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巅峰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巅峰召唤-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不救还不行。

    张宁虽是黄巢死对头项羽的未婚妻,但也是黄巢最敬重的人,张角的女儿。

    黄巢到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当初自己还是一个落魄书生的时候,是张角亲手发掘了自己,并给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才有了现在的黄巢。

    而在黄巢的心中,张角不但是他的恩人,还是他最尊敬的人。就算张角不选黄巢作为继承人,张角在黄巢心中的地位也不会有丝毫的动摇。

    现在恩人的女儿遭了难,黄巢自然不可能置之不理,否则他哪还有脸面去见张角。

    “秦,昊。”

    黄巢咬牙切齿的说道,而对于这个将自己耍的团团转的人,他是真的恨得牙痒痒。

    黄巢知道自己已经被逼到了绝路,从策划四十万大军的包围圈开始,他就已经没有退路了,而现在张宁被擒,这黄巢想不战都不行了。

    黄巢知道秦昊之所以一直避而不战,只是想在一个适合骑兵作战的场地来决战,黄巢也是千方百计的想办法避免这一点,而可现在他已经避无可避了。

    开封就是最后的战场,如果这一次黄巢还不和秦昊决战的话,那秦昊只能领军退回轩辕关,到时候黄巢真的就不败而败了。

    整整发动了四十万大军,却没有建立丝毫的功勋,反而让大贤良师的女儿被秦昊掠去,让黄巢怎么还有脸和项羽争继承者的位置,其他渠帅也不可能再认同黄巢了。

    “秦昊,你别得意,就算是正面对决,我也决对不会输给你的。”黄巢坚决的说道。

    虽然秦昊手中有着近5万骑兵,可黄巢手中也有着包括一万多骑兵在内二十万大军,数量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你不是项羽,我也不是何进,战场上见真招吧。”

    在黄巢看来,秦昊之所以敢用5万骑兵对抗自己20万大军,是受了项羽用3万大军击破30万汉军得刺激,可他黄巢的战术指挥能力,又岂是何进能比得了的。

    黄巢忽略了一点,项羽之所以可以击败汉军30万大军,那是因为他的军中聚集了整个黄巾的精兵强将。

    黄巢的战术指挥能力确实厉害,手下如今呢确实兵强马壮,但是却没有一个可以拿出手的将领。

    现在的黄巢,连他最信赖的手下朱温都在项羽的军中,而秦昊军中的将领,却来自虎牢关四大诸侯军中的精华。。

    ……

    洛阳,皇宫大殿。

    刘宏一脸严肃的端坐在龙椅上,而在下方,太尉袁隗正在进行汇报。

    “启禀陛下,五万大军已经征召完毕,不过这些都是新征之军,恐怕难以抵挡项羽统领下,如狼似虎的黄巾军。”

    言罢,袁逢愤怒的瞪了何进一眼,若不是这个废物,30万大军又怎会这么快战败,要知道那可都是精锐啊。

    察觉到袁峰的目光后,何进下意识缩了缩脑袋,不过并没有发言。

    何进也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罪过,可这能怪他吗?

    他本就没有多少领兵经验,可却被逼着出征,而且还是面对项羽这样恐怖的对手。

    朝中的这些文臣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见过项羽的恐怖的他们,又有什么资格来指责自己?

    一念至此,何进又不禁有些埋怨刘宏,明明有着卢植这样有经验的统兵将领不用,却偏逼着自己领兵,这不是把自己往火上烤吗?

