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自由的王允,经过这次教训,手段明显变得圆滑起来。为了避免身居高位的张让再次报复,他改名换姓,离开都城雒阳,辗转于河内、陈留之间,观望朝局,等待再次入朝的机会。
当南匈奴发生内乱,开始劫掠汉家郡县的时候,忧心家乡安危的王允,自然要多方奔走,呼吁朝廷出兵镇压。
但是,此刻的大汉,西边有凉州的羌人叛乱,正在愈演愈烈;北边是张举、张纯勾结乌丸杂胡,自称天子;南边的欧星在长沙举兵叛乱;蜀地巴郡的板楯蛮再次蠢蠢欲动。
四方的叛乱不休,已经狠狠的动摇了大汉的国力。相较而言,南匈奴的那点儿小小混乱,朝廷根本无暇顾及。
面对家乡的动荡,心中焦虑的王允,在忧思之中,突然听说天子下诏书,招降了盘踞太行一代的黄巾余孽。这时,他灵机一动,突然想到了一个看似荒谬的主意。
——让太行军,去讨伐南匈奴……?
对于上述的两股势力,王允都没有什么好感。一个,是当年“黄巾贼”留下来的余孽;一个,是被大汉收容的草原蛮族。如果可以自由选择的话,王允希望,这两个实力,最好都立刻灰飞烟灭。
因此,若是这两只战斗力不弱的异己势力,能够相互厮杀,最后同归于尽,那就是一个再完美不过的结果了。
对于目前陷入混乱中的南匈奴,王允没有什么联系和控制的方法。不过,对于太行军,王允想了想,还真能找出几条联系的通道来。
俗话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曾经拥有百万信徒的太平道,在黄巾之乱后,虽然被严厉的打击过。然而那多达百万的数量,还有遍布天下的传教,就保证了太平道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真的被赶尽杀绝。
即使王允在担任豫州刺史的时候,很是辣手处决了不少黄巾头目。可依然有些太平道中人,是王允也不敢\不愿\不想除掉的。
王允所想到的第一条联系线路,便是并州太平道的首脑,张角座下“八大弟子”之一的郭太,又叫做郭大贤的那位。
郭大贤虽然名字里有个“贤”字,却是张角座下“八大弟子”中,最不成气候的一个。在世人的眼中,不说张角“八大弟子”之首的马义元、兵法第一的波才、武力第一的管亥这些人杰,就连唐周这个为世人唾弃的叛徒,名声也比他响亮些。
而且,当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中,别的七位张角弟子,不论生死成败,总都闯荡出了一番各有千秋的业绩。偏偏只有这位郭大贤,在并州小打小闹了一阵子,没闹出什么风波不说,居然连汉室,都没有将其放在眼里。
用一个最直观的方法来显示。当年汉室为了镇压黄巾军,向天下开出了悬赏:
“凡擒斩贼首张角者,封列侯,赏两千金。”
“擒斩张宝、张梁者,封亭侯,赏千金。”
“擒斩波才、管亥、张曼成、卜己、彭脱等,爵三级,赏五百金。”
“余者蛾贼小帅如韩忠、赵弘、孙仲、张燕、于毒、郭大贤等,爵一级,赏百金。”
这份通告天下的悬赏,赤·裸·裸的将汉室对郭大贤的蔑视,显示出来。堂堂张角“八大弟子”之一的郭大贤,居然只能与小一辈的韩忠、赵弘、孙仲、张燕、于毒之流并列。这种无意间的蔑视,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可是,面对这种常人难以忍受的侮辱和轻蔑,郭大贤却生生的忍了下去。
然而,世事之难料就在这里。
几年以后的今天,当年叱咤风云的人物中,依然存活于世的,可谓是屈指可数。偏偏诸人之中,最被世人小觑的郭大贤,却是当年太平道高层人物中,依然过得极为惬意的一个。
王允能够找上郭大贤,是因为多年以前的并州名士郭泰。
郭泰,字宗林。善论谈,美音制,身高八尺,容貌魁伟,为当时并州最为著名的名士,被雒阳太学生推为领袖。天下士子,将其誉为“八顾”之一,言能以德行导人。
