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地主-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一场全面战争。

    大唐虽然刚统一天下,但也还没有实力打这样一场全民战争的,何况如今江淮还又有十几州叛乱。

    张超也估计不好这场战争的走势。

    “这得看朝廷的目的,如果朝廷想要大败突厥,这几乎很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而若朝廷只是想要守住长城一线,这个应当可以。我觉得这次,最终可能还是得议和,先打几场,稳住了阵脚,顶住了突厥人南下的势头,那么再议和,如之前那样,给突厥人钱帛,给他们好处,甚至放低点姿态,那么突厥人也许就会退兵了。”

    “议和、进贡?”

    秦叔宝脸色不太好看,身为一个武将,如果不能为国守边,要让朝廷向蛮夷纳贡求和,那就是他们武人的耻辱。

    “韬光养晦,一时忍辱负重是有必要的。大唐也是百战得国,天下刚一统,许多地方都还不稳定,连年打仗,府库也是有限。这个时候真跟突厥人死磕?就算真磕赢了,估计也就跟当年杨广征辽一样,天下又要大乱了。所以说,先战再和,暂时忍让,待平定内乱,然后休养生息几年,到时再战,也不晚。”

    “几年?还得休养几年?”

    “往长了说,有十年休养生息足够了,若是大唐没有内乱,有七八年也差不多。”

    秦琼摇头,“太久了。”

    张超往锅里下牛肉丸子,“如果连十年也等不及,那除非出现些奇迹,比如说,这次能重挫突厥人,不过想要做到这点,可是很难的。”

    什么时候,朝廷能把突厥人养的那三条狗真正的灭了,那个时候才真正有机会跟突厥人正面对峙。如果连他们的三条狗都灭不掉,就想着要干翻突厥,那也是太天真。

    如今之突厥,可不是隋开皇时的突厥,被杨坚君臣想怎么玩弄就怎么玩弄的时候了。现在的突厥,是真正的又锋芒必露的时代。

    当年始毕可汗围杨广于雁门,差点杀了杨广。自那以后,中原越发动荡,而始毕可汗在草原上再无敌手,东…突厥强盛无比。

    李渊当年向始毕可汗纳贡称臣,换取突厥的支持,一开始合作还是不错的。

    但武德二年,称雄草原多年的始毕可汗去世,儿子年幼,便由他的兄弟继可汗位,为处罗可汗。处罗可汗继位后,按草原传统,娶了嫁给他父和兄弟两代的隋朝义成公主为妻,在武德三年,处罗可汗又从窦建德处迎来了隋朝的萧皇后以及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并立杨政道为隋王,继隋业。在突厥的汉人都隶属于他,行隋的正朔纪年,设置百官,居于定襄城。

    从处罗可汗开始,突厥与唐的关系就越来越差了。

    而到了去年,处罗可汗去世,他的三弟阿史那咄苾继承汗位,同样以其后母义成公主为妻,为颉利可汗。颉利继承父兄基业,兵马强盛,不愿坐视唐一统中原,屡次南侵,对梁师都、苑君璋、刘黑闼、高开道等人的支持也越多。

    这个刚继位不久的颉利可汗,可谓野心勃勃,已经不满足只是从唐朝那里得点贡品了,他要直接南下。

    从启民可汗到始毕可汗,再到处罗可汗,到如今的颉利可汗,这些突厥汗王的野心一个比一个大。

    只从突厥人迎接萧后和杨政道,立杨政道为隋王,就能看出他们的野心。想要全面插手中原,并不愿意看到李唐一统天下。

    当年隋朝杨坚对突厥玩合弱离强,分…裂那一套,让强大的突厥沦为隋朝的走狗,突厥人可是记忆深刻的,他们如今也学以致用,把那一套准备重新用到中原。只是李唐统一太快,突厥人扶持的那些走狗也没有什么用处,突厥人只能亲自南下了。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实力问题。

    李唐立国不久,实力还不强,突厥人觊觎中原,也实属正常。

    “义父也别气愤,事情得慢慢来,说如这饭得一口口吃。只要这次顶住了突厥人的进攻,让他们退兵,不管是战是和,只要能让突厥退兵,咱们就有了喘息之机。回头,我们再找机会,把突厥三条狗一条条的宰掉,这样就有了反击突厥的基地,进可攻退可守。那时,再想办法也给突厥人内部制造点麻烦,若是能拉拢其中一两部叛乱,有了带路的,那时就可以反攻了。”

    不过张超眼下更担心的不是突厥,而是大唐内部。

    这次太子请旨领兵北上,李元吉也都做了副帅,李孝恭都统兵征讨江淮叛乱,唯有李世民,这个李家的战神,却被按在了长安。

    张超有点担心啊。

    局势已经变的超出张超的掌握了,李世民成了个高高在下却被架空的匹夫,一头困兽。(未完待续。)

第301章 志愿兵

    第五更,求订阅!

