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淹是新贵啊,还是顶头上司。
李超虽然官职更高,但毕竟跟他们不是一个系统的,但杜淹却是上司,得罪了这个顶头上司,日子以后肯定难过。
一群御史退下。
杜淹哼了一声,对孙伏伽道,“这群混蛋,把御史台当成什么地方了?”
孙伏伽笑笑,“有人故意煽风点火,想撑浑水。”
“我知道,这些人对于我们两个不服气,尤其是对于我当御史大夫不服气。”
孙伏伽拿出一个折子。
“我也写了道奏折。”
“你不会也要弹劾李文远吧?”杜淹笑问。
“当然不会,不过跟他有关,我要弹劾李瑗、李崇高父子,这里详细列有他们的罪状,不知道院长是否愿意一起署名合奏?”
“又弹劾李瑗?”
“你就不怕别人说你公报私仇?”
孙伏伽笑笑,他本就是要公报私仇,谁让李瑗又落他手里了呢。这次要不搞死搞残李瑗父子,别说读书人就多好,人都有私欲。孙伏伽上次被李瑗搞的很惨,这次有机会当然有搞回来。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既然有机会报当然也不会放过。
李超在算账。
看过京兆府里的档案资料后,李超心情有些沉重。
长安的黑户人口比他想象中要多的多,仅仅是僧道数量就极为惊人。据京兆府的记载,长安有佛寺81所,尼寺28所,共一百零九所。长安附近以及秦岭山上还有许多佛寺,大概长安以及附近的佛寺至少在一百五十所以上,就算以一寺二百人计算,则京畿的僧尼就有起码三万人。
而长安城内有道观三十所,一观五十人计,则有道士女冠五千人左右。
当然,这还只是僧道数量,他们还占有大量的土地,以及拥有许多隐户佃民,寄在寺观名下的这些黑户人口,起码是十倍于僧道。这意味着京畿二十三县,就有三十五万的黑户人口。
另外,长安城人口将近三十万,其中依赖朝廷供给粮食的人口就有一半多,达到十五六万。包括皇室以及宫廷人员、京官京吏还有常备禁军,以及到京师参加选官和科举的人口等。
如果按月需一石半算,一年就是十八石,十几万吃官粮的,就需粮二百多万石。
这二百多万石,就全得靠朝廷支付的,也就是税粮。
关中当然不止产出二百多万石粮食,但关中也还有百多万人口,还得供应关中百姓商人们。只有关中百姓上缴的田租,这才是朝廷能拿到供给京师那十几万吃官粮的粮食。
耕地和纳粮户口,这才是大唐收税的基础。
与长安庞大的消费人口增加相反的是,关中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民田不足、水田减少,劳动力也在减少。
大唐的制度,并不是所有田都收租的,就跟不是所有的百姓都纳课一样。
大唐户籍上一千五百万人口,课丁全二百三十余万。
京畿人口早就过了百万,但纳课的人也很少,能征税的民田更少。大量的田地,都被宗室、官僚们占据了,还有许多田是府兵的,这些田都是不纳课不缴税的。
剩下的田里,还有许多被那些佛寺道观给占去了,这也一样不纳课税。
关中平原现在是地少人多,而且土地也不那么肥沃,甚至水利也不充足。
王侯之家大增,这些人要么是实封贵族要么就是大量买进田地,导致民田减少,私门有余,公家不足。其次,唐初京畿有大量的公廨田、职分田、赐田等,这些田当然也是不纳租税的。
尤其是大量的王侯之家拥有田地后,开始修坝建碾,使得关中的水利设施灌溉面积大大减少,秦汉时郑白渠灌溉面积达4万余顷。唐朝权势之家多在泾河渠道两岸设置水磨牟利,使水量减少,灌溉面积减少。往日郑白渠溉田四万余顷,今为富僧大贾竞造碾磑,止溉一万许顷。水利灌溉面积减少,粮食产量自然也就大减。
还有一点,京畿劳动人口在减小。
本来战乱之后,人口就减小了。
加之大量的隐户逃丁,托庇于权贵和寺观之下,更让朝廷的课丁大减。
而那些富人多丁者,也一样想方设法的避役逃课,要么为官要么为僧,因此现在朝廷的那二百多万课丁,其实都是些穷人,没地方可逃,于是就保留下来。
国家帝业,本在京师。但现在京师却成了一个地狭人多,而偏却又粮食完全不法自给,朝廷税赋更严重不足的地方。
问题的根源,其实正是在李超这群贵族们的身上。
就好比李超,一人在京畿二十三县,拥有的田产,有几万亩,还没算上李元吉的那十万亩。光一个洗澡沟,都两万亩了。除去这个,良田也足有三千多亩。
他在陇右还拥有几千亩地呢。
李家现在的奴隶,就有好几百。
而李家拥有这么大的产业,却是不课户,田地产出什么的不用向朝廷缴一粒谷。
官僚贵族还有世家地主,都在与李家共同分享着这个天下。
算了几笔账,李超就把笔扔下了。
不能为了李三的国家朝廷利益,就损害了他李三的个人家族利益啊。
真要弄,那也应当拿那些秃驴和老牛鼻子们开刀,从他们手里夺田夺人口,反正,他李超总不能拿自家开刀吧!(未完待续。)
第447章 颉利又搞事
居安得思危啊。
李超虽然挖大唐墙角也挖的很高兴,但看到如今李二这么困窘,也知道有时太过了不好。物极必反,狗急还跳墙呢。
李世民这个天下之主,大唐皇帝,结果也就是一个大点的贵族世家,他岂能甘心。他可是知道,李二还是很有抱负的。而且李二狠起来也是相当厉害的,都喝毒药来栽赃太子了,敢把皇帝老爹软禁,把太子大哥关起来的人,岂是一般人。
墙角挖太狠了,李世民肯定要反击的。
“三郎,马上春耕了,那一千顷亩地怎么安排?”
