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旗军-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临走时候,连他妈的多久换一次衣服还要吩咐,我过河后怎么走也要叮嘱…哦,他居然还算到最后一次换衣服时,把一套棉衣丢下,留给郭子怀的部队来烧黄河,对了,他还关照我,打完就跑,有多远跑多远,啊啊啊,大家在杀贼就我傻逼似的一撞就走,这叫我以后怎么有脸去见兔儿爷?霍二眼中嫉妒的火开始熊熊的燃烧,和他相比,他带领下的那些年轻子弟们,却只从大人的安排中感觉到温暖和信心。

大人能这些都能料到,大人连敌人的目的都能猜到,大人甚至连敌人怎么行动都想得到,跟随这样的大人,我们还要什么不可战胜的?

不能不说,沈庆之自出道以来,以一连串的胜利,已经在这种年轻的士兵们心中彻底塑造起了自己不败战神的形象,是的,江东之前就有孙正川,可是孙正川和这些年轻士兵们的成才阶段离的毕竟太遥远,唯有沈庆之,也只有沈庆之,是他们几乎同岁,甚至比他们之中一些人还略小一些的。

再没有什么,比一个身边的成功例子更容易激发人的雄心的了。

现在,几乎每个年轻的江东子弟都已把沈庆之当成了真正的偶像,并认为这是触手可及的,在沈庆之的那些耀眼战绩中,他们是参与者付出者,或者近在咫尺的旁观者,统帅的荣耀也属于他们,在这些心思的影响下,羽林已经成为了这个世代的军旅里,最为密切的一个整体。

有这样凝聚力的部队虽然古今皆有,然而真正亲身参与其中,并相当明确的感受到自己所在部队甲于天下的这份感受,却不是所有从军者都有机会拥有的。

他们对沈庆之充满了信心。

而沈庆之,对他们也是如此。

在后方,羽林主力部队终于开拔,领军的,为历中原和高至阳,至于沈庆之,因为对自己的部队有信心,和对孙正川的不放心,所以他又跑了。

临晚,他率领的这股骑兵冒着渐渐弱了的雪,接近了郭子怀的部队,只停留片刻,就继续向前,今夜有月,雪地一望无遗,沈庆之过了郭子怀部后继续前进,只在凌晨最苦寒的一刻才停歇一番,换了湿透的棉衣,让身体清爽后,便又继续向前…

而此时,霍卫青带领的部队,已经从孙正川部的斜后方过,并笔直的向北去。

数千骑兵上万战马卷起的雷声,让孙正川部的步兵部队都有些惊慌不安,但霍卫青根本就不和他们照面,只顾拼命向北去,后卫部队被这异常变化搞的昏了头,百般了解,仅知有万众从身后北去,便慌忙去报告孙正川。

已带领部队快抵达黄河,还在大力搜索慕容艺踪影的孙正川闻讯后,沉思了一番猜到沈庆之的布置后,对身边的管仲颜叹道:“我觉得过往庆之太过一往无前,还有些担心,不想到了这一刻才看到他稳健的一面。”

管仲颜也笑道:“他倒是不放心你呢,下午来一拨信使晚上又来一拨,这还派了部队北上,那你说他这支部队是去干什么?”

“该是为战时奇兵吧,不过他能如此安排,我倒是能更放开手脚了。”

管仲颜听的大笑起来。

两人商议完毕,孙正川这就带虎贲步兵加速向前,准备尽快过河,管仲颜则带骑兵继续于此地严加搜索,看慕容艺到底过河没有。

不久,刘野风的河东骑兵抵达,报说附近渔村百姓告知,就在昨日入夜后不久,曾听到有大片的人喊马嘶,由此直向北去,管仲颜和孙正川立即搜查沿河的南北两岸,果然见有大片的骑兵过河的痕迹,因为走的匆忙,那冰河面上竟然还丢了许多的辎重,从那些物件一看就知确实是来自慕容艺御营的装备。

可看着这番狼狈的痕迹后,再度会面的孙正川和管仲颜的面色却变得真正的凝重了起来。

孙正川道:“以慕容艺之能,能带领一部死忠从败场潜逃至此,沿途不见抛弃,到了这里却做的这番明显,其中果然有诈!”

