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条船都有澳门方面的船长、大副以及水手,陈凯与澳门议事会签了租用合同,但抵押物却没有,只是用了郑成功的名义而已。
所幸,郑氏集团在中国海上的信誉还算不错,而且实力也确实摆在那里,澳门方面有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向,也没有纠结这些,就定了下来,结果这些海船也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很是帮着转运了一大批百姓。
这一遭,陈凯坐在那艘武装商船上,巨大的船体,使得他看向周遭的明军舰船,大有居高临下的感触。这艘船到底是哪种类型的,他也说不上来,但是这一次却还是给了他以巨大的震撼,震撼于殖民对欧洲造船业兴盛的影响力之巨大。
“落后了,就要奋起直追!”
再度登上澳门岛,陈凯当即得到了澳门总督费素莎以及澳门议事会全体葡萄牙绅士的迎接,就像是欢迎本国英雄凯旋一般。待到他前往大炮台那里的议事会大厅的路上,澳门岛上的汉家百姓更是扶老携幼的出来欢迎,以亲眼看见陈凯为荣,这倒是让陈凯感到了有些愕然。
“陈知府,您在广州城营救平民的义举已经传到了澳门,并且正在传遍整个广东,甚至就连传遍整个世界也是可以预知的。您的伟大、无私、慷慨以及智慧和勇敢,就像是史诗里走出的英雄一样,让人敬仰”
外国友人的夸赞,陈凯刚开始还能坦然受之,等到了后面,这些欧洲佬的夸张修辞一旦开始,他反倒是不好意思了起来。但是这些葡萄牙人如此,那些澳门本地的百姓亦是如此,陈凯也只得一路谦虚着来到了议事大厅。。。
“如约,所租用之船只没有损坏,今天也算是完璧归赵了。各位可想好了派哪一位绅士与本官回去见国姓爷的,商讨关于贸易的具体事项,本官也算是如约履行合同。”
这些,是澳门议事会已经准备好了的。他们当即请出了一位代表随陈凯返回,并且在陈凯谢绝了宴请之后,拿出了一件礼物,作为临别的赠礼——盒子不大,但做工很是精美,陈凯记得欧洲人的传统似乎是当众打开,便将盒子放在了议事会的桌子上,轻轻打开了盒盖。只是那里面的物事,却着实让他眼前一亮。
“燧发枪!”
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下)()
燧发枪,其实已经说不上是什么新鲜事物了,至少在上个世纪的欧洲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普及罢了。到了现在,经过了百年发展,燧发枪虽然依旧还没有取代火绳枪的地位,但是技术上已经日趋完善,甚至就连遥远的东方,明朝的武器专家毕懋康也在十五年前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把燧发枪,命名为自生火铳。
陈凯惊异的并不是眼前的这把燧发枪,而是上面的枪机并不是早期的米克莱式或是狗锁式,而是正儿八经的轮契式枪机。
轮契式枪机诞生于大约世纪早期,由法国的机械师马林*勒*鲍尔吉欧耶斯和他的兄弟皮埃尔共同研发。这种枪机也有人称其为法国式枪机,用以区别西班牙的米克莱式枪机、英国的狗锁式枪机等其他早期的燧发枪枪机。虽然说米克莱式枪机在性能上并不差于轮契式,但是轮契式的诞生才是燧发枪枪机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准。
“我听说中国有句话,叫做宝剑赠英雄,这把手枪就送给陈知府,作为我们葡萄牙人对于陈知府这样的英雄的敬意。”
接过盒子时,陈凯就已经意识到了这里面的东西是有学问的。果不其然,一把燧发手枪摆在那里,通体打磨光滑,枪机和枪杆上的形状、图案虽然不甚复杂,但也并非是无有任何装饰,将文艺复兴式的美感初步的展现其上。
这把手铳在欧洲大概也是贵族和军官们的玩具,所以才会珍而重之的保存。按理说,这种东西更应该送给郑成功这样的武将,而不是陈凯这等文官。或许真是陈凯在广州城的努力让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力,所以才会忙不迭的出来表示友善。
“这,我身上也没带什么合适的礼物”
“陈知府,这只是我们葡萄牙人的一点儿诚意,还望收下。”
“好吧,却之不恭,那就在此谢过了。”
带着澳门议事会的代表返回香港岛,陈凯一路上也没有冷落了这位客人。二人有说有笑,聊及西班牙对葡萄牙的无耻吞并,代表先生义愤填膺,陈凯干脆也把如今明廷面临的问题拿出来谈了谈。虽说至今葡萄牙人还赖在澳门不肯滚蛋,但是起码在复国的问题上,二者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共同语言的。
“去年,贵国皇帝陛下曾经派遣卜弥格神父为全权特使,由陈安德先生携带皇帝陛下的亲笔信函前往罗马去面见教皇陛下。卜弥格神父信仰纯粹,知识渊博,颇得教皇陛下信任,陈安德先生虽然年轻,但是才华横溢,想来一定能够说服教皇陛下,组织十字军东征,助贵国皇帝陛下击败鞑靼人”
原本,二人还聊得好好的,互相交流着彼此国家的文化。可是等到代表把话题引到了这上面永历帝一家子信教,以及派遣使者前往罗马教廷求援的事情,陈凯反倒是对于继续聊下去的兴致大减。
