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十一个儿子,最大的如今不过三岁,小才半岁,却俱封公侯伯爵位,三公三侯五伯爵位,全是实封啊。
灞上李家的封地,加起来足足一千里,拥有十四块封地。
襄阳城里,沸沸扬扬。
李超功勋大没错,李超威望高也不错,李超人缘好也是事实。
可是,如李超这样,如今不过二十六岁呢,结果整个家族,一共十四个男丁,结果三代的男丁不论老少就全都得封实封爵位实封领地,加起来家族封地一千里的,真的是太惊人了。
尤其是这次皇帝给李家那几个不到一岁的儿子也全给了实封,全给了侯伯爵位后,真的是快吵翻天了。
大唐的爵位什么时候这么不值钱了?
如今大唐的爵位分为三种。
一世恩爵,就是世封爵,只是一世不能承袭的爵位,也没有封地。这样的爵位,一般是给文臣,尤其是中枢的尚书宰相九卿等,居高位,但没有太大的功勋,便会例加一个世封恩爵,九卿封伯,尚书封侯,宰相封公。这样,显示皇家的恩赏。
第二种爵位则是世袭无实封领地爵位,这种爵位都是有极大的功勋的,尤其是战功得爵位。爵位可以传给儿子,一般为降等袭爵。他们会有一块实封的田地,但没有领地。
最珍贵的是世袭实封领地爵位,这种爵位最难得也最珍贵,爵位不但可以世袭,而且除了嫡长子降等世袭外,其余诸子也能降三等左右分封爵位和领地。
甚至在这种世袭实封爵里,那些功勋最高的,一般后代袭爵,还能得到一个特旨,就是允许不降等世袭。
如李超这样顶级勋臣,将来如果去世,皇帝肯定会给一道特旨,允许李超的长子李继承赵国公的爵位,不用降等。
李超将来爵位传给儿子不降等袭爵,大家都能接受,甚至李超的封地将来推恩分封,其它儿子也能封个侯伯什么的都好说。
但现在皇帝就给李超的其它儿子全都分封了公侯,还全是实封领地,大家就难以接受了。
按朝廷现在的封爵制度。
李家现在就有十四块封地了,这意味着以后下一代,推恩袭爵,李家的十一块封地可能变成几十块上百块封地,李家第四代可能有上百个大小封侯。
这不是开玩笑吗?
别人戍边守疆,为国征战,为朝廷安抚地方,治理民政,辛辛苦苦,好多人连人世封的开国男都还没得到呢。
灞上李已经是满门高爵了。
李家的这种情况,犯了众怒了。
可在这些沸沸扬扬之中,在众人的奏章如雪片般上呈的同时,诡异的一幕却出现了。
太子全都留中不发。
然后本来已经是宣布在宫里调养身体,不理政事的皇帝却直接颁了旨意下来,皇帝称李超功绩彪炳,论功本可封王,因大唐制度不封,但大唐有功必赏,因此特将李超之功转封给他的儿子。
不但如此,李世民还亲自下了一道隆重的分封诏书,把李超一家的爵位重新赐封一遍,并把李家的十四块封地都详细的附上,诏书中特别声明,李家的这十四个爵位,下一代特许不降等袭封。
这份破天荒般的诏书颁下,而中书门下的那七位宰相,居然也无一人反对,旨意一到达中书,就都盖印签署名字,全部通过。
大唐皇帝的诏令,需要皇帝的玉玺和中书门下宰相的签章还要有三省长官、次官的一致署名,甚至还需要中书舍人的签字画押。
一份正式的诏书,上面得签上几十个名字盖上几十个章,只有这些程序走完了,才是真正的诏书圣旨,否则只有算是皇帝的私人中旨。
当这份正式的诏书颁出,襄阳城里的京官和地方朝集使们都沉默了。
他们心里憋着一股气,可又无可奈何。
皇帝一意孤行还能劝,可连中书门下的宰相们,三省的主次官们全都在这件事情上一个态度,他们有什么办法?
李世民现在对李超印象是极好的。
“若是他们也拿出两千万贯来给朕,朕也给他满门封爵,不管他一家三代还是四世同堂,有几个男丁算几个,连私生子朕都给他封上。”
两千万贯啊,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这大大缓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啊。
有钱了,该怎么去花?
一千三百万贯,现在还摆在国库里。
“戴胄,你说朕大封一波天下功臣如何?”李世民突然对戴胄道。
戴胄有些跟不上皇帝的思路。
这个时候,大封天下诸侯?
