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极限生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领极限生存-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再干净、再清香的洗手间也不能让人发自内心的喜欢,但因为它远离电脑、远离办公室内的格子间和同事们一张张严肃认真的脸,如厕的那一小段时间里,心情应该说还是相对轻松的。
  一位电脑公司的技术总监很看重这段轻松时间。他甚至发明了“洗手间健身法”――每天刻意多喝几杯水,增加如厕的频率。虽然路程不远,但从座位上步行到洗手间,已经成为他在工作日仅有的运动。其余时间不是坐在座位上,就坐在自己车里。
  技术总监大概不知道,公司给他的洗手间待遇已经很优厚了,颇让在咨询公司工作的一位小伙羡慕。小伙坐在办公室最里面的位置上,离老板的玻璃办公室很远,按说是个不错的位置。只是最近办公室把后门堵住了,如厕一律要从前门走。小伙每次去洗手间都要走好长一段路不说,还经常惊动格子间内埋头工作的同事,每个人都抬头看他一眼。这感觉很像在全体的注目礼中去入厕。最要命的是,不久就有人来关怀他:“你好像如厕的频率比一般人高,是不是要去医院看看?”原来午餐时间闲聊时,好多人提到小伙去洗手间的事,感觉上他在一天内去了很多次洗手间。吓得他连水也不敢多喝,从此早上进办公室前如厕一次,一直坚持到下班前再第二次。为杜绝人言,坚决抵制洗手间的诱惑。
  还有持钥如厕的洗手间。这样的洗手间多为一间公司所有。公司的员工人手一把钥匙,用完之后再锁上。可恨的是有时男女两间洗手间刚好门对门,出来时碰到对面同时出来的异性同事,只好尴尬地笑笑,像是整个如厕过程被对方偷窥了一样心虚。
  在这样上锁的私密洗手间里,偶尔会发生预料之外的事,比如惨绝人寰的哭声。那是某天上午对面一家公司的洗手间里传出来的。我们议论了两分钟,就又埋头工作了。但愿里面的人洗完手之后,顺便能洗去他的坏心情。




人微言重



  
  有的时候,处在卑微职位的人的一句话,往往成为高级员工职业前途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家贸易公司老板在为一位销售经理做年终评估的时候,刚好前台送一叠信件进来。老板突发奇想,问前台:“你觉得他人怎样?”前台说:“没什么特别的。但好像他的快递特别多。”经过核查,发现他的快递中一半以上是私人用途的。考虑到销售经理的业绩尚好,老板决定留用他,但为他升职加薪的念头就此打消。一句“快递特别多”致使由升职加薪沦落为留用察看。
  其实有时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就从这些细枝末节中来。常常是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别人已经形成了对你的偏见,而你却浑然不觉。一家日化产品研发部的高级设计主任有天突然被老板问道:“怎么样,最近和客户的关系处得还好吧!没有吵过架吧。”研发主任大吃一惊,吓出一身冷汗来:几时给老板留下“老是和客户吵架”这样的印象的呢?快速开启头脑搜索器,仔细回忆了近半年来的职业生涯,依然毫无线索。最后还是老板解开了这个谜:“有天你不在,实习生帮你接的电话,好像是哪个客户对你有点意见。”其实什么意见都不是。不过是客户提出了一项无理要求,被研发主任婉言拒绝,有点不开心罢了。老板得知真相之后,哑然失笑,摇着头说:“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研发主任从此摘掉“老是和客户吵架”的帽子。
  其实研发主任已经算是走了乌龙运了。如果老板这天没那么巧刚好看见他,也没有那么巧刚好问他这句话,这个冤假错案将一直跟随着他,不知会白白丢失多少个升职机会。
  有位部门副经理曾经很苦恼:“开会的时候,我一般不发言。因为决定权在部门经理手上,我说了也没有用。”但他忽略了一点,他的发言,可以左右正职经理的决定,有时甚至会颠覆正职经理已有的决定。
  善于从副职坐到正职的人一般都很会利用自己“左右决定”的权力。连前台和实习生的一句话都能产生这么大的效用,更何况是个副经理呢?当把左右决定的权力使用到最大限度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是被扶正的时候了。而那个一言不发的副经理呢?就算是正职跳了槽,公司也不会让他升职,而是会请一个外面的和尚来念经,他还是继续做他的副经理吧。




