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第一轮交锋
李超在等,李世民也在等。
两人都极力的在克制着自己的冲动和**,李世民很想趁势把李超拿下,把他过去倚重如今又充满忌惮的李文远拿下。可最终,他强忍住了。
李超每天在灞上悠闲的过着日子,表面上装的无比的镇静,可心里却紧绷着一根弦。他通过暗影正密切的关注着汉京的动向,李世民有任何的过线举动,李超都可能迫不得已要做出应对。
极可能是出逃,然后举旗。
好在,紧张的局势下,一切似乎在向着缓和发展。
朝廷对于被贬的宰相大将等官员们,并没有公开称他们是朋党,更没有谋逆等罪名。朝廷现在还没有给出一个贬谪的名义,但这是好现象。
最危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皇帝也慢慢恢复理智。
连续多天一直贬谪官员的汉京,也没有再发出贬谪旨意。
风平、浪静。
而就在五月初五,端午佳节这一天,皇帝颁下诏令。
令太府寺拔款,由工部和将作监负责在汉京的皇城内,修建大唐议院衙门,议院分为贵族议院和民议院两院。
同时,朝廷开始向贵族们颁授议员衔。
中枢也下令地方州道县三级设立地方议院,并召集地方名望的士、工、商等举行会议,在会议上推举出地方各级议员,然后由朝廷审核议员名单。
旨意传出,汉京的官吏百姓们都不由的长松了一口气。
原来局势紧张的如**,现在终于看到缓和的机会了。
尤其是对于这段时间苦守着朝廷的房玄龄等人来说,三院总共二十七个宰辅,这一次文武宰辅各被贬或辞职了六个。一下子少了十二个,差不多一半的宰辅离开。
太子被幽禁武成殿,十二个宰辅被贬或辞,汉京各部衙有上千官吏被贬。
他真的担心这事情会越弄越严重,最终弄出一场叛乱来。
房玄龄很清楚这次的地震因何而起,就是因为这个议会。
可是现在皇帝把太子…党连根拔起之后,居然没有废除这个议会,简直是让人惊讶无比。但房玄龄也长松口气,如果皇帝真的不承认太子的那道议会组建诏令,那朝廷和贵族们的关系,可能就真的要紧张的难以预料了。
现在,皇帝一道诏令颁下,似乎在宣告着这场动荡的结束。
不关所有贵族,只是针对的马周等人。
一个没有定罪的李党集团,其实也就是太子最大的支持集团。现在,被一下子干倒了,但此事也就到此为止。
“太子殿下也有好多天没有露面了。”房玄龄对长孙无忌道,“现在尘埃落定,也应当让殿下出来露面,最好是公开在全城百姓面前露面,今天刚好是端午节。御河上有划龙舟表演,某以为当请殿下出来见见百姓。”
长孙无忌这些天也憔悴了许多,他也无比的担心最终事情失控。
好在现在看来,事情告一段落了。
皇帝惩罚了太子,贬谪了太子一党。
但只要太子没被废,只要没有逼的李超他们造反,那事情还有回转余地,过几年再把马周等人召回朝就好。
只希望太子吃了这次亏后,能长点教训。
长乐宫。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联名求见,李世民见了两位宰相。
听他们说明来意,李世民犹豫了一会,还是点了点头。
“朕今日会带太子去城外观看御河上龙舟比赛。”
“请问陛下,太子是否继续为监国太子?”房玄龄问。
李世民沉默一会,最后叹惜一声,“朕会再给他一个机会,承乾依然会是太子,但不再监国摄政,朕回来临朝视事。”
听说皇帝愿意回来,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倒更高兴些。眼下这个时候,再继续让太子监国,还不知道又要发生什么事情。
本来,皇帝还这么年轻,不到四十,怎么能急着把国朝重担交给才十八的太子殿下呢。
“玄龄、辅相,马周离去后尚书令空缺,你们觉得应当用谁为新尚书令?”
“臣举荐宇文士及!”房玄龄道。
长孙无忌附议。
“二位爱卿觉得魏征不合适吗?”李世民问。在这次事件中,魏征虽然与李超是亲家,但魏征却一直反对马周等人,这让李世民很满意。他原本是想让魏征来出任尚书令的,却没料到两位宰相都提议宇文士及。
“魏相国,适合规谏。”房玄龄说道。
其实他认为魏征这人其实有些古板,而且对于行政这一块,并不擅长。
李世民打消了自己原来的想法,“那就以宇文士及接任尚书令一职,朝廷空缺的各个宰辅相位,你们也多举荐一下合适人选,朝廷尽快填补这些空位。”
武成殿。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出了长乐宫,就直接往紫微宫武成殿过来。
这座贞观殿一侧的宫殿,被一队队精锐的羽林卫禁军把守着,隔绝了内外。
王承恩出示了皇帝的手诏和印信,羽林卫禁军将领才撤去了禁军,收兵离开。
“殿下!”
长孙无忌进入殿中,发现承乾在写字,太子妃在一边研墨,并没有想象中的颓废景象,太子更没有疯。
“国舅怎么来了?”
