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郡王摸末,也就是原来的郁射设,如今被大唐赐云中郡王,也赐姓李,并赐名李茂贞。
原来的阿史那思摩赐姓李,封和顺郡王,最近也改名了,改名李思恭。
现在又封三藩王。
阿会苏支见那三位都得大唐赐姓赐名,这个时候思忖着,是不是也应当讨个赐姓名,这样一来,以后在奚族里,有大唐做靠山,那他早晚能成为奚王,真正做奚族之王。
借着酒劲。
苏支先找上李超,求李超帮他向太子求赐。
李超听了,倒也觉得这事可行。
他刚才也知道了,这颉利等人赐姓赐名,都不是李世民的意思,而正是这位年轻太子的意思。虽然觉得这事情有些过,但也有一定的好处。
当下想了想,便同意了。
他过去跟承干一说,承干最近正迷上给人赐姓赐名呢,一定苏支居然主动要求,这好事啊。
“孤为饶乐郡王赐姓名为李国昌,可好?”
“李国昌。”苏支念了几遍,越念越觉得好。
国昌国昌,承干意思当然是大唐国家越来越昌盛,而苏支则觉得他将来也许能跟夷男一样,建立一个自己的本族王朝,国家昌盛。
阿会苏支成了饶乐郡王李国昌。
大贺咄罗便也跟着来请赐姓名。
承干来者不拒,想了想,“孤便为松漠郡王赐姓名李尽忠可好?”
“好,李尽忠这个名好,臣一定为大唐为殿下,尽忠到底。”咄罗拍着马屁。
欲谷设也腆着脸过来求赐名。
李宝臣。
承干给欲谷设选了一个名字,宝臣。
宝臣听起来没国昌啊,全忠好听,但也还不错,欲谷设千恩万谢的退下了。
于是乎。
现在大唐六位异姓藩王,本来有突厥有奚有契丹,结果全都成了大唐的藩王,还都得了赐姓赐名。
颉利可汗阿史那咄,现在成了大唐的定襄郡王李全忠。
郁射设阿史那摸末,现在成了大唐云中郡王李茂贞。
原夹毕特勤阿史那思摩,现在成了大唐和顺郡王李思恭。
而原来的欲谷设,现在成了大唐楼烦郡王李宝臣。
奚族大酋长阿会苏支,现在是大唐饶乐郡王李国昌。
契丹大酋长大贺咄罗,现在是大唐松漠郡王李尽忠。
全忠、茂贞、思恭、宝臣、国昌、尽忠,这六个名字,听着李超想笑。
不过看着这六位归附的民族首领那份高兴的样子,李超也只能说一个现代人不太能理解那个时候人的想法。
对外族赐姓赐名,可不是一般的奖赏,而是唐朝招抚少数民族首领的最有力手段了。
一旦赐姓,特别是赐国姓,就意味着成为了大唐帝国的自家人。
这算的上是至高荣誉,天下人普遍地都是羡慕和向往,更不用说那些异族。他们得赐姓,不仅意味着被吸收于具有高贵血统的李氏宗族,而且还标志着他们从此不再会因夷狄之种而受人之讥。他们从此也成为堂堂正正的大汉族的一员了。
这一殊荣,可是让无数人趋之若骛的。
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同化手段。
中国古代,对于这些还是很看重的。
就好比会有许多人去攀附名人为祖先一样,哪怕是李唐皇族,也一样要把老子攀成他们的祖先。
还有许多人,会千方百计的,跟那些名门望族攀扯上,说自己是什么赵郡李啊,或者陇西李的分支啊,是什么荥阳郑啊清河崔后人啊这些,都是一个道理。
没有人会觉得赐姓有什么不好,相反,视赐姓为至高荣誉。
李超当初被赐姓,他还不高兴,这事情别人就会难以理解。
不过六位异姓藩王,还都是异族的首领。
但细看,突厥的四位降王,只有和顺郡王李思恭算是有实权,其它三个原来地位更高的突厥首领,其实都只是大唐养起来的三条狗了,被拔掉了牙齿,戴上了项圈,拴上了绳子,要不是突厥还未平定,大唐都没必要养着他们。
相比起来,饶乐郡王李国昌和松漠郡王李尽忠,这两人却还是很有实权的。他们是真正的藩王,有自己的部族土地和兵马。
而且这两族也确实对大唐比较忠顺,能调的动。
相比之下,朝廷在西南也还有不少藩属,但那些太遥远,实力也不算强,因此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封王赐姓。
承干端着一杯果酒站在李超身边,对李超很认真的道,“其实孤以为,这大唐最有资格封王的其实是老师。老师为了大唐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封王酬赏毫不为过。”