成功人士的放纵时刻



  
  某房地产巨商,身家过亿,平时出现在公司近千名员工面前时,从来都是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高深模样,让人难以捉摸,不自觉地先露出几分怯来。谁知这位威而不露的大人物,闲时最爱打赛车游戏。为此专门在自己20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设下一密室。手头事情不多的时候,四顾无人之后,就偷偷摸摸钻进去娱乐一番。一场手忙脚乱的赛事过后,整整领带,把脸上稚嫩的表情调整为稳健成熟状,再端坐回老板椅上。
  成功人士也是人啊,有时也喜欢庸俗幼稚甚至低级趣味的娱乐方式。可是不成功的大多数并不这样想,而且不允许成功人士有任何不成功的言行举止,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想像中的“成功生活”被任何人玷污掉。于是成功人士被塑造成统一的形象:穿大牌,打高尔夫,抽雪茄,品红酒……不成功的一面被迫藏到密室里去。
  一家年轻有为的咨询公司在决策一个新项目时,公司6位高层以3票赞同对3票反对。相持不下之时,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高管”们决定关起门来,以抓阄的方式决出胜负。此时此刻,成败与否显得没那么重要了,一种赌一把就死的游戏人生的快感充斥了所有人的神经。比起这一刻的任性与自在,成与败又算得了什么?
  但与这些尚有大把青春可以挥霍的年轻高管们相比,那些靠岁月与教训一步步爬上来的资深成功人士就再没有这个胆量放纵了。他们小心措辞,生怕一不小心吓跑了客户;举止稳健,最怕给人轻浮不可靠的印象;处理事情圆滑而不着边际,凡事以不得罪人为前提。也许以前吃过傲慢的亏,从此夹起尾巴做人。与近在眼前的大把名利相比,牺牲一点任性与自我又算得了什么?
  实在憋得难受了还可以拿下属来发泄。随便找个莫须有的理由,例如为什么迟到,为什么上班时间打私人电话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小题大做发作一通,在下属的目瞪口呆或惊慌失措中找回平衡。把不愉快的坏心情转嫁到下属身上,似乎成了成功人士的一种特权,就像出门有轿车司机接送一样,算是一种对成功的礼遇。
  经常失衡的成功人士由于需要发泄的愤懑太多,手下的兵显得太少,不足以把火气发泄完全,只好把多余的无名怒火撒向出租车司机、餐馆服务员或者空姐身上。“新天地都不知道啊,就这本式还开差头?”“怎么还不上茶,有没有长耳朵啊?”“喂,加一个毛毯,你没听到啊?!”虽然明知会被人暗地里痛骂,好在都是一次性交往,骂了也是白骂,何况又不当自己的面骂,权且图个一时痛快吧。