崔莺莺肚子已经显怀,差不多五个月身孕了。营养丰富,加上听从李超建议,有适量的运动,崔莺莺现在身体很健康,丰腴了一些,脸上更红润了。她现在也把许多事情都交给了郑红线和赵四娘帮忙处理。
也许是怀孕了,人也变的更宽厚大方起来,对于家里其它几个女人,如杜采薇三个有孕的媵妾,也比较好了,里里外外都没亏待过。
不过她也没完全放下家里头的事情,春耕这样的大事,她也一直关注着。
如今李家的田多地多,人也多。
之前买进的,别人送的,还有朝廷分的,加上上次灞上移民洮州时,许多百姓把地卖到李家,总算起来,家里在灞上就有三千多亩田。还没算上京畿其它县的上千亩地,以及河北武安的那些地,洮州也有许多地。
另外李家买下的洗澡沟两万亩地,去年也又新开发出不少,如今已经有差不多三千亩梯田了,基本上都开发出来了,其它坡上的地方则是以后种树的。
算起来,一个京畿地区,李家的耕地,种粮食的地就有七千多亩,林地等也还有一万多亩。
但这些地,都不如李元吉的那些地多。那些地现在还在李超手里,遍布京畿,甚至是关内、河南、河东、山南、河北、江淮等,反正超过千顷,整整十几万亩地。李元吉是当之无愧的大地主,现在全是李超的了。
这些地其实李超有点棘手。
若是个千把亩地,李超毫不犹豫的吃下了。可是千顷地啊,整个长安也没有几家有这么多地,李世民给的时候倒是豪爽,估计现在肯定也有些后悔心疼的。
李超已经辞还过两次了,不过李世民还在嘴硬坚持,估计是他现在脸皮还比较薄,不好意思送出去了又马上收回来。
“那些地就不要管了,我还给殿下。”
崔莺莺点了点头,不过也还有点小小不舍,一千多顷地呢。但在这种大事上,她还是听从丈夫的。
“我去趟东宫,你好好在家休养,也不要太操劳家事了,那些给红线、四娘她们去管就好了。”
崔莺莺笑道,“我身子越来越重了,想管也管不了了,正好,婉言表妹马上就要进门了,到时让她来替我管。”
李超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其实这件事情我并没有答应郑家,完全可以拒绝的。”
“拒绝干嘛,婉言表妹跟我自小情同姐妹,我们关系很好的。虽然她比我小上几岁,可人很好。她进我们李家门,这是好事,以后这家里我也添个助手。再说了,咱们如此一来,也跟郑家亲上结亲了。”
“你真愿意?若是不愿意不用委屈自己的。荥阳郑氏虽然如今是关东领袖,但说实话,我们李家也完全可以不用看任何世家豪门的眼色,我们不需要去跟他们联姻。”
“我知道,三郎你可以傲视五姓七宗,但跟郑家结亲有利无害,况且,我确实和婉言表妹关系好,我也想她进门来的。”
李超说的也是实话,和郑家联姻当然有好处。但他现在并不需要特意的委屈自己和妻子。在这件事情上,他是完全可以自己做主的。不像当初与崔家说亲之时,那时是老爹和秦琼说了算。
现在与郑家结亲,也只是纳,就算是媵也一样是纳,不是娶。
真正作主的是李超,然后才是要征求父母、妻子的意思。当然,老爹一如继往的是对与世家联姻持相当支持态度的,崔莺莺则更是如此了,她总是很严格的遵循着这个时代大家女子的礼教。
不让自己去妒忌,不会拦着丈夫纳妾买婢,她们尊重丈夫的权力,也要求丈夫尊重她们在后院的权力。李超纳妾她不拦着,甚至会帮忙张罗。但人纳进门后,却得是归她管束。
在崔莺莺额头上亲吻了一下,李超笑着告别。
崔莺莺依然还是有些害羞,但却笑的很开心。
出门,前往东宫,街道上能看到许多武侯和金吾卫在巡逻。
太子登基之日越来越近,长安也更加严密起来。
东宫。
李世民一愁莫展,放在他面前的是多个账本,各种开支,处处请款。
“殿下,赵国公求见。”
“请他过来。”
李超一进来,李世民就拉着他诉苦。
“文远,你来的正及时,你看看,朕当了这太子之后,一天好觉都没睡好。宫里各项开支请款,数量惊人。可这还是小的,你再看这,李靖、李世绩、叔宝和嗣昌他们都已经到任,现在都发回奏章,说边境之上,突厥人有动静。四人都要求朝廷拔款,让他们征调民夫、购买物资,以加强边境的防御,修缮长城、军堡、关卡,储备粮草军械等等。孤头都大了,到哪里去给他们拔钱拔粮?”