李超却只是笑笑,端起手里的桑酒轻抿了一口。
封王,确实好听。
但他虽然记在了李家皇族的族谱上,可实际上他并不是李家人。他本姓张啊,十足异姓功臣,虽然开国之初时,罗艺等好几个割据反王,曾经被李渊赐姓封王,但那时跟现在不同。
那时大唐只是占地一隅,能拉陇一个是一个,什么样的条件都能开。而现在大唐一统天下,怎么可能再分封异姓为王。
之前李世民出的那个制度,就明说了,异姓不得为王。
至于眼下这六位异姓封王,那是因为他们是异族首领。
李超对封王也不太感兴趣,听起来很拉风,但真正封了王,那就真的处于一个相当难受的位置了,到时皇帝猜忌,朝廷防范,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
李超没想过哪天篡了李家的天下,因此对封王并不感兴趣,当个赵国公,也不错啊。
欢迎兄弟加群:vip验证群:11847387普群:207815796(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919章
身上带着酒气,李超被王太监带到紫微宫。李世民正在喝茶,他自己动手泡,有模有样的。
紫砂茶壶,小火炉。
看那茶叶,是茶饼。
“这是蒙舍诏进贡的茶叶,蒙茶。”
李超行礼后便也在旁坐下,他打量着面前那杯茶。
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很独特。
端起来抿了一口,滋味很浓醇。
喜爱喝茶的李超一下子喝出来,这是普饵。
当然,在唐朝李超还是头一次喝普饵,这时代还没有普饵呢。李世民称为蒙茶,说是蒙舍诏进贡来的,倒也没错。
“这茶是好茶,茶树高大,能达数丈之高,茶叶片大,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
“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成散茶和紧压茶,陛下这茶,应当是经自然发酵而成的紧压茶。此茶,堪称上品。不过,加工手法还有些欠缺。”
李世民哈哈大笑。
“朕倒是忘记了,你灞上李是卖茶叶的老祖宗,这如今茶叶市场上一半以上的份额都是你们家的。各种茶的分类,以及各种茶的加工和饮用方式,都是你们家炒起来的。朕还想在你面前谈茶,真是班门弄斧啊。”
说到茶,确实没有人比李超,比李家更有发言权了。
“你可是写了一本《茶经》的人。”李世民笑着摇摇头,把茶壶放下,“不过实话实说,这蒙舍诏贡来的茶,确实好喝。你们李家可以考虑,派人去收茶,把这茶好好加工下,别浪费了。”
李超端着茶杯,思索着。
他不认为皇帝找他来,就为了谈个茶。
李超现在有些看不懂李世民了,觉得李世民不再如从前那般外放,变得更内敛,他的想法,已经很难猜到了。
“文远既然能这蒙茶都如此了解,那想必对于蒙舍诏也很了解了?”李世民问。
李超点了点头,蒙舍诏他当然是知道的。
蒙舍诏是在洱海地区的一个小国,在隋末唐初之时,云南洱海一带,小国林立,互不役属。其中,又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称为六诏。
其中蒙舍诏在诸诏之南,因此也称为南诏,这算是六国中稍强一些的。
而且这南诏相对其它诸国要开化一点,对汉文化有所接受。
过去诸诏经常侵犯蜀中,有时也会去劫掠东女等国。
而大唐立国之后,对蜀中的控制加强,防御也增强了。东女等西南诸国也归附了大唐,成了大唐的藩属国。
东女国过去就与诸诏是死对头,经常战争。但这两年,西南的丝茶之路开通,东女国与大唐的贸易大大增加,他们尤其是向大唐购买了许多军械,并得到了大唐派出的军官帮助他们训练军队,这使得东女国与西山八国等实力大大增强,诸诏几次如往年一样去劫掠,都是铩羽而归。
南诏看到了这一变化,也了解到这一切都是大唐。他没有与其它诸诏一样继续过从前的日子,而是开始主动与大唐通商,甚至最近还派了使臣带着贡品来到襄阳朝贡。
“陛下,这南诏必有所图,难道是想借大唐之力,吞并其它诸诏?”