能人365种



  
  在一个饭局上,见到两个境遇迥异的人:一个名牌大学硕士生毕业,当年是校园里数一数二的才子,在报社杂志社混得不如意后,决定投笔从商,现在一家上市公司做事;一个连大学校门也没进过的人,拿的是中专文凭,给老板开过几年车,十分受宠,现被老板指派在公司做事,职位是硕士生才子所在部门的经理。
  聊了一会儿就发现,上市公司的老板一点也不傻,两个人比起来,绝对是中专生经理更让人开心。他喜欢开自己的玩笑,以抖露一点无伤大雅的丑事来搏得众人的捧腹大笑:比如小时候农田里偷人家的玉米、开车违章被警察抓到后悄悄溜走,因为那个年轻的警察竟然没有在第一时刻拿走他的驾驶证等等……他也喜欢开别人的玩笑,不过都是善意的,有时他的玩笑还会让玩笑的主角十分得意。他提起他的老板装修客厅时用的两根柱子,每根20万元,“又占地方、又贵,又起不了支撑的作用,是他平生所见最没价值的投资。”他老板不怒反喜,笑骂他:“你哪里看得懂?那是因为……”
  话多,但讨人喜欢;机灵,但充满善意。有一段时间他帮着老板管钱,老板问他要钱去豪赌的时候,他竟然婉言拒绝。老板从此对他又多了一分敬意。
  最近这位中专生经理在公司的资助下去读了某商学院MBA,从此麻雀变凤凰,可以把过去不太体面的教育背景一笔勾销了。
  与他相比,硕士生显得沉默寡言。就算不多的几句话里,也充斥着生疏与敬畏。反正只要他一开口,火热的氛围顿时降温。读了那么多年书,却始终找不到让别人开心的讲话语气和方式,难怪他混得不如意。不过他有自己排解的方式。他有一个博客日记,在小圈子里比较出名,引来不少热爱文字的男男女女的喜爱。就算他的文字这辈子也找不到出版商来出版,也不用惋惜。因为他在写的时候已经很开心了,更何况还有一些人捧场?
  相传给慈禧梳头起家的李莲英其实也不是那么会梳头。但他会隐藏落发。慈禧在梳头后,总能看到一些落发,为自己的青春渐逝戚戚惨惨凄凄过后,就会迁怒于梳头的太监们。李莲英没办法阻止落发,却有办法用极快的手法把落发藏入手心、袖筒中,让她老人家眼不见为净,从而因解决了落发问题而大受慈禧赏识。
  就是这样的一方世界。每个人都有可能因为自己独特的技艺而被一部分人赏识,不管这个技艺是写诗、插科打诨还是善于玩隐藏落发的魔术。




机场购物群



  
  你能想象在机场大厅或者候机厅里摆着的奢侈品服饰是谁买的吗?游客?阔佬?出国打工仔?如果是香水、配饰等数百元的小额物件,也许是。血拼意犹未尽,再补充一点货色,也是常事。但如果是数万元的套装或衣服,就一定不是。因为机场的服饰比外面街市专卖店里的又要贵出许多,而且款式也不是最新的,为何到那里去当冤大头呢?
  偏偏就有人甘愿当冤大头。经常飞来飞去的金领们。
  最近碰到好几个忙得没时间睡觉、没时间会友、没时间见亲人的高级经理,一天从早到晚十几个会,连吃鱼翅、燕窝都毫无味口。因为都是带着任务去的,一顿鸿门宴饭吃得神经紧张、脸部肌肉笑到酸痛,哪来闲情逸致来品尝佳肴?
  于是被人问到一身名牌披挂哪里购得时,只好面色尴尬地说:“机场买的。等飞机还有20多分钟,正好休息休息,逛逛商店。”
  有些经常商务旅行的空中飞人甚至很享受出差的时间,因为只有在飞机上,手机才是关机的,没人打扰,可以静下心来读一读书,或者好好睡一觉。只要没有公务搔扰,连飞机颠簸都可以忽略不计。不过比起在飞机上还在笔记本上辛勤耕作的忙人来说,他们已经算是幸运的人了。
  为了高薪与高地位,一个人究竟愿意付出多少呢?
  一周工作80个小时?每周飞行两次?天天应付自己很讨厌的人并且还要笑脸相迎?与喜欢当众表演打情骂俏的男客户演对手戏?陪酒?……
  或者像《欲望都市》的凯瑞和台湾某女大学生一样,陪男人睡觉或者亲自到三陪小姐阵营里当卧底,一切以研究人文科学的名义。
  仿佛冠上了“研究”的帽子,这样的行为就变得高尚起来了。就像是《魂断蓝桥》中,女主人公为了生存下去,等待恋人的回归,不惜去出卖肉体就应该得到同情一样。
  与其寻找理由还不如坦坦荡荡地说出:我做这样是为了得到成功,维持高雅的生活。就像金领们那样,自豪地说:我忙得只好在候机时买衣服,但我很成功。
  英国一个记录片中个妓女就很坦荡,她对着摄像头自豪地说,我做妓女,是因为我热爱性。据她的朋友介绍,她的确很享受性,她的前几任丈夫都是因为满足不了她的要求而纷纷提出了离婚。与前者比起来,至少她真诚。
  当然,在机场购物的成功人士还没有付出到这种地步。他们付出的只是时间、精力,或者还有一些亲情或友情。
  我们有个同学,为了享受同窗之谊,十分踊跃地加了所有同学的MSN,跟他说话时却发现他有一句没一句的,而且常常是半天之后,才反应一句:对不起,刚才接一个电话,上午你说了什么来着?
  几次之后,许多人把他阻止了。因为屡次遇到这样事情,大家觉得回复他又没有意思,不回应又不太礼貌,索性看不见他完事。




