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秘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卫秘事-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新在永乐朝也是个酷吏,他在做监察御史期间不畏权贵,有错必究,得了个“冷面寒铁公”的外号。据说京城里谁家小孩儿哭闹不止,只要对他说“冷面寒铁公来啦!”就马上不敢再哭。只不过他并不贪墨,做官的怕他,在老百姓那里名声却很好。

这次难得有机会打击一下锦衣卫的嚣张气焰,周新心情舒畅,慢悠悠地向京城进发。还没到京城,就被京里派出的锦衣旗校抓了起来,一阵拳打脚踢之后,发现领头的人竟然就是那个千户。

小小涿州监狱哪里关得住堂堂锦衣卫千户大人?周新前脚走,这千户后脚就出了狱,他连夜兼程赶回北京,灰头土脸地在纪纲面前一站。都不用告状,纪纲一看就急了,这还了得,竟然敢欺负我锦衣卫的人!真是活得不耐烦了。马上跑到朱棣那里告了一状,朱棣对纪纲正是信重之时,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就让锦衣卫去抓人。

周新在路上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他确有胆气,在朱棣面前还敢为自己抗辩,惹得朱棣大怒,立命斩首。

周新是地方官员,只凭着一股胆气就敢与如日中天的锦衣卫相争,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但即使是京城里的高官,在有皇帝撑腰的锦衣卫面前,也只能忍气吞声罢了。

都督薛禄是跟随朱棣起兵的靖难功臣,官阶远在纪纲之上。薛禄和纪纲同时看上一个女道士,准备买回家做妾,结果薛禄动作快,抢先得到了。纪纲觉得丢了面子,心里很是恼火,一直寻机报复。趁着一次在皇宫议事的机会,纪纲在走廊里故意堵住薛禄,突然用铁挝打过去,薛禄一下子“脑裂几死”,纪纲才觉得出了口恶气。事后薛禄却不敢声张,朱棣问起来也只是含糊遮掩过去。他知道纪纲这还是看在他靖难功臣的份上给他点皮肉之苦而已,若真心找碴,只怕不光自己小命不保,还得连累家人。

按照大明朝的礼仪制度,低品级的官员在街上遇到高品级的官员需要让路回避以示尊重,而同品级的官儿在大街上碰上了则是“分路而行”,不需要回避。然而纪纲气焰嚣张得紧,他出行的时候,“诸公虽元勋见则自匿”,别说品级比他低的了,就是那些超品级的公、侯遇到他都主动回避,生怕对方一个不高兴,自己就成了什么逆党中的一员。偏偏都指挥哑失帖木儿是个死心眼,他和纪纲同为二品,有时在大街上遇到了纪纲的车队也不回避。这下被纪纲记恨上了,纪纲随便给他安插了个理由,带回锦衣卫,“捶杀之”。

这样一个实权人物,在永乐朝横行十余年,朱棣对他始终宠信如一。

但再宠信的大臣也没有儿子来得重要,之前我们说过,朱棣的三个儿子之间为了继承问题早有矛盾,这矛盾在朱棣登上皇位后越发尖锐,朝廷大臣为了自己将来的前程,各有拥立之人,党同伐异。锦衣卫也是一样,纪纲和皇家牵扯很深,不可能在储位之争中保持超然的姿态,他最终卷入永乐朝后期的皇储之争当中,并可耻地送了性命。

解缙遭祸

朱棣的妻子徐皇后是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的大女儿,洪武十年,两人由朱元璋做主成婚。其时亲王娶妻、天子嫁女都选自功臣之家,为的是政治联姻,我们不要一听政治联姻就觉得肯定不合他们自己的意愿,婚姻必定不和谐。其实徐氏与朱棣年龄相近,和朱棣一样生于明朝建国之前,有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她又出自将门,自有一股英气,这样的两个人走到一起,放到现在可以说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朱棣对她自然另眼相看,夫妻之间感情很好。