不可否认,这个时代的欧洲,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军事领域切切实实的已经超过中国。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相隔着整个欧亚大陆,来玩一趟很可能都要一两年的时间,如永历帝这般,与鲁监国和郑氏集团的赴日乞师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即将淹死的人想要去抓一根救命稻草罢了,甚至还不如赴日乞师来得实际。
“我国对于贵国为文明世界抵抗野蛮人的战争,一向是愿意给予最大程度上的支持,这次卜弥格神父和陈安德先生抵达里斯本,也一定会得到我国国王陛下的接见。我国国王陛下也一定会设法向教皇陛下以及欧罗巴列国代为说项”
代表似乎对此很是乐观,只是陈凯也不好确认这份乐观是真的如此呢,还是刻意表现出来的。但是,陈凯却分明记得,永历帝求援的书信送到罗马,最后带回来的却只有一份婉言回绝的说辞,而且还是在十年之后。那时候南明已经彻底崩溃,朝廷退入缅甸,李定国远走边荒,就连永历帝也在三年后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在了逼死坡。甚至按照史料记载,卜弥格在回来的路上就去世了,而陈安德带着回绝的书信,有没有见到永历帝,也根本没有记载可言。。。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葡萄牙人对此还是很热心的,至少卜弥格和陈安德一行在葡萄牙的日子还过得去,葡萄牙国王对此也表示了支持,只是于事无补罢了。
对此,陈凯感谢了葡萄牙方面一如既往的支持,无论是为明廷铸炮、练兵,还是桂林协守,尤其是这一次的租借船只,并且表示会劝说郑成功与澳门方面加强一些商贸上的往来。但是,继续聊下去的兴致已经荡然无存,接下来的也仅仅是些礼貌上的事情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郑成功对施琅的耐心估计也差不多用光了,回去先把这块绊脚石解决了,再好好的努把子力气,做出更大的成绩来。指望外人,哼,是没戏的。”
回到香港岛,这边洪旭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彻底完结。抽签当众进行,先行和后走的区别被标记为甲乙,叠好放在木箱子里让各坊巷的代表去抽取,随后当众展示,当众记录。至于那些被安排在第二批的,也只能怪他们自家代表手气不好,怨不得旁人,尤其是怨不得陈凯。
舰队会在转天一早启程,陈凯这边也从林德忠那里接到了关于不少广州百姓在与林察、周瑞以及洪旭的光棍部下们议亲的段子,也是不置可否的态度。
等到了晚上,几个早前受了陈凯的邀约而不至的疍民首领匆匆赶来,向陈凯表达歉意。陈凯也没有难为他们,只让他们记住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就算是做了一个了结。毕竟,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哪有时间理会这些墙头草。
到了第二天一早,各坊巷的百姓们按照抽签结果,在明军和陈凯带来的小吏、衙役们的指派下登上海船。随后,舰队拔锚起航,陈凯将后续的事务交托给了林察,便启程回返南澳。
上架感言()
上架,于笔者而言确实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上架感言却还是第一次写。
回顾上一部,上架还是年的2月,900收上架,原本是打算写个上架感言的,但是落到键盘上却发现根本没什么感想,只是熬了四个月,然后突然被告知上架了,完全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而这一次恰恰相反,原本不打算写什么感言的,可是得知上架了,却有些话想要说说。
看过一些上架感言,好像到了现在就该进入到科普环节了,诸如一千字收费只有3到5分,就不继续延伸了,懂的自然懂,假装不懂的和装睡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叫不醒也没必要多费唇舌。现在嘛,还是聊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自立什么的,书评区里就多有读者大大关心这个,现在做出一个解答。
其实,早前已经回复过了。写南明的书很多,但基本上不是皇帝就是武将。皇帝不存在独立与否的问题,武将以着明廷当时的控制力而言打造独立王国发展壮大,这样的故事笔者上本书也已经写过了,没有必要重复,那样很无趣。
末世文官,是个很少有人触及到的领域,更多的还是源于某句关于枪杆子与政权的名言。这话没错,但是很多人忽略了这话出现的历史环境,至少在南明时期,民族矛盾压倒性的大于阶级矛盾,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才要设法团结更多的人来对抗满清的民族压迫,而文官相对于武将便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样的事情,笔者在上本书写过的张煌言做过、文安之也做过、这本书里侧面提到过的堵胤锡也做过,但就像是南明的藩镇们被各个击破一样,他们都没有能够成功。不过,这一次做这件事情的是一个穿越者,他有着全新的思路和更为坚定地意志,因为他很清楚失败的后果,比所有人都清楚。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团结的故事。当然,团结,同样是团结那些值得去团结的人,猪队友还是送进屠宰场比较适合他们,省得他们给真正做事的人捣乱。