    张超病了,病的很严重。

    太子统兵出征在即,这个时候张超却病的起不了床。太子派了东宫药藏局的侍医前来医治,诊断之后确诊是吃了不洁食物导致的上吐下泄。

    “明日出征,张文远能随军出征吗?”太子问回来禀报的侍医。

    “回殿下,张洗马病情有些严重,虽已经用药,但眼下身体伤了元气,还需要静养调理,千里迢迢跋涉随军,实是不宜。”侍医是个山羊胡老者,医术高明,以往太子身体不适,也都是让他看。

    他的话,李建成还是相信的。

    他皱了皱眉头,没料到这个时候张超却出这样的意外。他还想着张超在身边,能替他出谋划策。

    “罢了。”李建成叹息一声。

    务本坊,大学士第。

    张超躺在床上有气无力,为了能够不去河北,他也算是下了血本了。上泄下吐,差点都脱水没命。

    若不是早有准备,用药早,真的非常危险。

    以后再不用这种蠢招了。

    魏征看着张超的样子,还出声安慰。

    “殿下说了,你就在家放心将养,等身子真正好了,到时再去河北。”

    张超无语,都这样了,李建成还不放过他啊,等好了还要去。哎,真是要人命,还得想个万全之策。

    李建成出征了,张超在床上躺着,也没去送行。

    但李建成出兵之时,却把原来秦王府一众大将都带上了,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牛进达单雄信李君羡吴黑闼殷开山等都调去了。加了韦挺薛万均薛万彻冯立王君廓等东宫将领,还有柴绍、段纶、窦诞几个驸马,李建成真是兵强马壮。

    李建成一个带了三个军团六万人马去解幽州之围,李元吉也带了两个军团四万人马去增援太原和解雁门关之围。

    罗艺统兵两万,增援萧关。

    关中府兵,基本上为之一空。

    连长安城,都只剩下了两万禁军把守而已。

    老爹做为东宫亲卫,也再次随军出征,崔琰、柯山、柯五等全都出征了。

    连上次免官后一直瞎混的程处默、尉迟宝琳、李感、牛见虎四个,这次也都再次随军出征,他们是以志愿兵的形式,加入到了唐军的募兵中的。

    大量非府兵的关中青壮,都在长安各地的募兵处报名,他们报名参战,但不是府兵,打完这一仗回来后还是原来的身份,但立功后也会有奖赏,若是有大功,也有机会授武职。

    朝廷特别放开了许多招兵限制,工匠和商人之子也能报名参军,许多部曲也可参军。朝廷发给武器装备,把这些募集的志愿兵组成了一支支预备军,发往几个战场。

    连栓子和柱子都想去。

    张超躺在床上,喝着盐水,听着两个年青人那有些期待的请求,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倒不是说两人爱国,而是这次参战机会,是他们难得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两人都是张家的部曲,还良民都还不是,正常情况下,三年一检选府兵,他们根本没有资格。

    读书年纪也晚了,他们也读不起,就算读了书,以他们的身份也考不了科举。

    之前朝廷举行的第一次科举,张超就是主考官,总共录取了大约有三百人吧。

    听起来似乎很多,可实际上,这三百多人是五十多科的总录取人数,什么童子试、道举试、医举试、明字明算明法等等。

    真正正式的科,秀才、明经、进士三科,秀才只录了一人,明经录了十个,进士录了四个。

    那个秀才就是孙伏伽。

    其余的这十个明经,有九个是来自于大唐各大名门士族,四个进士更是都是五姓子。唯一一个不是名门的那个明经,还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

    孙伏伽这个秀才,和其它十几人参加了随后的吏部试,又有四个没得到授官,因为年龄、相貌、出身等问题被刷下去了,十一个授了官,孙伏伽授了个正八,四个进士授了从八,那六个明经只授了正九品。

    至于其它的那几百个,都没官做,只是补充到各部衙等做了吏员而已。

    而且这次科举考试,张超看来完全就是乱来的。

    有一半都不是看成绩录取的,是看名声、看出身。

    这样的科举,栓子他们是一辈子都没机会的。就算是白鹿书院的那些平民学生,以后书读的好了,得到荐举参加科举,可以这种科举制度,他们百个里有一个能够考中就算了不起了。

    不讲成绩,不讲公平的科举,寒门子弟机会太少了,除了这个制度能变。

    栓子和柱子都是年轻人,十多岁的年轻人跟着张超身边,也算是开了眼,见过许多世面的。他们并不甘愿做一辈子的长随,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良民,甚至挣个出身。有房有田,甚至有个勋职。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兵打仗了。

    平时还没这机会,这次招募志愿兵,是他们难得的机会。

    “栓子、柱子,你们想去当兵打仗挣功名,这是好事,说明你们有追求有梦想。人如果没有了追求和梦想,那就跟一条咸鱼没什么区别了。不过一将功成万骨枯,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活命都艰难,想挣功名就更难了。尤其是这次,是跟突厥人交战,这不是对付那些叛军。突厥人不论装备还是体格都是很强的!”

    两个少年站在张超床前,低着头,但神情却很坚决。

    “你们想去,我不会拦着你们。不过你们得经过你们父亲的同意!”

    张超让人把栓子父母张管家和张周氏叫来,又让人把柱子的父亲郑老爹和郑崔氏还有他姐姐红线叫来。

    “你们是否愿意让他们去当兵?”