被党人称为“三君”之一的李膺,生性亢直,不喜交接。京师太学生将他标榜为“天下楷模李元礼”,时人极难与之接近。士人中能被他容纳的,都被称之为“登龙门’”。
可是,就是这位“天下楷模”,接见郭泰后,亦非常欣赏郭泰的人品才学,待以师友之礼。李膺甚至感慨万分地说,读书人我见多了,可是,“未有如郭林宗者”。
不过,郭泰此人博学聪颖,洞察世事。他看出汉室朝廷已经摇摇欲坠,又加上自身性甘恬退,淡于仕途,视利禄如浮云。即使面对着朝廷“三公”的征辟,依然隐居不出。
等到“党锢之祸”兴起,郭泰因为隐居于山野,并没有遭到迫害。然而,他听到许多名士君子惨于枉死,异常悲痛,竟至于病死家中。
这位并州名士郭泰,对王允,有大恩情。
当王允还小的时候,郭泰、郭宗林曾经因事拜访王允的父亲。正好逢上父亲有事外出,王允便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他讲究礼节,大方自然,读文论武,商讨切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王允不仅条理清晰,而且见解深刻。
郭泰见王允举止有度,谈吐非凡,不禁深深啧叹。对他如此年纪,便具有如此非凡的学识和涵养,而大感吃惊,当场拱手称赞王允说:
“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正因为郭泰主动与王允交好,结为朋友,王允这才得以少年成名于州郡,进而在仕途上步步高升。
而前文提及的郭太、郭大贤,正是这位早已去世的郭泰、郭宗林的侄儿。王允既然与郭大贤,有这样一段交情在,双方多年以来,倒是一直都有些联系。
即使后来太平道起兵作乱,王允也以郭太并未主动参与这次大乱为理由,并没有与其绝交。所以,在这样一层世交的关系作为中介的前提下,王允的提议,才能成功的到达张狂那里。
正好,对待匈奴人叛乱的问题,王允与太行军双方各有所求,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在王允的穿针引线下,张狂派出韦笑为使者,初步就共同平定南匈奴的叛乱,与并州刺史丁原,达成了一致。
但是,这种一致,仅仅是初步的。具体双方能够合作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各自的实力和谋划。
所以,一听到关羽派出的人回报,说是与并州州师的军将之间动起武来,发生了些摩擦,张狂立刻带上自己的亲卫队,前来处理此事。要是一个不好,说不定双方就此翻脸一有可能。
“云长,情形如何?你可曾受伤?”
不管关羽对太行军的出身阵营有什么不满,他对张狂,倒是极为欣赏。听到张狂关心的话语,关羽心中一暖,行了一个军礼,答道:
“校尉,无妨。区区几个无名下将,还伤不得关某。”
接着,关羽便将刚才与并州州师所发生的小摩擦,原原本本的诉说了一遍。
以关羽的性子,自然不屑于大言诳语。等张狂听罢,也觉得关羽的处理,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当然,张狂心中难免感叹了一句:
——所谓的友军,还真是敌友难分啊!
——那么,并州军对此,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张狂正要对此事的发展势态,与身边诸将讨论一二。突然他眼神一动,却见前方扬起一阵烟尘,隐隐有马蹄声传来。
马蹄声渐近,一小标骑兵出现在太行军诸人面前。
为首的一将,身穿亮银甲,头戴束发金冠,行动间,大有俾睨天下之气。此人身边数十名衣甲鲜亮的汉军精骑,无论放到哪里,都可以够得上用醒目、拉风之类的字眼来形容。
可是,此刻,他们偏偏都自动的沦为了,为首那员武将的活动背景!