这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却越想越觉得兴奋,辽南那百里地封给李家,结果一下子赚了三百万贯啊。一里封地卖了三万贯啊。
这可是无本买卖,那地是高句丽的,别说卖三万贯一里,就是卖三千贯一里,他李世民也不心疼啊。
“如今朝廷还有许多文臣武官,也是为大唐立下不少功勋的,可大唐却还没有封赏过他们,朕觉得有些遗憾。如今大唐正好东败高句丽北破突厥南安吐蕃吐谷浑,朕以为,正是封赏一波功臣的时候。”
李世民准备再卖高句丽一次。
拿辽东的地盘当做给功臣们的实封领地,那些原来还够不着实封领地的臣子,经他们一块封地。
当然,这封地不能白给,哪怕是高句丽的,大唐也不白封。
就按照给李家封地的那个价格,一里封地三万贯,给那些臣子们分封。当然,若是嫌贵,也还可以商量一下,便宜点也是可以的。
戴胄明白过来后,对皇帝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居然能想出这样的赚钱方法来。
卖爵啊。
而且还卖封地。
我了个擦。
皇帝你简直是个天才。
还三万贯一里,你怎么不去抢。
不过细想想,似乎真的有搞头。
之前皇帝对爵位控制的很严格,尤其是实封更难得,最早只有三十六实封贵族,后来升到了一百多家。
别看这次李家一家就封了十四个实封,但那是因为李超功绩太高,而且李超又功大又给的钱多。
那是特例。
一般情况下,能有个实封就不错了,想再有领地,更难。
如贞观八贵,灞上李、洛阳长孙、济南秦家等八大新贵,除了李超家,其它的一家也就一个爵或者两个爵,秦叔宝家都只有他一个实封爵,封地不过二百里。程咬金家倒是有两个家,可儿子程处默那个开国侯,也是实打实的跟着李超挣来的,封地不过百里。
至于八贵以外的其它勋戚,一家能有一个实封爵位都了不得了。那些什么五姓七家,听起来牛轰轰的,好多还是一世恩赏呢。
连个世袭爵都没混上,更别说实封领地了。
正是因此,之前那些官员们才对李家的一门封爵如此的反应大。
“一个实封男爵,赐辽东五里封地,需纳十五万贯钱。”
“一个实封子爵,赐辽东十里封地,需纳三十万贯钱。”
“一个实封伯爵,赐封辽东二十里封地,需纳六十万贯钱。”
“一个实封侯爵,赐辽东三十里封地,需纳九十万贯钱。”
李世民连价格都想好了,从男爵到侯爵,这四等爵可卖。当然,这个卖也是有前提的,不是谁想买都行。得有个资格限制,必须是已经有世封爵位或者世袭爵位却没实封爵位的功勋,或者功勋很高但还没封爵的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可以有资格。
或者,是已有爵位的勋臣,可以替自己的父亲或者儿子买一个。
崽卖爷田心不疼,李世民如今卖起高句丽的疆田来,也丝毫不心疼。虽然说实封诸侯不仅是给封地,还能享受不少特权。不过如今朝廷对封侯们限制也挺多,倒不担心出现什么尾大不掉的情况。
他心里在盘算着,若是把辽东都卖了,估计卖的钱能立即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
“陛下,有人肯买吗?”戴胄问,三万贯一里封地啊,这个一里指的是边长一里的一块方形,其实也没多大啊。但考虑到,这实封领地是可以世袭,哪怕以后要推恩分封,可分来分去,也都在一个家族的手里,倒也说不上来是不是划算。
“你去找那些勋戚大臣们谈谈,看谁愿意买的,告诉他们,机会就此一次,错过这村,就没那店了。”李世民很自信的说道。(未完待续。。)
第946章 朕亏了
戴胄回到户部衙门,一人坐在公房里沉思了许久。
卖爵,自己这个户部尚书太无能了,居然要靠卖爵来拯救朝廷的财政困局。也许百年以后,史书上会把自己钉在耻辱柱上的。
不过当他仔细翻看了户部的财政报表之后,又无奈的长叹一声。李记是免了朝廷四百多万的欠款,又暂时不要朝廷兑付那三百多万债券,此外还又借了朝廷六百万,并给了朝廷四百万买琉求岛和拿捕奴许可的钱。
现在国库里有一千三百万贯宝钞,但还是不够。
他之前上书改革盐政,改行纲盐法,提高盐税,预计明年朝廷的盐务收入纯收益能达到千万贯,但远水难解近渴。
哪怕就是李记开始把道路公司和营建公司拉起来,把边疆修路修驿站修城堡修烽堠这些接手过去,朝廷省下大笔开支,手里这点钱也依然还不够。
就算皇帝肯把北衙禁军裁减一半,都还依然不够。
说来也怪李超,搞什么吏制改革,改就改吧,结果把吏也纳入了国家的官吏编制之中,顺应的也导致了朝廷得负担天下吏员的俸禄开支。吏员的数目可是官员的十倍啊,以前这些人朝廷是不负责薪水的,现在却得由朝廷财政供给,虽然他们的俸禄没官员们的高,但他们数量多啊。
这十倍于官的吏员,还只是目前朝廷登记的经制吏,是有编制的。还有更多没编制的吏呢,朝廷也得发给他们一部份经费,积少成多,也是一大笔。
卖爵位领地,卖矿山经营权,似乎还真的成了朝廷眼下最快的换现方式了。
“去郑国公府上。”
出了衙门,戴胄叫上自己的车夫。
郑国公,郑善果,大理寺卿,同时也是五姓七宗荥阳郑氏的当代族长。
武德初,朝中显赫一时,那时他的侄女是太子建成的太子妃,他也深得皇上的信任。玄武门之变,让郑家地位大降。
原本的北方领袖,如今转到了博陵崔家。
不过靠着迅速与李超联姻,并向新皇投效,荥阳郑氏很快又在朝中站稳了脚跟。虽然不如武德时那样身兼户部尚书、太子左庶子、大理寺卿等多个要职,但也一直还担任着大理寺卿这个九卿要职。
戴胄第一个就选上了郑善果也是有原因的。
一来郑家名声大,曾经的北方领袖,五姓七家的荥阳郑氏。他们千年门阀,名声显赫,同时也是财力雄厚,尤其是荥阳郑这几年跟着灞上李家,没少赚。
再一个,郑善果虽然现在爵位为郑国公,但他的爵位是一世恩爵,他的郑办以爵位不能传袭,更没有实封领地。
郑善果很签名皇帝卖封地的要求,既有资格买,又买的起,而且他这样的豪门也必然需要这样的一个爵位和封地。
进入郑府。
戴胄仔细打量着郑家的厅中摆设,不是很张扬,但处处是低调的奢华啊。
郑家有钱,很有钱,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戴公怎么登门了,真是稀客啊。”
戴胄也不客气,这位郑公,人家一个女儿嫁入宫中给皇帝做嫔,一个嫁给了李超做妾,很厉害啊。再说朝中郑家子弟也不少,甚至有位堂弟也是做到九卿中的太常卿。
“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今日前来,是有一个好事要来告诉郑公啊。”
“郑公啊,不知你对于陛下将辽南赐给李家这事怎么看?”