    也幸好自己在朝中还有些势力,这才不至于直接被推出来当挡箭牌。

    何进现在完全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朝堂怎么下命令他就怎么做,为了防止被人逮到把柄,朝议他也不发表任何意见,不参与任何斗争,只是抓住军权以求自保。

    面对这样的何进,无论是皇帝还是群臣,也都没有丝毫的办法,要真在这种时候拿他开刀的话,也只会加剧内乱从而便宜了黄巾。

    听到袁逢所言后,刘宏眉头紧皱,缓缓道:“五万新军远远不够,再征召10万大军吧。”

    “可是陛下,从黄巾叛乱之初,司隶就一直在征兵,仅洛阳一地所征召的兵力就超过20万,还继续征招下去的话,百姓负担太重恐怕会激起民变啊。”杨彪站出进言道。

    紧接着王允又站出,补充道:“陛下,项羽屠杀降兵后,洛阳百姓几乎已经家家披麻戴孝,所有真的不能再继续征召下去了。微臣建议从关中和益州调兵,以解目前之困。”

    “也只能如此了。”

    话音刚落,刘宏好像想起了什么烦心事,揉揉太阳穴,十分头疼的说道:“小平津那边怎么办?袁绍一天一封求援急件,足见项羽攻城胜甚猛,可目前洛阳有的都是新兵,根本没有援军可派呀。”

第353章:刘邦入蜀() 
第353章:刘邦入蜀

    群臣你望我我望你,最终袁愧站出,进言道:“陛下,虎牢关那边的情况比小平津要好一些,所以微臣认为可从虎牢关调兵力以解燃眉之急。”

    作为政治一个老油条,王允怎会不知袁愧表面上说是调兵,实际却是借机帮袁绍争取兵权。

    汉室都已到生死存亡之际,可袁家却依然想着自家利益,这让王允如何不怒,当即站出大声反驳。

    “项羽目前手下的兵力只增加到了10万,而秦温要面对的可是张角的30万大军,压力要远远高于袁绍,故虎牢关之兵决不能轻动。”

    袁愧当即面露不悦之色,冷着脸反问:“小平津若是失守,洛阳就会直接暴露在黄巾的兵锋之下,到时虎牢关守的在牢固又有何意义?”

    孟津关失陷后,小平津才是战争的中重心,虎牢关的作用已不比以前了。

    袁愧说的虽是事实,可王允知道他在偷换概念,所有当即毫不留情的怒怼回去。

    “朝廷给了袁本初5万精锐,还有小平津这座雄关作为倚仗,若是都挡不住两倍于己的敌军的话,那还不如早点换将算了。”

    “你……哼,总比某人一触即溃的好!”

    袁愧没有想到王允这么不给面子,心中虽恼怒可又无法反驳,于是只好将仇恨往何进那边拉。

    何进心中大怒,居然被殃及池鱼,这是真拿自己当软柿子了呀,不过何进最终还是强忍着没出声,只是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见朝堂吵作一团,刘宏再也看不下去了,当即一拍座椅,喝道:“够了,都给朕闭嘴。”

    见皇帝发怒,众人自然不敢再多言,而刘宏见此淡淡道:“虎牢关兵力不可妄动,待关中和益州的援军赶到后,在立即前去增援小平津吧,而在此之前命袁绍一定给朕撑住了!”

    项羽不是张角,袁绍也不是秦温,想在项羽手下坚持到援军抵达,这对袁绍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幸好袁绍手下有曹操孙坚帮衬,不然小平津可能都已经被项羽躲回去了。

    杨彪一脸严肃的站出,再次进言道:“陛下,十万益州军若是离开辖地的话,可能会给其他反叛势力可乘之机,微臣建议应派良将前往坐镇,以防不测!”

    司隶若是不可守,大汉朝廷将会退往关中,而关中还守不住的话,益州就是汉室最后的退路,所以益州的安危至关重要。

    “爱卿所言有理。”

    刘宏点了点头,略作沉思后,下令道:“传朕旨意,封涿郡太守刘焉为益州刺史,典军校尉刘纪(季,即刘邦)为永安太守,令其两人前往益州震慑宵小。”