承乾抬起头,先看到进来的长孙无忌,再看到王承恩和房玄龄。
他放下笔,站在那里。
“父皇让你们来的吗?可是要来宣读废太子诏书?”
长孙无忌先向承乾行了一礼。
“陛下已经将外面的羽林军撤走了,今天是端午。陛下让殿下准备一下,稍后随陛下往宫外御河观看划龙舟比赛。”
“不是来宣读废太子诏书的?”承乾惊讶。
房玄龄笑着道,“殿下多想了,陛下怎么可能废除殿下呢。如今陛下已经重新回朝视事,以后殿下有更多时间学习了,倒不用那么辛苦的监国摄政。”
承乾明白的点头。
“这些天,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言难尽啊。”
长孙无忌捡着紧要的说了一遍。
承乾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想不到,皇帝会把怒火转嫁到马周等大臣身上。
十二位宰辅或辞或贬。
他在朝中原来最倚仗的那些宰辅、大臣都被贬出京了。
“赵王呢,陛下没有迁怒到他吧?”
“赵王还是七道巡抚,此事并没有与他牵连。”
“殿下还是沐浴更衣吧,陛下一会要召见殿下。”
承乾长吐一口气,“为何要这样?”
“殿下,此事就这样过去了,不要再提了。以后,安心在东宫读书就好。”房玄龄劝道。
“对了,此前殿下通过的设立贵族议会和民议会的诏令,陛下没有追回。还下诏正式颁授贵族们议员衔,并让地方推行民议会议员,将作监还接了旨要在皇城建议会衙门。”
这算是让承乾稍好受一点的消息了。
灞上。
李超也第一时间知道了汉京的动静。
端午节当天,皇帝携太子在御河观看了龙舟比赛,时隔许多天,皇帝和太子一同出现,也打破了京城最近各种各样的谣言。
而同时,朝廷设立贵族议会和民议会的旨意也下来。
一道旨意很快从汉京送到长安灞上,太师、赵王李超被授予贵族议会议员衔,并被皇帝授封为大唐贵族院院长,随天使来的,还有不少宫中御赐之物。
看着那些赏赐,李超也是长叹一口气,总算没炸。
李世民关了太子几天,把支持太子的李党差不多一网打尽,几乎是尽皆贬谪出京。然后,最终议会还是通过了。
流言中的李党谋逆案也没有定下来。
马周他们被贬,只是以办事不力的名义被贬的,没有谁跟朋党、谋逆这些扯上关系。
不过皇帝重新临朝,太子不再监国,皇帝回到了紫微宫,太子也回到了东宫。
事情就此尘埃落定。
皇帝还有道旨意,贵族院和民议会,每年的年底在京召开会议,议政参政。议员平时也有资格上奏,参政议政。
同时还有一道旨意,所有实封贵族,无职事者各返封地,不得逗留在京。但同时也规定,封臣们每年年底要入京朝集,同时参加议院大会。
天使笑着收下管家的礼物,恭喜着告辞。
崔莺莺抓着李超的手臂,“没事了吗?”
“嗯,没事了。”
短短一句话,却让崔莺莺激动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这些天,她也不敢多说什么,但心里的压力无比巨大。
那可是一不小心就要抄家灭族的大祸。
李超回了书房。
这一轮,虽然最后没有炸,但却也把矛盾公开化了。
李世民的态度非常明显,对诸侯们有着极大的警惕防范。
以他为首支持太子的这群高官大将,在这一轮中,被皇帝一下子铲的七零八落。虽然最后没流血,只是贬谪,可打击也是巨大的。
议院是成功保留下来了,但付出的代价实在是有些大。
“三郎,有一个新情报。”柯庆悄无声息的出现。“我们刚得到的消息,皇帝秘密派出了一队禁军,去西域伊丽镇接秦王泰回京。”
李超眉头一下子拧在了一起。
李世民还要搞事吗?
第1198章 宰相们的态度
贞观十三年八月,汉京。
饮马江湖上,仗剑走天涯。夜风习习,薛仁贵一身紧身黑衣,背负长剑,悄然走进汉京郊外的一座草庐。
“教头!我回来了。”
草庐里,一点油灯如豆。
柯庆盘腿坐在木榻之上,睁开眼。“事情办妥了?”
“信已经送进郑国公府。”
他走到柯庆前跪坐下,“我有些不明白的是,为何要送给魏征?”
柯庆笑笑,“两年前,你拜见赵王,得赵王破格收你为徒,成为赵王门下第十二位学武门人,也算是关门关子。你知道这是为何?”
