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可愿为我们演示一番”褚遂良惊讶道。
“恩,可以,请褚大人出题”徐凡自信的说道。
随着褚遂良的不断出题,徐凡基本上是张口就来,而且答案全对,加减乘除咱还真不含糊,这都是小学时候就玩剩下的。复杂的就要来纸笔,三下五除二就得出准确的数字,一众大臣看的目瞪口呆,连李大帝都惊呼不已。
“徐凡,你还真是博学啊,没想到这阿拉伯数字如此好用,那这算盘怎么使用啊?”褚遂良赞叹完后,拿出一把算盘来问道。
“呵呵,褚大人,要用算盘得先了解算盘的构造及用法,然后还要熟记珠算口诀,最后就是要多使用,熟能生巧嘛,众位大人,你们看,这算盘啊其形长方,周为木框,内贯直柱,称为“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从右往左,分别代表个、十、百、千、万位等,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不过得请皇上找一本张本来,才好演示”徐凡介绍完后,拱手请皇上找一本账本来。
“准奏”李大帝也是看的惊奇不已,大手一挥,一个太监双手端上来一本账本。
徐凡拿起来翻开一看,还是流水账,刚好何用。
“呵呵,诸位大人,用这算盘啊还得配合着珠算口诀用,口诀这本册子上都有,大家看我怎么将这一本账本计算出来。”徐凡笑着说完后,看着账本就在那儿“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的计算起来。
众人纷纷惊讶的看着徐凡一会儿翻一页,一会儿翻一页,然后随手还记一下数据。眼睛盯着账本,右手不停的噼里啪啦的拨打算盘,基本上看完一页就算出来,然后再看另一页,等到翻完账本,拨打的算盘也计算出最终的数据。
“启奏皇上,皇上渭河边上的皇庄,七月份共计产小麦三千五百二十六石,水稻两千七百八十四石,请皇上验证。”算完后,徐凡大声的念出计算的数据,并请李大帝验证。
李大帝惊讶的看着徐凡,然后点点头,看向旁边的内侍。
“启禀皇上,徐凡所算数据,精准无误”内侍拱手说道。
一听内侍报徐凡的计算数据精准无误,一众大臣惊呼不已,这速度也太快了,而且数据还对了,这也太厉害了。
“肃静,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李大帝大声喝止众人的喧闹,转而说道:“登善的问题考核完了,还有那位爱卿要考核啊?”
“启禀皇上,臣有个问题,要问徐凡一下”上官仪拱手奏请道。
“好,上官爱卿问吧”李大帝点头说道。
“呵呵,徐凡啊,我想问你,你这些符号都是何意啊?”上官仪拿着一本徐凡印的《论语》指着上面的标点符号,笑着问道。
“上官大人,此乃草民为了方便学生们断句而做的标点符号,您看啊,这个圆圈是句号,用在句尾,代表一句话的终结;这个蝌蚪状的是逗号,用在句中,用来停顿;这个勺子状的是问号,用来表示疑问;这个一个长竖加一个点的是叹号,用来感叹、赞叹等加强语气的。。。”徐凡一个一个的给上官仪介绍标点符合的用法,说的上官仪惊诧不已,且高呼连连。
“那这个《汉语拼音》呢,上面的符号可不像这些标点符号”上官仪又赶紧拿起一本《汉语拼音》问道。徐凡一看乐了,呵呵,上官仪把汉语拼音的“a;o;e”也当成符号了,不过也对,相较于汉字来说,这些还真算是符号,辅助拼读的符号吗。
“呵呵,上官大人,这汉语拼音啊也算是符号,但是跟这些标点符合不一样,这是用来拼读的符号,主要是帮助学生们读书念字时使用的”