温柔一鞭



  
  物质奖励和口头表扬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如果前者意味着账户上神不知鬼不觉多了五六百元钱,后者则是在公司全体大会上被点名表扬一次,那么一部分人会倾向于接受后者。在公开场合被领导肯定有时意味着美妙的前景,比奖金更让人想入非非。当然,如果奖励的数额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又要另当别论了。
  被当众点名表扬了一次的张医生最近干得十分卖力,不仅对病人显示了更多的关心,还抽空写了数千字的新业务构想。据说他们医院的院领导多少年来都没表扬过任何人。显然这份难得的荣誉给他带来的满足感已大大超过了年终奖带来的动力。
  我有个自己开公司的朋友很会恭维别人。他特别喜欢夸别人善良,并能举出若干事实证明自己的论点。奇怪的是,被他恭维的人往往在他面前表现得真的很善良,至少比在其他人面前要善良的多。这位“人精”朋友感慨:这些人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其实人也不坏,可惜苦于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好”。他十分乐意给他们提供机会恣意施展。事实证明,这些很想让自己显得更善良的人,对一句“你真是个好人”比一箱芝华士XO还要重视。当然原因也很可能是家里原有的那一箱还没喝掉。
  在江湖上当拼命三郎,为的是钱,为的是地位,为的是荣誉,有时也为了一口气。
  一家广告公司的高级客户总监最近跳槽了,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年底双薪和年终奖。“我在这里做了三年半,每天干到夜里12点才回去,业务增加了好几倍。老板竟然连抽空赏光吃个饭的功夫也没有。”这个老板当得很失败。他提供的薪水一点也不比外面少,但竟然留不住员工的人心。与之相反的是,有个小得连公司也算不上的小工作室的头儿很会请员工吃饭。今天一起吃个小馄饨,明天买一包巴比馒头,大家一起同甘共苦。如今快一年了,没有一个人离职的。据说他们马上要搬新办公室了,面积比原来大一倍。能和头儿一起吃一碗馄饨,有时比独自吃一碗燕窝更让人兴奋。大公司的老板往往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就算明白了也装不明白。毕竟公司是别人的,自己不过一介执行官而已。已经搭了这么多时间和体力进去,难道还要再搭进感情若干?
  与这种拿钱拿公司招牌稳住人心的大公司相比,倒是一些小公司的老板们来得玲珑八面。把年轻人挖过来,当个宝一样捧在手里,总监、CEO什么的高帽子一顶一顶往上扔。有时还真起作用。如今这些横行江湖的小总监们拿着大打折扣的薪水,一人身兼数职,每天骡子一样操劳,心里感觉还好得不得了。小老板们这记鞭子,舞得很有水平。




做了老板之后



  
  以前我的一个同行,也是杂志社的编辑,不知从哪里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