管仲颜也这么认为,得到沈庆之几近唠叨的两次提醒的他们,在看到这些有些反常的情况后,再想沈庆之那“莽夫”式的名将,居然难得如临大敌,一时间,看向北方的他们,心中忽然生出了丝寒意。

并非孙正川不勇,只是那敌人到底埋伏在哪里,他们又会在何时出动呢,任何人在明知敌人将至,但又还未见敌人踪迹时,总会有一种忐忑的心理,因为这世上,已知的未知才是最可怕的。

尤其对兵家来说。

而就在孙正川和管仲颜,再次慎重考虑沈庆之的建议的时候,轻骑突进的沈庆之,也终于抵达了他们右翼两里外的一处山坡上,从他这里,能遥遥看到孙正川部的踪迹,当见孙正川的部下们准备尽数渡河后,沈庆之不禁面色一变,心想难道孙正川没有听自己的劝?

“郭子怀部还有多久?”他问身边的亲卫。

“应该还有半日路程就能抵达。”

沈庆之又问:“霍二的人呢?”

陈再兴刚刚要找人去查,忽见东北方向有一片人马,早有游骑冲上去查问,很快汇报,正是霍卫青的部队,他们在上午日出前,于东北方向,沈庆之指定的过河口处换了衣衫,现他的部队已经北上,留下了一批身体难支的兄弟和疲倦的战马正把棉衣送向指定位置。

得知霍卫青按计划过河成功,且无人发现,郭子怀部也能按时抵达预设战场的消息后,沈庆之心中才松懈下来,孙正川部会不会真的听自己的安排,他还不能肯定,但现在他已经肯定,就算孙正川部败了,扶桑在自己手上也难讨好了。

想着这些,他忍不住再回头去,就见南方的地平线上,一片黑甲正无声无息的涌了出来,那是历中原和高至阳带领的羽林主力也终于抵达了。

他们因为轻装简从,推进速度甚至比郭子怀的部队还更快些。

见状,沈庆之便吩咐陈再兴去迎,自己则干脆拨马,直入孙正川营中。

虎贲军中见沈庆之带了几个亲卫就跑了过来,被他吓了一跳,慌忙带他去找孙正川,等一进营,沈庆之见孙正川管仲颜都在,见了自己就笑,沈庆之不禁摸不着头脑的问:“两位大人,什么意思?”

他不说也罢,一说,孙正川和管仲颜笑的更是前俯后仰。

孙正川指着他道:“刚刚就见那边山坡上有人贼头贼脑的看,我猜就是你,怎么,怕我贪功冒进,派人来唠叨两次不够,还亲自来督促本将?”

被他说中的沈庆之尴尬的连忙否认,扯自己主要是手痒了,想先上来砍几个贼子再说,孙正川却不理他的鬼扯,更不给他面子,直截了当的道:“霍二北上不提,你又在后面重整军马,放缓推进,还说自己只是手痒?”

管仲颜也笑着问:“沈帅到底有什么良策?还望告知。”

沈庆之吃不消这两个人一敲一搭的,心中也确实想和他们好好探讨一番,便当听不出他们口中的调侃之意,厚起脸皮,对孙正川和管仲颜照实讲了下心中的担忧,以及安排。

他的担忧,孙正川已经知晓,但他的安排,孙正川还不知晓。

当孙正川得知,他已经安排霍二领一人双马,突到北岸埋伏在了盘口关的山后,又调了郭子怀要将炮台架设在南岸,并把羽林主力埋伏妥当后,孙正川这才大吃一惊,他上下打量打量沈庆之,忽然问:“庆之,你是不是有肯定的消息?”

他说的是扶桑来袭的消息。

沈庆之道:“是有消息说,扶桑要劫走慕容艺。”

“…若你追不上我,霍二也会到时候冒死突击,来救援我军?”

“是。我已给他下了死命令,必须不惜一切救援虎贲,并找到孙统领,请你速带兵回师南岸,以诱敌深入。”

“若是当时我依旧要死战呢?”