徐凡笑着跟上官仪一个一个解释每个拼音的读法,然后又将自己总结的一套速学汉字的方法,揉碎了,掰开了仔细讲了一遍。众位大臣用此方法一试,果然,但有汉字,皆可注音,顿时给众人给激动的啊。
“徐凡啊,你此举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此法一出,蒙学启迪和识文断句之难迎刃而解,迎刃而解啊!”上官仪激动的击掌赞叹道。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徐凡此乃大才啊,有了此方法,以后教学授课可谓水到渠成啊”上官仪激动的拱手喊道。
“呵呵,诸位没有要问的了吧,那考核就此结束,诸位讨论一下,徐凡应任何职啊?”李大帝宣布考核结束,然后又笑着问徐凡的安排问题。
“皇上,臣认为,徐凡应该进工部”魏征说道。
“皇上,臣认为,徐凡应该到户部”长孙无忌说道。
“皇上,臣认为,徐凡应该到国子监”上官仪说道。
“皇上,臣认为,徐凡应该到。。。。。。”
李世绩知道徐凡不愿当官,站在那儿笑呵呵的看着一众大臣在那儿抢人,也不言语。
徐凡一阵头大,心想坏了,表现过头了,自己本来就不想当官,要是这么下去,万一李大帝当庭立断了,自己再说不想当官,可就是抗旨啊,想到此,徐凡赶紧一声高呼:“启奏皇上,草民不想做官。”
一嗓子下去,一众大臣都愣了,都抢着想要人呢,徐凡却在那儿喊着不愿做官,大臣们一阵无语。正被一众大臣嚷嚷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徐凡呢,结果正主不干,李大帝乐了,这还有不想当官的呢。
“哦,这是为何啊?”李大帝有些奇怪的问道。
“启禀皇上,草民生来懒散,这每日早朝,草民实在是起不来啊,呵呵”想到每天四更就起床,徐凡一阵寒颤,说啥也不能当官,打死都不干“且草民立志继承家父衣钵,惟愿耕田育种,将家父的宏愿发扬光大,望皇上批准!”
“呵呵,当官也可以不用每日上朝啊,而且也不耽误继承你父亲的衣钵,徐凡听旨!”李大帝笑完后,突然正色说道。
“啊,草民徐凡恭听圣旨”徐凡吓了一跳,赶紧跪下接旨。
“徐凡才识过人,学富五车,精于格物研究与教学,其制作的新农具和一概教学用具精巧实用,且不遗余力的将其推广,利在当朝,功在天下,特封徐凡为襄阳县伯,户部侍郎,正五品上,可回襄州专心研究农事,每半年来长安上朝一月,但有所出,可专折上奏,食邑七百户,赐良田千顷,长安城府宅一座,仆役百人,锦缎五百匹,钱十万,钦此!圣旨经门下省审核后即刻下达。
“呃,草民领旨谢恩”没想到还是要做官,但是比刚刚自己所想好了太多了,徐凡赶紧领旨谢恩。
第32章 长安行(七)()
跟着李世绩出了御书房后,徐凡一直有种犹如梦里的感觉,很不真实。没想到自己还是当官了,不过唯一好点的就是自己还算是个一个闲官,不用跟这些大臣们似的每天五更就上朝。一路上跟在李世绩屁股后边,和恭喜自己的大臣们打着招呼走出御书房,因为李世绩他们还得去皇城当值,徐凡跟李世绩他们拜别后,就自己走出朱雀大门。
出来的时候已经巳时末,李继策早就在门口等着了,看到徐凡出来,赶紧上前来问道:“怎么样,徐兄,第一次见驾,感觉如何啊?呵呵”李继策早朝后就跟着一众武将出来了,因为级别不够,下朝后也没有到御书房,对里面发生的事情也就一无所知,更没见到徐凡出洋相。
“嗨,李兄,别提了,小弟不知这见驾的礼仪,一上来就出糗了,这电视剧真是害人不浅啊!呵呵”徐凡一边拱手,一边苦笑道。一不小心把“电视剧”都顺口说出来了。
“哦,何为电视剧啊?怎么还出糗了,这见驾的时候直接跪那儿等皇上问询不就行了啊?”李继策一脸纳闷的问道。
反应过来后,徐凡又是一阵苦笑,奶奶的,这一早上都是不顺啊,连连出错不说,你说怎么跟李继策解释着电视剧啊,要是跟他好好解释清楚了,他还不得以为自己疯了啊。