    老张和老郑都不太愿意儿子去当兵,他们已经年过半百,活了大半辈子,已经不指望大富大贵,只希望能平平安安就好。

    儿子跟着三郎做长随,挺轻松,待遇也好,再做几年,到时蒙三郎开恩,还能放免为良,到时娶良家女做妻,生儿育女,再有点积蓄,就很好了。

    可儿子坚决要去,他们也无法拦着。

    “柱子,当兵哪有你想的那么好,太危险了,你就呆在家里不好吗?”红线拉着弟弟的手劝说着。

    “算了红线,人各有志,不能勉强的。栓子和柱子两个既然这么有志气,就让他们去闯一闯,要不然他们以后一辈子都会后悔的。”

    “让府上给他们置办一些行装,备好干粮。”张超对着两个少年道,“既然选择去了,就不要后悔,更别到了战场上当怂货逃兵。好好干,努力拼一拼,也许能挣个功名回来。”

    “谢谢三郎开恩,我们一定不会丢张家的脸的。”

    “别这样说,上了战场,就为自己负责。”

    对于张家府上的其它仆佣,张超也是这个态度,愿意去的,且朝廷接收的,那就随他们自己。去报上名的,张家还给他们置办行装,给他们置衣服毯子,准备干粮,甚至每人备了一些药品。

    难得的机会,张家还真不少人报名去的。

    最后有八个人通过了招募,栓子和柱子两少年也都录用了。张超找了牛见虎几个过来,这几个货虽然也是志愿兵,但人家国公之子,而且之前都当过六品官了。因此这次他们虽加入了募军,可去都是直接做了校尉的。

    张超把张家的八个人交给他们,算是走了个后门,让他们成了牛见虎他们的亲兵了。

    “帮我照看着点,都是些新手,以前刀枪都没握过。”

    牛见虎几个倒是大大咧咧的,“放心吧,可惜三郎你这个时候生病,要不然跟咱们一起去河北了。”

    “三郎要是没生病,人家都是呆在太子身边,坐在中军帅账的,哪会跟我们募军呆一起。”李感笑道。

    “你们几个也多注意下自己。”

    张超嘱咐几个,虽然他们是募兵,算是预备队。但战场形势复杂,谁知道什么时候预备队就被顶了上去。

    他知道这些勋贵子弟们总有追随父兄,战场建功立业的想法,而张超并不想上战场,这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而已。

    上次河北战场走了一趟,差点死在洺州城里,张超觉得李世民坑自己,可在秦琼程咬金甚至是牛见虎李感这些人的眼里,这很正常。战场之上,谁还会跟你讲究那么多。

    不说入城招降有危险,战场上哪里没危险。派将领冲锋陷阵,甚至是去做诱饵,都是十分寻常的事情,若是畏敌怕死,那就别来战场。哪怕是个文职甚至是民夫,关键的时候,也得提刀上阵。

    不过张超不想再来一次了。

    心脏受不了这刺激,他还这么年轻呢,都已经是家财万贯,娇妻美妾,日子过的这么好,干嘛要去打仗?

    再说了,他本来就不是府兵,那不是他的战场。

    栓子他们走后,整个长安城似乎都冷清了许多。

    “莺莺,马上让人去采买粮食,能买多少是多少,就算涨价,也买!”长安城的粮价还没涨,但张超知道马上就要涨了。

    突厥大举南下,而东南江淮又大规模叛乱,南北同时用兵,而且还是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大量的青壮出征,这必然还会影响到今年的夏粮。

    趁这个时候买些粮,这是上策。

    “粮价真要涨了吗?”

    张超点点头,灾害、战乱,这都必然会导致粮价上涨。而江淮还是重要的粮产区,那里叛乱,肯定要影响今年的夏粮。加之北方突厥南下,多路进攻,南北战争究竟会打多久,打到什么规模,都难以预料。

    但这种极坏的形势下,百姓肯定恐慌,粮商们也会趁机囤粮,粮价短期内肯定会快速上升的,除非朝廷能在夏收前就平定江淮和北方的战事。

    要不然,这粮价有的涨。

    “好,我马上就去安排,三郎你好好休养身子。”(未完待续。)

第302章 插秧忙(第六更!求订阅啊!)

    身体稍好一些,张超便去了乡下。

    正是暮春时节,春粟已经种下,不过张家的秧田里却有许多人。秧苗已经长成,开始拔秧栽禾。

    拨秧是个辛苦的活,扎个马步蹲在田里,一点一点的把秧苗从地里拨出来,还得小心,不用能蛮力,要不然嫩嫩的秧苗就断了。这就需要秧田管理的好,晒田和水得控制的精准,这样拔秧的时候,秧才容易拨,也不会沾太多的泥。

    右手拨秧,左手整理,凑成一把之后,还要在水里慢慢的把根上的泥洗净,要不然把秧挑到田里去会相当的麻烦。

    “好一派热闹的生机景象。”

    孙伏伽站在张超的身边,看着秧田里那一派忙碌景象。

    这位大业三年的进士,武德五年的秀才,通过礼部试又通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