郑善果一时摸不清戴胄来意,只是笑着打哈哈,“陛下豪爽大方啊。”
“羡慕吧?”
“是有一点啊。”
戴胄靠过去一点,笑道,“现在有一个这样的好机会啊,九十万贯就能得到一个三十里实封领地的开国侯爵位。怎么样,有兴趣吗?这可是机会难得啊,你也知道最近朝廷有些财政紧张。”
郑善果怔住。
什么意思,皇帝要卖爵?
九十万贯换一个实封开国侯,有三十里实封封地,挺贵,但九十万郑家绝对拿的出来啊。细算下,还挺划算的。
“这事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千真万确,不过机会有限啊。欲购从速,先到先得,机会有限,过期不侯。”
郑善果捻了捻胡须,“这个实封领地不会是在辽东吧?”
戴胄呵呵一笑,掩饰自己的小尴尬,这买卖哪都好,就是这个有点说不出口。
“是啊,就在辽东,在李太保家刚封的领地北边。”
“辽东啊。。。。”郑善果拖长了声音。
如果这领地封在辽东,那确实大打折扣了。但话也说回来了,如果不是在辽东,朝廷也不可能这样拿来卖。
这里面就有点风险了,一日朝廷不收拾辽东,那这领地就一日拿不到手。
“其实郑国公不需犹豫啊,朝廷肯定早晚要收回辽东的,依我之见,十年之内必然收复辽东。不过是最多等十年而已,错过这次机会,难道还要等朝廷收复了辽东之后?可那个时候,朝廷怎么可能再拿出来便宜赐封呢。”
“郑国公你可以想想李太保啊,三百万贯可是毫不犹豫的就纳了。难道,你还不相信李太保的眼光。”
郑善果想了想,倒也是这个道理。
郑家如今倒不缺这点钱,如果能买一个实封爵位,还是很划算的。只是他已经是世封的国公,最多却只能买一个实封的侯爵。
“不能直接买个县公郡公甚至国公吗?”
戴胄笑着摇头,朝廷也还是要点脸面的。再说了,公爵封地大,动不动就得一两百万贯,也不太好卖,还是卖卖侯伯子男的好些。
“如果郑国公真想买,其实可以多买一块啊,以你的条件,有资格买两块。”
郑善果心里暗骂了一声无耻。
买两块和买一块大的花钱一样,但买块的话封地是分开来的,这对朝廷来说更有利些,对他们来说,就要差点了。
好比买田,肯定是希望买大块的田连成片,不想买破碎的田地,那样也不利于管理。
“那我买两个开国侯,给我两个儿子买,可以吗?”
戴胄毫不犹豫的点头,“当然可以。”
两个开国侯实封爵位,每个爵位赐封辽东三十里封地,每个需向朝廷缴纳九十万贯钱。
两爵位要一百八十万贯钱,但对于荥阳郑氏来说,钱不是问题。尤其这几年他们跟着李超那是赚了许多,一百八十万贯,给他们半个月,就能筹集。
郑善果和戴胄谈成这单买卖之后,也很高兴。两个儿子一下子都有了实封开国侯爵位在身,以后仕途上肯定要更顺利,甚至郑家买下了两块封地,这也是长远投资啊。他是相信李超眼光的,既然李超都肯花三百万贯买辽南的地,那以后朝廷肯定能收复辽东。
就算收不回,也没事,就当是个投资了。拿不到实封领地,可爵位还是实封的啊。
“郑公,不如你替我问问你们郑家,还有没有哪位愿意也买一块领地的,这个机会可是难得啊,错过就没有了。我呢,也省的来回跑。”
郑善果想想也是,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