“呵呵,没什么,就是一本书,介绍这历朝历代礼仪的,呃,这天也不早了,李兄,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昨晚没睡好,起的又这么早,我在承天门听宣的时候差点就睡着了”徐凡顾左右而言他,拉着李继策就登上停在旁边的马车。
一路上,徐凡又跟李继策讲了御书房发生的事儿,把李继策听得啼笑皆非又惊呼连连,然后又恭喜徐凡一上来就做了正五品上的户部侍郎和襄阳县伯的爵位,最后非要拉着徐凡回府去吃火锅,庆贺徐凡高升。
——————————————又见分割线——————————————
几天后,徐凡正带着管家王有才和知画、小宝他们接收李大帝赐的赐田和宅子呢。赐给徐凡的一千顷的良田位于长安城西北的渭河边上,说是良田,奶奶的,也是无主的荒地,徐凡拿到地契后就先去看了一圈,好歹咱也是学农业的出身,首先关注的肯定就是土地和种子啊。不过好歹这一千顷的“良田”上还有一个庄子,几百个庄户,靠近渭水河边,倒是不缺灌溉用水,周边也都是李大帝的皇庄以及李世绩、长孙无忌、程咬金等国公大臣的庄子。据说这处庄子还是唐高祖时期太子李建成主内政的时候给齐王李元吉置办的产业。
话说这李建成也其实不是后世电视剧中愚昧无能、阴谋家、贪酒**之类的形象,只是在后期争皇位的时候采纳了齐王李元吉和僚属的谏言使用了一些计策,这齐王李元吉才不是什么好鸟。虽说“玄武门事变”之后的正史上,无论新旧唐书中,都几乎没有提到过李建成有什么功绩,但是其实李建成也算是大唐历史上首屈一指的人物。《资治通鉴》中曾记载“建成纳计,乃克长安”,连长安都是李建成带兵打下来的。唐温大雅撰写的《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李渊起兵时,皇太子(李建诚)在河东,独有秦王(李大帝)侍侧耳,帝(李渊)谓王曰:“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今遭羑里之厄,尔昆季须会盟津之师,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为英雄所笑。””真正让李渊下定决心的还是李建成的“适时归来”。“六月己卯,太子与齐王(李元吉)至自河东,帝甚欢。裴寂等乃因太子、秦王等入启,请依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故事,废皇帝而立代王(杨侑)……”帝曰:“……众意既同,孤何能易……”此后李渊宣布废杨广立杨侑,这标志着李渊正式起兵反隋。所以说,在李渊首义中,李建成所起到的作用肯定是高于李大帝的。
后来李渊对李建成和李大帝进行了分工,一个类似于汉初韩信、萧何那样的分工,李大帝主军,在洛阳建立了天策府,负责统帅、指挥中原地区的军队,李建成则是主民,主要负责管理内政,他在此期间主持设计并推行了均田制,并且改良了隋朝的租庸调制。这两项制度的推行,迅速恢复了经济,为之后大唐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而这两项制度此后也成为了贯穿整个李唐王朝的基本赋役制度,即使李大帝的“贞观之治”,在赋役方面也只是将这两项制度推广到全国并坚决贯彻。所以说,其实李大帝也没有历史上说的那么具有神话色彩。当然占了人家李建成的光,徐凡肯定也会为李建成说好话。
