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张说、曾迪一派也是秉承了庆王赵恺的意愿,要得饶人处且饶人!都是久混于朝堂上的老狐狸,他们也不想当炮灰打头阵!
双方各自都有各自的打算,又是无形的进入了钳制态势。所以关于浙东诸州的联名上书,如今双方谁也没有当众提及。
这一刻,双方都选择默契的沉默了!
因为他们的确被叶宇之前的话唬住了,关于绍兴伪币一案究竟叶宇知道多少,双方心里都没有底。
俗话说得好,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若真是惹急了,这事情还真是很棘手。谁都看得出,当今陛下对叶宇是恩宠到了过分的地步,若是头脑一热真的让叶宇彻查此事,那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因为当官之人,没有几个是干净的,这是亘古不变的现象!
叶宇本以为这场朝会,会是他舌战群臣的时刻,可没想到小打小闹之后,就偃旗息鼓没有在发难。
其实叶宇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他既担心这些朝臣喋喋不休对他围攻,但内心深处又希望这些人能够弹劾他。
因为他很想知道,赵昚对他的袒护程度究竟到什么地步!
这种袒护究竟是爱才惜才,还是真的如黑袍人所说的,自己与他是父子关系!
矛盾的心理充斥着叶宇的思维,所以他已经没有心思去管接下来朝会说了什么,只是偶尔抬起头偷瞟一眼龙椅上的赵昚。
朝会散去,叶宇正打算回去,却被德寿宫的内侍太监留住,说是太上皇已在德寿宫等候多时。
太上皇赵构召见,叶宇自然不能拒绝,因此就跟随内侍太监前往德寿宫。
这一次没有水边钓鱼,因为天气已经骤冷不适合池边垂钓,叶宇跟随内侍太监来到了德寿宫的内殿。
“叶大人,官家已在书房等候,老奴就送您到这里了”
“呃,有劳公公了!”叶宇十分有礼的向这内侍拱了拱手,随即转身就进入了书房。
进入书房,叶宇抬目环视周围,映入眼帘的尽是书法丹青,古色古香的书房让叶宇是眼前一亮。
就在叶宇愣神之际,内厅已然传来了苍老的笑声:“宇儿来了?”
叶宇一听就知道是赵构的声音,于是不再停顿,疾步进入内厅,见赵构正在桌案前练字,于是恭敬地行跪拜之礼,尊呼道:“孙儿给爷爷请安!”
“爷爷?哦呵呵,对,这个称呼好!看来你要比庆王、恭王那两个兔崽子伶俐的多!”
赵构捋了捋那花白的胡须,满意的看了叶宇一眼,欣慰道:“起来吧,爷孙俩就不必多礼了,者平民百姓家的称呼倒是显得更为亲切!”
本该尊称皇祖父的,但叶宇却突然改了口,直接称呼赵构为爷爷,如此虽然不合乎宫中规矩,但仅仅就这两个字,已然拉近了他与赵构之间的距离。
叶宇起身来到近前,发现赵构正在临摹他的字。
当初与金国书法名家吕胜比试书法,就是抄写了一份千字文。
力透纸背二十八层的千字文,之后全部被送进了大内皇宫珍宝阁。甚至连叶宇当初所用的桌子,也被保留在了国子监的文库之中。
因为当年叶宇不仅力透纸背二十八层,而且还力透桌面,竟然将整篇千字文印在了桌面上。叶宇一向不留墨宝,所以这篇倾注书法精髓的千字文,就成了所有人争相模仿的蓝本。
但由于二十八张千字文藏于宫中,所以国子监只有将那张印有墨迹的桌子视若珍宝,以作酷爱书法的学子临摹之用。
所幸叶宇当初用的是五彩松墨,浸透之力让人不可思议,竟然可以印在木板而不散。
叶宇看着桌前摆放的那本装裱精致的字帖,叶宇知道这份字帖应该是那二十八层中第一层,因为上面字迹鲜明、力道十足。
赵构写完最后一个字,这才收笔舒了口气:“瞧一瞧,朕临摹的如何?”