除此之外,记得还有读者大大担忧过与郑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国姓爷的。这一点,其实没什么好说的,现代人就算是辞职了也多有借用原单位关系和渠道的,而原单位也多有借用辞职人员来扩展渠道和关系,这并不奇怪。
从陈凯智取潮州开始,他就已经拥有了双重身份,一方面是郑成功的幕僚,而另一方面则是明廷的官员。故事发展到现在,幕僚即将变成妹夫,在本集团内部的地位不断攀升,而文官的品级、职务也在不断提升,可以是集团内部的几号人物,也可以是巡抚、总督、经略、督师大学士以及继续向上,这本就是个双向提升的过程。更何况,陈凯于郑家,本就是一个借鸡生蛋的过程,借郑氏集团的鸡来生时代变革的蛋。
郑氏集团和传统的儒家士大夫阶级存在着天差地别,贸易型重商主义虽然注定会被产业型重商主义所淘汰,但是放在现在这个时代,却还是更有发展潜力的。更何况由贸易型转型为产业型,也是顺理成章的,他看得到未来,也有着足够的理由去做下去。
需要解释的差不多也解释过了,文官和武将不一样,所以请不要往武将的套路上去套,我们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
最后,50万公众章节了,四个月的新书期,终于上架了。感谢编辑大大的信任和栽培,那些推荐都是笔者上本书根本不敢去想的。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和鼓励,特别鸣谢龙战于野大大,本书的第一位盟主,加更的事情笔者记得好像在哪说过,等忙完了这几天的。
如约,上架爆更,今天更新五章,从下午4点开始每两小时一章,之后恢复双更。。。
求订阅。
第一百八十八章 现状()
载着数万广州百姓的舰队自香港岛扬帆起航,洪旭、周瑞以及陈凯从广州码头截流下来的舰船尽数启程,将这些恢复和开拓希望暂时移植到潮州的那片热土,以待更好的时机。
陈凯在广州的努力收到了巨额的回报,但是这一切,却也如同是这支由一千多艘大小舰船所组成的大舰队那般,还在惠州府南面的海域上漂泊着,暂且不为闽南、粤东的人们所知晓。
不过,对于陈凯,郑成功在经过了初识时的小视过后,看法早已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即便是陈凯所行之策的冒险系数远胜于那次智取潮州府城,但郑成功对他却还是信心十足,所以在陈凯初步与杜永和达成贸易往来后便派遣周瑞从旁协助,所以当郑成功在厦门取得了胜利后便立刻派出了洪旭西进,给这次行动加码。
广州的事情,郑成功已经没兴趣去考虑了,只等着陈凯的报告送还。最近的几个月,自夺取厦门以来,先是在厦门岛上降服了郑联的部队,到了九月,郑彩的部将,如杨朝栋、王胜、蔡新、杨权等人也纷纷带着部队跑来归附,失去了根据地的郑彩能够指挥的只剩下了章云飞、蔡兴、江美鳌等将,实力缩水的速度难以想象。。。
和郑联的部将一样,郑成功没有夺取郑彩部将们的兵权,只是将他们按照郑成功的部队的编制进行整肃,随后授予镇职。这里面,如杨朝栋授义武镇总兵官、王胜、蔡新、杨权等将则统领水师镇,归并入了郑成功所部的建制体系之中。
对于郑成功实力的剧烈膨胀,尤其是郑成功诛杀其弟郑联的大仇,郑彩自是没有忍气吞声的打算。这几个月,郑彩所部与郑成功交锋数次,半点儿便宜没占到,还颇有些损失,结果他率军前往温州三盘,意在联络鲁监国朝的力量再行反扑,却遭到了鲁监国系统明军的攻击,自此一蹶不振,连回来找郑成功麻烦的气力也无了。
但是,郑成功对于郑彩也没有选择赶尽杀绝,一方面是他的祖母黄老夫人的不满,这使得郑成功不得不将郑彩的家人进行了送还;而另一方面,陈凯早年时曾提及过的要宽以待人,他虽然杀了郑联,但也不打算继续把事情做到绝处,也就放任其在海上漂泊,暂且不去理会了。
夺取了厦门岛,郑氏集团经营多年的海贸中心在手,郑成功所部的海洋贸易能力迅速得到了质的飞跃。
原本,郑成功所部的海贸是由洪旭负责,靠着劫了自家的一批货物起家,一点点儿的构建贸易渠道,收购、转运、销售,再从当地收购货物转运到其他地方,靠着赚取差价来实现养兵的最终目的。后来陈凯在潮州取得了突破,郑成功所部专力经营潮州。除了原本的货源以外,就又多了潮州本地的出产,尤其是最初的那一年,从各地土豪的库存里收缴的货物切切实实的让郑成功大赚了一把,所以那一年以及之后的一年,军队的扩建速度才会大幅度的提升。
这样的发展速度,比之历史上的郑成功要快上太多,但是即便如此,比之夺取厦门后的海贸增长,却还是相差巨大。
厦门岛的海贸,郑氏集团经营多年,不似潮州那般,还要郑家的触角亲自下到各县,甚至是乡镇去收货,这里是中转中心,每年都会有成批的海商从广东、从闽北、从江浙、从日本和琉球、乃至是从大员以及南洋等地赶来,将各处的货物在这里进行出售,同时收购货物回返。
一个是需要主动收购,另一个抛开可以自行主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