭从义先入大梁清宫,密令杀李从益及王淑妃。淑妃且死,曰:“吾儿为契丹所立,何罪而死!何不留之,使每岁寒食,以一盂麦饭洒明宗陵乎!”闻者泣下。
  后汉高祖命令郑州防御使郭从义先头进入大梁,清理内宫,密令杀死李从益和王淑妃。淑妃临死前说:“我儿子是被契丹人立为皇帝,有什么罪而至死!为什么不能留下他一个,让每年的寒食节有一盂麦饭洒在明宗陵前呢!”听到的人都流下眼泪。
  '18'戊午,帝发洛阳。枢密院吏魏仁浦自契丹逃归,见于巩;郭威问以兵数及故事,仁浦强记精敏,威由是亲任之。仁浦,卫州人也。
  '18'戊午(初五),后汉高祖从洛阳出发。枢密院的官吏魏仁浦从契丹逃回,在巩县叩见后汉高祖。郭威问契丹的兵力和故事,魏仁浦为人精细敏捷、博闻强记,郭威从此亲近重用他。魏仁浦是卫州人。
  '19'辛酉,汴州百官窦贞固等迎于荥阳。甲子,帝至大梁,晋之藩镇相继来降。
  '19'辛酉(初八),汴州的窦贞固等文武百官在荥阳迎接后汉高祖。甲子(十一日),后汉高祖到达大梁,后晋的藩镇相继前来归降。
  '20'丙寅,吴越王弘袭位。
  '20'丙寅(十三日),吴越王钱弘承袭王位。
  '21'戊辰,帝下诏大赦。凡契丹所除节度使,下至将吏,各安职任,不复变更。复以汴州为东京,改国号曰汉,仍称天福年,曰:“余未忍忘晋也。”复青、襄、汝三节度。壬申,以北京留守崇为河东节度使,同平章事。
  '21'戊辰(十五日),后汉高祖下诏书实行大赦。凡是契丹所委任的节度使,下至将领官吏,各自安于职守,不再变更。又把汴州改为为东京,改国号为汉,年号仍称天福,他说:“我不忍忘却晋呵!”恢复青、襄、汝三州的节度使。壬申(十九日)任命北京留守刘崇为河东节度使、同平章事。
  '22'契丹述律太后闻契丹主自立,大怒,发兵拒之。契丹主以伟王为前锋,相遇于石桥。初,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从晋主北迁,隶述律太后麾下,太后以为排陈使。彦韬迎降于伟王,太后兵由是大败。契丹主幽太后于阿保机墓。改元天禄,自称天授皇帝,以高勋为枢密使。
  '22'契丹述律太后听说兀欲自立为契丹主,大怒,派兵前去抗击。契丹主兀欲派伟王为前锋,在石桥相遇。当初,后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跟随后晋出帝向北迁徙,隶属于述律太后麾下,太后任命为排陈使。李彦韬向伟王投降,太后的军队因此大败。契丹主把太后囚禁在阿保机墓旁。改年号为天禄,自称为天授皇帝,任命高勋为枢密使。
  契丹主慕中华风俗,多用晋臣,而荒于酒色,轻慢诸酋长,由是国人不附,诸部数叛,兴兵诛讨,故数年之间,不暇南寇。
  契丹主仰慕中原的风俗,所以多用原后晋的大臣,而他自己沉湎于酒色之中,轻视怠慢各位酋长,因此国内人不归附于他,各部落多次叛乱,就兴兵讨伐,所以几年里顾不上向南侵犯。
  '23'初,契丹主德光命奉国都指挥使南宫王继弘、都虞候樊晖以所部兵戍相州,彰德节度使高唐英善待之。戍兵无铠仗,唐英以铠仗给之,倚信如亲戚。唐英闻帝南下,举镇请降;使者未返,继弘、晖杀唐英。继弘自称留后,遣使告云唐英反覆,诏以继弘为彰德留后。庚辰,以晖为磁州刺史。
  '23'当初,契丹主耶律德光命奉国都指挥使南宫人王继弘、都虞候樊晖带领所部人马守卫相州,彰德节度使高唐英对他们很好。守兵缺乏铠甲兵器,高唐英就把铠甲兵器给他们,对他们倚重信赖就像亲戚一样。高唐英听说后汉高祖南下,带领本镇请求归降;派往的使者还没返回,王继弘、樊晖就已杀死了高唐英。王继弘自称为留后,派使者告诉说高唐英反复无常。后汉高祖诏令王继
  弘为彰德留后。庚辰(二十七日),任命樊晖为磁州刺史。
  安国节度使高奉明闻唐英死,心不自安,请于麻,署马步都指挥使刘铎为节度副使,知军府事,身归恒州。
  安国节度使高奉明听说高唐英被杀,心里忐忑不安,向麻请求署理马步都指挥使刘铎为节度副使,主持军府事务,自己回归恒州。
  '24'帝遣使告谕荆南。高从诲上表贺,且求郢州,帝不许;及加恩使至,拒而不受。
  '24'后汉高祖派遣使者通告安抚荆南。高从诲上表章祝贺,并要求郢州,后汉高祖不答应;等到后汉高祖派的加恩使来到,高从诲拒不接受。
  '25'唐主闻契丹主德光卒,萧翰弃大梁去,下诏曰:“乃眷中原,本朝故地。”以左右卫圣统军、忠武节度使李金全为北面行营招讨使,议经略北方。闻帝已入大梁,遂不敢出兵。
  '25'南唐主听说契丹主耶律德光去世,萧翰放弃大梁逃往北方,下诏书道:“我眷恋着中原,那是本朝的故土。”派左右卫圣统军、忠武节度使李金全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筹划攻取北方;听说后汉高祖已进入大梁,于是不敢出兵。
  '26'秋,七月,甲午,以马希广为天策上将军、武安节度使、江南诸道都统,兼中书令,封楚王。
  '26'秋季,七月甲午(十一日),后汉高祖任命马希广为天策上将军、武安节度使、江南诸道都统,兼中书令,封为楚王。
  '27'或传赵延寿已死。郭威言于帝曰:“赵匡赞,契丹所署,今犹在河中,宜遣使吊祭,因起复移镇。彼既家国无归,必感恩承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