徐氏自幼喜欢读书,有“女诸生”之称。靖难之时,她积极支持丈夫,朝廷曾派兵围城,她不愧为将门之女,运筹帷幄之外甚至亲自带领妇女在城楼上对敌,全力协助世子朱高炽守城,最终使朱棣的大本营转危而安,为朱棣最后能取得胜利立下了大功。

朱棣登基之后,徐氏成为皇后,在后宫也时时规劝朱棣要爱惜百姓,广求贤才。她曾问朱棣:“现在都是哪些人在帮你治理天下?”朱棣说:“六部尚书处理政务,翰林学士们研究学术。”徐皇后就把这些官员的妻子请到宫里,嘘寒问暖之外还对她们说:“朋友之言,有从有违;夫妇之言,婉顺易人。吾旦夕侍上,惟以生民为念,汝曹勉之。”朋友之间相处,说的话有的听有的不听;而夫妻之间说的话,妻子只要温柔一些丈夫一般都会听。我每天侍奉皇上,都让他以百姓为重,你们也要这么做才好——现在走后门行贿的人一般都懂得打夫人牌,不见多少贪官被揭发就是因为后院起火么?就是因为枕边风好吹的缘故。徐皇后深谙此道,她一方面通过宴请这些贵夫人为自己丈夫拉拢人气,另一方面又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为民请命,其手段高明可见一斑。

朱棣能从朱元璋二十多个儿子中脱颖而出,本身就是个谋略高手,也只有拥有如此高水平的政治手段的女人才能和他相配,并得到他的尊重和爱情吧。在死板的史书里我们无法找到更多证明朱棣和徐皇后相爱的记载,我们只知道,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徐皇后病逝以后,朱棣就再也没有立过皇后。他是一个皇帝,不可能没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结发妻子的位置却只有一个,那空悬的后位便是他对她最后的执著和纪念了。

也正是出于对皇后的爱,朱棣在继承人问题上的郁闷比起他老爹当年来只多不少。朱棣不像他父亲朱元璋那样“高产”,有二十多个儿子十多个女儿,他只有四子五女,其中三子二女都是徐皇后所生——这也是他们夫妻感情好的一个体现,感情不好的话,身为皇帝,朱棣大可和三宫六院生孩子,皇后生得多,正说明皇帝和她恩爱嘛。

继承人问题不用考虑女儿,四子早夭,剩下三个活到成年的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是徐皇后所生的嫡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偏偏又都想当太子,朱棣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本来朱高炽作为嫡长子,早在洪武二十八年就由朱元璋册封为燕王世子,继承人的地位应该说是很稳固的。但前面说过,朱棣不喜欢身材肥硕,性格仁厚的大儿子,一直更喜欢相貌威武,性格很像自己的二儿子。在靖难之役的四年中,朱高炽一直留守大后方,和父亲见不到几次面,鞍前马后追随父亲的是朱高煦和朱高燧。据说有几次特别危急的情况下,都是靠朱高煦奋勇杀敌才使朱棣转危而安,朱棣感动加冲动之下曾对他表示你大哥的身体一直都不好,言下之意就是继承人地位迟早是你的,给了朱高煦极大的幻想。而朱高燧虽为三子,却也是嫡子,这继承人的位置还是可以一争的。

前面说过,靖难之时朝廷方面就曾利用这一点对朱棣父子实行离间计,幸亏朱高炽措施得当才逃过一劫。

待到靖难功成,朱棣登基,迅速册封发妻徐氏为皇后,却迟迟没有立太子。朱棣知道立太子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动乱——他自己的经历就是绝佳的例子。但理性和感性本来就是两回事,英明神武的成祖皇帝在这一点上显得格外优柔寡断。

朱棣自己拿不定主意,就向亲近的大臣们寻求帮助,经常询问他们对立太子一事的看法。一般来说,文臣们大多支持朱高炽,看不惯朱高煦仗着功高骄横跋扈;武臣们多在靖难中曾和朱高煦并肩作战,与朱高煦气味相投,对他积极支持。

两边都是人多势众,在朱棣面前相互倾轧,朱棣更加摇摆不定。一会儿说朱高炽年纪还小需要再学习才能当太子,一会儿又封朱高煦为高阳王,让他离开京城别给哥哥添乱,旨意不明的情况下,弄得朝廷秩序更加混乱。