“大人说笑了,大人若开始不听我劝,也不过是认为在下担忧太过而已,但真正临敌后,大人岂是哪种意气用事之人。”

见沈庆之眼神清澈嘴角含笑,神色坦荡的看着自己,孙正川沉默良久后突然一躬身,把沈庆之吓的慌忙闪避,喊道:“孙大人你这是干嘛?”

“庆之,我这一拜是为你那句,不惜一切救援虎贲,人皆以为你我之间必有争执,其实谁能知道,你有如此心胸!”

沈庆之这才明白怎么回事,连忙回礼道:“孙大人言重了,在庆之心内,孙大人永如长兄一般,对在下关爱有加,往日里更不因小弟出身微末,年少无知,而有半分看低,反而多有提携,要说心胸,小弟纵然有些也是孙大人您教的。”

边上的管仲颜见这迟早要成一家的姐夫和妹夫这般互拜,忍俊不禁,道:“好了好了,你们两位以后有的亲近呢,庆之,你且还是先说说准备怎么打吧。”

孙正川也问:“对,你说,我部该如何诱敌反追?”

沈庆之想了想,道:“驱轻骑冒进,等临敌回头,让步兵崩溃,再诱敌过河击之。”

“但霍二出动,会不会让敌军警惕?”

“会,所以末将马上派人去追他,告知他,等我军再度北渡时,再出击便可。”

“什么?”

沈庆之露齿一笑,对孙正川道:“大人,如今你我联手,难道还需如之前那样小心翼翼吗?以虎贲羽林两军之力,先诱敌杀却敌军锐气,再返身追击,那时霍二一出,扶桑就算有十万大军恐怕也难支撑,假如这样能换北地十年安静,我等又何乐而不为呢?”

原来,沈庆之见孙正川肯全力配合自己,便将计划再改。

原先,他只是想先保江东元气,再挫扶桑锐气,但他现在已是要彻底击败扶桑的来袭军马,因为他之前的担心,原来本不存在,因为孙正川并未贪功冒进。

之前,我还是小觑了英雄,沈庆之自责的想。

然后他便目光炯炯的看着孙正川问:“大人意下如何?”此时此刻他对未来的一切前所未有的充满了信心。

对着小儿的野心勃勃,孙正川豪爽的一笑,却道:“你何不自率骑兵?如此也能更好的把握战机。”

闻言,沈庆之不由一愣,从孙正川的建议里,他听出了孙正川的野心似乎比自己还大,这时孙正川对他道:“刚刚在你来之前,我就请管统领准备如你部一般,将骑兵集中于战场左翼。”

不等他说完,沈庆之心中就已浮现出了一幕战时的景象。

当汹涌而来的扶桑军马,意图痛击千里奔袭似成疲军的江东子弟时,突然有一股骑兵从西一股骑兵从东,如剪刀一般的狠狠切向他们的腹背,到那时候,以为自己是埋伏者的扶桑客军才会明白, 真相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残酷。

如此,岂不更好?沈庆之当即点头,对孙正川道:“既然如此,羽林主力就拜托给孙大人,庆之当亲自率领骑兵,则机取其腹背。定能打的这群贼子从此不敢望中原!”

说完便离帐远去。

第九卷 第四回 主帅的看重

等沈庆之一走,孙正川立即调动自己的骑兵,分出两千由自己亲帅,这就向北去,与此同时,管仲颜催派子弟过河。

羽林军也在沈庆之的吩咐下,和管仲颜接触,两军交涉战时旗号指令,同时继续之前的布置。

郭子怀的部队开攀登河南岸的那处高地,要将大批的投石车运送上去,并赶紧完成试发,历中原则和高至阳两人,将羽林主力分散为两股,藏于河岸后几片矮山丛中,只等号炮一响,前方战起,就会一股脑杀出,再从预设第一战场两侧强渡黄河,直扑北岸,联合他们的骑兵的部队立即奠定第二战场的胜局。

这个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河东军刘野风以下已彻底服从江东的军令,哪怕管仲颜因为不信任他们的战力和忠诚,借口他们追逐疲倦,要他们先在西北处休整,他们上下也不敢有任何怨言。