李大帝也算是有心的,赐的宅子位于靠近曹国公府旁边的安逸坊内,北边就是有名的占地两个坊区的“东市”,周围坊里也多是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宅邸。靠近皇城不说,以后每半年上一个月的早朝时也可以多睡会儿。
一座三进三出的宅子,占地三十多亩,分为前花园、厢房、前厅、内宅和后花园,皇帝赏赐的宅子,那绝对是豪宅啊,就是李大帝你说你赏赐的时候是不是也先把这宅子整修一下啊?徐凡看着布满尘土,门上的油漆都斑驳的脱落了,花园里更是野草丛生的宅子一阵无语,上百个仆役和丫鬟正拿着扫把和锄头在那儿忙着打扫呢。不过回头想想也不错了,路上来的时候看到魏征宅子门口的大门上都快脱落的没有漆了,相比之下,咱好歹还有一千两银子的赏赐呢,拿过来用来整修这宅子也是绰绰有余了。说实话唐初的国库还是比较空虚的,这些空的宅子基本上都没怎么进行有效的打理,就连城外的赐田也是。
知道徐凡带着一个管家来的长安,李大帝也就没有额外的安排管家。徐凡就吩咐乐的屁颠屁颠的管家王有才带着李大帝赏的一千两银子安排整修,并负责将徐凡做的新农具做出几百套,用于替换城外庄子上的那些粗制的农具,开春时还要用呢。自己则带着小宝和知画、墨香转了一圈后就回曹国公府了,这宅子一时半会的也没法住人啊,还是得借住李世绩家。
回到国公府的时候,正赶上李继策兴冲冲的回来。
“兄弟,总算不辱使命,经过几天的查找和询问,为兄总算是找了两个非常合适的酒楼,两家酒楼的掌柜也都是有意出售。至于地段和交通,那是没的说啊,就是不知道选哪个,所以赶紧回来找徐兄商量一下”李继策兴奋的说道,然后又详细的跟徐凡介绍这两个酒楼的位置及情况。
原来,李继策找的两个酒楼,一个位于东市北的春明门大街上,有四层楼高,装修的比较豪华,离长安最大的酒楼长安居隔着两条街,因竞争不过长安居,所以掌柜的有意卖掉,作价四千五百两银;另一个位于西市放生池的湖边上,三层楼高,临湖而建,东家是原吏部的一个主事,后来因贪污被李大帝给流放岭南了,所以急于出手,作价才两千五百两,而且周边没有什么大型酒楼竞争。两个酒楼各有特色,所以李继策不知该如何选择,知道徐凡的本事,这不赶紧跑回来找徐凡商量。
徐凡想了想,这两个酒楼都不错,一个位于东市,周边皇室权贵和达官贵人的府宅林立,且东市本就是奢侈品市场,来往的客商也都是有钱的主儿,在那边开肯定挣钱,至于什么长安居,徐凡一点都不担心,就咱这后世八大菜系的菜谱和取自后世的五星级酒店的管理经验还真不是盖的,更别提咱设计的开业典礼了。西市的那个临湖而建,到时候开可以买几条画舫,也是一个特色,而且西市主要是民居和外商,商业比东市要繁荣的多,客流量绝对有保证。而且这两个酒楼都处于东西市的边上,不受东西市宵禁的影响,这李继策也是够能耐的,找了两个那么好的地方,但是怎么选,徐凡也是有些为难。
最后徐凡一拍脑袋,奶奶的,这是陷入了李继策二选一的误区了,两个都不错,直接都接手不就行了啊。两家酒楼总共才七千两银子,徐凡自己就带过来一万两千多两银子,买完两个酒楼还剩五千两呢,更别说加上李继策的曹国公府了。
给李继策说了之后,他也是一拍脑袋:
“对啊,为兄这是犯糊涂了,呵呵,主要是为兄手里的银两没那么多,兄弟也知道,我们曹国公府人多开销大,加上产业也不多,所以这进项还真没多少,还是多亏了徐兄的香皂和肥皂,为兄这才有了些余钱。两个酒楼都买下来,为兄只能出两千五百两银子,剩下的只能仰仗兄弟你了。”说完后,李继策期待的看着徐凡,他也想都买下来,就是不知道徐凡怎么想,愿不愿意出银子。
“呵呵,那就都盘下来,李兄出两千五百两银子,小弟出剩下的四千五百两,另外小弟再拿出一千两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