而最终让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的是著名的大才子解缙。

解缙19岁的时候就高中进士,那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年纪大了,对他这样的年青人很是欣赏,经常让他随侍在自己身边,还曾对他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我们大义名分上是君臣,但情分上我们就像父子一样,你对我要知无不言才好。

解缙年少得志,朱元璋又对他十分亲厚,这让他有些飘飘然,竟忘记了皇帝的话是天底下最不能相信的。第二天解缙就上了份万言书,洋洋洒洒一大篇,批评朱元璋自立国以来“用刑太繁”,“无几时无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又说他不用正经读书人,却热衷于看闲书,末了劝他要改革时弊,简省刑罚。过了几天觉得话还没说完,又上了《太平十策》,再次陈述自己的主张。那时整个朝廷都笼罩在朱元璋大杀功臣的阴影之下,大臣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大多碌碌无为。解缙万言书一出,立刻锋芒万丈,声名大起。

他这里知无不言,朱元璋脸上却挂不住了。本来以为这孩子如此聪明,能说两句好话呢,结果说的句句都扎在心窝子里,尤其是在他大杀功臣的时候说他“用刑太繁”,简直是不识好歹!于是朱元璋对解缙说:“都说大器晚成,你年纪还小,回家多学习学习,十年之后朝廷一定大用。”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没让解缙脑袋开花,已经算是有些“恩犹父子”的样子了。

解缙空有政治家的见解却没有政治家的素质,他不懂得皇帝的心思,说的话再对也没有用。可悲的是,解缙被赶回老家也没有反应过来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错,在他眼里,自己是带着被皇帝期待、被同僚景仰的光环回乡的,十年之后自己定能成为国之柱石。

解缙始终不甘寂寞,他还很年轻,乡野恬淡的日子根本无法满足他跳跃的内心。他本来脑子聪明,文才又好,在家乡的日子里他校改《元史》、补写《宋书》、删定《礼记》,为大明朝思想文化事业添砖加瓦。其实仅这些足够让他以大学者之名流传后世了,但这些只是解缙派遣寂寞的手段而已,他的内心渴望回到朝廷,他要从政,要匡扶社稷,要成为千古名臣,这一生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闲居在家的解缙以吊丧为名准备进京,其时正是朱元璋对他许诺的十年之期的第八年。但朱允炆不用他,以不遵守先皇约定的罪名把他远放到甘肃,解缙百般请托才终于在建文四年被调回京师。

时值朱棣率领靖难军兵临城下,解缙虽然没有方孝孺的名头响亮,却也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在对待朱棣的态度上,他和方孝孺做出了完全不同选择。方孝孺带着一股子不合时宜的倔强被诛十族,解缙则拜倒在朱棣面前。

朱棣得到解缙的归顺大喜过望,他一力扶持解缙取代方孝孺成为天下文宗,于是将编纂《永乐大典》的政治任务交给了他。《永乐大典》是朱棣笼络人心的一个经典案例,这部大典历时数年,集中了近三千文人学者的努力,成为朱棣文治的代表之作,也是解缙一生最大的辉煌。

解缙在学术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政治上也是春风得意。

早在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的编制以后,虽然拥有无上的权力,但毕竟精力有限,撑了大半年他就受不了了。于是在洪武十五年十一月以模仿宋朝制度,设立了殿阁大学士的职位来辅佐自己,当时有华盖殿、文渊阁、武英殿、东阁、文华殿等大学士,都由各部门的实权人物兼任,他们随侍在皇帝身边,对王朝的各项政策都可以发表意见,成为朱元璋所倚重的智囊团。

朱棣延续了父亲的做法,让解缙、胡广、杨士奇、杨荣等7人在本官之外兼任文渊阁大学士。这七人各有所长,军事、民事等各方面都给予朱棣很大的协力,也正是从他们开始,大明朝有了内阁制度,解缙作为大明朝第一批内阁成员,自然春风得意,认为自己生平理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解缙在七人之中文采最好,也最受朱棣信任,有时半夜了也会被朱棣召到宫里商讨政务,朱棣曾经说过:“国家不可一天没有我,而我不可一天没有解缙。”作为臣子,听了这样的话怎能不感激涕零?怎能不对大明朝鞠躬尽瘁?