“爷爷你本就是书画名家,临摹起来自然是趋于神似!”叶宇此时此刻没什么可说的,只有不痛不痒的拍了一个马屁。
叶宇的奉承直言,赵构显然很是受用,于是乐呵呵的放下毛笔,摇了摇头道:“虽然临摹神似,但终究没有孙儿你字里行间的那种灵气”
“孙儿练字心无旁骛,不追求于倾心临摹,也不会盲目于闭门造车,孙儿以为书法之道与处世之道等同,无论经历的是什么,学习的是什么,但不可忘记做回自己”
“做回自己?”
赵构听了叶宇这番话,当即似有所思的坐了下来,沉吟片刻之后,略带怅然地摇头自语道:“或许你是对的,朕这一生最为遗憾的就是没有做回自己!”
“随朕到园中走走”
赵构说着就要迈步走出书房,叶宇关切的急忙上前扶着赵构。叶宇的这一举动让赵构很是欣慰,他突然觉得自己认的这个干孙儿,要比赵恺、赵惇善解人意很多。
第286章 赵构心声()
搀扶着赵构行走于小园之中,叶宇一直是静静地跟在一旁,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富有争议的人。
一老一少漫步于园中,时不时的赵构问向叶宇几句家常,叶宇也是悉数予以应答。
或许是走累了,二人在一处阁楼里坐下。随着二人的到来,阁楼里也很快由宫女送上香茗,两人就这样闲暇地聊着家常琐事。
一番闲谈之下,叶宇对于这个年过六旬的老人,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宇儿,你说将来的史册上,会如何评论朕的一生?”赵构吹了了吹茶盏上的热气,悠闲地问了毫无征兆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叶宇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他总不能说你将来会被后人鄙夷,骂你是个软弱无能之人?
这些话他说不出口,也不敢说,所以这让他感到有些为难。
赵构见叶宇有些犹豫,于是露出一丝苦笑道:“其实你不说,朕也知道,民间乃至朝臣都会暗中说朕曾经是个昏君!”
“皇爷爷,您多虑了”
“你不必替朕掩饰,朕心里其实很清楚,他们会骂朕软弱无能、杀害忠良,使得我大宋半壁河山沦为金人之手!”
“”叶宇没有说话,因为这个时候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沉默不语,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
赵构微微叹了口气,摇头自语道:“所谓不在一个高度,其他人永远不明白朕心中的苦楚。朕当年在位之时做了一些事情,朕的子民又岂能尽知?”
“孙儿明白!得到的权力越大,所付出的牺牲也就越大,可能会骨肉相残,可能会受尽冤屈自古皇帝,称自己为孤家寡人,孤寡的不是人,而是心”
叶宇的这番感慨之言,让赵构听了神情一震,随即赞赏道:“你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地,实属难得啊!不错,孤寡的不是人,而是心!”
“虽然如今朕退了位,但朝中之事也有所耳闻,天下文人士子多会指责朕软弱与金国求和,但他们可曾想过朕这个皇帝不好当?”
“当年父皇与皇兄双双被掳往北地,朕也是赶鸭子上架丝毫没有准备,一路逃到江南重整军队抵抗金兵!但是他们可曾想过,这打战是随随便便就能打的么?”
今日赵构似乎谈兴很浓,很想与眼前这个年轻人说说心里话。
而叶宇在听取了赵构的话后,心中的固有思维正在慢慢转变,他此刻突然觉得赵构其实是个可怜人。
他是因为徽钦二帝被掳走而捡到了皇位,但是这个皇位可谓是来之不易,几乎是到了生死攸关的境地。
正如赵构方才所言,这打仗其实并非是一腔热血。打仗打的是什么?所有人都知道,是钱,是人!