“突厥人异动?”
李超皱眉,这可不是小事。
现如今,突厥是大唐第一劲敌。去年突厥人就大举南下了一次,不过雷声大雨点小,最后抢了一把就走了。
大唐对内宣称是斩杀突厥十万,大获全胜,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甚至可以说,那一丈,大唐根本没有胜,反而是在突厥人面前暴露了自己的真正实力。最后和亲送公主,又送了不少的陪嫁,还要继续履行以前跟突厥人达成的协议,给他们送钱,才算是达成了休兵罢战的和议。
如今大唐换了主人,颉利可汗若是要趁着这个新老交替过渡时期,要来搞点事,太寻常不过了。
“不少情报都显示,突厥人确实在做着战争准备。”
突厥人打仗,虽不如中原汉人复杂,可也一样是得有准备的,如果只是小规模的寇边还不需要什么准备,但如果是一场全面战争,突厥人的准备工作不比汉人少。
“突厥人历次南下入侵,一般都会选在秋高马肥的时候。如果现在突厥人就开始在准备,那么他们肯定会在九十月的时候南下。”
李世民点头,“三郎你判断的不错,我也正是这个想法。突厥人去年南下没有讨到多少好处,但却试探出了我们的虚实。真论起来,我们现在的实力远不如突厥人,他们真要全力南下,那时会非常麻烦。”
李超马上想到了渭水之盟。
虽然渭水之盟是在几年后,可历史上在此之前突厥人已经接连入侵南下了。等李世民玄武门后登基称帝,颉利更是带着二十万大军直接突入关中,一直杀到了长安城的渭水北岸。
最后李世民与颉利签了城下之盟,才算让颉利退走。
但那次,李世民固然厉害,可实际大唐也是个大输家,是答应了每年上贡,给突厥人交保护费才换来的。
突厥人来去一趟,没少烧杀抢掠。
被突厥人直接打到了长安城下,要不是当时李世民反应快,做了拼死一战的准备,突厥人见长安城防御很强,也不会走。
现在,突厥人很有可能再来一次渭水之盟。
“殿下,若是突厥人这次再来,肯定就不是如上次一样三面出击,肯定会选择一路,重点突破,我认为,突厥人最可能会直驱关中,奔着长安来。”
李世民眉头皱的紧紧的,李超的话,正也是他判断的。
河北、河东两个方向,上次突厥人已经劫掠过了,再抢也抢不到多少东西,尤其是有李靖和李世绩二将在,朝廷在那边也部署了不少重兵。
而关中这边,就不一样了。
上次这路收获最少,但这路距离长安最近。
只要突厥人借着梁师都夺占的灵武、朔方为前进基地,他们就能集结十万甚至二十万的突厥铁骑,重点进攻萧关一线,打开这道关门后,就能长驱直入,几天内就能到达长安城下。
关中平原,可是如今大唐最富裕的地方了,就算攻不下长安,可在关中平原大抢一通,再逼迫李唐称臣上贡,突厥人也能大赚特赚。
萧关虽是长安西北门户,也有秦叔宝亲自镇守,但肯定防不住突厥大军。
“孤打算向叔宝增派兵马,加强萧关一线防御。”
“殿下,朝廷兵马只有这么多,加强萧关一线,那么代北、燕北一线兵力必然减弱啊。”
李世民无奈,“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入仕之门太多,贵胄之家太优,禄利之资太厚。入仕者多,则农工益少;农工益少,则物不足,物不足则国贫。九品之家,不纳赋税,子弟又得荫补恩奖,坐食百姓。
秦开郑渠,溉田四万顷。汉开白渠,复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关中沃衍,实在于斯。可大唐却只余六千余顷。
比于汉代,减三万**千顷。每亩所减石余,即少四五百万石。
地利损耗既如此,人力分散又如彼,欲求富强,其可得乎!……
李世民确实穷的快揭不开锅了!
全都在挖他墙角!(未完待续。)
第448章 龙武……赏你三百宫女
第三更送上,求订阅啊!
“殿下,最好的防御其实是进攻。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我们与突厥人的边境线太长了,尤其是在我们失去河套、朔方以及代北、辽西这几块地方之后,我们的防御形势更加不妙。”
李超认为光防是防不住的。
“殿下,我们先下手为强!”
李世民一怔,右手一下子把一根胡须扯了下来,很痛。
“我记得你向来不喜欢冒险,尤其是用兵,你更讲究稳健?我们现在有几分家底你应当比我清楚,防守都还捉襟见肘,如何还有能力主动出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