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微臣请问,陛下您只看到了这技术的成果,可曾想过这过程中的艰辛?若是没有这所谓的格物技术,又何来的惠及天下?”
“若是说,微臣以格物技术惠及天下读书的学子,反过来却换得鸿学大儒、道德君子的鄙夷,那么微臣岂不是天生犯贱!?”
第289章 创办书院()
叶宇的这番话说的很是粗浅,一句天生犯贱让人听了极为刺耳。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种说法似乎也合情合理。
朝中众多鸿学大儒,抱着金科玉律维护着儒家的道德圣贤,却不让格物之学共容于世。
可就是这所谓的格物之学,却在慢慢地改变着周围的环境,就以当年叶宇提供的纺织机器而言,如今的效果已经是立竿见影!
赵昚虽然对叶宇的言词表达很是不悦,但是回思一想也确实有一定道理。
“微臣妄言,最看不惯道貌岸然之辈,人生处处皆学问,难道儒学正统就高人一等?难道儒学正统就可以扭转天地?微臣斗胆,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哪一样不是因技术匠人而所得?”
“爱卿此言有些偏激了”赵昚看着叶宇有些情绪激昂,于是便出言劝止道。
叶宇此刻也意识到了方才的失态,他只要谈及此事就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怨气。在这些读书人的眼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似乎中华几千年的历史车轮,是他们这些人推动的!
今日的言论的确有些偏激,这也是没有能够忍住的缘故。叶宇这个时候才渐渐的发觉到,自己的忍耐力还得多多练习。
“微臣言语有失,请陛下恕罪!”
赵昚摆了摆手道:“罢了,爱卿所言虽有偏激失当之处,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陛下圣明!微臣只想陛下往后对此能够予以重视”
“卿之谏言,朕记下了!”
赵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后似有深意地微微带笑道:“既然有这个想法,那就放心去做便是”
叶宇闻听此言初时一愣,随后面露喜色:“多谢陛下成全!”
“嗯,天色已晚回去吧!”
“微臣这就回去拟定印刷术与造纸术的主要细则,明日就呈交于陛下亲自预览!”
叶宇恭敬地退出了御书房,离开皇宫的那一刻,叶宇脸上挂着少有的喜色,因为能够得到赵昚的默许,这显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凡各地创办私人书院,或有地方官支持,或有士绅合力资助,才能够维持一所书院日常的开销。
士子们大抵并不富裕,多是平时耕种,闲时念书,半耕半读,方能勉强生活。所以若非财力雄厚以及名望日隆者,是很难创办一所像模像样的书院。
而以叶宇时至今日的声誉以及财力,创办一所书院其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叶宇之所以将此事搁置一年未有筹划,其主要原因还是在等皇帝赵昚的默许。
创办书院并不是难事,但是创办具有颠覆性的书院,那就具有很大的风险成分在里面。
若是没有朝中权贵的鼎力支持,那么这个新型的书院就会中途流产。因为这些维护儒学正统的卫道者,就会群起攻击这个新兴事物。
叶宇承认自己如今在士林中的声望越来越高,但是毕竟是根基不稳,而且认同他的大多数士都是寒门士子。这些人虽然人数众多,但与根植朝野千年独尊儒学的权贵相比,实力可谓是微不足道也。
而且朝中权贵之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叶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贸然兴办书院,恐怕一人一口唾沫就足以淹死叶宇。
古有士农工商的排序,工与商直接排在了农民的后面,可见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改变起来是有多么的困难。
所以他在等,等一个让赵昚认可的机会,只要当今皇帝默认了此事,那他再筹办书院就会顺畅许多。
关于币制改良一事,叶宇不是没有留心,而是没有直接发表意见。
当初在绍兴查获钱钞伪造后,叶宇就知道将来会在纸张上有所突破。
钱钞所用的纸张乃是朝廷最为高档的贡纸,但仍旧被不法之人所仿制,为了尽快杜绝伪钞的泛滥,那么朝廷必会有更换新型纸张的决定。
而在这新型纸张上,叶宇看到了机会。叶宇知道,要想让赵昚认可他创办书院,就要在这纸张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御书房里的对话,叶宇虽然对币制改良没有提出任何意见,但是却旁敲侧击向赵昚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我叶宇可以研究出廉价的厕纸,就有能力捣鼓出一种罕见的高档纸!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币制的改良工程,也向赵昚证明了格物之学并非是奇巧淫技!
如今有了赵昚的默许,叶宇就等于吃下了定心丸,兴冲冲地离开皇宫准备筹办书院的事情。
书院不列入朝议,也不归统与朝廷体制书院,这是赵昚为了减轻群臣弹劾的压力。毕竟私人办学各有自由,就算孔德贤等人有意弹劾,这种力度也会大大减弱。
关于办学的校址,以及如何规划书院日常运营,还有这些教书先生,都得进行详细的分配与安排。
当然这件事不可能仅凭叶宇一人,所以叶宇找来了京城里的姜夔与陈亮。
姜夔与陈亮二人,因为当初替叶宇誊录论语正注之后,一时间是名声大噪享誉京城,不仅赵昚亲自授予同进士出身,而且在集贤院里担任校书郎!