薛仁贵摇头。
他当初离开旅顺来到汉京,怀着崇拜的心情特意上赵王府拜见李超。本来也没想到真能见到,只是怀着期待的心情,谁知道帖子递进去,还真的被赵王亲自接见。问了他一些话后,赵王主动的提出收他为门人。
两年过去了,他现在每每一想起来,还有些不敢相信的感觉。
“赵王觉得你有灵性,说你行事果决。”柯庆道,“朝中诸位宰相中,郑国公魏征,是比较执拗的那种。若是我们把秦王泰要回京的消息告诉别的人,也许他们会假装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动作。”
“但魏征不一样,他知道了这个消息,就一定不会放过的。我们现在,只要等着看好戏就是了。”
薛礼犹豫了下,还是道,“其实要拦截秦王泰入京有很多种办法吧?为何却要让魏征出手。”
“因为只有魏征出手,才不会旁外生枝!”
薛礼若有所思。
“仁贵啊,你师父对你期望可是很高的,让你跟着我呢,也是想让你多锻炼锻炼。以后多看多学!”
汉京。
郑国公府。
吃饭的时候,魏征有些神不守色,匆匆吃了几口就放下碗筷回到书房去了。
李莲问丈夫魏叔玉,“父亲今天身体不适吗?”
“估计是衙门的事情。”
夫妻俩婚后几年,如今也有二子一女,感情很是和谐。魏叔玉原本已经在光禄寺任职,去年还特意去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也成功取得进士之名。如今在光禄寺已经更进一步,现在是六品的光禄丞。
光禄寺不是什么重要机构,算是比较清闲的衙门,主管的是皇家膳食,也管祭祀、朝会。
他没有什么大的抱负,对于现在的生活很满足。父亲是翰林院学士承旨,是宰相。自己也是六品的光禄丞,还有一个开国侯的实封爵位,在辽北还有一块封地。将来,自己肯定还能继承父亲的国公爵位,自己的侯爵位可心传给自己的次子。
魏家也不缺钱,妻子入门时带来一笔庞大的嫁妆,这些年生息扩张,已经是数万贯之巨。更不说,他娶了莲娘后,魏家也搭着李家的顺风船投资不少,也是大赚。
朝廷的风风雨雨,他并不管。每天上衙也很悠闲,一到点他是立即回家的。
“估计还是那个议会的事情,尤其是那个民议会,人选不好确定的。”魏叔玉说了一嘴。
书房。
魏征看着那封信,陷入久久沉思之中。
管家早说了,这封信是快递员送来的。他让管家去找那个快递员,可快递员只负责送信送邮件,哪知道更多的。
信是从驿站送来的。
近些年来,大唐凡有驿站的地方,必有邮递所。驿站是朝廷所设,而邮递所却是私人所有,这也是李家的产业。
邮递所从事的就是货物寄送以及私人信件的寄送,尤其是这邮递所的业务,基本上都是较小件且速度十分迅速,且极少丢件,信用好,速度快。使得这些年扩张迅速,如今已经遍及大唐二百余州。
私人信件的寄送也大大便捷,不用再托商队之类的,尤其是速度多。过去写一封信,可能要几个月甚至是辗砖一年才能送到手上,而如今,却十分便捷迅速,本道内往往十天半月就到。更遥远的地方,也不会越过两个月时间。
甚至是一些小件的货物,通过快递的形式,也能在很快的时间内送达。
若是有大宗货物,则就要委托车行船行,或者是货运站运送。
一封来自邮递所的信件,根本就不知道是谁送的。
信封上倒是有邮票和邮戳,这封信居然就是汉京投寄的。
信的内容他也早看过了。
他没有怀疑那内容,因为信里的信息十分详细。
沉吟许久,魏征将信揣入怀中,起身,出门。
门口,碰到正在庭院桂花树下看书喝茶吃着桂花糕的魏叔玉。
“父亲要出门吗?”
“嗯。”魏征点了下头,继续往外走。
对外长子魏叔玉,魏征其实是有些不满的。这个儿子很聪明,要不也不会一次科举就能中进士,可这个儿子聪明是聪明,对于学问也研究的很好,可偏偏就是个淡泊性子。每天衙门里做事也不认真,天天就想着妻子孩子。
没出息。
出门,坐上马车,魏征直奔皇宫。
皇宫,李世民正在教导晋阳公主写字。
皇后留下的三子四女里,晋阳公主不是最小的,但因为最小的公主生产时让皇帝病情加重,所以他并不喜欢那个更小的女儿。
倒是三岁的晋阳公主更得他喜爱,他现在亲自养在身边,每日教导女儿读书写字。
“陛下,魏院长求见。”
李世民皱了皱眉,“魏征来干吗?”
“兕子,你在这里好好写字,父皇跟魏征谈点事。”
“父皇,魏征是那个胡子好长,长的好凶的老头吗?”
“哈哈哈,没错,魏征就是那个胡子好长,然后还长的好凶的老头。”李世民亲了女儿一口,起身。
“魏征,今天御前会议才见面,又来求见,有何要事啊?”李世民笑着问道。
魏征却板着脸,“臣听闻一个消息,特意入宫当面向陛下求证。”
“什么事情如此重要,就不能等到明天吗?”
“陛下,臣听闻,秦王泰已经过了长安,即将到汉京,请问可有此事?”
李世民惊讶,谁走漏了这个风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