一人在此,千军失色!
ps:马上就要上传到五十万字了,心中甚为纠结,不知作何感想为好。
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
马蹄声渐近,一小标骑兵出现在太行军诸人面前。
为首的一将,身穿亮银甲,头戴束发金冠,行动间,大有俾睨天下之气。此人身边数十名衣甲鲜亮的汉军精骑,无论放到哪里,都可以够得上用醒目、拉风之类的字眼来形容。
可是,此刻,他们偏偏都自动的沦为了,为首那员武将的活动背景!
一人在此,千军失色!
——吕布!
——当世勇武第一的“飞将”吕布!
——唯有吕布,方能有如此气概!
下意识的,张狂心中,就冒出了以上想法。
来者策马飞奔到,距太行军十步处,速度丝毫不减!
正当张狂的亲卫队,以为对方会直冲冲的策马撞过来,急忙下马结阵,以长戟列成一排,对准来将之时,那来将却极为高明的一提马辔头,来了个转身急停。当战马因为收势太猛,身子几乎要侧翻之际,那将双脚一蹬地面,愣是重新将战马带起,稳稳的停在原地。
“好!”
“精彩!”
来将这一手,展示出来的骑术和身法,让太行军将士都有着惊心眩目的感觉。大家都是骑术的行家,眼见如此精彩的一幕,纷纷忍不住喝起彩来了。
张狂强行控制自己的嘴巴,才将那一声“好”字,生生的重新咽下肚子里。他定睛一看,又是一个“好”字,差点儿从口中蹦出来。
——酷!
——太帅了!
——这就是“人中吕布”的真实样子吗?
那员来将的帅气,可不是后世流行的那种“伪娘”似的软绵绵,而是充满了阳刚之气,让人一看,就心生敬意的铁血男儿模样。张狂脑中飞快的转动了半天,竟然完全想不出,后世有哪个名人,能有着类似的气质……
“吕布在此,关羽何在!”
声音如金似铁,却不失洪亮和厚重。如果硬要挑出些毛病来,那就是:话语发音不够标准,有些像后世的那些“老外们”,卷着舌头说起普通话的那种味道。
——果然是吕布!!!
张狂一时间,感慨万千。
吕布一句话,让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关羽。不过,关羽不愧是后世被尊为“关帝爷”的存在。面对吕布鹰隼般锐利的目光,他毫不动容,只是提着青龙偃月刀踏前一步,刀柄向地上一顿,砸出一个土坑,中气十足的答道:
“关某在此!足下有何见教!”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一时间,张狂的头脑中突如其来的蹦出这么一句话来。
面对吕布的强势袭来,在场的百余精英中,只有区区数人,能够做到面不改色。然而,能够面对威压,不但不露出惧色,还能气势十足的针锋相对者,唯有关羽一人!
两大绝世猛将,相互对视。若是后世的狗血连续剧拍起这个镜头,怕是要用电脑特效,在双方的目光上,溅出一大行的火花来!
“好!”
“好!”
两个人对视片刻,居然齐声开口夸赞对手。
“你,如何不上马?”
“没有好马。”
“那便不用马。”
说着,吕布利落的一翻身,从战马上跳下来。骑在马上的时候,还不觉得太明显。可是等到他跳下战马,众人突然发现,吕布的身高,似乎不在关羽之下。
关羽身高九尺,吕布也是如此。只是吕布的双腿显然极为修长,看起来身体更加轻盈。
“这样才公平。”
以关羽的傲气,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关羽是真正将吕布,当成了不弱于自己的对手。
只有实力相当的对手,才需要在各方面都注意公平。因为,在一对实力相当的高手之间,很有可能由于某一项外在因素的影响,就让整个战局变得对某一方极为不利!