虽然这个职务很低,但是能够进入集贤院也是身份的一种象征,这就等同于丑小鸭一夜成了白天鹅。二人的这等境遇,让一些士林学子是既羡慕又嫉妒。
对于叶宇的召唤,二人自然是欣然前往。在姜夔与陈亮的心中,对叶宇已经不单单只是敬重,而是有了一种知遇之恩。
如今潘之所在绍兴担任知府,孟桐已经调往川蜀成都身居军职,就连最近的岳琛,也是在余杭县担任知县不能抽身。
百里风已经因叶宇的举荐,成了如今宜州的推官,所以这个时候在京城,他已经没有可用之人。
至于当年与潘之所同榜进士的沈金川,如今一跃成了刑部侍郎,这等坐火箭般的上升速度,在官场之中并不多见。
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潘之所能够担任一州的知府,很大程度上是叶宇的有力提拔。
而沈金川如此迅速的进入了朝野,这显然是不合乎常理,当然,叶宇是个例外!
而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沈金川已经依附于虞允文一派。当年叶宇在寿州安丰县担任知县的时候,就已经看出了身为签判的沈金川比潘之所要圆滑许多。
如今沈金川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就已经荣升刑部侍郎一职,这不得不说沈金川有异于常人的手段。
既然这个昔日的故友依附了虞允文的恭王党,那他叶宇也就没有必要再拉拢对方参与此事。
当然,关于这件事叶宇想到了许士林,回京之后他才得知许士林已经调任吏部员外郎。
虽说这个员外郎是个闲职,位于吏部尚书、侍郎之下,但有一个身份让叶宇不得不谨慎。如今的许士林已非昔日的白身士子,而是成了曾迪的女婿。
曾迪是庆王党的中流砥柱,所以许士林成为曾迪女婿之后,叶宇对于许士林也就渐渐的有了距离。
对于沈金川与许士林二人,彼此之间仍旧是朋友,但已经不是推心置腹的朋友了。
立场不同,所产生的距离是一种必然趋势。
在姜夔与陈亮的协助之下,初步拟定了建立书院的大纲,然后三人各自分工筹办此事。
最后在一番统筹之后,决定将书院的地址设在天目山的东山脚下。
天目山是儒、道、佛等文化熔于一体的名山。位于杭州临安城北,因东、西两峰顶各有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由此得名。
尤其是西山更是佛教盛兴之地,山峰之上香火鼎盛庙宇林立,或许是佛教源于西方的缘故。
而东山为道家“三十四洞天”之一,叫“太微元盖”,是道家名山,当年汉代道教大宗张道陵曾修道于此。
叶宇之所以选择于此,其中或多或少与王重阳的遗愿有关。
地址定下来之后,叶宇便开始建学舍。叶宇一心想着要早一点建好,因此在花费钱财上也不计成本。
甚至连书院学舍的布局结构图,叶宇都是要亲力亲为,势要创办一所具有后现代规模以及体系的书院。
所以作为中华商号的掌舵人苏全忠,不惜重金集合了临安府大部分工匠,参与进了新型书院的建设之中。
所需工料一应俱全,叶宇偶有闲暇就去工地上巡视,见工地上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叶宇的心情也轻松了不少,于是问身旁的苏全忠:“伯父,按照这个进度,需要多久才能竣工?”
“工头说,如此大的工程,应该需要半年左右”苏全忠对裁缝、算账是个行家,但是对于建筑却是一窍不通。
不过这别说是他,就是提出问题的叶宇也不懂。虽然叶宇没有说什么,但是苏全忠知道这个事情还得让工头跟叶宇汇报。
于是吩咐身后的仆人,去将施工的工头唤了过来。
施工的工头是一个极为精瘦的中年男子,络腮的胡子一副虬髯模样。
“小人苏涣叩见大人!”
第290章 无所不能()
“苏涣?”
叶宇听到这个名字,侧过脸来看了苏全忠一眼,继而轻声问道:“伯父,这是您苏家的人?”
“呃,远房表侄”苏全忠是没有想到叶宇会突然有此一问,所以回答得略显仓促,因为他不清楚叶宇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伯父这可真是举贤不避亲呐!”
一听这话,苏全忠顿时明白了过来,于是慌忙道:“贤侄啊,这可不是老夫任人唯亲,乃是因为苏涣对于建设房舍的确有些能耐”
“这个小侄自然知晓!”
叶宇环视四周,看着井然有序的施工工地,这足以看出眼前的苏涣确实有些本事。况且叶宇也相信在这件事情上,苏全忠不会让一个门外汉来施工。
任人唯亲,其实也在情理之中,这个叶宇能够理解。
看了一眼惶恐的苏涣,叶宇随后拧声问:“这工期真的要耗时半年?”
“回禀大人,若是一般书院房舍建筑,小人可在三个月内完工,可是大人您所绘制的图纸,其中布局不按常理,而且方方面面都要细致,所以”
苏涣为难的解释,让叶宇的眉头微微皱起:“就不能再快一些?”