“南诏使臣说仰慕大唐,心向往之。”李世民对于那个遥远西南小国的朝贡,还是很高兴的,觉得大唐影响力已经如此之大,很得意。
不过李超却是另一个想法。
南诏,这可不是个西南小部族这么简单,中唐之时南诏立国,吞并诸诏,甚至后来统一云南之地,并开始与中原大唐对抗,处于大唐与吐蕃两大超级强者之间,南诏却左右摇摆,没少让大唐吃亏。
终唐一朝,都没能灭掉这个小国,反而多次被南诏入侵。
后来五代之时,南诏灭国,可也不是灭于中原王朝,而是被他们的一个汉人权臣篡位了。但此后不久,大理国建立,又取代南诏继续与中原对抗,大理甚至比宋还久。
不过若是往久远点追溯,云南这一地区,在秦汉之时,却是中原王朝控制地区。
蒙诏、越析诏、浪穹诏、赕诏、施浪诏、蒙舍诏。
西南多蛮夷,诸族同处,纷乱不止,加之地方遥远偏僻,使得中原控制不足。但李超不希望让西南多出一个与中原对抗的藩国来,更不愿意这个藩国整合统一西南之地。
蒙舍诏在洱海之南,他们本是哀牢王族中的舍龙一族,为避难迁居至邪龙。邪龙本是哀牢国领土,位置在后世云南的巍山。
汉时,被强行设置为邪龙县,归益州郡管辖。后汉朝势弱,汉朝势力退出后被豪酋占据。舍龙一族到来,得到了哀牢族人支持,势力不断扩充壮大,逐渐就形成了以舍龙一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
这个联盟开始被称舍蒙舍龙,豪酋张乐进为拉拢舍龙一族,将女儿嫁给了舍龙之子细奴逻。
这次出使唐朝,就是细奴逻的主意。
这个细奴逻在娶了汉酋之女后,也算是增长了见识,知道了汉人的强大。他的意思,就是依附大唐,然后与东女国一样,与大唐通商,向大唐购买军械,请大唐的军官帮他们训练军队,然后他们吞并周边其它五诏,以及更多的那些小国。
“既然南诏来朝贡求援,那么这不正是一个机会吗?大唐借着支持南诏之机,开始进入这一地区,熟悉了解,然后才能干涉啊。”
李世民也不是个简单的人,虽然心中得意南诏朝贡,可也不仅是满足于此。南诏想吞并六诏统一周边,李世民却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打算借机插手。
这倒确实是李世民的风格。
“陛下,据臣所知,现在洱海周边还有五个较大的部落,分别是河蛮人的浪穹诏、赕诏、施浪诏,还有磨些人的越析诏,以及洱海西面的哀牢人蒙诏。”
这五诏,其实又是三族人建立的,河蛮人、磨些人以及哀牢人。
至于六诏,是由舍龙族得到哀牢人支持建立的。
因此可以说,六诏的局势是相当复杂的。
若再加上周边那些无数的小国,简直就是一团乱麻。
六诏,相当于六个部落联盟,然后周边还有更多的小部落。这些部落,多被中原称之为獠人。
所谓獠,就是那些各种民族的小部族,比蛮夷戎狄还要卑贱的多。
獠人之中,又还分许多,比如葛獠、猎獠等。
葛獠,也指那些渔猎部族,而猎獠,就是带有猎头习俗的部族。猎头,专指猎人头。
在中原汉人看来,獠人,尤其是好些猎獠,简直就是野蛮的跟畜生一样。
不过也正因为太遥远,而且这些无数的小部族林立,导致中原王朝很难触及到那边。特别是刚经的中原数百年南北朝时期,中原一直忙着内乱打仗,哪有时间管那西南遥远的獠人。
“獠,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种类甚多,散居山谷,略无氏族之别,又无名字,所生男女,惟以长幼次第唿之”李世民缓缓念道。
“朕有意教化四海,让大唐统一八方。以往中原内乱,无暇顾及西南蛮獠,但如今,有机会的话,还是不能错过的。”
李超坐在那里听着。
他知道皇帝是个有主见的人,他想听听他的意思。
“南诏不是派了使者前来朝贡嘛,他们想跟大唐通商贸易,同时希望大唐能够派出军官帮他们训练军队,向他们出售军械等等,朕觉得可以。”
李超点头。
“朕已经决定,赐封舍龙为南诏郡王,将洱边周边划为南诏区,下设州县,同时在那设立镇南都护府。朕还打算从益州修一条路到南诏,在边界设立边市,与他们互市。”
“朕打算派侯君集去南诏,任镇南都护府都护。”
听到这里,李超恍然大悟。
原来李世民说了半天,还是要保侯君集啊。
支持南诏国确实没问题,跟他们通商、贸易、出售军械、修路、设边市等,都正常。
就算设立一个镇南都护府,也没什么毛病,可让侯君集出任镇南都护,就有点问题了。
侯君集还在跟程咬金打官司呢。
但谁都能看的出来,侯君集没理,真只要一追查,侯君集肯定得吃不了兜着走。一个副将,跟主将打官司,而且还是在他做了弃主将而逃等事在先的情况下,他怎么打的赢。
现在李世民来一个派侯君集去镇南都护府当都护,就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陛下,其它的都没什么问题,可让侯君集去当这个镇南都护,我觉得有些不妥。他跟程咬金的那个事情,还没有个结果呢。”
李世民叹了声气。
“侯君集这次确实做的太不像话了,可他跟着朕出生入死多年,朕有些不舍。就当给他一个机会,发配他去镇南。”
“陛下如果想宽恕他,饶他一次,这也没问题。但臣以为,一码归一码,就算要放过他,也得先把这次的事情先查清楚了,然后该什么罪就定什么罪,最后陛下可以特旨赦免他,这都没问题。但,事情得先说清楚了,不能不清不楚的就这么算了。”
李超对侯君集没什么好感,当然不愿意就这么放过他。
皇帝要保他,可以,但先把事情说清楚了。
侯君集在吐蕃,犯过什么错,干了什么事,一件件都说清楚了。然后到时,该什么罪就是什么罪,总之,得让天下人都知道。
至于最后,皇帝要用他的特权赦免侯君集,那是皇帝的事情了。
李世民望着李超,许久之后才苦笑着叹声气,“那就这样吧。”(未完待续。如果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