这或者也是因为,刘野风对自己的部队打逆风战也没有太大的信心吧。

但能够以友军的身份参加这样的一场国战,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需知道,在几日之前他们还险些为江东军所灭。

江东,在做如此布置,内部成员随着长官部一条条指令和通告的下发,已经明白接下来自己的部队的行为和目的。

不过,这只是他们内部了解。

在遥远位置上观察江东军动向的一拨敌军哨探只看,先有骑兵过河,然后步兵过河,这是典型的追逐过程中的部队的行动模式,至于之前的短暂停留,被他们理解为了部队过河时正常的一次短暂休整行为。

对此,他们丝毫没有在意。

这也是因为之前的战斗让河东一带再不为慕容艺所有的原因造成的,他所有的眼线影子都已被那次厮杀驱除的一干二净,于是目前他们只能依靠一双肉眼隔河观察而已。

而这就注定了他们的视野所及之狭隘。

何况,沈庆之的羽林部的行动,早从前日就已经开始。

等到见孙正川的一千多骑兵率先过河,并确认了主将身份后,这队埋伏在路边的探子便起身向林中跑去,此时,慕容艺还在北窜途中,现在他离盘口已经不远,从昨日确切得知扶桑大军前来救援的消息后,慕容艺的心就振奋了起来。在这个阶段的他,哪怕明明知道扶桑人也不怀好意,但哪怕面前是盘毒药只要暂时不死他也会吃,何况他根本不能改变什么。

相反,他在小野卫明面前还流露出了无限的感激,为扶桑大义出兵助他平叛而感激涕零。

小野卫明则表现出了一个扶桑世家子的雍容风度,不仅仅没有居功自傲,相反还为自己的父亲冒昧出兵进入燕国领地,而向其表示歉意。

当然,这些委以虚蛇都是在拼命逃窜的途中上演的插曲,真正的主题还是在于如何更好的引诱敌人追来,因此过河后的慕容艺所部的逃窜变得缓慢了许多,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和表演的逼真,慕容艺甚至对那些追随他至此地步的死忠们都隐瞒了以上消息,还不停的抛弃一些伤残难支的士兵于沿途。

于是,追逐中的孙正川就不停的得到慕容艺就在前方不远的消息,那些士兵们是带着怨恨愤怒的表情告诉他的,神态是那么的真诚,怨气完全发自内心,孙正川却越听越心惊,不由想,好在那小儿这次如此谨慎,假如不是沈庆之的提醒,孙正川以为自己就算按着常规警惕,恐怕也难逃吃亏败走的下场。

他的后方,虎贲军主力前部已经开始向前推进。

乱糟糟的大军正亢奋的沿着孙正川追敌的路向前去。

黄河北岸,逐渐多山,且山麓绵延雄伟非常,这些远离故乡的江东子弟们初次踏足这样的环境,见那冰封的山顶和褐黄的太行大地的苍茫,都不禁有些觉得新鲜,北国的风扑面,雪后的寒刺骨,这些子弟们就这样头顶苍天脚踏黄土的,向扶桑子预设的战场一步步迈去…

江东,如临大敌。

可他们并不知道,这次强力主张进取中原的小野莞尔的心中现在也并不好受。

正如沈庆之以为,江东出乎意料的一连串胜利,和提前发动的北伐战事,让小野莞尔相当的没有准备,若是早知道慕容艺会败的那么的快,小野莞尔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当时还身在慕容艺的军中,直到看出江东军的决心后才匆忙北去调军入关。

所以,现在的小野莞尔对于和江东全面开战,并不看好,因为对于他来说,和江东打简直是件莫名其妙的事情,打赢了扶桑现在也没有力量打到江东去,若输了,还会动摇扶桑下一步的计划。

扶桑最要做的,其实就是借慕容艺之名在北方先行统治之实,待缓和几年,稳固之后再行南下,那才是上策。

然而,现在他绝不想提早会面的江东集团已经来了,并一路追慕容艺这废材追这么的远。

更该死的是,他国内的一些人面对这种情况,又再次跳出来兴风作浪,从而让自己由不想战到不得不战,还不能输。

这简直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