对朱棣造成巨大困扰的继承人问题,朱棣几乎问遍了亲近大臣,不是说世子已经立好几年了为了国家稳定不能轻易废掉,就是说朱高煦在靖难中功勋卓著应该得到太子之位,都没有什么新花样。

等到问到解缙的时候,解缙给了他一个和别人都不同的答案,解缙是支持朱高炽的,但他打动朱棣的只有三个字:“好圣孙。”

朱棣自己其实很不喜欢朱高炽,但非常喜欢朱高炽的长子、自己的大孙子朱瞻基。朱瞻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在他出生前夜,朱棣做了个梦,梦见朱元璋给了他一个玉圭,上面写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的字,这在朱棣看来是自己要继承父亲的皇位的佳兆。而在朱瞻基百日的时候,传来了朱元璋驾崩的消息。彼时的燕王府里,朱棣抱着朱瞻基,觉得仿佛父亲的英灵也进入到了孙子的心里,不然怎么会小小的孩子就有一股英气呢——这当然是祖父看孙子的一贯拔高态度,但对朱瞻基这个大孙子,朱棣确实爱得不得了。

朱棣也知道朱高炽性格仁慈,高煦、高燧两人害他多次却不和弟弟们计较,如果朱高炽将来登基,会善待两个弟弟。但朱高煦性子暴躁,将来如果真的即位,只怕容不下大哥,更不会放过朱瞻基。

有了解缙的进言,两厢权衡之下,朱棣终于下了决心,于永乐二年正式立朱高炽为太子。

从来密室会谈都会隔墙有耳,我们在无数血的案例面前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朱棣和解缙的密室对话在无孔不入的锦衣卫面前根本不是秘密,而解缙的厄运也就躲不过了。

永乐二年,朱棣封朱高炽为皇太子,同时封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名份确定之日,朱高煦暴跳如雷,两边势力都差不多,怎么父皇突然下了决心了呢?正在狐疑之际,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求见。

纪纲在储位之争中始终态度鲜明地站在朱高煦一边。其实想想也很能理解,朱高炽偏重仁治,对于锦衣卫的残酷早有不满,如果朱高炽即位,只怕自己就不能横行霸道了。加上纪纲在靖难之中追随朱棣,曾和朱高煦并肩作战,可以说结下了战斗中的友谊,如果将来朱高煦登上帝位,那么自己的荣华富贵只会更加长久。

因此,纪纲一直派锦衣卫监视朝中大臣的动静,知道了解缙的话就马上跑来告诉朱高煦。朱高煦知道是解缙的话给了父亲立大哥的理由,心中深恨。

此后解缙的日子开始难过起来。虽然朱棣立了太子,但同时又不想亏待朱高煦,他封朱高煦为汉王时,将云南作为他的封地,但朱高煦不肯远离政治中心,他对朱棣哭闹:“我又没犯罪,为什么让我去那么远的地方?”朱棣一心软也就由他去了。过了没多久,朱高煦向朱棣请求让天策卫为自己当护卫,朱棣也同意了,这一举措朝野震动。

天策卫是明朝皇帝亲自掌握的二十二卫之一,送给汉王做护卫显示了朱棣对儿子的宠爱。但在朝中引起震动的原因是天策卫的名字,“天策”二字在唐朝也曾经有人用过,谁呢?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做秦王的时候自开天策府,手下兵马也叫天策卫,现在汉王朱高煦手下也有天策卫了,这暗示了什么还不清楚吗?

于是汉王派日渐嚣张,他们一时还不敢动太子本人,就从他身边的亲近大臣下手,而充当打手的自然是锦衣卫了。

汉王派的大臣不断在朱棣面前说解缙的坏话,久而久之,朱棣对解缙也有了成见,日渐疏远。解缙那么聪明,却看不破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