而这二点,当时南宋都是极度匮乏。政权初建,国家一穷二白,百姓流离失所,吃的都成问题,拿什么打去?
说道兵源,说岳全传的故事就更是渲染般的扯淡。可以说宋朝的兵制之下,很多人不愿意当兵。一般百姓宁可流浪受苦,也都不愿加入军籍。
大宋军人一改隋唐府兵制惯例,采用招募的方法招兵,而招兵的对象多是流民和饥民。当兵虽说是衣食无忧,但也算不上什么荣华富贵,最重要的是脸上还要刺字。
刺字这一恶习在五代盛行,被大宋承继下来,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士兵逃亡。而当时脸上刺字的人,除了兵士,就是罪犯和奴婢。所以一旦当兵后被刺字,这辈子都会被人瞧不起。
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小说演义,都认为岳飞已经快要直捣黄龙,灭金指日可待。
但史实是,当时金兵至少五十万,宋军呢,除了部分老百姓组成的义军这种乌合之众,根本没有战斗力。
真正地兵卒,也就是十几万,而且分属于几个大将,彼此不团结,互相扯皮,互相牵制,这样的宋军,如何能战胜金人?
汉人是个十分爱想象美好事物的民族,由于宋朝兵事的积弱,所以有了杨家将、岳飞传还有更为扯淡离谱的岳雷扫北。
岳飞死后,子孙并不受重用,而且都是习文不习武,又岂会是小说中打的金国投降?
这让叶宇想到了清朝乾隆弘历的身世,皇室之中孩子的出世以及身份,都会有专门的宗人府进行把关,弘历又岂会是汉人之子?
然而经过小说的渲染之后,俨然成了不是事实的事实。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种主观臆测,汉人反清复明已然无望,就自我安慰的想当然认为。
为了什么?不过是让那小小的自尊心得到一丝安慰罢了!
赵构轻轻的呷了一口香茗,然后轻叹道:“平心而论,朕的确惧怕金国,这是不争的事实,朕也不想掩饰什么!但这种惧怕不是与生俱来,若是我大宋健儿真能势如破竹,朕何必心生惧意?”
见赵构毫不掩饰的承认这个事实,叶宇倒是感到十分的意外。但叶宇相信赵构说的是心里话,小打小闹的胜利,根本让赵构看不到希望,反而会激起金国的反扑。
这个心理,归根到底还是大宋的军队,让赵构失去了信心!
只要有生命的生灵,都会有反抗意识,更何况是人?而之所以不去反抗,是因为被打怕了!
为什么会怕?还是因为技不如人!
“可是这能怨得了朕吗?大宋的半壁江山沦为敌手,这是朕的错?社稷的百年沉疴难道是一时而成的?留下了这个烂摊子,你让朕有什么办法?”
“朕承认自己不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但自问比及父皇、皇兄要胜过很多!仁宗皇帝在位之时,有范仲淹庆历新政神宗皇帝在位之时,有王安石变法,但这些结果又是如何?”
“失败了!若说朕是无能昏君,那当年仁宗皇帝在位时,名相、名将不在少说,但结果是失败了,为什么?说明朝廷的弊端沉疴,若要改制可谓是难如登天!”
“朕何尝不想做个好皇帝?谁愿意臭名史册?可是这个过程总得有人背着骂名去过渡!朕虽然没有太祖太宗那样开疆拓土,但至少保住了江南百姓的富足安康!”