    对于刘纪这个私生子,刘宏心中是抱有愧疚之感的,所以有好差事的话,刘宏自然是给自己儿子留着。

    若是可以的话,刘宏甚至想将益州刺史的位置封给刘纪,可惜刘纪没有那个威望,所以只能让刘纪给刘焉打下手。

    “请问陛下,那关中呢?”袁逢迫不及待的问道,显然是想安排自家人进去,不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关中是关西世家的地盘,而作为关东领头人的袁家就算权倾朝野,关西也不可能同意让袁家将手伸进关中的。

    刘宏自然知道袁逢在打什么主意,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后,淡淡道:“朕准备暂时迁都长安,亲自坐震关中。”

    刘宏的这句话在群体,传到群臣耳中后,无疑是一场大地震,他们都下意识觉得刘宏这是要跑路的节奏。

    仔细想想也不难明白,毕竟洛阳已经不安全了,而作为皇帝又怎能置身于危险当中呢?

    可关键是现在战争正是重要关头,皇帝在这个时候抛弃国都跑路的话,这对前方将士士气的打击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到时胜算可就更渺茫了。

    一直不发表意见的何进一听,连忙跳出拥护,道:“陛下英明,微臣也认为陛下应该暂时迁都长安,待击退黄巾叛逆后再返回洛阳,这才是上上之策。”

    何进已经彻底被项羽打怕了,只要能远离战场,去哪里他都愿意,所以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迁都。

    “不可,陛下万不可迁都啊。”

    “陛下,此时迁都等于将整个司州,拱手送给黄巾,还轻三思啊!”

    王允和杨彪先后站出苦劝道,而后忠臣们也都纷纷站出来反对。

    “妄你等自诩忠臣,可却置陛下的安危于不顾,这是为臣之道吗?”何进冷笑着说道。

    “何进,只因你一之过,却葬送了我大汉30万精锐,你有何资格在此括噪?”

    杨彪指着何进厉声质问,而伤疤再次被揭开,何进的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冷哼一声后,不再继续发言。

    支持迁都的群臣大概占据四层,而何进这个最大的拥护者沉默后,反对迁都的一派瞬间占据上风。

    刘宏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而后缓缓道:“诸位爱卿真的以为朕的迁都之举,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吗?”

    难道还有别的原因吗?大部分大臣心中都是如此想到,当然这话肯定是不会说出来的。

    “昨天高祖皇帝托梦给朕。”

    群臣感觉有些跟不上刘宏的思维,怎么就突然扯到高祖和做梦上了!

    “在梦中高祖皇帝告诉了朕击败黄巾的方法,迁都只是第一步。”

    这个理由太强大,简直让人无言以对,在社稷危急之时,开国皇帝托梦解危,嗯,没毛病,一点毛病都没有。

    可是高祖早不托梦玩不通,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托梦呢?

    朝堂群臣基本没几个人相信,皇帝连高祖托梦这样的借口都编出来了,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再劝估计也没用了。

    你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吧,反正这大汉也没多少资本在给你败了。部分忠臣们心灰意冷的想到。

    “王爱卿,杨爱卿……你们留下来帮朕参考一下高祖的计策,若是不可行的话朕绝不行迁都之举。”

    刘宏已经打定主意挂着刘邦的招牌,这样更方便行事,不过刘宏恐怕怎么也想不到,他口中的老祖宗,如今却成了他的儿子,还被他给派到蜀中去了。

第354章:迁都长安 开封之战() 
第354章:迁都长安开封之战

    朝议结束后,三公九卿和部分大臣都留下来商量到底迁不迁都,还有高祖皇帝的破敌之策到底可不可行。

    不过令群臣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原本三公九卿基本都是反对迁都的,可是这次私下商议之后,居然都默契的同意迁都。

    这是怎么回事?

    众大人怎么也跟着陛下一起瞎胡闹?

    没被留下的官员怎么都想不明白,留下来的官员们也疑惑不已。

    没有人天真的以为,陛下口中的高祖之计,真是高祖托梦。可如此大胆的计策,到底是谁向陛下提出来的?