“大人,小人说的半年还是天公作美的情况下,若是遇到雨雪”
叶宇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这冬季天气寒冷,工期进度较为缓慢,若是再来几场雨雪就更会拖慢工期。
随后叶宇便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徒步向施工工地巡视,苏全忠与苏涣二人则跟在身后陪同。
期间叶宇见砌匠们以青砖砌墙,所用的粘剂是石灰,于是就问道:“这一直以来建房驻屋,所用的粘合之物都是石灰?”
“正是,石灰浆作为粘合剂,要比泥浆牢固许多,一般农家小院的房屋都是用泥浆”
“话虽如此,但这石灰浆也不是上上之选,为何不使用水泥?”
叶宇自小也是农村孤儿院长大,对于农村家乡烧红砖,盖房子、粉刷墙壁、用水泥砌地面,都很是熟悉。所以此时此刻他急于建设书院,就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然而苏全忠与苏涣二人听了这句话,顿时是茫然不已。苏全忠还算好些,毕竟他对建筑不是很了解,他只是对叶宇说的水泥感到疑惑。
而对于深通建筑的工头苏涣来说,可谓是彻底茫然无知,当即惭愧地恭敬道:“大人,请恕小人无知,这水泥究竟是何物”
“根据字面意思来看,莫不是泥浆的高成品?”苏全忠分析起了字面意思,认为水泥是泥浆粘合剂的升级版。
看着面前的二人均是茫然之色,叶宇这才恍然明白过来,这个时候哪里有什么水泥。
随后尴尬的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解释道:“这水泥啊,其实就是石灰石与粘土烧制而成”
叶宇这一番解释,让二人初步有了大致了明白,苏涣甚是感慨自语道:“难怪大人说这水泥的粘合性比石灰浆好,原来是石灰浆与泥浆的烧制所成!”
“贤侄既然懂得此法,何不”
苏全忠的意思其实很明确,就希望叶宇能烧制这种水泥,不仅可以应对当下之事,将来还可能成为畅销的产品。
看着苏全忠那隐含欣喜的眼神,叶宇知道苏全忠又在打发财的主意了。
不过要是用水泥砌墙的话,自然要比石灰浆利落很多,即便是遇到雨雪天气,也不会出现因灌水而导致坍塌的现象。
烧制高强度的水泥他叶宇没有那个本事,但是土制水泥的方法他还是有些心得。既然这种情况下,面对盛意拳拳,那他叶宇只能试一试。
然而这一试,却是打破了中国古代的原有建筑文化。自此数十年后,整个天下的建筑领域进入了另一个时代。
虽然烧制的水泥很差劲,与后世的高强度水泥相差甚远,但这已经被苏涣一干砌匠们惊为天人。
当叶宇离开工地之后,苏涣望着马车离去的方向,自言自语道:“三叔,叶大人难道真是文曲星下凡?怎么他什么都会”
“能者,无所不能!”苏全忠沉吟了很久,最后才默默道出这几个字。
临走之时,还不忘严厉提醒苏涣:“有了这水泥,你一定要尽快竣工。不过你要谨记,一定要实实在在质量过关,切不可玩弄小聪明,否则出了大事,谁也保不了你!”
“是!就是不睡觉,侄儿也会在四个月内完工!”
书院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而关于印刷术与造纸术的提出,使得叶宇又一次成为了大宋文人的焦点。
这两项技术的改进,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至少将来书局的图书不再昂贵,所需的纸张也渐渐地得到普及。
这对于天下读书之人的影响,其实远比当初叶宇撰写的论语正注要深远。
同时关于这项技术的把关,赵昚将此事全权交由叶宇处理,并且让叶宇以最短的时间内研制出高档的纸张,以备将来印制钱钞,替换市面上已经真伪难辨的旧钱钞。
原本关于会子钱钞的印制以及发行,皆有户部侍郎钱端礼主持,如今由于叶宇能够研制新型纸张,所以这件事就由叶宇与钱端礼二人共同完成。
由于绍兴伪币一案的缘故,如今牵扯到了币制的改良。叶宇很想乘着这个机会,将币制的改良变成一种改革。
其实当下会子钱钞也仅仅流通与发达的州府地域,像一些偏远乃至朝廷无法实施的地方,仍旧是以铜钱作为交通货币。
当下的会子钱钞,又称为东南会子,其实就是这些纸币在东南地域流通,其他地方还根本流通不了。诸如湖广等地,以及川蜀西南诸州,所使用的钱钞是另有机构发行。
所以由朝廷发行的会子钱钞,并不是当下统一的流通纸币。其实这些会子就是一种票据,还没有演变成后世那种具有普遍价值的钱币。
而叶宇想借着这个时机,想将当下大宋的币制得以统一,如此一来对于大宋的百姓生活以及商业的发展,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利处。
当年秦始皇一统全国,将七国的钱币得以统一,这就避免了商业交流的繁琐。
如今随着商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