两人相互间说着话,将其他人等都罔顾在一旁。可是,偏偏其他人等,对此都还没有异议。张狂几次想要在两人间插一句嘴,最终还是觉得这样做显得不适合,不得主动不放弃了。
“九原吕布。”
“解良关羽。”
“此戟名唤‘方天戟’,长一丈三寸,重五十五斤。”
“此刀叫做‘冷艳锯’,又名‘青龙偃月刀’,长九尺三寸,重八十二斤。”
“请!”
“请!”
相互间行完一个武者礼仪,两人各持兵器,拉开架势。两道惊人的战意,猛然从场上升起,让围观者们的坐骑都发生了一阵突然的骚动。
一场三国顶级猛将间的龙争虎斗,即将开始!
谁胜?
谁负?
亦或,两败俱伤?
吕布,三国武力第一,名传千古的绝世猛将,有着“人中吕布,马中赤菟”的评价,号称“飞将无双”。
关羽,蜀汉第一大将,斩杀颜良、文丑、华雄等超级猛将,力压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诸人,后世被尊为“武圣人”的神将帝君。
由于张狂的穿越,两人提前数年,得以在各自的巅峰状态下,正式交手。
虽然还没有真正出手,可是两人身上升腾起的淡淡光辉,证明双方都已经蓄势待发,只等某个玄妙的触发点出现。
吕布的身体上,笼罩着一层火红色“战炁”。若是古希腊的雕塑家来到现场,一定会对他的造型大加赞赏。说不得,这个古希腊人,还会被吕布那完美的符合黄金分割标准的躯体,触动脑中的灵感,为后世的艺术史上,留下一尊伟大的塑像作品。
关羽的三缕长髯,却可以吸引后世的那些国画大师。只要一眼看过,想来那些国画大师,就能够用寥寥数笔淡墨轻描,生动的绘制出,一位猛将栩栩如生的神态。
关羽的脸,并不红。说的具体些,他其实是个黄脸大汉。不过,在身体内赤金色“战炁”的加持下,此刻的关羽,倒是有些红脸大汉的模样。
那便是将体内“战炁”,全力运行起来,导致血气涌上面颊的结果。
吕布的脸,当然也不算白,而是在淡淡的古铜色中,带有一丝光泽。配合上火红色的“战炁”,让吕布的脸上,越发光彩照人。
突然间,吕布的嘴角,微微勾起了一个完美的弧度。这一笑,至少可以让后世那些喜欢追星的腐女\色女\花痴女,当场痴呆掉一半。
但是,在旁观的张狂眼中,这抹微笑,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之所以说是危险,是因为,下一刻,吕布手中的“方天戟”,动了。
长戟斜斜的划过空气,看轨迹,似乎是斩向关羽的大腿。但是,关羽凭借被张狂点化后,所得到的武学领悟,却判断出这一戟,绝不会落在自己的大腿上。
青龙刀一抖,向一处空无一物的地方探去。果然,方天戟半路上改了方向,似乎就要与青龙刀碰在一起。
但是,刀戟最终还是错开了。
戟势急转,突然就出现在关羽胸前!
关羽眼神一变,刀势急改,在间不容发之时,磕开了刺到自己胸口的那枚戟头!
“好戟法!”
赞扬了一声,在技巧比试中略逊一筹的关羽,不敢再让吕布放手抢攻,大关刀一挥,直斩吕布的腰间!
吕布表面上浑不在意,双手直起长戟,运气“战炁”,硬架了关羽这势大力沉的一刀。
“嘭!”
刀戟相交的那一刻,赤金色与火红色的两股“战炁”,如同火星撞地球那样,轰鸣着碰撞在一起。
那一刻的光芒,宛如烟花绽放。
观战的诸人眼前一花,竟是完全看不清两件兵器的接触!
ps:奉先登场,先战一场。
对吕布这位一时豪杰,感官不算好也不算坏。反正玩三国游戏时喜欢将他召到麾下,但对他的忠诚狂掉表示郁闷。
第13节 三英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