    大汉重臣并非愚笨之辈,自然能看出“高祖之计”到底可不可行,这其中的风险虽大,但对目前的大汉而言,确是最后一线生机了,所以又怎会反对。

    得到朝臣的同意后,迁都也成了定局。

    此次迁都不同于以往,除了行政机构的迁移之外,洛阳朝廷搬迁最多的则是粮食,然后就是各大家族的迁移。

    在战争时期,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国家一切机构都要服务于战争,而粮食自然也是受到严格管制的。

    无论大汉还是黄巾都一样,普通百姓的储量基本都被征收,仅允许保留基本口粮,有必要的花劳力也会强行征召。

    这么做会在极大程度上失去民心,可却又不得不如此,毕竟赌国之战一道打输了的话,克就要亡国了,道那时要民心还有何用?

    大汉在司隶建两个超大型粮库,司州雍州各有一个,分别在长安和弘农。

    朝庭之所以不将粮库建在洛阳,好似是也预感到万一司隶守不住的话,从弘农往关中搬运粮草也更方便。

    迁都令下达后,受影响最大并不是普通百姓,而是的洛阳世家。

    朝廷即没有强迫百姓跟随一同迁都,也没有强迫世家跟随,但是世家却是不得不去长安。

    百姓没有独自前往的能力,所以朝廷不强制迁徙的话,百姓自然不会离开祖辈生活的土地。

    而大家族则不一样,他们有迁徙的能力。

    洛阳现在聚齐了天下大半的世家,而抛弃家产来到洛阳的他们,本就已是元气大伤,而前往关中后定会受到当地世家的联合剥削。

    所以说前往长安日子依然不好过,可是不迁移还不行。

    逃到洛阳的他们,早就已经上了黄巾的死亡名单,一旦洛阳被攻破的话,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所以只能随朝廷一同前往长安。

    这次迁都,朝廷本是不想大动干戈,可随着世家的加入,迁徙队伍也变得浩大起来了。

    司隶由关中和河洛组成,河洛是司州,有四郡之地,分别是河南尹、河内、河东和弘农。

    千里关中就是雍州,有三郡之地,分别是京兆尹、右扶风和左冯翎。

    如今的雍州,早已不是秦汉时期的关中,无论政治经济人口都远远不及司州。

    可随着流民的增多,朝廷将流入司州的流民全部迁入了关中,再加上现在天下世家的进入,这让雍州的人口在短时间内都快突破两百万大关,经济也渐渐变得繁华起来。

    照此趋势进行下去的话,关中恐怕将成为最复杂的一个地区。

    因为这里即将成为天下世家的聚集地,不仅有着关西世家,还有关东世家,而世家一多的话,有些简单的事情都会变得复杂起来了。

    ……

    中平二年七月,大汉朝庭正式从洛阳迁都到长安。

    刘宏迁都长安不同于董卓,没有对洛阳造成破坏,朝廷的各大机构衙门在半个月内就已搬迁完毕,而世家拖家带口的自然要慢一些。

    长安,未央宫。

    这座见证了大汉兴衰的宫殿,如今再一次迎来了它新的主人,刘宏。

    望着堂下众臣,刘宏沉声问道:“关中的援军,目前开拔到哪里了?”

    刘宏知道自己的迁都之举,在天下人看来可能都是昏招,可他心里清楚这是唯一可以拯救大汉的方法,那人的谋划是绝对不会出错的。

    “启禀陛下,关中5万援军已到达洛阳,益州10万大军也已经进入关中。”何进站出沉声汇报道。

    “如今益州空虚,没发生什么乱子吧?”刘宏忧心忡忡的问道。

    “陛下放心,有刘焉和刘季两位将军在,益州稳如泰山。”

    刘宏满意的点点头,而这时只见一员探报匆匆,闯进大殿。

    “报……启禀陛下,小平津……失守了。”

    这个消息在传到众人耳中后如同惊雷一般。

    “什么?”

    刘宏猛的站起身,惊呼:“这怎么可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