“”
赵构的这番话,让叶宇一直以来的认识正在逐渐的变化。
当年重生宋地的时候,他还一直抱着后世历史上的评论与定位,但是当他融入这个时代、这个朝廷之后,他才发现的如今的朝廷看似富足,却已经面临腐朽。
正如方才赵构说的那样,当年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以及后来的王安石变法,不是这些人闲的蛋疼,而是因为这个朝廷、这个政体已经逐渐的趋于腐朽。
直到现在又苦苦支撑了一百多年,这其中的问题沉疴可想而知有多么的严重。
此时此刻,叶宇似乎越发的明白了赵构的无奈。对于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等一干人,这些将领很会打仗是不争的事实,但始终只是一个将领,站得不高,看的不远是这些人的通病。
为将帅者,所看到的只是行军打战这一块,至于其他的他们没有去考虑!比如国库空不空,内部矛盾激不激烈,国内有没有天灾**,亦或是国与国的外交利益关系
这一切的一切没有人去关注,但身为皇帝却要将这些统统考虑在内!
而士林文人多是无病呻吟,只看到片面因素,势有弃笔从戎扫平金国的豪情,但是这些人可曾考虑过国家的情况?
而对于百姓而言,其实打不打仗对于他们而言并不重要。他们所要的就是一个安定的生活,要是突然战事一起,百姓们又要多交一成军饷赋税!
正如后世的共和国,面对小岛国的多次骚扰而不为之所动,不是软弱无力忍气吞声,而是因为种种因素的钳制,可是我们没有看到也没有想到,所以我们就会想当然的去指责国家领导。
赵构说到最后却站了起来,身子有些萧条:“岳飞是忠臣,秦桧是奸臣,这一点朕心中很清楚!”
“那皇爷爷您为何”
“这就是帝王之术!!”
赵构转过身来,看了叶宇一眼,随后复杂一笑道:“今日朕这个糟老头子絮叨了不少,时值正午,你就留在宫中陪朕共进午膳吧!”
叶宇点了点头没有拒绝,在德寿宫里与太上皇赵构与太后吴氏一起吃了午膳。叶宇不知道的是,这份殊荣是庆王与恭王所没有的。
在午膳的闲谈之中,叶宇从内侍太监的口中得知,昨日太上皇赵构去了灵隐寺上香,在途中听到了不少流言蜚语,因此回到宫中之后一直闷闷不乐。
所以今日才传召了叶宇来到德寿宫,闲聊之间将心中的郁结倾吐而出。至于赵构为什么要找他闲聊,叶宇心里也是不清楚。
按照赵构的说话,那就是二人比较投缘!
从德寿宫出来之后,一路上叶宇想了很多,今日他才认识到真正的赵构,这或许就是埋藏心里大半生的郁结所在。
做回自己?或许站在权利顶端的人,永远都不能做回自己
走出德寿宫的那一刻,叶宇才明白赵构所谓的帝王之术是什么!
制衡,讲究权利的一众平衡,忠臣有忠臣的用处,而奸臣自然有奸臣的用场。忠臣时间久了会成为权臣,而奸臣时间久了会成为佞臣!
岳飞是忠臣,但可以说是功高震主,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成立岳家军犹如军阀!
众人皆为十三道金牌调回岳飞感到可惜,但却没有考虑到这平白无故多出十二道金牌,是不是彰显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嚣张?
就算有各种理由去解释,但不听调令就是一种君臣大忌!
赵构身为赵氏子孙,秉承了赵家重文轻武的宗旨,本身就对武将心有不安,那么要想制衡这些边关大将,那秦桧就是最好的利剑。
奸臣有奸臣的妙用,因为奸臣能做忠臣做不到的事情!正如清朝乾隆皇帝明知道和歉鎏肮伲匆谰晌灾厝问且桓龅览怼
后世我们恨或者讨厌赵构,是因为骨子里,我们仍然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宋朝理应比金人要强大。而之所以被欺负,则是归咎于赵构的身上!
实际上,早已物是人非,而看透这一切的,也只有赵构。
当然,如今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他叶宇
这一点鲁迅先生看得比较透彻,我们把大欺视为正常,正如阿的表现:一是欺凌比自己弱小的的二是说我爷爷的时候三是那句鲁迅式的经典“我说他”。
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征讨周边国家的时候,小国国主主动投降求和,我们称他是识时务、是顺应天命,但我们却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